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2735|回复: 1

海南: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不可调和?

[复制链接]

505

主题

2804

回帖

5万

积分

荣誉会员

积分
52515

评估组社区居民社区明星

QQ
发表于 2006-11-27 09:5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海南: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不可调和?
2006-11-25 12:09:54


  环保与经济建设是相辅相成的,经济发展要跟环境相协调,把环境变美,经济才能持续发展,达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丰收。生态环境保护既不能用停止发展经济来维系,也不能用破坏生态环境来换取经济发展的短期效应。只有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坚持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并举,在发展中重保护,在保护中求发展,方能走上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以生态旅游带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然而,在海南,有的领导干部却坚持认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是矛盾的,不可调和的。  
  这种观点非常有害。遗憾的是,在海南,持有这种观点的领导干部,尤其是重要岗位的领导干部,不在少数。
  
  例如,我省某官员在海南电视台《公仆在线》节目中就说:保护环境就要牺牲经济利益。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起来,环境保护影响很大。这些地方的经济要靠别的地方“返哺”才能运行。
  
  我建议大家看一看2006年11月21日的《海南日报》。
  
   2006年11月21日,《海南日报》介绍了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过程中的做法:“不改山水田园景,欲发橙蜜芝草财。”
  
  首先,在保护环境方面,琼中县作出了显著的成绩——
  
  国家环境监测总站公布了对全国2000多个县进行生态环境质量抽样调查的排名:根据卫星遥感数据和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数据,综合计算生物丰度、植被覆盖、水网密度、土地退化、污染负荷等五项生态环境指数,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以96.43的总分,排名全国第4位。
  
  其次,在发展经济方面,琼中县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发展传统农业,需要大片土地。琼中县的耕地面积只有5万亩,加上坡地,总共才10多万亩,全是插花地,没有大田洋。目前琼中的森林覆盖率在75%以上,县里提出“十一五”期间要达到80%的目标。在保护生态和发展经济的矛盾面前,经过探索,琼中县委、县政府走出了一条符合琼中实际的调优产业结构的路子。
  
  在政府的引导下,当地农民从种粮转变为大种经济林,使第一产业在各产业中的比重,从2001年占57%,下降到去年的53%。
  
  琼中县种植的绿橙品质极佳,过去几年,琼中县大力推动水果种植,以打造“水果大县”为目标,确立了龙眼、荔枝、绿橙等大宗水果的发展方向,采取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孕育出了“琼中绿橙”的地方品牌,并获得我省首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琼中绿橙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正在接受国家质检总局的公示。琼中县绿橙原先在岛内的市场年销售额仅为80万元左右,在成功注册“琼中绿橙”商标后,成为海南省第一个进入全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品具有了很强的竞争力,成功打开其在岛外的市场,年销售额达到了7000万元以上。“琼中绿橙”备受消费者青睐,极大激发了当地种植绿橙的积极性。
  
  近日,受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委托,由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成立的考核验收工作组,通过了对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实施的国家级“琼中绿橙标准化示范区”项目的验收。标准化项目实施三年来,琼中绿橙累计示范面积达4万亩,今年单产1670公斤/亩,比项目实施前的单产1360公斤/亩增长22.8%;今年总产量达2万吨,比实施前的0.612万吨增长226.8%;今年总产值6012万元,比实施前的1224万元增长391.2%。该县提出“十一五”的发展目标是10万亩,产值占到全县水果生产总值的90%。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提高,产自琼中山野的各种林业附生产品开始热销起来。
  
  琼中中平镇上水村有36户、187人,有养蜂的传统,近年来蜂产品消费看涨,上水村的蜂蜜因蜜源优越,每斤最高价能卖到60元,都是城里人专门进村来买的。在政府引导和企业带动下,一个月来村民集资7万多元购买蜂种,使全村蜂箱数一年内翻了4番,达到630多箱。村民自发建成了养蜂示范基地,学习技术,自己培育蜂蛹。农民们还在树下种益智等喜荫的南药,1斤益智干果能卖12元。
  
  琼中凤凰生态特种养殖场在红毛镇金屏村建起了占地500多亩的山鸡养殖基地,主攻内地北方市场,产品供不应求。黎母山镇腰子村委会梁飞仔村村民看准这个项目,成立了梁飞仔村养鸡专业合作社,以每只5.5元的价格向企业购买种苗1400多只,三个多月下来,已卖出1300多只,每只山鸡纯利润最少达到20元左右。企业也以“企业+协会+农户”的模式,向农民提供种苗。这种不占地,经济效益好,尤其与优越自然环境相得益彰的生态产业,琼中还发掘了好几个,包括灵芝、兰花等等。
  
  我国拥有丰富的灵芝种类资源,是灵芝主产区,而海南岛又是中国灵芝科真菌最多的地区,种类数量占世界的35%,全国的70%。一些企业纷纷到海南中部山区开发灵芝资源。近两年的海南冬季农产品交易会上,五指山、琼中等市县的灵芝产品纷纷作为本地区的特色产品,摆放在展台最显眼位置。从今年开始,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尝试以企业加农户的模式推动灵芝的种植。
  
  据介绍,近几个月来,北京和广东的大型农业企业纷纷上门探宝,与琼中政府商谈合作发展灵芝产业的事宜。琼中县已草拟了《灵芝产业发展实施方案》,计划建设灵芝菌种繁育基地。
  
  琼中县把保护生态放在第一位,以发展经济为中心,农民增收为核心,道路越走越宽阔。
  
  生态经济发展起来了,生态旅游也就跟着列入了规划之中。
  
  目前琼中正全力打造县生态产业园项目,这个距县城5公里、占地500亩的园区内,全是对琼中生态经济有引领作用的产业项目,现已有灵芝、绿橙、山鸡、蜜蜂、兰花、金钱草等6个产业申请进入。县委、县政府要求每个产业项目都展示出从生产到加工的全过程,对农户起到技术示范作用,同时也为该县下一步开发生态产业旅游项目做铺垫。
  
  最今一段时间,我们所居住的星球上流行生态旅游,即“有目的地前往自然地区去了解环境文化和自然历史,它不会破坏自然,而且它会使当地人从保护自然资源中得到经济收益。”
  
  传统的山水风光游,把大自然作为消费对象,双方是一种商品交换关系,即花钱享受自然。而生态旅游则对大自然充满了尊重、敬畏与关爱,双方至少是一种平等的、朋友的关系。游人在欣赏自然的美色的同时,也在聆听自然的呼声,关注和思考着环境问题。这是一种肩负着社会责任感的全新的旅游方式,既融入了广泛的环境教育,又有利于自然资源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生态意识、生态理念、与生态道德,才是生态旅游的核心。
  
  推广正确的旅游观念,大力宣传和立法规范必不可少,新西兰等国家就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目前我们国家已经制订的法规和行政规章,为加强环境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对环境保护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来源:海南发展论坛/海青

原址:http://news.0898.net/2006/11/25/276228.html
用佛家出世心态,用道家入世修为用儒家中庸处世,用法家之术治世用易门与未知世界融合,做到天人合一有所不为,有所必为用心做事,用爱做人实在的行动胜过华丽的言辞

49

主题

772

回帖

7315

积分

北冰洋

积分
7315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06-11-27 20: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环保和经济真的可调和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5-7-13 05:38 , Processed in 0.03234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