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3098|回复: 4

上海大学生绿色营出营记要

[复制链接]

204

主题

701

回帖

6161

积分

荣誉会员

积分
6161

原创大师奖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6-7-24 16:52: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月23日上午,2006年上海市大学生绿色营在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举行了出营仪式。
这次上海市大学生绿色营的营员将分成三支队伍奔赴青海省、湖南省、江西省三地。中国第一大河——长江将这三个地区与位于东海之滨的上海连在一起。他们此行的目的也是探寻长江的保护之路,以全流域的眼光发掘上游、中游在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特点和优势,并结合自己所学专业特长提出一系列对于当地环保的建议。
上海市大学生绿色营发起于1998年,是在上海师范大学的博士生导师陶康华老教授的指导下,由沪上各高校对环境保护充满热情的学生自发组织的假期活动,今年已是第九届。多年来,上海市大学生绿色营曾前往浙江、青海、安徽、江苏和云南等地调研宣传,培养了一大批热爱环境保护事业,并在各岗位上为此不懈努力的年轻人。
在出营仪式上,2003年的老营长谢启亮鼓励新的营员勇于用自己的思路寻找问题,珍惜互相交流的机会。陶康华老师更是亲临出营仪式现场,对营员们提出了殷切的希望。陶老师告诫营员们要在出营期间虚心向自然学习、向当地百姓学习。
2006年上海市大学生绿色营由同济大学绿色之路协会发起,上海市大学生绿色论坛召集,营员来自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东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和广西医科大学等多所沪内外高校的环保社团。绿色之路协会还组织过2003、2004等几届上海绿色营。本次活动历时十余天,将深入农村、保护区进行入户调查、问卷调查和沿途考察等,对湿地保护、生态移民和环境经济等问题作综合调查分析,同时还将开展一系列的环保教育宣传活动。
欢迎大家联系我,肖志强:13052405768  上海大学生绿色论坛老人。中国第一家上市的培训公司— 亚洲超越极限教育集团 www.magicyourlife101.com
 楼主| 发表于 2006-7-24 16:5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洞庭营计划
上海市大学生绿色营
——洞庭分营计划书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一)活动背景介绍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 长江南岸, 为中国第二大淡水湖, 面积约2820平方公里,若含湿地面积可达到3900平方公里, 现水面被分割为东洞庭湖、南洞庭湖、西洞庭湖三部分。
南洞庭湖地处长江南岸,属于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的一部分,面积1680平方公里。由于湘江、资水和长江及沅澧水汇流注入该湖,使南洞庭湖湿地具有水浸皆湖,水落为洲的沼泽地貌特征,境内河汊纵横,洲岛密布,广阔的湖面上星罗棋布地散布着118个人迹罕至的湖洲和湖岛。
东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境内,面积1903平方公里,1984年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被列入“世界重要湿地名录”,1994年晋升为国家级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湿地和珍稀鸟类。保护区为我国著名淡水湖洞庭湖的一部分,受长江和湘、资、沅、澧诸水系的水量周期升降影响,形成了水、沼泽、浅滩和低岸等复杂的自然地形。洪水带来的营养物质沉积下来,又给水生动植物繁衍提供了条件,加之地处中国冬季候鸟越冬和夏季候鸟繁殖交界处,鸟类资源非常丰富,仅候鸟就有158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鹤等10种,二级保护动物天鹅等27种,为我国及至全球重要的湿地和候鸟保护区。
西洞庭湖位于汉寿境内东南部,西洞庭湖湿地是国际重要湿地,总面积达356.8平方公里。湿地区内有植物865种,鸟类200多种,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20多种,鱼类100多种,数万亩自然芦苇林,是众多野生动物特别是珍稀水禽的栖息地。
1围湖之祸
