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3069|回复: 0

速记分享:分论坛二环保项目经历对大学生职业生涯的影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24 14:07: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长安野人 于 2010-3-24 14:34 编辑

中国大学生环境组织合作论坛
时间:2010年3月19日  下午
地点: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报告厅
主题:环保项目经历对大学生职业生涯的影响
    第一场:大学生环保骨干的职业选择和发展
    第二场:走上创业之路的大学生环保骨干
   
    主持人:各位大家下午好,下午将和大家一起分享来自重庆的10位环保骨干,他们的成长历程,整个下午是由我来主持,将由在社会各个领域工作的青年人,通过访谈的形式谈一谈他们社团的经历,他们的心路历程,以及他们的工作状况。昨天上午我们是分析了两个调查,第二个报告介绍现在NGO人才工作的状况,这10位专家都是曾经出色的环保骨干,他们将用他们的历史,他们的活动来现场给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我将先介绍一下今天的五位嘉宾,他们分别是周翔、向春、龙海铮、刘毅、重庆理工大学大四学生蒙延儒,下面请这五位嘉宾上台就坐。
    在这个板块结束以后,我们会有一个专家点评阶段,由杨鹏先生和焦洋先生来点评我们青年人的成长过程,在这个过程开始之前,我们志愿者会给大家发一个小纸条,就是你们在访谈过程中的问题,结束以后我们志愿者会收集上来,会有人来挑选。
    因为这五位嘉宾他们工作都非常忙,所以聚到一起特别不容易,这次CEF聚到很多名人,大家也花了很多精力同全国各地请来这些嘉宾。现在我就想五位嘉宾介绍一下你是哪一级的学生,你来自哪一个社团。
    蒙延儒:大家好,我叫蒙延儒来自重庆理工大学绿色天使环保协会,今天终于出现了重庆社团的身影,很不容易,谢谢。
    周翔:大家好,我叫周翔,2003年成立了绿满江淮,很高兴2003年有了我们安徽地方的声音,谢谢。
    向春:大家好,我叫向春,我也是2001级入学,西兰大学也是我的母校,当时2001年的时候,当时西南大学爱村协会的会长。

    龙海铮:我是2002年-2006年中南林业科技协会,这里有个我的搭档刘盛,在协会做了4年时间,整个大学时段基本上都在做,另外还有一个绿色营的活动也比较多,从2003年-2007年基本上这些还是比较熟悉,湖南省、后来江西的,还有全国都有了解,谢谢。
    刘毅:大家好,我叫刘毅,我2001年加入了厦门大学绿叶协会,现在还一直在关注,在协会里面我们被称为骨灰级的人物。2001年加入绿协以后,发展到现在已经是覆盖东南五个省份的联盟了,待会儿有时间会具体介绍,谢谢。

    主持人:蒙延儒和向春是共同在做一个事情,就是重庆青年环保协会。所以就从周翔开始,我就想问一下周翔,安徽的环保工作基本上都给你有关系,你是怎么创立一个社团,后来又成立了地区性的组织,都跟你有关系,不知道为什么。
    周翔:这也是一个缘分,2001年我在大别山里没有这个模式这是一个遗憾,我本身是学化学专业的,因为有学化学的同学知道,经常会有同学把做完实验的酸碱往河里到,所以我们是从化学实验室开始关注的。从2002年开始的时候,整合了安徽三个城市大概有20个学生社团着手做跨界的活动,2003年我们组织了首届安徽大学生绿色营,随着我们绿色营的不断发展,到现在的绿满江淮,是大家同仁一起合作起来的工作。
    主持人:包括做绿色营有很多人都已经做其他工作去了,是什么促使你到现在还一直留在这里?
    周翔:我写过一篇文章叫《一路向北》,我想到一个,我为什么坚持想来做,其实26岁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个很关键的一年,这一年人生会有很多重大的转折或者是转变,这有一些概率的分析,26岁对人更重要,我26岁选择了从上海这样一个繁华大都市,包括很好的环境里面去做创业的原因,我坚持留下的原因我相信公益创业能够成功。
    主持人:前途是光明的?
    周翔:我觉得环保社团给大家的印象是做环保会做得很苦,环保卖的是服务,我觉得未来可以成为一个很良性的工作,特别是很多年轻人能够把自己的理想和工作结合起来是一件不错的事情,而且这个工作还有一个很满意的收入。
    主持人:谢谢周翔。下面我想跟龙海铮谈一下,因为龙海铮跟周翔有很多的关系,因为他参加安徽的绿色营第一届,龙海铮作为外省的代表参加了大学生绿色营,对吧?
    龙海铮:对,和周总的渊源很多。
    主持人:之后又成为绿满江淮的工作人员?
    龙海铮:对。
    主持人:那作为社团你当时是怎么选择的?
    龙海铮:今天的主题应该是大学生骨干当年的发展问题,和周总的渊源就不多说了。我当时毕业的时候有两条路可以走,第一,因为我家是做生意的,所以当时可以做生意。第二条,因为我是学环保的,可以往公务员方向走。当年我哥哥送我的时候,我感觉他眼里含着泪,就很不舍,但是我说我一定要出去,就是选择NGO这个平台,还有不选择北京的NGO更国际的,我就不分享了。当时选择的一个原因我觉得是在2006年过年的时候,因为有很多短信,然后我发现60%的全部是这个圈,最关键我个几个核心朋友都在这里,所以我就背着几件衣服带了几本书去了安徽。但是我在这里也感觉到很好,看到了中国真正的环境污染,也和绿满江淮干了小小的工作,整个一年我觉得提升也是很大的。
    主持人:我在网上了解他的信息,我觉得他有一个特点就是很看中自己的家乡,包括他在家乡做的几个很有趣的事情。然后我跟刘毅说一下,大家谈到刘毅有几个会想起来,一个就是红树林,还有就是获奖很多,还有一个外号叫“刘英镑”,待会儿我们让他说一下这个外号怎么来的。这一论我们谈一下最初在社团做了一些什么事情,为什么选择红树林这个项目?
    刘毅:我小时候是住在海边的,所以我对海边有特别的感情,可是在你长到初中的时候周遭的环境全部改变了,那种震撼是发自内心的,可是我们也知道到了高中你的学习生活压力很大,而且我又偏科,所以我就很不幸的选择了生物奥赛这一条路,然后就进了厦门大学生物系。但是我觉得对于一个大学新生来说的话,大学生活有很多的诱惑,而且也有很多的选择可以依赖追寻。本来我很喜欢大自然,我又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最初的时候就是出去体验一下大自然,也没有什么目标。到后来我们真正想要探讨一个环境议题的时候,为什么会选择红树林,其实厦门也有很多的白鹭,但是白鹭不是濒危种,那为什么选择红树林呢?白海豚还要看你的运气,对于普通的民众这些种类你的一个参与度很低,我想要去为白海豚做一些事情,可是我看都看不到它,我真正意义上无非就是做展板、环境教育之类的。但是红树林是可以在身边看得到、摸得着的,而且厦门的红树林减少了98%左右,这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数据,当然厦门位于东部沿海,每年都有台风的影响,红树林又对台风有各防范的作用,所以我们去做一些事情告诉公众他们是可以参与身边的环境问题的。当然之前我们最开始绿叶做的一些事情也有骑着自行车去可可西里,当然也是可以去做,但是后来我们反思过来想,到底这么做的成本和效果,值不值得?如果我们在当地能够帮助他们做宣传,而且如果我们能募到一些善款保护藏羚羊的话会更好。
    主持人:我想问一下,你刚才说的这些东西,都是在接触社团的时候认识到这些问题是吗?
    刘毅:其实这个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我是到第一年下学期的时候才加入社团的时候,最开始的时候我们知道厦大在红树林研究是很权威的,对于我来说是耳濡目染,我们想一个综合性的大学他的社团可以做很多事情,而且是可以把专业的背景、专家的资源、图书馆的资源,本身我们是来自各个专业的博士生、硕士生,他们可以提供更专业的数据,包括我们现在也是,可能有一些人并没有意识到上面是有错误的,就像我们没有玩过这样的游戏,我们给你一个成语你再传给他,到最后完全变味了。所以我们现在坚持的方向就是以基础科研的方式去支持NGO的发展,如果我们去做环境教育这一块,至少我们是在做教育,就不能是误人子弟的工作。
    主持人:我觉得刘毅跟他们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有一个区别,他跟他们的专业,跟他本地的环境,跟他学校内的优势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所以很多人也是现在的NGO不专业,因为很多都是半路出家的,因为刘毅是一个很特殊的案例,他现在是关于厦门大学红树林研究的博士生,待会儿再听听你的故事。向春你是重庆人吗?
    向春:重庆人。
    主持人:蒙延儒呢?
    蒙延儒:我甘肃的。
    主持人:但是他俩都是在重庆本地工作,而且在做一个组织,你们对你们学校的社团是一个情况?
    向春:我在大一的时候,一个非常巧合的机会进入了环保社团,慢慢做下来之后自己也有一些想法在里面,后来就很多的事情都与这个方向有关,包括跟着他们去做了很多的考察活动,到了后来在委员会这边工作,应该是去年8月份的时候,我和蒙延儒还有一些年轻的朋友,我们一起创立了重庆青年环保协会,现在主要是在这边工作,另外还有一些事情也与这方面有关,这个协会是我们大家共同创建的,但是更多的经历是像蒙延儒他们在这里工作。
    主持人:这个跟你的专业有关吗?
    向春:我刚刚说了,我是学生物的,完全不一样。
    主持人:关注的很多事一直在环境领域做,就像刚才龙海铮说的,他的电话联系里很多人都是做这个,我就想问一下蒙延儒你现在大四了,你将来下来要和向春一起做这个事情,什么事情让你没有离开?
    蒙延儒:主要是因为我个人比较恋旧,我在重庆呆了四年喜欢上了这个城市,因为我喜欢这个圈子里面的人,跟这个圈子里面的人打交道,你不用藏什么心机,大家在一起都会感到很愉快,做事效率也很高,所以我还是选择留在重庆,留在这个圈子里。
    主持人:你觉得留下在这个地方不去看看其他地方?
