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liyi

40年后无鱼吃

[复制链接]

375

主题

2753

回帖

79万

积分

荣誉会员

积分
791383

认知组医师组社区居民

QQ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0 19:46:27 | 显示全部楼层
11月3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一份研究报告指出,由于过度捕捞和污染正加速破坏海洋生态环境,到2048年,世界上可能会没有鱼类和其他海产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环境将因此受到威胁。

   还记得《孟子》中的这样一句话吗?“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在古人的眼里,毫无疑问,鱼是与熊掌一样的美味佳肴。战国时有位策士,名叫冯谖,起初因为没有得到孟尝君的重用而牢骚满腹,并因此弹剑而歌:“长铗归来乎!食无鱼。”他为什么要为鱼而歌?显然,那是因为在他的眼里,鱼看做是与香车、美酒、美女一样宝贵的东西。而在今人的眼里,“鱼”依然属于高贵之物。20来年前陈凯歌拍摄的故事片《黄土地》中就反映了西部某些地区的这样一个民俗:在那些地区老百姓办的酒席上,“木鱼”是不可或缺的一道大菜——在那里,因为鱼非常难得,所以,只能用“木鱼”代替真鱼。


   鱼,当人类社会处于蒙昧时期之时,就是我们重要的食物来源。比如说,我们都知道,在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就发现了不少鱼骨。而在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又知道了,鱼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属于长寿食品——日本是世界上人均寿命最长的国家,之所以如此,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鱼在日本人的食物结构中居于十分重要的位置。但我们眼下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事实是,也许40年后,它将要从我们的食谱中消失了!


   也许有人会问,这篇由美国与加拿大科学家联合发表的研究报告有没有危言耸听的成分?尽管我们不能完全排除这种可能,但是“经验”告诉我们,这基本反映了我们所面临的困境。在我们国家,由于过度捕捞,大黄鱼这一东海名贵鱼种如今几乎绝迹——如今我们餐桌上的大黄鱼都是人工养殖的。而因为同样的原因,属于长江三鲜的鲥鱼也已经基本灭绝,它的朋友——刀鱼也面临着与之相同的命运。大江大海里的鱼是这样,湖泊内河里的鱼又是如何?它们的命运也差不多:由于严重的生态危机,许多湖泊河流里的鱼类急剧减少,即使是幸存下来的鱼儿往往也带有强烈的异味,根本无法食用。


   40年后人类无鱼可吃当然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鱼类的生存困境与40年后彻底消失的可能,反映了我们的生存环境的恶化。可以想像的是,当这个世界连鱼儿都无法生存的时候,恐怕人类的末日也相距不远了。所以,我们应该从现在起就有所警醒与有所行动——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5-7-13 07:51 , Processed in 0.02503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