岳阳天下楼,洞庭天下水。这话一点也不假。据史料记载,唐宋时期洞庭湖湖面总面积达17900平方公里,大有“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场面。围湖造田从宋代就开始流行,明清时期“民本主义”的“开明仁政”更造成了大面积的围垦,虽然那时的龚明之等有识之士提出了围垦会给环境带来破坏的意见,可惜没有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到明末清初,洞庭湖已减至6270平方公里。建国后,为了解决农民生计问题,政府更是鼓励人们围湖造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时候,洞庭湖面积仅剩4350平方公里,而到1995年,洞庭湖面积仅剩2632平方公里了,昔日八百里洞庭被人为分割成如今的东、西、南三块。
对生态环境起到重要调节作用的洞庭湖湿地面积不断萎缩,并被不断割裂,今日已是泥沙淤积、水质恶化、渔业捕捞过度、生物多样性大大减少…… 这样产生的影响是极其严重的。
2湿地之痛
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国际湿地公约\"收录的由中国政府指定的21个国际重要湿地自然保护区之一,主要保护洞庭湖湿地生态和生物资源.该区域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气温17C°,降水量1200至1300毫升,无霜期285天。东洞庭湖独特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的自然资源,物种具有古老独特、珍稀度高的特征.根据科学考察,记录到鱼类12目23科114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的有中华鲟、白鲟2种;二级保护的有鳗鲡、胭脂鱼2种.鸟类16目43科234种,其中:国家互助保护的有白鹤、白头鹤、白鹳、黑鹳、大鸨、中华秋沙鸭,白尾海雕7种:二级保护的有小天鹅、鸳鸯、白枕鹤、灰鹤、小白额雁等37种.国际协约指定保护的有59种.两栖类、腹足类、软体类、瓣鳃类等动物68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的有白暨豚,三级保护的有江豚.区内有植物115科159属1186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的有3种;二级保护的有31种.。东洞庭湖丰富的自然资源,引起了全世界的普遍关注和重视、被誉为\"长江中游的明珠\"。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湿地水禽的重要越冬地,也是重要繁殖地、停歇地,每年在这里栖息的雁、鸭等水鸟达数百万羽,是鸟类的天堂和乐园。
但年复一年肆无忌惮的破坏让洞庭湖湿地的环境每况愈下。
首先是过度捕捞鱼类,熟话说:“洞庭渔米乡。”保护区内鱼类资源丰富,种类包括绝大多数湖泊定居性鱼类,半洄游性鱼类和洄游性鱼类,共分12目23科70属117种,丰富的渔业资源吸引了来自湘、鄂、川、渝、苏、皖7省46个县市的渔民在此捕捞生产,高水季节捕捞渔民达11000人,年捕捞产量15万担。渔民的增多迫使渔民进行掠夺性经营。每一个渔民都想尽一切办法想打到更多的鱼,于是他们开始疯狂使用“迷魂阵”。调查中,51.4%的人反映渔民使用“迷魂阵”捕鱼,这种“迷魂阵”一网插下去后,不论大鱼、小鱼还是鱼仔,全部无法逃脱厄运,这样,每一个追求从湖面取得最大收益的捕鱼者将获得增加鱼量所带来的预期收益,同时,他只负担由全体捕鱼者造成的过度捕捞所造成后果的一小部分,这种掠夺性捕捞虽然使渔民个体捕捞量暂时上升,但湖面的整体鱼量确逐年下降,这种短视的做法最终导致鱼类资源耗竭的“公共地的悲剧”。而且,渔政管理部门赞同的渔业规模养殖也有可能对湿地水质造成严重破坏,或是威胁其他水生生物的生存。
然后还有对鸟类的捕猎,“洞庭鸟,知多少?飞时遮尽云和月,落时没了湖边草。”保护区适宜的气候吸引了大量的候鸟前来越冬。每年的9月到12月,数以万计的候鸟迁徙至保护区,其中不乏大量的国家级珍稀鸟类。鸟类的聚集同时也引得不法分子垂涎三尺,他们用猎枪、弹弓等工具猎捕鸟类,当地居民则用一种俗称“封喉药”的剧毒农药毒杀鸟类。肆意的猎捕行为致使白鹤、白枕鹤、白额雁等迁徙鸟类数量锐减,使湿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遭受到破坏。
3杨树之疑
湖区种杨之风已有近30年历史,当时粮价低迷,湖区土地大量弃耕抛荒,一些地方政府为“调整结构”鼓励农民大种杨树。由于获利快,种杨风很快由垸内和农田刮向洞庭湖。
现在,洞庭湖区域内,满目所见都是成片的杨树林。这些树绝大部分是耐水速生型意大利杨和美国黑杨。它们的生长速度很快,5到6年即可成材。  
也正因为经济利益驱动,开始杨树主要种植在垸内或基本农田上,但在中央出台保护基本农田的政策后,种杨风开始刮向洞庭湖深处的洲滩,由沿岸向深处进军,而且势头不可遏止。目前种杨风已刮到了自然保护区内,甚至连保护区的核心区也难幸免。
洞庭湖区的杨树在近三年内种植面积增加了近三倍。到目前为止,洞庭湖区成片的杨树林达到100多万亩,加上当地农民的自发种植,湖区共有杨树林近300万亩。