    蒙延儒:对,因为我是学的高峰子(音)专业,这个跟环境有一点联系,我想把我学到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另外我也参加过一个培训,昨天晚上我们绿联的学生在那里老了一会儿大家也挺有感情的,如果要是以后做不下去了,我们就一人掏一点钱把这个事情做下去。
    主持人:还有一个问题,你会在这个地方工作,有没有考虑能力,或者说条件这一块?比如周翔你现在做一个NGO,很多人都不适合这个工作,他们去那里面试,你最在乎什么?比如能力方面。因为现在很多大三、大四的人都在找工作,还在徘徊留不留在NGO。
    周翔:我们有过一个招聘的经历,发现一个情况真正知道这份工作到底是做什么,而且是有意愿去做这个事情的不到10%,10%里面适合做这个工作的同我们机构来说,我们是一个不大的组织,但我们首先招人的第一点,要说这个人综合素质比较强,就是底子不错。另外会考虑这个人的工作态度、热情,因为我们发现,包括我本人也有这种情况,我2005年毕业,大概3个月时间我感觉自己还找不着北,所以我们这个机构所招的人还是希望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这样有一定的灵活性。比如说我们在淮河沿线要做一些一线工作,书生气很浓的是做不了这个工作的。明天我也会专门讲关于NGO招人的工作。
    主持人:我有一点急躁,因为我特别关注NGO人才的问题。因为每个人都在社团里面呆过,社团里面哪些事情是最有意义的?我想无一下你这四年在学校的社团什么让你最难忘。
    蒙延儒:其实最难忘的是我不小心听到的一句话,当时我和我们协会的会长在那里散布,有一个大一的学生,他们就在讨论哪个协会做得最好,之后他们说环保协会是做得最好的,听到这句话我觉得我这两年做得值了。
    周翔:可能我的情况不太一样,我2001年进学校创立社团以后,大学四年给我最大的一个感触是我经历了学生社团不同的状态,比如说我经历过地区性社团,就是对2001-2003这个时代比较了解,也了解这个时代青年人所具备的工作,所以曾经在和很多年轻人交流的时候,我最大的财富是建立了我们青年学生团体他们在过程中这份激情和感动。
    向春:我也分享一个故事,上大学参加了环保社团,而且我非常努力地做,其实我上大学的第一个目标是当班长,所以我去竞选了,但是由于没有经验,我上台演讲双脚都在发抖,所以没有选上。最后我想让自己成长起来就选择了社团,我想告诉大家在大学里面是一个很开放的空间,我们有很多空间都能给大家锻炼。
    主持人:向先生说这个话,我是2006年离开大学社团,其实我参加社团也跟向先生差不多,竞选班长没选上,选学生会会长也没选上,然后我就去社团,之前我就报名作为会员,之后让我干一个干事。
    向春:我们可能有一个不一样的地方,我一进社团我就做会长。
    主持人:这样我更悲惨一些。
    龙海铮:我上大学没干什么,痛苦的经历比较多。在大学正式任职只有一年半的时间,但是做后续的一些幕後的工作,整个呆了四年半的时间,有很多痛苦的经历,他说的上讲台也是一样的,手都发抖,但是没事,天马行空,很多东西视野开阔。我觉得最核心的一点,最大的收获就是我现在的跟师只有几个人,但是每一个人都是精挑细选的,我把跟作下去,我是做商业的可能不一样,商业的这些很好衡量,就是数字,你出了多少效益,商业组织里面很重要的一个诚信问题,我从环保社团来的这群人,我们人群人的价值就是环保。我每天上班是在11楼办公,我下楼绝对是走楼梯,我也会带着他们一起走,要是有朋友过来我也会带他走楼梯,要是时间不赶的话我也会爬楼梯。认为这是最大的收获,收获了我的团队成员,我的想法是这样的,我们会继续做下去,我们每年都和环保协会做一些交流,我觉得最大的收获就是收获了人。
    刘毅:我接你一个话,因为刚刚大家都提到学生会之类的,我对从政一点兴趣都没有,所以我到2006年的时候一直都没有做这方面的荣誉,但是很不幸当我第一次从政的时候就被选上学生会主席,但是我做了一年我觉得很不开心,因为那不是我想要的东西。以绿叶协会来讲的话,绿叶有两块东西,第一块它是家的文化,但是这是偏感情的东西,就好比刚才讲也许是念旧,我觉得对我来讲,或者对社团来讲,最有兴趣的动力不是团委给你的压力,也不是周围的朋友,而是来自自然的,绿叶一直强调自然环保,我们去大自然学习,去看到很多美好的东西,同时你又看到很多不美好的东西,所以这个是我们有一群人继续坚持下来做的主要原因。
    主持人:他说绿叶家文化过去我体会过一次,当时我在北京做一个学生刊物,我去采访他,他每一年回绿叶都会请同学聊天,他就像一个大哥哥一样,他虽然离开这个学校了,但是只要他一回去就会回学校和新的社团成员聊天。所以我觉得绿叶是一个家的文化。刘毅被称为刘英镑是怎么回事?
    刘毅:其实就是拿了一个英国的奖项,奖金是英镑而已。
    主持人:这是什么时候?
    刘毅:2008获惠特来(音)奖,他们说我是这个奖项最年轻的获奖人。当时我报的是自然保育类,当时他们就说你报其他两个类别可能会大一点,但是我说我要试一下,拿不拿奖不重要,通过这个奖项我们可以去强调保护红树林,后来我还是坚持,所以就拿了一个自然保育类的奖项。现在我觉得拿奖是一个募资的渠道。
    主持人:你拿了几次奖花了吗?
    刘毅:我是很穷。我马上要把上午论坛的这个主持人招了,为什么要发展这样一个团队呢?从2008年我们没有招全职到现在有全职,因为工作量不是有特别大的差别,但是你从始至终都是主要一个人在奋斗的话,你这个团队永远没有承担起来,说不好听一点,说一定哪一天我怎么了,难道红树林这个就不做了吗?所以我觉得红树林保护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主持人:这两年的概念是我们谈一个创业都是政府办一个企业,现在我们会把创意分为公益性创业和企业创业,刘毅你就属于公益性创业,当时是怎么想的?
    刘毅:我们做了很长一时间的奋斗,以前大部分都是以学生社团做的,但是学生社团有弊端,包括他的公信力、传承等等,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果要真正去解决这个问题,因为环境问题不可能一年、两年都得到解决,必须持续不断地创新,才可能有一些改善和改变,所以我觉得建立这样一个机构,它是必要的过程,而且必须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另外一个层面,我觉得国外的NGO已经很多,而且他们NGO的职员收入水平也不比其他企业差。但是在国内谈到NGO待遇就很差,我希望透过我们这一拨人的努力希望NGO也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个机会。
    主持人:在座的只有龙海铮是做的企业,你毕业了以后做NGO,为什么会想又回来做企业?
    龙海铮:这个很多,我觉得我现在的状态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因为我们现在每一个人心理都有压力,可能90%的人想的都是怎么赚钱,怎么卖别墅,这样目标会引起压力,你找个女朋友要结婚怎么办?这是有压力的。刚才的问题就是说每个年轻人背后都有一个经济的压力在压着自己,内心深处有不稳定的,但是内心深处有一些影响,这是一个原因,就是我为什么选择跨出来。
做生意的话是我干的事,选择这个行业我觉得还不错,尤其是2008年奥运会,创业的话无非就是人、团队、事、钱,钱这方面没什么太大的压力,就找到一个事,因为2008年之前,我是1月1日晚上决定做这个事,当时创业的时候也是很痛苦的,就发现IT这个行业不错,然后就是人、钱、事,这里面最主要的是人。我有一个很深的感觉,看过“营在中国”这个应该很多,他们在做访谈不就是NGO的影响,我有信心来做这个商业的东西,我的理念是这样的,年轻人通过奋斗,运用科学使自己过上幸福的生活,这是我的目标和理念。
    主持人:你刚才说的第一个问题,经济压力的问题,只要在NGO工作一两年的年轻人都会考虑到这个问题,今天中午吃饭的时候我们还在讨论这个问题,如果我们工作的话根本没时间搭理这些。
    龙海铮:这个问题我深入一下,如果去做调查,真正的做NGO的平均值觉得不会低,这是必须明确的。第二点,有没有钱很重要的一点,会不会很差。你不管是谁,有没有钱一定要搞清楚会不会理财,不是说收入高就有钱,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你会不会理财。第三,你把这个东西看透了,关于物资这一块,别人说如果你要成为一个亿万富翁,你的财富也是零零累计起来的。我们刚才招专职,我就跟招的人员说,我的目标是你在长沙做NGO的工作很开心,我给你月薪拿到6000,我觉得如果在长沙拿到6000应该算是一个白领了,如果你把工作做好,绝对有人买单。
    主持人:首先心态上要看破这个物资,同时还要提高精神层面的理想,还有一个就是要学会理财。我想问一下,向春你跟蒙延儒创立这个机构,有没有遇到经济压力,或者说你是怎么看待物资问题的?
    向春:上学的时候我就在想,人一辈子为了什么,我挣这么多钱来干什么,我到底需要多少钱?其实很简单,你挣这么多钱就是为了好的生活,好的生活就是穿暖,吃很简单,我现在去看超市里面的有机蔬菜也不是很安全,我跟很多人说我干这个可能会干到40岁,然后到农村当一个代课老师。
    主持人:那你是不是已经在创业之前就已经想通了这个问题?
    向春:这个应该是在高中的时候就想过了,我的目标就是过简单的生活,我不要很多金钱,或者很复杂的东西,而且我们现在找到一份非常有意义的工作,人就是为了高兴。
    主持人:我觉得听向春说完以后,刚来的时候给秘书处的男生看你是什么星座,结果看大家都是摩羯座,听了他说我觉得确实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经济问题的看法。我不知道蒙延儒你对向春的经济观念有什么意见?
    蒙延儒:其实我觉得大家能走到一起价值观念很多都是相似的,我表弟初三毕业,就上大学的成教混了一年,然后现在是公务员。我觉得他这被子挺没意思的,上班有去那儿坐着,下班回来,我说人活着为了什么,你总得做一点事,只要你做的这个事是你喜欢的就行。并且我这个人是特别容易满足的这种,只要我在NGO里面拿的薪资能够让我活得下去就足够了。
    主持人:前端时间网上做NGO里面的调查,好象大家都比较幸福。
    周翔:我有一些不的观点,其实要说理想或者抱负,看我几年前也是经历了一些选择,到底是回到NGO工作,当是我想人要负责,作为一个自然人你要向你的家人负责,也要向你的团队负责。比如举一个例子,我可以不拿工资,但是我们是一个团队,我们单位几个人,我们要对他们负责,我就不会特别理性、感性的说给我一口饭怎么怎么。包括有一次去台湾,他们用这个词,就说NGO也要经营,台湾有两个组织就是他们创始人炒股来成立的环保组织,虽然我是感性的人,但是我用理性的手法来做事情,比如说涉及到筹款的问题。2004年我也拿伏特奖(音)当时和一些评委老师私交也不错,就说大学毕业有什么想法吗?我说我想做NGO。都是在环保圈里很德高望重的老师,他说我劝你先不要做这个,你首先作为一个自然人得先把自己养活,之后再来做这个事情。我们换一个话题来说,就说10年以后,咱们在座的各位谁还能坚持下来?因为很多时候光靠一腔热情是不够的,当10年以后,你面临老婆、孩子,很多现实问题的时候,你是否还坚持在环保这个岗位上,我们要看得远一些,有可能退一步是进两步。
    主持人:昨天晚上去周翔那里看了一下他的照片,我觉得周翔是一个后继勃发的人,他忍住自己的理想,先把自己的生活调理好了,再去做这个。所以他现在的绿满江淮是办公室最多的、资源也是最多,我相信绿满江淮的潜力是很大的,刚才周翔是很对,他是准备好了再选择这个工作的,在座的大学生我觉得你们也可以考虑一下,去工作、去创业是不是可以像周翔一样,先去上海转一圈,然后再来做一些事情。
    时间差不多了,各位都是创业的人,是不是给在座的创业大学生,给他们一些建议,因为每个人都有做组织的想法、心理的斗争,是不是根据这些经验给他们一些建议?
