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1109|回复: 0

三峡地质灾害防治办公室详解防治内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2 13:35: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U5170P1T1D21023753F23DT20100902110813.jpg
 2009年5月2日,位于三峡大坝上游约15公里处的秭归新县城区域。该区域多处山体出现滑坡现象,有些已经严重损坏道路交通和当地居民的生活

  三峡地质灾害防治办公室独家详解防治曲折内情——零伤亡奇迹,三峡库区可否再续

  作者:南方周末报特约撰稿 汤耀国

  国家专门为一项工程配套设立地灾防治专门机构、斥巨资进行防治,除三峡工程外,再无二家。其成果是在今年全国地质灾害频发的背景下,三峡库区不仅安然无恙,而且实现了连续七年的地质灾害零伤亡记录。

  这个8月,泥石流在甘肃舟曲夺去上千生命后,继续在四川震区、云南贡山等地肆虐。短短十余天内,国土资源部已三次启动地质灾害应急一级响应。

  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日前公开受访时提醒,各地区特别是三峡库区、地震灾区和其他地质灾害易发多发地区,要时刻绷紧地质灾害防治的弦。

  近十年来,三峡库区的地质灾害治理一直被“另眼相看”,国家设立专门机构,拨付巨资,实现了持续七年的地质灾害零伤亡纪录。

  今年汛末,三峡水库将开始第三次175米试验性蓄水,再度尝试转入正常运行期,前两次均中途受阻。国际经验表明,水库蓄水运行之初的几年,正是库岸地质最不稳定的时期,三峡水库的这一“转型”期,又遭逢今年全国地质灾害的异常多发期,灾害数量十倍于去年同期,三峡库区能安然闯关吗?

  乐观预判

  现在的三峡库区包括重庆、湖北20个县(区),库区干支流库岸长约5300公里,山势陡峭,地质脆弱,而位于自然三峡附近的奉节、巫山、巴东等地尤为地质灾害多发区。

  据地质防治部门统计,1982年至2000年,库区发生重大崩塌滑坡七十余处。如秭归新滩,历史上有记载的大滑坡就有十余次,累计断航达百余年,1985年那次又将新滩镇全部推入长江,摧毁船只96艘,死亡12人。

  蓄水浸泡及水位涨落可能导致库岸结构失稳,诱发地质灾害,是为常识,但程度如何,1988年完成的三峡工程地质地震专题论证报告,给出了乐观的预判。

  该报告对1300公里的干流库岸予以说明,24名专家签名一致确认:稳定条件差的库岸仅占总长的1.2%,在库水作用下可能产生新的基岩滑坡和崩塌的地段不多,不会改变库区稳定性的基本现状;140个体积在百万立方米以上的崩塌滑坡体中,稳定性差和蓄水后可能失稳的有22个。报告更多关注滑坡体对工程安全的影响,认为即使全部滑入水库也对水库的库容及寿命无实质性的影响。

  1992年三峡工程上马后,地质灾害防治被纳入移民工程的大盘子,从400亿静态移民资金中拿出6亿元作为防治经费。

  重庆市原副市长、国务院三峡建委原副主任甘宇平去年接受《?望》周刊采访时坦承,最初的设计规划对地质灾害问题的严重性认识不足,投入治理的资金有限。

  国务院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原主任李烈荣也回忆,当时听说6个亿,“觉得不少了”, 而今回头一看,“不排除论证时估计得有些粗”。

  果断补救

  始料未及的是,未到三峡蓄水之时,库区地质灾害问题已显严竣。“很多滑坡就是迁建时挖出来的。”李烈荣说。

  中国工程院2009年对三峡工程原论证的评估报告认为,“一些移民城镇仍存在地质灾害的隐患,需要妥善处理。”

  重庆市移民局局长王显刚还对笔者表示,大量移民后靠安置、沿江城镇规模成倍扩张,加剧了地质灾害的严重度。

  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前期以后靠安置为主,大量开垦荒坡地,后来事实证明,这一做法致使水土流失与地质环境恶化。1999年国家加大农村移民外迁安置力度,再加上同时期的退耕还林政策实施后,这一势头方得到遏制。