有专家研究认为杨树的入侵,通过群落优势种的代替,一方面将防浪林树种旱柳变成用材种,降低了防浪林功能;另一方面更替了原始种群,打破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大面积种植单一物种,或改变原有种植的物种,会使野生生物的原生环境发生改变,抑制野生物种的正常生长和栖息。目前在湖区呈蔓延之势的欧美杨树是一种外来物种,具有喜湿、生长快、适应性强的特点,成片植于湖滩湿地就成为绝对优势种群,将使湿地植被群落的结构发生变化。在种植杨树的湖滩,芦苇不能生长,硕大的杨树冠下连草都不长。原有的群落生态系统被完全改变,湿地景观不再。
南方型黑杨虽能耐一定时间的水淹,但它毕竟不是水生植物,年均淹水时间超过65天的滩地直接用于杨树造林,树种难以成活、成林,是劳民伤财之举,而洞庭湖300多万亩滩地能真正用于杨树造林的面积,不超过五分之二,即120万亩。
但也有观点认为杨树对于洞庭湖的生态影响没有那么可怕。湖南省林业厅曾专门组织了10多位专家就杨树发展对区域经济和生态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估调查,其结果与部分专家观点截然不同:在洞庭湖自然保护区“三不准”范围外,种植杨树还大有潜力可挖!只要整个湖区的杨树林控制在500万亩的范围内,湖区生态就不会受到影响。
湖南省林业厅认为,种植杨树对湖区生态也有极大的积极因素。湖区多种树,有效地提高了森林覆盖率,改善了人居环境;以杨树为主的农田林网为农业稳产高产提供了保护屏障;防浪林对保护防洪大堤发挥了特殊作用;洲滩地种植杨树能有效地抑制钉螺的生长和繁殖,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血吸虫病蔓延。
(二)活动地区概况
1、长沙市,湖南省省会。
2、益阳市,地处湖南省北部、长江重要支流资江下游,是洞庭湖西南侧的重要地区。
3、大通湖区(益阳),位于东洞庭湖西侧。全区均位于围湖造田的土地上,地平面高度低于洞庭湖水面。2000年由国营农场改制建区。区内大通湖原为洞庭湖一部分,现为湖南省最大内湖。
4、沅江市(益阳),处于南洞庭湖畔,历史悠久,物产丰富,是典型的湖区。区域内杨树种植情况典型,造纸业发达。
5、汉寿县(常德),位于常德市东部,洞庭湖西滨,沅、澧水尾闾。位于洞庭湖的最西端。
6、岳阳市,位于湖南省最北端,是洞庭湖与长江的衔接口。是全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7、岳阳县(岳阳),辖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的大片面积,是考察湿地、观察鸟类的重要地区。
8、湘潭县(湘潭),县内的乌石镇是彭德怀的故乡,也是2001年环境学院一支社会实践队伍的目的地,是绿色之路协会第一次组织队伍走出长三角地区。
(三)活动主题
沪湘合作,探寻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洞庭生态之路。
(四)活动目的
1、走入东洞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了解洞庭湖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情况,探索在自然保护区内如何有效地处理好保护动植物资源与促进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的关系。
2、考察当地自然生态的变迁与文化的兴衰,了解围湖造田对当地的影响。
3、考察各地杨树种植情况,以我们自己的视角总结出湖区大面积杨树种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
4、走访洞庭湖支流上游中游地区,考察上中游地区居民的流域意识和水体保护意识。
5、对当地的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儿童,宣传环境保护知识。
6、通过对环洞庭湖地区实地考察和走访调查,全面地了解洞庭湖区生态环境,对外宣传展示洞庭湖区的生态资源。
7、结合实际情况和理论知识,对一部分湖区的资源开发利用和生产建设提出建议。
(五)活动内容
1、科学考察
(1)营员分组学习洞庭湖区的基本生态、地理知识。
(2)走访地方政府机关,了解当前生态保护政策。走访保护区管理部门,了解保护区的整体的生态保护治理的历史和现状。
(3)实地考察湖区的农业和工业状况,测评其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
(4)了解洞庭湖区候鸟、鱼类的栖息环境、生活习性、分布状况,了解洞庭湖区湿地生态系统的植被状况。
(5)联系知名湿地摄影家,学习相关湿地和动物的知识。
2、入户调查
(1)走访湖区居民,了解当地村民的环保意识。
(2)通过与居民交谈,了解当地渔业捕捞、捕捉鸟类和杨树种植等环境问题对当地人的影响。
3、环境教育
(1)联系当地的中小学开展环境教育课或环境保护讲座。
(2)走上街头对路人进行长江、湿地主题宣传,增强当地人的环保意识。(六)活动日程
Jul. 31st 长沙
岳麓山拉练;湘江考察。