    蒙延儒:在座的大部分都是大二、大三的,我的建议是你们现在没做的回去以后做一份自己五年的发展规划,也就是说你们未来五年要做什么,大概的去想一个构思,把大概的框架做出来,然后朝着自己的目标去做。不要像我,我是自然而然走下来了,以前是没有什么打算、策划,反正就这样走下来了,也还是进了这个领域,在这个领域里面自己还是很想呆一段时间的,大概3-5年时间,我觉得还是挺锻炼人的,所以我建议在座的各位不要学我,前期对自己没有一个评估,没有对人身的规划就进入一个行业,大家还是对自己的人生做好一个规划,然后逐步地再往里面走,谢谢。
    周翔:我想说的一点,我们不要把NGO的工作神话,它也是一项工作,行业有行业的规则,职业有职业的态度,我们跑开我们的理想、价值观,首先这是我的一个工作,我要把职业这个事情做好,其次再他理想,这句话给大家的意思就是说很多大学生他身上有责任,因为你要承担你自己的家庭政府,承担比如你在这个社会上作为自然人的责任,考虑好了,就是说你做NGO的工作准备好了,就是你加入这个行业做好准备了吗?
    向春:其实我同意周翔说的话,大家一定要准备好,而且你准备好的是做一份工作,而不是做一份神圣化的事情。希望大家能够准备好心态,还有各方面的努力。
    龙海铮:我想做一个调查,进行我们场的主题应该是创业,这里有想创业的朋友请举一下手,大概20个左右。创业要具备的素质很多,包括项目团队、时间管理、财务管理、个人管理很多,但是最重点的一点就是激情,因为你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会遇到很多的挫折,其他的不说,这里说两点。第一点,学习再学习,一定要学习,磨刀不误砍柴工。第二,不轻易选择。包括像男孩子看到女孩子不轻易做选择,一旦选择绝对不放弃。两点,学习、学习再学习,第二不轻易选择。
    刘毅:我觉得最重要一点就是你首先定位好你心里是不是真的要走这一条路,就不要说是五年、十年的规划,你未来三年是不是能够坚持下来,你真正想做的事情到底是什么东西,如果就是说现在就业压力很大,我又有一些学校社团的经验,就去NGO混两年,我觉得这个很重要。但是也不要说NGO是一个物资很贫瘠、精神很丰富的生活,但是我觉得经过大家的努力今后也有可能变成物资很丰富、精神很丰富的生活。
    主持人:我们五位骨干都有很多社团的经验、绿色营的经营、NGO的经验,所以以后如果你们有问题也可以跟他们联系,包括我没见龙海铮、向春之前我觉得他们是好高,但是不是这样的,每一个做NGO的人都是很祥和的,如果你们以后在工作中、生活中有问题的话都可以联系他们。我跟他们的谈话就算告一段落。下面请几位老师作一下点评。焦洋先生献给我们讲一下,他是重庆一个环保的公司的经理。
    焦洋:现在我就说一下我的看法,今天到这里说是点评,我觉得应该是分享,我很久没有回到大学的校园,今天到大学里面感觉非常好,感觉生气勃勃的感觉。其实听了他们几个人说的,我这里总结七点,可能会比较罗嗦。
    第一个,我感觉不管大家是创业也好,还是就业也好,去需要的地方。这一点很认同周翔的说法,其实我在重庆也就8个月,我在北京读书,上海工作,前前后后差不多有12年,之所以选择重庆,因为我觉得一个城市的发展和个人事业的发展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重庆作为我们国家的第四个直辖市,现在又提出“五个重庆”,其实这里面讨论更多的是环保的问题,其实作为一个城市的发展跟环境保护这方面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我觉得城市的迅速发展,应该意味着有志于做环保这个行业的人士一个很大的发展空间。
    第二个,我想说的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刚才大家反复地讲到创业,我听龙海铮说了一个问题是我非常赞成,不轻易地选择,一选择绝不放弃,而且说创业的人需要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激情,其实激情是什么?我觉得就是想做这件事情,很喜欢做这件事情,觉得做这件事情能够给自己带来成就感。这里我插一下做自己工作的经历,其实这几年我一直在外企公司,我的第一个公司是美国的一个公司,我们工作的内容是项目贷款技术援助。后来我又换到法国威立雅水物,这个是全世界排名第一的公司。应该说前几年的工作经历给了我很多东西,然后在这个公司有不错的收入、有不错的职位,之所以后来来到重庆我是想做一些自己的事,说起来我还是不如上面这几位师弟,但是我之前的工作经历给了我一个经验,我希望我能后继而勃发。我赞成刘毅说的,他坚持以基础科研的方式,支持自己的协会或者是社团的发展,这点其实我觉得非常重要,我到重庆以后,我把重庆的企业跟东部的企业做过一些比较,我觉得有一个很大的差距是专业化水平,其实把国内的很多企业跟国外的企业比较,也是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就是专业化水平,你这个企业也好、社团也好,要做得好必须有专业化的支撑。刚才龙海铮说要有激情,周翔说到仅仅有
一腔热情是不够的,是有很多现实问题的,应该说还有很多理性的东西,还有一些专业化的东西才能支撑着把事情做和。所以我觉得NGO是由一些环保同学做起来的,但还有一些对环保有兴趣,但并非是环保专业的同学做起来的,这里面有些可能是教授、专业人士做支撑的,我的建议是一定要有跟专业人士有密切的合作,否则你们拿出的东西不专业一定是活不长的。
    第四点,我觉得是责任感的问题。不管是创业也好,到公司也好,最重要的是责任。我现在有一部分工作是需要招聘一些人,现在说这个话不一定很确切,但是我的感受,我现在接触到的大学生当中,来面试的,或者已经在公司工作的,我感觉有相当一部分人的责任心不强,有时候我也批评一下,我唯一做的比较就是这件事情假如是你自己家的事情你会这么处理吗?就是说他出很多问题,但是这些问题不是技能性的问题,往往是责任性的问题。所以我在做招聘的时候,特别是年轻的大学生,我不是那么看中他的专业水平有多高,我最看重的一个是他的态度是不是很端正,第二点就看他的表达,他的逻辑思维是不是清楚。这两点我觉得能决定他在事业上能做多少。
    第五点问题,关于学科的交叉。我自己是学环境工程专业的,但是我现在很感兴趣的一点,就是说跟不同学科的人坐在一起聊天,环境工程专业在中国不是那么历史悠久,我们自己培养的博士生大概是在1980年左右,我当时进这个专业的时候说是一个朝阳的产业,到现在十几年过去了还是一个朝阳的产业,所以这个行业的发展速度在中国还不是很快,虽然有了很好的氛围,虽然有了正确驱动力,但是发展还不是很快,我们现在延用的很多技术手段,我是做水方面的工作,但是讲到水方面的处理手段,从本质方面来说没有一个是原创于中国的。所以如果继续这样走的话,我觉得不是那么乐观,对于年轻人来说我觉得应该拓宽思路,讲到学科交叉,环境方面的方向,一些控制方面,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出发点,因为我到过国内很多环保机构,他们暴露出很多问题,他们对于这些东西的认识不够,仅仅以为环境的东西就完全是从环境技术手段解决,但是要提高效率,达到一个很好的效率必须跟自动化结合,所以我觉得学科的交叉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不同学科的人他的思维方式可能是不同的,你单一的思维方式有时候可能会进到一个死胡同里去。
    另外一个工作的态度。总体上我觉得我们的工作态度应该是愉快的,我想工作和事业我们很多人一辈子可能工作就是工作了,这样一个经历来说,他可能能够做得不错,或者叫OK,但是不会做得很好。但是如果当你真真正正爱上这个工作,你会从中感到一种快乐,而且这种责任心能够不断地推动你往前,你每天吸收到的东西,也能够很好地在以后发挥出来,所以在工作方面要抱着一个很好的态度。
    另外一个,刚才讲到收入的问题。一定程度上我同意向春说的,其实他说他追求的是一个简单的生活,我想可能也是无欲则钢也是同样一个道理,我们生活方面一直在做物质的追求作为一个终极追求确实会很不快乐,我自己有一个体会,当然如果你的收入非常低,在社会生活当中存在很多问题,因为很多精神的东西必须以物资的基础才能满足,像比如我想听一场音乐会,如果你的经济很不好的话会有犹豫。但是是不是你了很多的钱以后精神就快乐,我说最后一点可能跑了一点题,但是我想说的是大家要建立一个精神上的信仰。做环保这个行业,我觉得既是一个事业,也是一个工作,其实当你做进去的时候不仅仅有利于这个行业,因为环保是一个可持续的发展,这个可持续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可持续,而是综合性的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所以我觉得如果我们以物资为终极目标,那么做环保也不是最好的选择,做环保得到的一方面是得到社会的认可,创造价值自己获得应有的收入。另外一方面,在这个过程中,当你带着一腔的责任感、一腔的热情,以及像龙海铮所说的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让自己提高的时候,你的精神生活也一定是在不断地得到丰富的。我就说这些,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焦洋先生刚才的点评,大给我们提到很多的关键点,比如责任感、态度,我想对一定有很多启发,接下来请杨鹏老师给我们做一个点评,谢谢。
    杨鹏:今天我听大家都谈了很多创业的体会,里面也提了很多人生体会,听下来我觉得学到很多东西,我也真的非常高兴我们SEE基金会能够制作这样的论坛,我们也经历过一个公益创业的过程,这个过程当中也有一些体会,跟大家一块分享一下。
    一边听我一边在记,总结了一下,自己也有一些感受了。我想讲两点。
    第一点,谈他们的创业体会。这个体会大家从不同的角度也讲了一些,我觉得大学生在校园期间就开始从事环保和公益,这对他以后进入社会真的是非常有用,就是不管他从事什么职业,有几个环节是非常重要的。第一个环节,学会善恶是非的判断标准。就是在做环保和公益事业有一个比较特殊的特征,大家都提到要注意价值。价值的背后大家就知道什么事情是对的,什么事情是不对。大家不要看这个事情简单,其实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无论是我看我的领导,还是看我们的员工,第一要素就是这个,这个问题很重要,比如说上下楼的时候他会争取走,这就是一个价值,同样上了楼他也锻炼了身体,也降低了消耗。现在企业做得越大的时候,冲突也越来越严重。就是商业也越来越伦理化、公众化,像大家知道王石是我们第二届的会长,现在万科也没有重视论理原则和企业经营结合起来,这个问题能够在从事环境公益的活动中大家能够得到这个训练,大家不要以为这个是非常简单,真正碰到问题的时候才会有判断。
    第二点,团队。从事一个团队,融入团队中,然后把事业的实现作为自己的事业,团队的训练做学生公益化的活动我觉得在这一段时间是最有效的,这里有一个特点,他完全基于自愿,就是能有本事把一个完全自愿的团队组建起来这是非常困难的。像我们阿拉善生态协会,我当了三年专家,当了两年多的秘书长,现在又当专家委员会主席,我觉得最紧张的是人家都是自愿出钱、自愿参加的,稍微你做得不满意他一转身就走了,你一点办法都没有。学生社团最大的特点也是这点,就是自愿的。还有一点,今天龙海铮比较强调的,包括周翔也强调的,就是资源筹措的能力,只要你一做事就会体会到钱从哪儿来,这是第一条你要学会整合资源。学生你可能在社团的时候你在某个企业要了五千块钱,你在学生社团拿到五千块钱跟以后拿到五百万是差不多的。
    还有一个,我们资助NGO、资助学生社团比较多,我们感觉到一个非常重要就是诚信的品牌。其实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团队会积累一种很特殊的风格和品牌,也就是当我一想到一个组织、一个人,在我眼前的第一印象就是他的品牌,值不值得信任,这些是要从点点滴滴的言行当中来的。比如财务的透明,就是我们跟捐资人之间,他们想了解我们的财务是非常清楚的,这些都是一些基本的诚信品牌,所以我觉得可能在做学生社团的时候,如果大家得到这几个方面的训练,你进入这个社会以后,可能你的这项发展就会比较好,不管你是做生意还是做公益,其实内在的要求是一样的,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体会。
    还有一个,大家讲到人生问题。刚才焦洋也讲到幸福观的问题,我就想到一个小的故事,我做一个小的调查,你们从媒体当中听说过骷髅会没有?我想问一下骷髅会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
    回答:第一,很神秘;第二,组织人员都是很强大。第三点,他们这个组织不光是很神秘,不光是很强大,他这个组织影响着整个美国国家机器的进行,甚至在某些电影、神话中他们都是操作国家机器的人。
    杨鹏:他刚刚讲了几点,第一点是神秘,第二点是很强大,第三点好象是控制了美国这个国家。
    龙海铮:我认为第一是精英的聚集;第二是精英的试行。
    杨鹏:为什么叫骷髅会呢?最后一位朋友,理解一下为什么讲成骷髅会?