  城镇规模扩张产生的问题则更为棘手,有的县城超规划发展,如巫山新县城从旧县城的0.44平方公里增至3.79平方公里,人口密度达每平方公里 2.1万人,新城范围内分布不稳定库岸15公里,涉及群众约2万人。

  在李烈荣的印象中,大概2000年以后,地方官员向上汇报三峡工程问题时就把地质灾害置于前列了。

  2001年7月,当时的国务院总理朱?基果断拍板,拿出40亿,用于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随后,国务院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前方指挥部成立,李烈荣担纲办公室主任。

  李烈荣后来说,国家专门为一项工程配套设立地灾防治专门机构、斥巨资进行防治,除三峡工程外,再无二家。

  “意外”难测

  有了2001年总理决定拨付的40亿元,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得以集中开展。

  为与三峡工程建设相匹配,此阶段的治理被称为“二期”治理。尽管地方政府仍一再声称40亿资金不够,但赶在2003年蓄水之前,蓄水涉及的应急防治项目还是得到了保证。

  二期任务完成后,2005年,三期治理又开始实施,资金提升为73亿元。到2009年底,库区两省市是基本完成了规划任务,标志着历时九年的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已基本完成。

  2003年开始的135米蓄水、2006年开始的156米蓄水、2008年开始的175米试验性蓄水期间,崩塌滑坡变形共计525处。所幸的是,库区及时开展了二、三期地质灾害防治,自2003年汛后至2009年年底的近七年里,三峡库区实现了地质灾害零伤亡。

  不过,库区采用群测群防措施或未进行治理的崩塌体,四期移民搬迁安置中形成的尚未治理的高切坡等,仍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和安全隐患。

  此外,中国工程院的评估报告还指出,三峡水库高水位运行以后,必然面临一个较长时间的库岸再造问题,根据国内外经验,新建水库蓄水至高水位初期 3至5年,可能会产生一些崩塌、滑坡及涌浪灾害,需密切防范;5年后,仍需对地质灾害予以监测监控。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张信宝称,三峡库区一旦蓄水175米,进入正常运行期后,地灾活动会经历加剧期、强烈期、减弱期和“准稳定态”期,这个过程可能需要数十年时间。

  新的“意外”也正接连发生,据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透露,今年全国约三分之一的地质灾害发生在监控点之外,多属新发生灾害。

  这印证了一位领导关于库区地质灾害看不清楚、难以判断的说法。

  李烈荣解释,看不清楚,是因为地质灾害突发性、隐蔽性强,“以后能不能零伤亡,谁也不敢打这个包票。”

  分类防灾

  库区未来地质安危,被寄望于正处出台前夕的三峡工程后续工作规划。重庆市移民局局长王显刚对此的心情是“迫切希望”,他说,有的区县实际上已经在做后续工作,也有的工程由于缺钱搁置在那里。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挥部受托承担其中滑坡、崩塌体、危岩和塌岸部分的规划编制工作。据介绍,去年7月中旬,两省市库区各区县的野外调查相继完成,共调查规划范围内崩塌滑坡危岩5386处,628段库岸1081.8公里。

  专业主管部门希望应治皆治,地方政府则希望多多益善,但最终掌握审批权的投资主管部门则有着资金支付能力的考量。据去年6月下发的三峡工程后续工作规划大纲,后续工作的投资概算原则之一为“实事求是,适度从紧。”

  地灾防治主要有监测预警、搬迁避让和工程治理等措施。按规划大纲,对涉及群众人居安全的,结合生态环境保护和移民安稳致富,以搬迁避让为主;对确需工程治理的,要经多方案比选,确定治理方案;对库区工程建设项目,必须进行地质安全评估。

  工程治理的后期维护资金长期为库区地方干部吁请,但按国家基本项目建设的有关规定,项目建成后,即移交地方维护。而库区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几个县,多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自身维护的资金和能力均捉襟见肘,这会否给工程的持续有效埋下隐患?
每个人都关心自然环境,理解、参与环境保护,与自然和谐相处,分享改变世界,爱济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4-11-29 18:30 , Processed in 0.036869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