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秦岭·阳阳 于 2010-4-27 13:47 编辑
对外交流一直是秦岭组几年来的薄弱环节,近期将开始对营员进行绿色营智训、体训以及其他培训。希望各兄弟组织和社团吸纳秦岭组新兴力量,为双方的发展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培训方案及执行情况如下: 2009年10月至2010年3月,秦岭组一共开展了10场报告会。在报告会中,营员初次认识了秦岭组。(已执行,参与人数500人以上,效果80分) 2010年寒假,展开网络交流会议。由2009年项目执委孙贤讲解了他心中的秦岭组,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已执行,参与人数18人,效果80分) 2010年3月17日部分营员在秦岭组的组织下,进行了第一次见面,地点选择在陕西省自然博物馆,通过对自然博物馆的餐馆,培养了营员的自然认知能力和团队感。培训效果显著。(已执行,参与人数39人,效果80分) 2010年3月28日志愿者的首次全体见面于在西安外国语大学SA102室进行,由赵志斌(西安营创始人之一)、王雨峰(陕西青年与环境互助网络秘书长)和孙贤(2009年秦岭组项目执委)进行了绿色营历史文化和感恩教育的宣讲。由2010年项目执委景梓阳进行团队培训,同时公布了关于怎样进入秦岭组并顺利出营的要求和条件。(已执行,参与人数60人左右,效果85分) 2010年4月开展 “自然体验与历史人文”培训,培训已在3月开始,3-4月为该阶段培训时间。期间组织营员参观陕西自然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分区域开展春游、自然观察、体育训练等活动,培养营员的自然情怀以及对秦岭山区的历史人文的景仰与向往,增进营员暑期出营的热情,磨合一直能够高效完成任务的团队。 4月清明期间,秦岭组分三组进行活动。一组跟随互助网络踩点渭河行,项目成果是渭河行绿地图。(已执行,参与人数11人,效果90分)二组进行陕西历史博物馆和曲江游园活动。(已执行,参与人数40人左右,效果85分)三组由老人和筹委进行暑期项目的踩点。(已执行,参与人数3人,效果95分) 4月10日至11日,秦岭组展开培训式交流会议。会议讨论了秦岭组的定义以及暑期项目的策划方案。产生了新一届秦岭组先锋队,先锋队是在新营员中产生的一支自发组织带领春游活动的队伍。(已执行,参与人数20人,效果90分) 4月17日至18日,秦岭组展开野外自然坊活动。活动在美丽的南五台山进行,此次活动培养了营员的团队协作和秦岭组精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已执行,参与人数26人,效果95分) 2010年5月开展体能与智能培训,计划预备营员在老队员带队下到鲸鱼沟、大寺等地进行为期两天的自然坊,即体能训练和野外技能学习。在自然坊过程中,培训绿色营的知识,促进团队能力的提高。活动之后,初选营员。(未执行,参与人数40人次左右,预计效果90分以上) 2010年6月中上旬,本地营员名单、外地营员名单、推荐外地营员名单出炉。6月将整合本地营员开展本地融合和外派交流为主题的培训。(未执行) 2010年6月底至7月初,联系妇联、行动援助、伟宇国际户外俱乐部对营员做一次团队培训。(未执行) 细数日常项目,多是为了培养本地营员对自然、历史、人文的感悟。在博物馆中,领悟大自然和历史的奥秘;在教室和校园,体会着绿色营带给我们的谆谆教导;在南五台山、大寺、东大村的户外营地中,我们感受着来自生命和团队带给我们的震撼;在与伙伴的交流中,我们获得了友谊,获得新知,获得感动。 通过2010届秦岭组筹委的不懈努力,我们坚信:秦岭组一定能够培养出更多的绿色人才,为各地区的暑期绿色营或暑期社会实践项目提供优秀的营员。 此致 敬礼 秦岭组筹备团队 2010年4月2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