    回答:我之前有看电影的时候就发觉,一些骷髅堆起来的,给人感觉一件事业你要成功,可能你要牺牲到一层人,也就是精英的聚集,然后一代一代下去形成一个骷髅。
    杨鹏:这是三个朋友的印象。我回过头来看,还是谈大家刚才谈的人生观的问题。大家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如果约你在一个很阴暗的场所,在这个场所里有一个长桌子上摆着一个骷髅,给你说这个骷髅是华盛顿的骷髅,然后你去想你自己的人生问题,这是我设想的一个场景。你碰到这样的环境,你对着这样的骷髅,在这个昏暗的房间,你会想到什么?三个朋友回答。
    周翔:我可能会想到很伟大灵魂的一个对话,因为我会想很多,因为之前参加过一个培训给我感触很多,中国老子、孔子那个时代达到了一个鼎丰。
    回答:我没有听过骷髅会,但是一开始我会想到骷髅会会是一个原生态,它没有肉、没有血,你思考的全是人生原生态的问题,哲学的问题,就是一切本质的问题。
    回答:我会想到你死了之后也会变成骷髅。
    杨鹏:很好,确实同样一个事情,差别很大,大家会有不同的体会,我也是看了这个消息以后,我就研究了他到底叫骷髅会,为什么会采取这么搞怪的方式。追踪了一段时间,我知道其实就是一个培训模式,通过这样的培训以后,他就完全可以改变你的幸福观、人生观了。听说他们问了一堆问题,其中问的最多的就是这个骷髅留下了什么,其实你看到一个华盛顿的骷髅你会想到,他的肉体消失了,就变成一个钙化的骨头放在那儿,他生前穿什么衣服、住什么房子也不重要了,但是他有一些东西留下了。好象生命是有一些东西是可以战胜时间、空间的,虽然他是发生在美国,但是你在中国也知道了,时间更不用说了,因为他是发生在200多年前。所以他告诉你人生无论贵贱、成败最终都会化成这个骷髅。第二个,他从你的一个终点让你去考虑哪些东西是有价值的,完全是从终极出发,然后再回过头来看。所以让你会觉得自己会直铺那个最有价值的东西。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经营思维,先让你经历死亡,让你知道生命当中哪些是重要,哪些是不重要的,然后你就会去努力,人世间的历史就是由这些努力的人去创造构成的历程。如果一个人活过,但是他没有留下任何东西那么它是不存在的。汉朝曾经有5000多万人设备,但是其实有些人是等于他们不存在,存在只不过是留下来的神话故事,一点痕迹,所以我觉得这是一种特殊的训练模式。因为最有意思、最邪门歪道的是要去偷明人的骷髅,要是你随便拿一个普通人的也产生不了这个效应。如果以后国家认可了,把明人头骨都拿到大学里来给大家讲课得了。回到一个问题,99%的人都是被大潮裹挟着走的,还有少数人也可能穿名牌、也有车,这是没问题的,但是他内心必定有一个他自己选择的目标,别人可能觉得很无聊的,他就觉得很有意思,他冲着他的目标可能在一定时期上就能超越时空,而人类的历史也是由这些人创造出来的。这是今天回到公益创业,还有大家谈了很多人生体会,我就觉得在场的有很多年轻的同学,也建议大家哪怕做一个泥巴的骷髅,放在桌子上你们也扮演一次骷髅会的训练,确实从终极出发、从死亡出发一定会给大家更新的感悟。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杨老师有趣的点评。前阵子我来重庆之前,我看到杨老师有一篇文章,就谈判的规模觉得中国人应该主动地去推进,就让我想起了一件事情,我们这些年轻人在社团做什么。我寒假的时候在家里看了一个人的书,收获了一个意义,我觉得未来三十年是一个社会成长的阶段,我们无论是做社团、做环保,我觉得我们都是在做一件事情就是促进中国健康的发展,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不仅仅要有自己的价值观、自己的生活,还有一个问题我们要知道我们在促进中国建设一个健康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面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公平的环境资源。我觉得我现在做的事情,或者帮我们很多人做的事情都是在促成这个事情,可能很多人没有明确这个目标。就是促进中国社会的成长,建立一个健康的社会,这个也是杨老师的一篇文章,我们不管去企业、还是去NGO,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我们应该去追求一个健康的公平规则,然后让每个人都能够健康地生活。
    刚才他们在演讲的时候有五个人的问题,针对五个嘉宾,我从这边开始,先第一个问题问的留意,作为大学生传统意义上应该以学术为主业,社团为辅,对非环保专业学生是否觉得大学专业课是一个浪费?
    刘毅:其实现在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确实很大,我读硕士期间,我听说我一个师兄毕业完了以后到市场卖菜去了,有很多这样的案例。像很多基础学科的,像我们生物系,学完回去以后,哪怕是找到了工作,可能70%左右的工作跟他的工作没有太大的关系,就好象学了没有用一样,但是一直以来我多知道知道想要什么东西,我想要去追求什么,以及我未来想要奋斗的目标是什么,高校课程的设置难免会去学一些比较无聊的,可是有些东西是自己需要的,你就会花很多心思去学习,然后毋庸置疑你目前拿到学位,像现在硕士还好现在都不用要求文章,你必须发表论文你才能够毕业,这是很硬性的条件,所以这个问题里面所说到的,就一定好象以学习为主,这是必要的,但我们去观察周围的同学的话,做文学类的可能不会,但是在理工类的,长期呆在实验室,像我现在很多的同学都是朝九晚九,所以他就好象一个老板的机器,必须去完成一定的任务,哪怕你的文章出来了,老板不签字你还是没办法毕业。所以就是这些人他们是在追求学术,可是他们活得也不快乐,他们也不知道自己未来真正需要什么,也许有一部分人会成为这个方面的科学家,还有一部分人他们是因为就业压力过大,要继续升学勉强缓冲一下,最后读了一个硕士以后又觉得高不成低不就,如果对于一般的公司来说,比如我要一个业务员,一个硕士又来浪费了,所以我觉得其实很清晰、很明确自己想要什么东西,你在大学期间就你的兴趣学习是很重要的。当然有些人会说可能我本身的专业不在这儿,比如我是物理系的但是我想做一些环境方面的发展,现在大学也有看很多辅助课程,你完全可以去旁听。所以我觉得学生当然还是以学业为主,但是如果你有自己的目标的话,你就会知道怎么去平衡这个东西,你就能把你所学到的东西转化到行业里去。如果我在这个专业不是很强,我就可以去找其他的同伴成立一个团队,我想这个应该是可以解决的。
    主持人:第二个问题,环保产业化发展的基本发展或趋势是什么?
    龙海铮:这个我真不知道。2006年我看过一个经济方面的报告,说现在最大的产业应该是信息产业,在二十一世纪超过信息产业就是环保产业。很简单,我们一天要用多少水?首先从江河里边抽出来要处理,之后放出去又要处理。我们的灯现在也是环保行业,环保行业真的有很多事情值得你去做。
    提问:我主要就想了解一下,因为我这个问题分了三个层次,他可能没有全部念完,我之所以这样问是关于这个有一些自己的思考,我想了解一下你们这些权威的人士是怎么想的,产业化就像刚才主持人说的健康发展就需要产业化,我当时就想怎么结合大学生把NGO变成一种像分头的形式,分头就是提供资金,我们可以NGO作为一个桥梁提供典则,大学生能不能提供创业。
    龙海铮:你的问题很好,第一我不是权威,在这个产业里面我是一个小蚂蚁。你什么专业的?
    提问:我是学建筑学的。
    龙海铮:可能考虑这些问题有很多,包括你的思想和想法有很多专家,你可以上网去学习。
    提问:我还想问一下杨鹏老师,有没有可能以SEE为桥梁,搞一个生态建筑大赛,然后把这些优秀的点子再提供万科,为什么把创意和行动分开来,创意交给大学生,然后行动交给企业。
    杨鹏:在实际当中遇到这个事,肯定不敢干。第一万科比我们专业多了,要干也是他们干,也不是我们干。我想,刚才这个同学讲的这个背后有一个假定,这个假定就觉得大学生特别有注意,而这个注意是企业不知道,只要我们这个注意一出来企业就会很欣赏,其实这是不对的。就比如搞建筑,你光是把现在建筑的领域研究一下大学生都是不知道,所以我觉得更重要的大学刚才刘毅老师说的专业,首先是要精专,比如你给我们提出一个建议案的时候,我接到这个的第一反映是我们不是合作,因为我们的规划和预算里面没有这一块,第二个如果是一个好建议我要给另外一个组织,就是地产商的联盟,而且他们把绿色建筑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第三,他来做这个事情的时候,可能他去就会跟大学的各个建筑专业合作,可能他出一些资金,然后他推动,我是在想这个事情的流程。你提到这个事情的时候我就想是一个注意,但是你以后进公司上班的必须是一个完备的准备。所以有时候当提出这个东西的时候,对我们组织还不太了解。反过来讲这些,对现在的大学生最重要的是缺一种很精专的,完了以后你的创意是不是特别缺,这个时候才开始思考,我们做一个事情就精益求精地进行研究。
    主持人:谢谢杨老师。他刚才教我们一旦你有一个想法之后,从创意到行动如何提前做好准备。现在还有三个问题问三个嘉宾,下面问向春,他说的这个问题好象经常讨论,大学生环保社团的经验算是NGO的经验吗?他说的就是一个学生在环保社团工作,比如他有两年工作经验,到你机构应聘,这两年算不算工作经验?
    向春:这样肯定算,因为他有一个认识的过程,比完全没有接触到这个绝对是一个经验。
    主持人:我想问一下龙海铮如果去你们企业这个算经验吗?