出营期:
Aug. 1st 大通湖区
上午:东洞庭湖大堤考察;
下午:农田考察。
Aug. 2nd 大通湖区
上午:入户调查
下午:造纸厂考察、杨树林考察
Aug. 3rd 大通湖区
上午:面向当地的环境教育活动/
下午:大通湖考察;
Aug. 4th 大通湖区
上午:与政府座谈,提出意见并致谢;
下午:前往沅江休整、总结/
Aug. 5th 沅江
上午:环境教育宣传
下午:与洞庭湿地相关专家进行交流、学习;乘船到洞庭湖中部考察。在沿岸进行芦苇和杨树利用的调查;
Aug. 6th 汉寿
上午:对西洞庭的综合考察;
下午:返回长沙。
Aug. 7th 岳阳
上午:环境教育宣传。
下午:前往君山,参观洞庭湖入长江口;
Aug. 8th 岳阳
上午:在东洞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调查;入户调查;
下午:与保护区管理部门交流学习。
Aug. 9th 长沙
总结环洞庭湖考察成果;休整。
Aug. 10th 湘潭
上午:参观伟人故居;入户调查,了解当年实践队伍的影响;
下午:环境保护宣传。返回长沙
Aug. 10th 长沙
闭营。
欢迎大家联系我,肖志强:13052405768  上海大学生绿色论坛老人。中国第一家上市的培训公司— 亚洲超越极限教育集团 www.magicyourlife101.com
 楼主| 发表于 2006-7-24 16:5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青海玉树营
雪域高原生态路
三江源头追梦人
——我们的三江源之行
长江、黄河、澜沧江孕育和浇灌了上下五千年东方文明,像三条巨龙,在民族文化心理上具有不可替代的象征意义,成为中华大文化的精魂血脉。 三江源是这三大江河的源头,是江河的摇篮。
山是他的骨架,水是他的精神,灵动的众生受他庇护……
一、 活动名称: 雪域高原生态路
三江源头追梦人
——我们的三江源之行
二、 活动主题: 和谐•联动•关怀
三线:
生态、人文、情感
两地:
聚焦上海青海,联络东部西部,沟通城市乡村,感受农耕游牧
一个梦想:
生态、经济、文化的和谐发展梦
三、 活动时间: 2006年暑期
四、 活动参与: 同济大学绿色之路协会
上海山魂公益爱心部
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秀玛小学

