|
大讲堂重新开讲,给了大家继续交流的平台,同时也提供给我们这些新人锻炼自己的机会.王玮、小熊、小尸、小鱼儿还有我,都是新人.为了我们以后更好的成长,也为了把讲堂做得越来越好,我们小小的总结了一番关于我们的第一次讲堂活动.
王玮(第十六期大讲堂主持人)
前期的宣传做的还行,主要说我自己。我联系主讲人,协调讲课,事先与讲解人沟通,了解讲课内容,且不要随便临时换人,主讲人在群内的名片改一下,为主讲人+姓名,免得不小心把主讲人给踢了。讲堂时间的控制与分配,我们一共是150分钟,50分钟主讲人介绍、分享,70分钟互动,30分钟分享总结、分享同时还可以互动。
在当天讲课的时候有人跟我提,这课有点闷,跟江赣学堂一样。我这是从那里学来的,难免有类似,我觉得济溪大讲堂要有发展就必须有自己的讲堂特色,就像我上面提的讲课时间的分配。
讲课的时间最好不要动,就是改也最好改在星期五,其他时间很多人都在忙。这也是为什么这次在讲课的时候只有那么点人。
我最近在做我们社团的文化者一块,所以我再补充说一下。前段时间我看过一本书说,一个人的成功靠不断的学习和自律,一个团队的成功靠团队内部的成员的关系。这让我想到了日本人,他们及其注重团结。我希望我们这个团队继续磨合,像家一样,这里就是我们的港湾,在累的时候可以停靠,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互相关心、互相学习、互相督促,使我们的济溪大讲堂越办越好。
小熊(第十六期大讲堂记录员)
说说我自己的工作吧
要注意讲课同时做会议记录,
要先提取有用信息进行复制,
有遗失的内容及时向他人求助,
然后再进行深入编辑,
不能等结束之后再开始整理,否则会丢失信息,而且效率很低.
波斯:(主持人)
不足:
1.气氛有点严肃,互动情况不是很好
2.时间的拿捏上不到位
3.制度的强调及实施上不够
4.团队协作有待加强
总结:
作为主持人来说,王玮第一次已经很不错了,换我的话肯定没他主持好,慢慢积累经验会更好,建议以后主持人在讲的时候讲堂其他人员尽量不要在讲堂上发言,如果是要维持秩序之类的话可以采取私聊的形式,不然会显得秩序太混乱,如果有要团队内沟通的可以通过团队群达到沟通的目的。宣传覆盖面不够,有待扩展。还有讲堂的平率不要太过于频繁,求精不求多。
小鱼儿:(宣传员)
因为培训,回来晚了,讲课都基本结束了,我看了一下消息记录,觉得这次讲得绿地图带有社团特色,分别展示了华工和厦大的独具特色的校园绿地图,讲课中有些同学说一些无关的话,可以在每次开讲之前强调一下纪律,给主讲人以尊重。主持人说话希望委婉一些。
小尸(宣传员)
宣传方面有待加强;主持人由于的第一次主持,感觉有点呆板,希望再接再厉;讲堂秩序有点乱。
松鼠(顾问)
我只简单的说一下,个人看法:
宣传方面,建议每次大讲堂可以提供邮件通知订阅,加上群邮件立体宣传
主持方面,有些僵硬,特别说的那句交给主讲和最后收场的话,不太适合,其实知晓讲课内容后可以做成访谈形式,例如:“你好”“请问****”“如果***”
讲课时间,其实以前基本是19:30开始,讲的比较快,可以尽量缩短基础知识的介绍,延长案例分析的时间
踢人有些过于频繁,其实后来加上的就一定积极吗?适当给那些先来者一些特权
大讲堂的特点,在于其人性,不论是纪律还是讲课过程中主持人的表现
开场和收尾的话,可以参考以前大讲堂
最后总结一下大家的:
1.气氛过于严肃,主持人应注意气氛的调节不能太僵硬.
2.秩序太混乱,开讲前应注意课堂秩序的强调.
3.宣传力度不够.宣传时间应提前一周,采用多种宣传方式.
4.时间没有掌握好.主持人与主讲人的沟通一定要足够,搭配好时间.
5.总结松鼠前辈的一句话:传承得不够.
恩...各位前辈后辈还有什么好的建议.不要吝啬.欢迎拍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