    龙海铮:如果去我们企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信任他,他要信任我。经验当然很重要,但是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真的发展很快,你像我坐在这里我就很有压力,毕竟从这个圈里出来有一年半时间了,我已经OUT了,你说我有经验那是历史了。我们做环保耕作的问题,耕作和学习肯定要做选择,你要有什么样的数量,我是坐在学校里上课,还是听这几个人忽悠更有价值,你要去做一个判断。第二,时间管理。只要你的时间管理的好,你的人际管理得好,没压力的,你可以把你的课程做一个预习,回去以后绝对是可以补得回来的。我告诉你,我的毕业证都不是自己考的,我的英语四级都是没过的,当然这不是一个好的方面,只要你用脑子用一些科学的方法是可以解决的。现在大三了,你就想你要什么岗位,你像周翔那里,他招什么人一定会有要求,第一要在NGO有经验;第二英语能力要比较强,第三可能就是这个人可能还得跟周总熟悉。如果你想要这个岗位你就创造条件去拥有他。
    主持人:下一个问题是想问周翔,请问绿满江淮新招募的工作人员大学所学的专业是什么?这样的问题你觉得合理吗?如果不合理觉得该怎么解决?
    周翔:我们单位我是学化学专业的,我们单位另一个营运总监是学中西医结合,还有一个是做培训项目,社会项目培训的,七个人是五花八门,这样我认为是不太合理。我们当时其实是想刻意地去招一些环保专业的事,但是有一个现象,环保专业的人做环保行业骨干的不多,往往都是非环保专业。我现在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现在很多工作的学生对这种NGO的工作感、使命感非常强,不是说环保社团的学生不好,我感觉有一点点小的问题是可能对NGO有一点点了解,但是就以这么一点小小的了解就认为NGO就是这么一回事,反倒是一些非环保社会走出来的人。当然我们机构里面现有的,也是专业环保社团出生,我做了四年,田倩做了七年,在我们单位算是1:1的情况。
    如果不合理有什么解决方式?这也是我这次来的一个观察,现在环保社团的人脑子里到底想什么。虽然我也是学生社团出来的,但是不了解现在学生社团的想些什么。最后一点我有一个想法,中国的环保社团,我们整个来看大的背景是属于老的老、小的小这样的状况,缺乏中层的骨干人员,我相信像刘毅我们一批人也是属于80后,我们现在还不能称之为专家,我们也是像小蚂蚁一样,但是10年、15年以后,我们可能这一代人可能会撑起来中国的环保事业,我们这一代人也需要后面这些社团学弟、学妹支撑起来。在国际的社团谈判沟通当中我们缺乏专业技能,需要更多的力量融入。谢谢。
    主持人:其实闲暇的时候很多人会考虑中国环保人第一代、第二代,我个人觉得他们可能就是第二代环保人了。最后一个问题问蒙延儒,你打算在NGO工作多少年?是什么导致了NGO工作人员不能长期地呆下去?
    蒙延儒:我给自己定了一个年限大概是5年时间,因为5年后我就是28、29了,到时候会有很多原因,家庭的原因会有很多。如果我考虑到30岁以前解决家庭问题的话我会继续走下去,如果解决不了的话我会换一个行业解决家庭问题。
    我是一个菜鸟,就是NGO不能留住人这个问题我想请在座的嘉宾回答一下。
    周翔:环保社团留不住人这个东西要一分为二的看,我们机构说白了现在处于原始积累期,这个时候很到学生选择到地方工作是需要自己的一个规划,比如龙海铮他在我们绿满江淮工作了一年,他自己有所成长。在到后,我们开玩笑说培养了一个农民企业家,就是说我们要一分为二的看这个问题。第二个,机构的动荡性。我在想你这个机构的灵魂是不是存在,可能大浪淘沙机构会走一些人,但是你这个机构会有一种气质、一种文化保留着。这是我想说的。
    主持人:我们关于大学生环保社团的经历对创业的影响就到此结束,谢谢五位嘉宾给大家的分享,谢谢几位老师的点评。大家休息一下,还有一个更精彩的访谈。
   
    第二场
    主持人:谢谢大家,刚才第一场是走上创业之路大学生环保骨干的个论坛。下面进入到我的一个环节,第一个李弘,李弘是香港乐施会四川地震救援与重建项目官员,他以前最主要的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大胡子,所以搞得我自己没有特点,所以我就搞了一个眼镜。他作为5月13日第一个达到乐施会达到成都灾区的第一个,并且坚持到现在。第二个,苏苏,她是我们重庆大学的,他2003年毕业现在已经工作很多年了,他以前是在搜狐网站做编辑,是腾讯网新闻中新绿色频道筹建者、高级编辑。第三个是来自江苏省吴江市环保局的罗辑,他是代表政府。每一个酒吧、高校只有一个人,他是其中之一,他现在主要跟绿色环保有关的。第四个,何帆,零点研究咨询集团项目经理。第五个,张文娅,广州宝洁有限公司,OLAY城市主管培训。她最主要的特长现在是做培训。点评专家依旧是我的老领导杨鹏,还有焦洋。我提议首先以我们隆重的掌声欢迎五个嘉宾上场。好,谢谢。
    可以关注到刚才嘉宾上到他们是不同的,我想问两个同学他们的不同点。
    提问:他们比刚才那些人更直接,衣着更正式。
    主持人:还有没有?看他们不同的,我只负责这个板块。
    提问:出现了女士。
    主持人:对,还有吗?
    提问:像黑社会。
    主持人:对,还有没有?核心没找到。我们今天有媒体、政府、NGO、企业。
    提问:职业上多元化的了。
    主持人:他们之间不一样的地方。
    提问:之前他们或多或少都在环保部门呆过,但是现在他们在各个领域都有不同的成就了。
    主持人:我站在看到苏苏是一个编辑,带着一个眼镜,很知性。还有国字脸的政府官员。他们的不一样就回到我们今天的这个主题,人毕业以后人的走向是不一样的,对人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刚才实际上我用我自己的理解介绍了他们,我希望他们给自己作一个介绍,看他们是怎样认识自己的。
    张文娅:很高兴见到各位,我叫张文娅,最希望大家记住我的名字是女字旁的娅,我是2003年进入了绿色环保协会,2005年的时候我担任了该协会的会长,同时期也参加了WW的绿色项目。在大学期间我学的是法律的专业,虽然我现在是在广州宝洁这样一个外企做培训工作,但是我以后的努力还是向我的专业发展。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我在大学里面的一些经历。大学里我之所以能走向环保,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情,当初有一位学长跟我讲他在环保协会里面的事情,就是台下在座的某一位先生,他无论去任何一个地方不会用一次性的筷子,我觉得环保这个东西吸引我的并不是环保人做很多事情,让全民公众去参与,而是这样一个环保理念在我的心里扎了根,这是我觉得环保最大的意义所在。还有一点,我想告诉大家的,我今天能在宝洁去工作,不是因为我选择宝洁,真的因为我的环保协会的经历帮我选的这个工作。希望我今天讲的会有用,这也是我的目的,谢谢大家。
    李弘:大家好,我叫李弘。每次说到上学这个事,我既好意思又不好意思,确实学习大学专业今天早上这个专业大家都谈到了,最重要的是你要找到你的兴趣,所以我很庆幸的是让我找到了环保这个行业,并且使我找到工作走到社会发展上来,并且更好地回顾环保这个行业,它更多的是一个非常扎实的基础工作,我觉得这是最大的一个收获。有点没符合刘盛的介绍规则。
    主持人:我李弘跟我聊过,他跟我讲他以前大一是一个无知的孩子,后来又一天一个唐老先生去做演讲,这个跟大家做一个分享。
    李弘:2003年以前我会给年轻的学妹讲,现在讲有点不好意思。就是逃课,对于一些专业的东西有一些自己的想法。所以我失去了兴趣,恰好在这个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海报,今天我们陕西妈妈环保的老师,他们在陕西创建了很多公益的活动,算是我们陕西的领路人,就一次打动了,唐老师的演讲我相信大部分人都听过,鼓舞了一大批人。之所以今天我们环保社团能够发展得这么红火,跟绿色营这个品牌的出现我相信是有非常大的联系的,追踪溯源我们能专业化的发展,都和绿色营有关系。并且在绿色营的学习让我完成了环保基础的学习。有的简历会问我,我不是这个专业的,那么你的强项在哪里?我说我肯定会比普通的环保本科生强。
    主持人:请罗辑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
    罗辑:各位家乡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我是罗辑。为什么刚刚说家乡呢?我本身是湖南人,有三个含义,第一个含义是我来重庆觉得重庆实在是太好了,美女多,这个地球人都知道,不说了,还有东西好吃。第二个含义,CEF也是我家,所以我叫家乡。今年我们在这里已是第六届,第四届的时候在武汉,当时我带领我们的班子承办了第四届CEF论坛,所以跟CEF的感情,包括坐在这里的亲切感不可言喻的。第三个含义,NGO是我家。我从大一开始做环保社团,大二开始我们在武汉绿色基金发展,大三、大四我一直都奔波在全国各地,跟全国各地的NGO交流。虽然我身子离开了NGO,但是我跟我朋友讲的,我永远都是NGO的一员,所以在这里跟大家分享大学的经历跟我现在工作的关系。大家有什么问题待会儿就问吧。
    主持人:有请何帆。
    何帆:我参加环保的可能比你们还小的时候作为一个成成员发起CEF第一届论坛,然后西安绿色成员做到了一个会长的位置,大学生活中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影响,这是我在社团的经历。另外,我的学习和就业这一块我想有一个非常深的意见,我一直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因为我本科的时候学的物理专业,我确实是特别不喜欢,物理专业给我精神上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但是我意识到这个之后还是尽力地学好本专业的课程。我最后考验是经济学的硕士生。这个是我自己主导的,根据自己的喜好付出努力去改变的一个事情,学经济学我们大部分同学去了很多金融公司,但是我的选择不一样,我去了一个咨询公司,这可能跟我自己的兴趣有关,我自己也比较做一些像研究类的工作,所以现在也算是我第二个转变,我自己的发展来说,一个人选择做什么的话一定要看他自己喜欢什么。
    主持人:谢谢。
    苏苏:大家好我叫苏苏。苏苏这个名字特别环保,而且容易记,而且这个名字伴随我10年了。我的1999年入学,重庆建筑大学,现在重庆大学,2001年开始筹建学校的环境学社,参加过很多专业上的调研活动,环保社团的经历是带我直接走向职业发展不一样的道路,朝环境宣传,从2003年毕业到现在快7年的时间,我经历了好几份工作,企业的环境宣传策划,华西都市报的专业记者,然后环保NGO专职工作人员,到现在的腾讯网的绿色频道的筹建。
    主持人:谢谢苏苏。她以前在华西都市报干过。
    苏苏:最早就是先进企业,我毕业的是重庆市环保局直接在学校找我,说希望到市环保工作,但是我去了之后就放弃了。
    主持人:六年换了几个工作?