活动支持:
上海市希望书库工作委员会
上海市热爱家园青年志愿者协会
青海大学绿色空间协会
兰州大学达尔文协会
三江源生态保护协会
北京市瀚海沙治沙组织
四川省绿色骆驼治沙组织
青海省扶贫办
青海省环保局
青海省博物馆
青海省民俗博物馆
玉树藏族自治州博物馆
玉树藏族自治州文化局
玉树藏族自治州环保局
上海市东方早报
玉树藏族自治州电视台
  
五、 活动目的:
 通过考察三江源头、隆宝滩湿地等自然保护区,了解当地生态现状;了解牧民生产生活方式,调查生态移民情况,了解当地经济社会现状;了解当地宗教、民俗文化,感受民风民情;寻找对历史、生命、自然的感悟。通过调查生态移民项目对迁出区生态环境、移民区经济发展和民族文化传承的影响,探求经济、生态、文化和谐发展之路。
 关注西部,了解西部,东西联动,促进文化情感交流,让东部人认识一个真正的西部。
 理解西部,学习西部,以当地特有的人文生态现象为范例,探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
六、 活动内容:
一度想分开来谈三江源地区的文化问题和生态问题,但是却发觉这种想法很不符合实际。实际的情况是两者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文化脱不开生态的原因,生态亦需要文化的作用。于是我们去寻找一个生态、经济及文化发展的完美切合点,便把目光投向了——生态移民,去追溯它生态根源,去调查它的安置现状,去探求它的未来出路。
生态破坏:高原不应承受之痛
三江源被誉为离天堂最近的地方,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那为什么还要生态移民呢?让我们从生态上找答案。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作为我国面积最大和海拔最高的自然保护区,同时也是我国江河最多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区跨越了长江、黄河及澜沧江三条大河,形成保护区极为复杂的地形地貌及气候等特殊的生境。保护区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生态系统最敏感地区。丰富的生物物种和适应高寒生存的遗传基因资源和生态系统为研究生物多样性提供了良好的场所。
但现实上,整个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已在明显恶化,形势日益严峻。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草地生态系统十分脆弱,极易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目前,位于高原腹地的\"三江源\"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冰川、雪山逐年萎缩,面临着众多江河、湖泊和湿地缩小、干涸;沙化、水土流失的面积仍在不断扩大;荒漠化和草地退化问题日益突出;长期的滥垦乱伐使大面积的草地和近一半的森林遭到严重破坏;珍稀野生动物盗猎严重;无序的黄金开采及冬虫夏草的采挖屡禁不止等一系列问题。湿地、草原的沙漠化,如同西部人民干涸的眼泪——天堂变成了地狱。三江源在哭泣。
具体活动安排如下:
 与去年获得WWF湿地使者一等奖的达尔文协会交流,并共同对隆宝滩湿地进行实地考察,分析考察结果,以此了解西部沙漠化对湿地草原的现状
 在湿地及草原等地观察拍摄藏羚羊、黑颈鹤、藏野驴等野生动物的生存现状,走访周边牧民家庭,与当地人民沟通交流,分析过去与现状,以此了解生态移民及沙漠化对其影响
 采访藏民家庭,与藏民面对面交流,并对小孩子进行环教。用心去感受藏民纯朴善良的心灵对万物的厚爱,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生态移民:是一次梦魇之旅还是一条和谐之路?
为解决一系列生态及经济发展问题,青海省从2004年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生态移民,计划到2008年把生活在地处高寒,牧草状况不好的牧民安置到以区域内各县城为中心的城镇周围。在县域城镇等地建立移民新居,努力实现发展移民经济实现移民小康生活和生态治理的双重目标。
然而,这项原本为提高牧民的生活质量的行动却改变了藏区牧民的生活方式甚至是他们的独特的民族文化。我们没有资格去要求他们改变生活方式,只是希望能通过某种渠道,给他们带来更多可以成为生存的模式以减少草原的负担。这到底是一条新生活开始的希望之路还是灿烂文化的覆亡之旅?世代居住在这里的人民将何去何从?移民后环境是否得到保护,文化是否遭到破坏,人民生活是否得到改善?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去探求的。
因此,我们将
 深入移民迁出区,考察当地环境,对比移民前后的生态状况
 长驻结古镇移民村,走访移民家庭,通过与藏民交谈、开展调查问卷,了解其生活状况和对生态移民的看法
 拜访相关政府部门,听取他们对生态移民的规划意见
我们希望通过上述途径寻找生态经济文化的最佳结合点,力争寻觅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并最终提出我们的建议。
三江源:艺术奇葩 文化瑰宝
三江源地属康巴藏区,厚重、多元、包容、开放的特点正是康巴文化永恒持久的魅力所在。
做工精细的唐卡、活灵活现的酥油花、数亿石块堆成的巨大玛尼石堆、虔诚的宗教信仰向我们展示着一个神秘而亲切的民族精魂。而被誉为东方荷马史诗的格萨尔王传已发现的篇章达60多部,150万行,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其巨大的文化和社会价值让各国学者流连忘返。
但是与世界上的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相同,康巴文化同样面临着落没的威胁,很多绝活随着民间艺人的过世成为无解之谜,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上,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已经落后西部很多,需要虚心学习。
具体活动安排如下:
 参观青海省博物馆、青海省民俗博物馆和玉树博物馆,了解学习西部游牧民族文化及康巴藏文化
 参观塔尔寺、结古寺和嘉纳玛尼堆等宗教圣地,感受藏族宗教文化,体会藏传佛教对民族精神的塑造及对当地人日常生活的影响
 与当地文化部门官员、作家、学者座谈,深入移民区域藏民交谈,调查生态移民对民族文化的影响,评估现代文明对民族文化的冲击,跟踪格萨尔王史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迎百年校庆西部行
明年同济将迎来百年华诞,我们实践小组准备了几份特别的礼物。
 长江黄河源头水
我们将带回长江黄河的源头水,作为送给百年校庆的礼物。
 援建藏区小学图书室
我们将与“上海山魂公益爱心部”合作,援助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秀玛小学建立百年同济——智慧之舟图书室,并建立长期的互动交流,带去同济学子对西部孩子的关怀,让同舟共济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励更多的人。
 东西联动,送百年祝福
我们将与“青海大学绿色空间协会”合作在西宁的并在西宁市主要街区进行进行一系列环境保护及百年校庆宣传。,还将向当地政府赠送上海大学生的青海祈福签名册以表达诚挚的祝愿。
 寻访青海校友
我们正在与校庆办协商,通过他们与远在青海的校友取得联系,带回他们对母校的真挚祝福。
 见证今日定西
西行的列车将路过美丽的定西,我们会带去同济百年校庆的消息和同济人的热情,带回定西人民的祝福及深厚情谊。


