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2492|回复: 4

志愿者微笑 ----------田坤律师的思想札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0-7 11:04: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志愿者微笑

                ----------田坤律师的思想札记

田坤:中国专职执业律师,中国商业联合会法律专家,中国法学会会员,中国注册心理咨询师,为多家企业提供法律顾问服务。同时热心于公益,为北京市社区服务中心,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热线组织律师团提供公益服务,被北京市政府、奥组委授予市2005年十大志愿者称号。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累计已有8亿多人次的青年向社会提供了超过41亿小时的志愿服务。”

2006年9月9日田坤律师参加了北京热线危机干预的研讨会,有九条北京心理热线参加。在上午的热线介绍中没有一条热线介绍志愿者的管理模式和志愿者的权利。包括存在15年的青春热线和存在17年的雪绒花热线。

田坤律师就此发问:“志愿者的微笑是北京最好的名片,那么谁向志愿者微笑,志愿者是否需要别人的微笑。志愿者在为别人服务的时候自己的合法权利是否应得到保护。例如,今夏北京风雨交加的夜晚,北京的多少条公益热线仍然运转正常,那些以人为本的志愿组织是否真的以志愿者为本。”

     田坤作为一名律师,一名心理咨询师,一名教师同时作为一名志愿者,他用专业的头脑去思考志愿者的服务。我最想说:向志愿者微笑是最时尚的微笑。

用真心爱护志愿者精神,用法律保护志愿者权利,当志愿者向他人微笑时,我们更要向志愿者微笑,田律师愿意成为为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务的志愿者。

基于上述思考田坤律师作了以下两项工作。

工作1:奥运志愿者启动整一个月之际,即2006年9月28日,志愿北京·志愿者权益保护频道开通试行。该频道由2005年北京市十大志愿者田坤律师提议并编著,并将于2006年10月28日,首都高校志愿者能力论坛召开之际,由田坤律师宣布正式开通。

该频道包括志愿北京、权益新闻、我的权益、嘉宾介绍、案例分享和资料中心6大板块,全面覆盖有关志愿者权益的各种信息。志愿者可以登陆志愿者权益保护频道—http://www.bjv.org.cn/right/index.htm进行相关查询。

工作2:田坤律师组织为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务的律师志愿团,只要志愿者提交真实的志愿服务时间证明(志愿服务时间不少于150小时),律师志愿者的法律服务就会展开,并根据志愿服务时间和受表彰的不同提供相应的法律服务。(具体内容在附件,服务对象针对的是志愿者,您或您身边的志愿者均可以和我们联系,我们将为您提供您所需的专业的法律服务,为您保驾护航。)

                                     2006-10-5札记

33

主题

473

回帖

374

积分

溪流

积分
374
QQ
发表于 2006-10-7 13:4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多人都像多志愿者啊。。。

都像去北京。

真的又心。哪里做都是一样的。

爱心无界限啊。
维护自然生态,改善长江环境。
发表于 2006-10-8 10: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一个问题,田坤律师到底是什么人?他发了不少邮件,一个内容一次和发广告一样发了很多人,然后这些邮件至少四次收件人里面包含了我的邮件地址,而每次给我发的邮件的同时发送的其他人的地址我大都知道是谁,也就是我们的电子邮箱被成批的使用,而不是通过邮件软件批量发送邮件的方式发送的。这可能是我们的某些通讯邮件被盗用了,或者说我们的某些邮件被截获了,也有可能我们的某些通讯录的信息被他们成批的搞到手在使用。
发表于 2006-10-8 10: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6

主题

27

回帖

17

积分

清泉

积分
17
发表于 2006-10-21 15:5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的内容是我们工作的一个内容之一,对于您的话语,我们不发表任何意见。可是我想说的是,你到底有没有认真的看我们的思想?!这些内容是我们团队的精华,是服务于志愿者与志愿者组织的。现在的志愿者和志愿者组织或者是志愿者组织的负责人很少有法律意识,导致了很多以志愿的名义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或者使自己的权益受到他人的侵害,而我们的工作就是普及法律,使侵害发生得少一些。打官司是下策,同时也是最无奈的选者。我们有时间取应付程序繁杂的诉讼吗,别忘了我们是志愿者,或是志愿者组织或是决定志愿者组织成长壮大的负责人!!之所以我们在很大范围内容传播我们的思想和工作内容正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是维护广大志愿者的权益,我们希望志愿者,志愿者组织和志愿者组织负责人在遇到法律问题时,用法律的手段来解决。
关于“长安野人”的发言使我想到一则故事。有一学者看了一本书,不久学者很气愤的打电话给书的作者,指责作者的错别字太多。作者听了学者的指责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只是问了学者一个问题,既然你发现了很多的错别字,那你肯定很了解这本书的主旨和精神了,我想听听您的意见或建议。学者听到这里,哑然了,因为学者只是在找错别字而没有看到书的内容个精髓。
联系人:田坤 律师 13391610055 邮件:tiankunlvshi@126.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5-7-12 14:48 , Processed in 0.03633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