    苏苏:应该是4个。现在我的领导说,因为我在搜狐绿色频道、腾讯网绿色频道,这个在以前都是没做过的,领导说我以前的所有职业都是为这个频道做准备的。绿色频道月底上线,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
    主持人:其实刚刚苏苏已经切入到今天的主题,就是你作为一个环境工程环保的一个骨干,她是经过了六年到了现在这个样子,她也认了自己的路子,我觉得她这种状况特别好,因为你的职业规划走到现在是很正确的。如果你到现在要为五年以后的目标筹备的话,可能到在座的各位要开始思考,大一的可能是五年后、大四可能是一年的选择在想,我今天的任务是一个拉皮条的作用,一个是挖掘隐私,看他们大学上的困惑和问题,以及现在的情况,现在的情况包括婚否、是否有房。如果几位不想回答的也可以不回答,但是这些问题我都会问。
    第二个问题,本次论坛想了解他们社团的经历对他们找工作和职业的一个帮助,这里我想提一个嘉宾,这个是微观层面的,暂时不谈大的理想,如果是理想指引往前进也可以,因为我发现很多人理想不是往前走的,理想可能占20%,收入占30%,所以这是我们的微观层面。要不从苏苏开始,你觉得大学的生活对你现在职业的影响,最大的一点。
    苏苏:一句话“它直接转变了我的职业方向”,按照我的专业发展来看,我现在可能是做一个工程技术人员,或者工程设计人员,因为我学的主要专业方向工业工业设计,跟我现在的媒体方向是完全不一致的,因为大学环保社团主要从事的还是环保倡导性的迅速,这个宣传跟媒体也直接的关联。我在大学的时候,因为有专业上的优势可以从事专业方面的调研,我是2002年的时候被评为重庆市环保形象大使,当时重庆市三峡环境的宣传,通行的很多,通过他们我知道媒体很强大,自我环保宣传比我做一个环境技术工作人员效果更大,而且是我比较感兴趣的,所以就直接影响了我今后的发展,工作之后就没有选择做技术方面的事情。
    何帆:大学期间最重要的一个影响是吗?
    主持人:对,可以是某一件事,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个项目。
    何帆: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我在大学报研期间,学会了怎么去探寻自己核心爱好的东西,因为很多大学生很迷茫,或者很郁闷的一点是不知道干什么,我的大学这几年期间,这不是一下子都知道,通过做很多事情慢慢去找你喜欢哪一点,不管是我考研也好,工作也好,都是我自己喜欢的。
    主持人:何帆是跟着他自己的灵魂走的,他本科是学物理,他觉得这个太压抑了。
    何帆:千万不要为父母、为朋友、为老师,就是要听自己的心。
    罗辑:如果说我当时选择环境工程专业确立了我人生环保的职业道路,那么在NGO的历程,应该说确定了我人对环保的这一份责任。谢谢大家。
    主持人:好的。
    李弘:最重要的影响还是做绿色营,因为我的大学就是绿色营跟学校可能关系不太大,通过这个事情对我的影响,就是它是我所有做发展工作的基建,这是我最基本的了解。
    主持人:做过初步调研,参加过全国绿色营的有几个?9个。各省营的呢?你看都是绿色营的人,所以我每次都很羡慕你们是绿色营的人,因为你们是一个团队,几届几届都有联系,我自己那一年是作为湖南的筹备。
    张文娅:说到影响,我就说小的方面,刚才我丢了一句话,我说我大学的环保经历帮我选择了这份职业。原因就是宝洁的面试是有很多环节,在整个当中我就讲了一件事情,就是在实际环保当中做的一件事情。这个是对工作上的,第二个,我是个很理想化、生活化的人,我的大学经历也是对我生活很有影响力的,我是安徽人,但是我在长沙读书、在长沙工作,我还能坚持这么多年在长沙混,是因为我在大学里面有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那是他们的支持。所以我在湖南工作我很开心、快乐,这是我跟大家分享的。
    主持人:谢谢文娅。嘉宾自己发言,具体的一个技能,这个技能你跟你宿舍的同学比,某一个小技能,怎么样去自我介绍,在面试中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如果你没有去干过的话可能自我介绍都介绍不清楚,就是人家给你介绍了很长时间都不知道叫什么,这是很重要的。我想了解一下几位嘉宾社团给你的这个东西有流在工作中。自由发言。
    李弘:还是说绿色营,不是说给绿色营做广告。
    主持人:这是公益广告。
    李弘:实际上说是绿色营影响了我们,其实是说我们社会发展到这个关键环节,恰逢这个时候是一个历史的选择,当然谁来做这个事情是一个偶然性,但是必然性是我们在座的,CEF从2003年到现在已经六届了,到一定的历史阶段,只要社会问题出来总会有人解决。所以回到绿色营,我最大的一个核心竞争力,我在竞争的时候我花了很多的时间,我也特别庆幸认识了李继瓒教授,将近70岁和我们一起爬山,我们那一届走了河西走廊,恰好从祁连山中间上游是怎么恶化的,恰好绿色营强调这个学习,我也在这里面翻了很多书,并且我也去了。
    主持人:你是为阿拉善生的?
    李弘:我是一工作可以马上上手,你很了解到这个社会的情况,自然的情况,你了解背后的成因,你做出来的分析是有专业力量的,而且经过一些前面一些绿色营,或者社团工作你完全可以可外界打交道沟通了,我们现在很多大学生为什么找不到工作?因为你从大学出来还没有这个能力。
    主持人:我很同意你的观点,你什么都不会的时候就去做是不行的。
    何帆:刘盛用了一个很好玩的方式说了我的一个想法,这是我今天上台来特别想带给大家的话,我刚刚不是说大家大学时代都很迷茫,那你就要找到自己的核心带,那你怎么去找?你可以去尝试很多实践,比如说参加社团,另外我特别提倡大家去实习,你如果以后想去NGO,那我建议你去找一个NGO的组织,你去看一看,看看人家工作都是干什么的,你去参加以后就知道只有喜不喜欢。因为我在研究生阶段我也去银行实习过半年,国际计划我也去实习过,你去看了之后你会发现,原来我挺不喜欢银行的,后来这个国际化也好,但是也不是我所喜欢。就是你一定要去尝试,你不尝试你永远不知道,一定要在行动当中找你的喜好。
    主持人:我也送一句话“在尝试中你会发现你自己喜欢什么,也会发现不喜欢什么”。
    罗辑:在大学里一直有两句话激励我“主动才有机会,行动就有可能”,这句话支撑了我四年,其实就是两个核心“主动、行动”,刚刚何帆也讲到了性,要谈到大学环保的工作。
    主持人:具体的机能。
    罗辑:一个是统筹兼顾;第二个就是细致入微。我刚刚在玩李燊的相机,我就想到了一个比喻,每一个相机有一个焦短,应该说大学可以拉长这个焦短,就是胆大心细,又能够照顾全局,我觉得这个能力其实是很难的,因为很多人才能够顾全大局,但是不能够照顾细节,很多人做问题很细致,但是考虑问题不全面,我觉得我们在座的大学生做项目,如果你统筹一个项目你完全可以刻意地端量自己的价值。
    苏苏:我用三个关键词,第一具备整个项目的运作能力,这个项目可能跟现在大学生面临的基金运行,包括最后提交报告有关系,就是我在大学期间做成了一个完整的项目,叫绿色记者培训。
    主持人:这个网络是你创建的吗?
    苏苏:这个网络是我参与创建的,其中李弘还是我拉进的一个学员,这个项目是当时资助还是比较高,大概是500美金,我们从项目的运行,请老师、到最后的提报告都是我做的,这样你在找工作的时候具备很强势的能力。
    第二个能源。这个源是源头的源,你们可以通过在学校社团的工作可以认识很多人,通过这些人你们可以了解到这些是比自己强的,有些是没有自己强的,你可以在自己不足的方面就完善自己。
    第三个,一定要明确自己的方向。我觉得还是做自己喜欢的事,假如能把自己喜欢的东西跟自己的职业、工作、生活结合起来的话就很好了。
    主持人:谢谢苏苏。
    张文娅:我先讲一个词,就是“参与”跟“参加”,各位是愿意参与一些活动,还是仅仅是参加一些活动呢?
    回答:参与。
    张文娅:参与就意味着你会做更多的事,那么也代表着你回报的也会更多。第二,我打个比方,我刚进去的时候,外联部有一个小项目,他出去拉赞助,一个啤酒公司说我没有钱,只有啤酒,我就想要拿啤酒干什么,然后他就把啤酒拉到校门口的小卖部里卖得便宜一点,得到钱就可以投入到社团里。我在大学还做了学生会副书记,我总结的一个经验就是要事优先。我去企业应聘,包括我现在会去招聘其他的一些人,去看别人招聘,我也会去关注,这个人可能没有实践经验,但是他有没有这个要事优先是最重要的。我觉得我的分享能带给大家一些实用的东西,就鼓鼓掌吧,谢谢。
    主持人:谢谢几位嘉宾对问题的看法,我想他们谈细点,但是他们还是谈得空了,如果我们今天两小时的观点,例如张文娅要事优先的观点,何帆的随心走的观点,如果对你们有影响我就满意了。
    下面有两个环节,可以提问记好。我希望今天拉票拉成功,今天在座的五位嘉宾你们选五位出来,你们的问题是能够打动这五位嘉宾的,我想在这方面做一个资源的匹配。
    我想刚才嘉宾其实已经谈到一些大学自己的生活,也谈到了大学环保对你们的影响,我想问一下你们现在五个人现在在干什么?回到个人问题,你们用你们想的一个图案,介绍你们一天最典型的工作,例如我想象的罗辑是不是写政府报告,但是他有可能不是这样的,然后张文娅你做培训就只做培训吗?我想了解一下你们的工作强度、工作内容和工作状态,用图展现,然后在每个人告诉大家,你们现在的点是怎么样的?
    大家可以在这个空档时间你们可以把一些问题抛到嘉宾这里,我希望互动的更多一点。
    苏苏:我一般每天晚上会把第二天的工作内容写在一张纸上,如果第二天完成了我就会打一个勾,有一天我写了15条,完成的3条。我现在管一个非常大的QQ群,因为我现在正在筹建绿色频道,然后会跟设计部门进行沟通,这个沟通也是我的工作。我也会上线做一些准备,包括对外的合作,先排一下期,我几点是空的可以答应合作单位,可以跟他约见,或者是在网络上进行聊,或者是直接见面。然后还有一些工作,让自己的思维更加开阔,我可以借鉴的其他的网站,或者是能给我一些启发的新闻。
    主持人:你一天工作多少小时?
    苏苏:现在差不多超过10小时。
    主持人:你月薪大概多少?
    苏苏:大家觉得应该有多少?
    主持人:一万,还有。或者年薪也可以,还有没有答案。
    苏苏:公司要求我们是保密。
    主持人:大概区间。
    苏苏:能够满足大家的需要。公司要求我们的是朝九晚六,公司没有要求你大卡上班,有的时候是自己要求把工作做得漂亮
一些,因为我自己感兴趣因为不觉得额外的付出。
    主持人:她是为腾讯而生的。
    何帆:我们现在做的工作一个是社会需求调查,另外一个是需求研究。比如我们之前有做过一个“512”灾民需求调查,如果是有这么一个项目来了以后我们去研究要有哪些问题研究,研究以后我们会找一些公司根据我们的研究进行抽样调查,其他大部分的时间跟电脑打交道。另外一个做公益项目,主要是做大学生团队的选拔、评审,最后现在多是跟大学生沟通。
    主持人:一天工作多少个小时?
    何帆:10小时以上。
    主持人:下一个问题。
    何帆:薪酬是吗?