七、 前期准备:
为了提高我们对三江源的认识与了解,我们邀请了许多曾经在那里留下美好回忆的朋友们分享他们的经历。
 校外指导老师陶康华教授:01年至03年在青海玉树地区考察生态问题,为我们带来了一次关于实地调查方法的精彩培训。
 校内指导老师李建华教授:02随日本教授团为援助青海大学建立环境生态实验室,为我们提供了相关资源与指导。
 带队老师王晓鹏老师和他的藏族学生们:王晓鹏老师曾在西藏生活过一些日子,他与他的他的藏族学生为我们藏区的生活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
 热爱家园老奚:从02年起连续五年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索加乡莫曲村实施一项针对当地小学的教育、医疗援助项目,并为那里建立起该区域唯一一所帐篷小学,他和我们共同分享在藏区的工作与生活。
 上海大学生绿色营营长张繁和他的营员们:03年至05年期间曾3次探访三江源,探索那里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问题,并为我们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精彩讲座。
 徒步十年走遍全中国的环保志愿者雷殿生:已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他将继续他的旅程,在“五一”期间路过上海时,我们邀请他为我们分享他的经历,并为我们在身体和生理上的准备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
 绿色骆驼葛永心:真正深入藏区干实事的一群热血汉子,为我们讲述他们经历的点点滴滴,与在实际调查与活动中会遇到的各种问题。
 瀚海沙周维:与蒙区牧民生活共同生活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或是干旱或是暴雪的日子,了解他们真正的需要,与他们的交流让我们收益匪浅。
 川藏地区文戈村村长周看:从这位藏族村长那里了解到很多牧民真正关心的问题及他们现在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青海周宣传活动
图书馆辅楼大厅 三江源科普知识展览
图书馆报告厅 “丝绸之路”——大型西部科普知识影片展
和平路现场展示
热爱家园 老奚 “三江源,这里不是天堂”讲座
上海大学生绿色营 张繁 “先煎何太急”——三江源的环境经济报告
行程共16天
第1天:从上海出发,乘火车直达西宁(上海 08:51 西宁 次日17:46 32小时55分)
 车程两天
 火车上同时进行明信片发放,环保宣传
 晚上与青海大学绿色空间协会交流,共同制定下午及第二天的环保宣传
第3天:到达西宁
 上午参观青海文化民俗博物馆
 与绿色空间在青海大学、西宁街道进行环教
 晚上与青海大学同学共同讨论,交流经验

第4天:在西宁逗留一日
 下午与青海省环保局,发改委文化局领导座谈,接受青海媒体采访
 晚上收拾行李,准备第二天前往玉树

第5天:前往玉树 (西宁市长途汽车站每日有多趟发往玉树的班车20几个小时)
第6天:到达玉树州称多县珍秦乡,在该地停留一日。
 上午安顿调整
 下午与小学交流,安排第二天捐书仪式、日后联系等事宜
第7天:在称多县
 上午:拜访要捐书的小学,举行捐书仪式
 下午:在该小学进行环教
第 9天:包车前往玉树州结古镇(事先联系好玉树的车,请他们第二天到称多来接我们)
 早晨7点出发
 上午到达结古镇,与该地政府取得联系
 下午调整,与媒体、政府领导座谈
 晚上准备去三江源的相关事宜,稍作调整
第 10天:在结古镇的第2天
 上午参观玉树博物馆
 下午到家中当地藏民拜访,感受藏族民俗文化,体验藏民的生活
 晚上进行成果整理
第 11天:在结古镇的第3天
 白天参观赛马节,结古寺,文成公主庙;采访当地藏民,调查他们对生态移民的看法
 晚上进行调查结果汇总
第 12天:前往三江源
 早晨6点出发
 上午到达三江源,进行水样、土壤样品采集
 下午观察野生动物,进行照片、DV拍摄
 晚6点从三江源返回结古镇,整理成果并作好去隆宝滩的物资准备
第 13天:在结古镇的第4天
 与当地生态移民办公室交流调查研究结果,提出建议及意见
第 14天:离开结古镇前往隆宝滩
 上午在隆宝滩湿地稍作停留,感受三江源头,采集水样及土样,拍摄黑颈鹤等野生动物
 下午返回西宁
第 15天:在西宁停留一日
 调查青海湖鸟岛湿地
 晚上定好访问达尔文协会计划,做好出发的准备
第 16天:前往定西,停留一日(兰州 09:40 定西 10:58 1小时18分)
 上午稍作调整,下午在当地宣传同济百年校庆,环教
 晚上队在青海的整个活动总结记录进行汇总
第 17天:返回上海(定西 02:08 上海 次日06:12 28小时7分)
欢迎大家联系我,肖志强:13052405768  上海大学生绿色论坛老人。中国第一家上市的培训公司— 亚洲超越极限教育集团 www.magicyourlife101.com
发表于 2006-7-24 21:03: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375

主题

2753

回帖

79万

积分

荣誉会员

积分
791383

认知组医师组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6-8-8 22:3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注意安全,尤其是跑了这么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5-7-7 04:04 , Processed in 0.04009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