    主持人:不是我问的。
    何帆:比刘盛稍微少一点点。
    罗辑:我是3月18日过来的,刚刚刘盛跟我说典型的一天,我就说3月17日,时间也是正好,先说一下我个人,我大学毕业的时候,我们吴江市政府做人才引进,然后到全国各个高校招人,我作为我们一个学校过来的,全国总共招了40个人,我是分在创建办,主要是环保创建办,所以我现在是在环保区办公的。正好3月17号国家环保部的领导来进行国家环保模式创建的一个复查,我们也是国家生态城市的创建,他们领导是3月15是过来的,所以那几天我的工作时间应该是20个小时了,因为环保部的要求特别要,他们提出来他们考察的点不满意,他们需要我们提供200个企业的名单,然后他们挑选之后第二天去看,凌晨2点种他就要求我们跟各个镇发传真,我那天早上6点种就起床了。一天过后,大概晚上9点种回来,他们又开紧急会议,又给我们提出很多要求,后来我跟郑总打电话说很可能来不了的,因为他们还没有走的想法。非常幸运的是3月18日的凌晨环保部的领导突出接到上面的通知。这应该说是比较极端的情况。我们基本上花了大半年的时间投资了将近2个亿,大力的在农村推广污水处理设施,大家也可以想象我在政府里边的工作,可能跟其他政府的人员也是一样的,领导重视你,你就忙,领导不重视你你就回到NGO的回报。
    我是一个非常真诚的人,我毫不隐瞒,因为第一年的时候是市委、市政府把我们招过去给了我们一定的补贴,大概10万左右的补贴。但是第二年实行了工资改革,我现在一个月的工资不到5000。
    李弘:我这个工作岗位比较多,比较抽象的一天,发生灾害的一天可能是比较集中的情况,讲我现在目前正在筹建的工作,通常每天起来坐在办公室要看我的项目进展,根据项目进度来联系我们的伙伴,根据相关的数据、相关的报告,相关的财务联系这个事情,然后会不定期的根据项目的进展下乡,比如扶贫办的人一起到镇里面,和村民开座谈会,然后实地看我们资助的项目,比如养殖的项目要去和村民聊,监制这个项目的进展。还有一些就发现的问题进行反馈,这是一天。还有的情况,坐在办公室里来听项目、改项目意见书、做预算,做预算可能会很麻烦,这个是我最头疼的一件事。最能激发我斗志的一件事情是救灾。
    主持人:其实我以前也有类似的想法,我不敢表达。
    李弘:就是特别有斗志,让你特别有冲劲,你去徒步、你去野营,然后吃最艰苦的苦,锻炼自己。我工作这么多年我可以把我的工资报一个数,第一个300,后来3000,我拿到3000的时候我觉得这个过程是,以前我觉得太艰苦了,但你目标很坚定的时候你不会觉得它苦,只要你坚持这个机会一定会来,你这个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因为机会都在前面,而且我们都不笨,你一定会用专业把这个事情做出来。所以到3000的时候我已经觉得很知足、很满足了,当然这不是一个钱多的问题,是一个理财的问题。说到买房,买房是一个非常痛苦的事情,当你3000块钱一个月的时候你可以足够付按,那如果从那个时候到现在你完全可以靠房价的增长吃饭了,完全可以不干活了。其实如果自己做好管理的话,很多问题不是问题。但是像乐施的工资肯定是保密的,现在基本能达到港台的水平,甚至是超越。我还是强调,一定要锻炼自己的专业能力,如果进国际机构对技能要求高的话,可以进国内机构再进入。
    张文娅:我们公司,我不给公司打广告,我们公司是一个比较讲执行力和效力的地方,而我的工作职责是这样的,应该是比较重视人的能力提升,然后通过培训这样一项工作,使个人的单产提高最终来提高我们的生意数据,所以我还是一个生意人。而我是一个自由者,我没有办公室,也没有大卡机。早上起来会先把电脑打开,我会去看我所有相关的生意数据,我需要去分析一下我今天的生意数据有哪些需要提升的地方,打比方说我有10个店的话,有几个店最近发展状况不太好,那么我就会到实地里面去看,那么我会去看它的销售,那就要做培训了,并且要一个点一个点的跟。同时我还需要去建一些客户,以及一些渠道合作的同事,然后晚上回来需要收邮件,一天的工作小时绝对是在10个小时以上,可能平均会达到11个小时。
    主持人:谢谢几位嘉宾隐私的分享,这是告诉大家工作的状况,当然大家也发现了几个共同点,第一他们的工作时间都是超过10小时的,这是一个数字,其实有的政府官员可能超过24小时,有的时候领导官员来了你想睡都不能睡。大家也会发现一个问题,我们在座的因为毕竟都是精选出来的,当然我不知道这个收入是不是符合他们的期望值,回到我们最初的一个观点说,NGO的工资跟其他好象是差不多的,因为现在NGO也起来了,其实我本来想问问他们买房的情况,我一直觉得无产阶级的革命性更强一点。我以前接受过成都有一个小NGO机构叫野草文化,他们对他们的要求是不能养房,养房以后就会对物质有追求,也有这种团队在这个世界上做一些工作。时间差不多了,我建议我拿的纸还是用一下。
    最后每一位嘉宾把你的观点通过笔告诉大家,因为这样一是形象便于你们把思路整理一下,包括下面这个环节我建议有请我的点评专家,焦洋先生给我们作一个总结和点评,谢谢。
    焦洋:刚刚持续了很久,我是持续性的把一些感受写成一条一条的东西。这个议题是环保公益活动经历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的影响。我对职业这样一个看法,如果从某个意义上来讲,我可以把它认为是一个专家性,还有一个是综合性。今天讲了大量的关于环保公益活动、非政府组织,其实我觉得根据上面做的五位以及刚才的五位,我感觉我们的公益组织也好、非政府组织也好,其实对于大家最重要的一点是培养了一个综合性的能力,我觉得这个可以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个是交流的能力。我想主持人刘盛是不是以前也在社团,所以交流能力非常强。另外一点,很重要一点就是人脉。因为每个人的特长都是有局限性的,但是要一起做一个事情,一个人肯定做不到的所以在上一期五位已经提到一个团队精神,通过这样一个社团你建立了很多关系,有些可能是学校里面的同学,有些可能是你认识的环保组织的人士,我们不是带有非常强的目的性去认识这些人,但是当你很认真地去投入的时候,你周围一批人很认真地投入的时候,这时候可以转换成一种友谊,而这种友谊可以为你将来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包括我,因为我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但是有一些事情我要打电话去问,比如说一些法律上的问题、财务上的问题,我都回答电话问我过去的同时,那这些同时往往是跟我关系比较好,这样可以得到一个反馈。所以社团的作用还是为大家建立了一个很好的人脉。
    另外,我觉得我们讲智慧,可能是读书、考试这些是一个智慧,考了哪个学校,这方面考察的是你对事的能力,就是说你解决问题你可能会翻很多资料,或者你抓住了考试的要点,但是另外一方面,对人的能力,我觉得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在社团当中锻炼的,我现在用一个词是“街头智慧”,因为你在这个社团当中处理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就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不按照游戏规则出牌的,就像刚才张文娅说了一个例子,就是卖啤酒的一个例子,你不可能去参考任何资料得出的,但是就是在你解决问题当中急中生智想出来的,所以在这方面对我们有很好的影响。
    另外一点,可能有些参加社团的朋友,或者是类似经历的朋友,还有去过很多地方,了解过很多情况,我觉得这点很重要,
我自己也深刻体会叫做“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刚刚这个政府官员罗辑是在江苏,我知道江苏的环保也是做得不错的,每到一个地方,我真正到那些地方的时间我根本没有时间去玩,在这个过程当中,你了解到很多东西,除了你工作以外的,比如说掌握环境专业,我会去很多自来水公司集团,你会发现他们再处理问题上、管理方式上很有不同。包括我来重庆,我拿重庆和其他地方作比较有很强的地域性,除此之外,你可能跟各个地方打交道的过程中,你有一些不同的经验,而且这种经验是可以分析的,因为我刚刚讲过,两种类型的一种人,一个专家型,一个综合性,我觉得大学生总是希望我以后要去做一个管理方面的人,你应该把我放在管理的位置上,这个是一点一点经验积累起来的,两种途径,一种就是你非常勤恳地做,做成一个专家,然后你慢慢地对对当一面转型。第二种你有了非常强的交际能力,因为做成一个事情不完全是靠几个技术人员坐在那里大家说就行了,可能需要综合性的资质,所以尤其是参加社团的人在资质方面得到的锻炼更多。所以社团在这些方面对人也是非常有重要影响力的,基本上我的感受是这些。
    另外我想问一下苏苏一个问题,讲到做环保,我对重庆的一个感觉,应该说都想在做,政府的宣扬力度也是应该比较大,但是现实的情况是很多环保是需要企业投入的,但是企业是没有这样一个动力的。政府这边对一些重点企业重点抓,我想罗辑也很清楚,我想江苏可能要严一些,但是对小的环境不是那么严格。但是我在这方面看的媒体方面做的就没有这么多。
    主持人:这边有几个问题。我是有选择性的,当你工作累了,你空虚寂寞时,怎么办?空虚寂寞的时候,忙起来都不会空虚寂寞了,我们在座的肯定不会空虚寂寞了,因为他们工作都在10小时以上。
    几个问题,张文娅这边,你毕业后的工作并不在环境领域,以你现在的心态你如何看待大学生环保?与你以前的心态比有变化吗?
    张文娅:有变化,是肯定的。我以前参加环保的时候很多的时候会觉得我提一腔激情、热情去做,处于当时大学生的心理并不会考虑实际上我做的会发生什么,但是我工作两、三年的年头了,我回过头去看,我当然会更注重我所做的实际结果会有哪些,还是说比如像我现在还能继续做哪些环保的事。我会力所能及的一些我关注的环保问题,我觉得会产生实际意义的,也不会盲目的。
    主持人:刚才有很多东西过来,我发现问张文娅的东西是最多的当然也是最私人化的问题。李弘的问题是这样,毕业以后找到了一份在外人看来一份不错的工作,但是我不感兴趣,做起来无力,应该怎么解决我们的困惑?
    李弘:这个问题我想了一下,实际上跟我们社团的情况也差不多,我们社团有很多感兴趣的事情,但是感兴趣的活动又没钱去做,但是这时候一个投资方来了,但是让你做的事又是你不感兴趣的。都是一样的,在工作当中肯定会遇到这种问题,你干这件事是不是就已经能满足你当时加入这个社团的需求了,如果不能满足你就可以做,这个选择说起来轻松。再举个例子,如果你这个工作工资待遇诱惑力高你不会很困惑,这个事情很简单。但是回过头来是因为我们所有的草根组织和我们目前想加入NGO的青年人一样的,我去其他行业工资也不会太高,第二我想干我喜欢的行业工资更低。如果你一开始就有专业化的对接,这个工作不是说你已经有技能来给机构奉献什么能力,没有任何机构说我已经能够学习,没有说任何机构能够说他解决问题是最厉害的,所有问题都是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你花了多少时间学习就会有多少回报,这个绝对是成正比的。我刚想了一下,我再把这个话题拉近一下,告诉大家一些非公益基金会的状况,在我们这里做第一批项目的时候工资大概是3000,走的时候大概是6000,所以说这个行业只要你有专业能力,只要你对这个社会有理想的热情,你一定是要有想法的人,忠于你的想法、忠于你的爱好,你一定会过得很好。
    主持人:郭霞的工作时间每天超过12小时,因为我自己超过8小时,但是她绝对超过12小时。罗辑的问题是这样,请问你现在工作开心吗?
    罗辑:如果你问我开不开心的话,我还是可以肯定的告诉你我挺开心的。但是你换一个说法问我幸福吗?我会跟你说一言难尽。
    主持人:政府工作与NGO工作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罗辑:我就接着上一个问题走过来,我到政府来工作,因为我大学的时候一直很热衷于NGO,当时第四届CEF我代表我的班子承办的,那是2007年的事情,2007年以后我组织了一个公司准备创业,但是跟前边几位嘉宾不一样的,他们很成功,我很失败。
    主持人:有没有亏到10万块钱?
    罗辑:没有这么多,但是精神受到很大的压力。之后到了2008年我即将毕业的时候,那个时候是我最困惑的时候,我就在思考我人生到底应该走什么样的方向,我应该去NGO去做一个专职,或者说去国外读书,那段时间天天失眠,最后也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市政府到我们学校招聘,然后我就过来了。过来了是因为我那时候太困惑了,我觉得我的人生到了一个瓶颈,所以我到了吴江的一个江南小镇,那里非常的生活非常安静,我到那里去也是想给我的人生换一个环境、换一个思考才去的。之前也有朋友问我,你去是不是因为那边工资高?说实话工资高肯定是一方面,因为苏浙地区是全国最高的第一,我也是想换一个环境,我蛮喜欢音乐,所以我在上班之余可以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NGO我也从来没有脱离过。NGO和政府工作的不同我想用一个字说“虚”,在中国做环保你不得不承认有很大一部分是虚的,但是在座的各位根本不必为此感到惭愧。就像中国的房产一样,为什么前几年不调控,有这么多泡沫长起来,我觉得我们做环保也是一样的,我们需要这么一个虚假的东西把水抬起来,只要大家都在关注环保、做环保都是好的。我觉得中国15年-20年以后,最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一批精英一定有我们NGO的一批精英。
    主持人:谢谢罗辑。何帆的问题我觉得很难回答,要你的人生重新来一次,如果你的家庭背景不好,需要你毕业以后直接工作,没有让你太多的尝试,你还会随心、随性走吗?
    何帆:说明一下我是安徽一个普通家庭出生的,再一个我也是直接工作的。这个同学分享的首先第一个随心的话,不是随便。不是说我今天特别想干啥,不是那种随心,随心是需要付出巨大努力的,比如我选择经济学专业不错我就去学它,这个开始是随心的,但是到后来我就背着经济学的大本书看,自己也很享受,觉得自己就快成为经济学家。这个就是说你的付出巨大的努力,因为你随心,你愿意去付出这样的努力。你找准了你的方向你就会开心的去做。另外一个,也许我学经济学我都学吐了,然后我又去选择另外的历史,但是你选择经济学的时候你一定要认真地研究它,觉得它不适合你了才放弃。比如你参加社团也是要抱着认真的态度,这样你才会明白自己适不适合。
    主持人:我想到一句广告词“随心而不随欲,简约而不简单”。下一个苏苏,作为一个跑环保的记者空间怎样?
    苏苏:这个问题已经问过很多遍了,包括我去应聘工作的时候我们的总监也问过这样的问题。这个问题很好回答,现在关注环境的报道特别多,财经类的、企业新闻类的,都跟环保有直接的关联,像这样的企业家来关注环保问题,会发现这是世界、是产业、是政策发展的结果,我们必须关注环保,同时又要有这样一个政策,这样一个媒体来关注。现在这么说吧,第一财经周报、中国青年报,这是目前在中国做得比较好的财经类的媒体,他们都是开了专门的环保口来开,像新能源、企业都再做,而且他们版面的费用也是最高的。现在凤凰卫视、旅游卫视、中央电视台有太多的在做,所以对它的未来应该不容置疑,我们总编辑说的是我们必须,也必迫的要做这样一个绿色频道,假如以后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应该还是有很多的选择。而且像媒体在推进中国的环保产业发展上,实际上起了非常大的作用,被国外的NGO,或者媒体来推动的,不管是他们推进性的还是建设性的东西,中国的环保被世界、被老百姓的思想觉悟,被我们的发展形式,被环境的恶化,被迫地在行走,我觉得前途非常光明,而且责任非常广大。
    主持人:这个我本来做作为一个结束语的,结果被你讲了。回到我们论坛最重要,也是最值得用笔记拿出做笔记的环节。现在每个人拿出一句话送给大家做一个礼物。这句话还是不超过一分钟。
    张文娅:四个字,两个词,第一是说规划,规划绝对是越早越好,我觉得我现在还是每天规划着我以后的事,从今天晚上开始你就做一下你一年的、三年的、甚至五年的规划。第二件事情,送给大家实践。因为现在大学生就业压力确实挺大的,大家也面临很多的困惑,实践绝对是越早越好,回去这两件事大家回去做了,绝对功效强大。
    主持人:李弘。
    李弘:我申请多两分钟,我特别想说很多话,这次来特别感动,因为离开学生这个圈子4、5年了,我坐在这里特别高兴,我也找到以前的感觉了,因为工作之后会麻木,因为我作这个工作也特殊性,你要想农村怎么发展,人类怎么发展,你每天的实践工作最后总会让你来思考,我每天遇到不同的人都会希望和他交流。昨天晚上在做联谊会的,虽然我们的时间有限,但是特别亲切,真的是回到以前的学生时代,人会很轻松、放松,你会突然明白你当初为什么来干这个事情,你会再次醒悟一次,你做这个事情你的快乐从哪儿来。以后我也会争取多和大家交流,还是送几个字“我们为理想而来”,但是理想必须落地,你必须要有专业的精神,这个专业的精神背后是要花很大心思学习的。最后就是要坚持,你如果不坚持的话这个事情是做不成的。我也参加我们机构的一些面试,不的机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特点。但是最看重的是的你之前的简历是否认真地做过了,你是否在里面有收获,看的就是你的逻辑思维,所以理想坚持很重要。我们这些人虽然差了10年,但是我们一直在一起。中国的环保真的是从大学生的关注开始的,在关注这个事情的过程中我相信大家一定是以后的精英。谢谢。
    罗辑:谢谢。在我心中环保有五个阶段,第一个是意识;第二个是环保习惯;第三个是环保责任,第四个阶段是环保事业;最高的是环保信仰。先从最高的说,可能有环保信仰的人极少,我们在座的人有些在从事着环保事业,我个人的话还仅仅停留在责任这儿一个阶段,我希望在座的大学生们至少也能够保持这么一个阶段,更多的去感染更多的人。NGO并不是让大家从事专业工作,恰恰是需要我们大学生毕业以后成为各个领域的精英,但是我想说的是请你们在心中保留一个NGO的位置,我希望跟大家一起,如果NGO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永远都是NGO的智囊团,我们让NGO虚的东西越来越少,实的东西越来越多,我们永远都是NGO的一员。谢谢。
    何帆:我这里画的是一个小人,是创业小行动的一个图表,这个图表是奋发向上的意思,写了几个字“行动改变自己,找到未来”,今天我不想特别多的点,最后给大家留下一个印象,告诉大家你们一定要是在课程实践也好、行动也好中间找到你做什么。还想跟大家说,行动去找自己的喜好,永远不会完。比如说苏苏她说的六年换了4份工作,我觉得还是蛮频繁的,可能她也是一直在寻找他自己最终想要做的一件事情,所以她花这么长的时间才找到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你们现在才大一、大二、大三还不会晚,记住行动可以改变自己。
    苏苏:我画了一棵树,根深才能叶茂,一定要有专业的技能,有自己独有的特长你才能发挥得更好。有几点,第一是一定要学会利用自己周围的资源。第二要重视并认真地对待自己所获取的每一次机会,让这个机会成为你后来做事的加分。第三,要学会取舍。第四,让个人的兴趣、特长,包括你的优势跟你的职业生涯最好相互协调一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一点,我个人觉得非常重要,一定要打开这个圈子,就是刚才焦洋说的,要多学科进行融合,不光是专业上的,通过打开圈子更快地找准自己的方向。还有刚才何帆提到的,频繁地更换职业,这可能跟我个人有,因为我需要在这个职业里面去认识他的发展,去学到相关的技能,所以我会融入到这个技能里面,我学到的东西已经达到了但不是我最终的目标我就走了。还有一点,一定要规划,像张文娅提到一定要提早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我个人觉得我的职业刚刚开始,虽然现在好象不是好年轻了,因为我学的是工课,我现在还在学传播方面的专业,通过周边的老师来弥补专业上的缺陷。未来十年我觉得我可能回到校园到老师,或者有自己的公司,可以畅想一下。
    主持人:我们这个板块最终是要告诉大家,我们当年的他们这些前辈现在是什么样的,他们是怎么想的,他们的理解需要你们的帮助。想请郭霞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郭霞:首先澄清一个问题,年薪的事情我跟大家说过了,每天工作12个小时不是真的,刘盛不了解我,我现在工作8个小时。上一场的时候我就特别想为草根NGO做一个广告,这一场终于得到一个机会,从昨天包忠碧给大家作过一个报告,今天李弘也提到非公益基金会在本土是越来越发达,以前老是说资助方,这个资助方出现的时候我们会感觉是外国的,现在我们会发现越来越多的国内的也成立了非公务基金会。现在非公共积极会刚刚有,我可以想在未来的三年、五年、十年,他们的工作会越来越多地支持到像周翔、刘毅他们的工作里面去,我可以负责地告诉大家我SEE协会我们刚开会做资助的时候,我们给项目人员的资助费用最多2000-3000元的工资,但是2010年的年初我们资助出最高的能够给到6000-8000。所以这个绝对是一个发展方向,这两天我觉得大家有一点歧视草根NGO,我到阿拉善工作的时候只有3、4个人,那时候几个女孩什么也不懂,也是在别人的居民楼里面,我们只有一两个办公桌,而且那时候谁也不知道那个事办不办得成,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现在的工作情况是非常不错的。我想如果有前瞻性的人,你站在2004年来站在SEE会是这样,但是我们用这种思维去看一下草根的NGO,去看一下刘毅、周翔,可能你会觉得这个工作是没有保障的,但是你可以用前瞻性的眼光看,现在已经有这么多非公共基金会,你们看到的可能会是刘毅、周翔
、向春,你们看见的是他们,而我今天在下面听上面一场的时候我眼里不是刘毅、周翔,我看到的是中国和平的创始人,我们今天这个行业发展是这样,而且他们也足够优秀。反过来说,很好的一个前景,什么人才能成为周翔、刘毅、向春今天的他们,可能是30年以后带领这个行业往前走,或者在这个行业里面他们会买到房子,甚至会有他们想象不到的物质条件,但是物质条件并不是他们所追求的东西。关键还是在于我们自己能不能对自己负责,我也观察到整个下午对嘉宾,我这样要怎么办,其实没有答案,答案在你自己,每个人在对自己负责任,无论是规划也好、学习也好,只要归根结底负责任了,你就会成功。
    主持人:我有个提议,因为很多时候有些工作是需要评估的,我想大家也给五位嘉宾一个评估,如果你觉得他今天讲的有帮助掌声就热烈一点。欢送苏苏,谢谢何帆,谢谢罗辑,谢谢李弘,谢谢张文娅,谢谢我自己。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mars厦大绿野 + 2 辛苦啦,刘猴子的那部分内容,绿叶应改为绿 ...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4-11-28 16:23 , Processed in 0.067232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