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1469|回复: 0

“草根”组织公益之路需合力推进 意识亟待培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8 17: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蒋黛 王保国 | 来源:西安晚报

核心提示
  9月22日,是中国第4个城市无车日。这天一早,400位志愿者骑自行车围绕浐灞世园会会址举行了大规模的巡游活动,这样的绿色骑行活动在西安已是第4次举办,而连续4年组织这项活动的是一个名为“陕西省西部发展基金会”的组织。他们到底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又在做些什么样的事情?9月下旬,记者走近这个基金会的成员们,和他们一同分享公益道路上的酸甜苦辣。
  名头很大的“草根”组织
  走进陕西省西部发展基金会位于高新区某写字楼的办公地点,记者看到的是一个大约150多平方米的套间,每间屋子里都摆放着一两张办公桌,工作人员正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墙面的日历上,贴满了花花绿绿的小字条,上面记录着每天的工作安排。虽然总体面积并不大,但整个屋子的布局很是温馨,颇有几分“家的感觉”。
  基金会秘书长黄榕向记者介绍了他们的机构性质和历史渊源,她说,陕西省西部发展基金会原名为“陕西省改革开放基金会”,原本隶属于陕西省体制改革办公室。2004年,随着国家机构改革和《基金会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他们逐渐从政府部门中分割出来,成为了一家经民政部门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非营利性地方性公募基金会,其上级主管单位为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黄秘书长说,他们的主要工作范围,是通过筹资和倡导活动来推动更清洁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建设;通过筹资和倡导活动改善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同时以推动志愿服务发展为工作主线,致力于动员人力物力等社会资源推动公益项目的开展。“也就是说,志愿者是我们机构的核心,推动志愿服务发展是我们的战略,环保和弱势群体帮扶是我们的工作领域。”近几年里,他们策划并执行了包括“保护秦岭山脉”公益行动、“酷中国”全民低碳社区、童心迎世园、千人健康骑行、帮助残障人士的“彩虹行动”等一系列公益活动。虽然接触的领域很广,范围也越来越大,但西部发展基金会的机构其实很小,工作人员也很少。黄秘书长告诉记者,乍一听起“西部发展基金会”的名字,大多数人难免会联想起“红十字基金会”、“慈善协会”等规模庞大、构架完整的公益组织来,并将它与这些大型的机构画上等号。“事实上我们就是一个民间的‘草根’组织。2004年转型时,基金会只有4位工作人员,发展到现在,常驻工作人员也只有8位,其中一位还是来自英国的志愿者。几乎每个人都是身兼数职,在一间不到200平方米的办公室里,为公益事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为需要帮助的人做点什么”
  在西部发展基金会采访时,正是无车日志愿者骑行活动的最后准备阶段,记者注意到,在采访的2个小时里,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在不断给每位准备骑行的志愿者打电话,确认他们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以便为他们购买保险,同时提醒他们到达时间和行车路线等。基金会项目部部长王冰告诉记者,22日活动的开始时间是早上9点,所有工作人员早上7点半就必须到达活动地点——浐灞商务中心。由于基金会的资金有限,没有公用车辆,因此,工作人员全部自己乘坐公共汽车,早上6点就要从家里出发,但没有任何人有丝毫怨言。当记者问起这一切是否值得时,王冰的回答很快,而且异常坚定:“我觉得值!”她说,自己原本并不从事相关的职业,2006年底,一个偶然的机会,使她成为了基金会的志愿者。“最初只是帮忙的性质,以志愿者的身份帮助基金会策划组织活动,干了一段时间之后,我越来越觉得自己离不开这里了。”于是,王冰加入了基金会,成为了这个公益组织的一员。她告诉记者,虽然工作很辛苦,薪酬也并不高,但他们收获了很多东西:“公益事业让我收获了友谊,也看到了人们身上很多美好的东西。这一切和工作的一点点辛苦比起来,非常值得。”
  在采访中,王冰向记者讲述了从事公益活动几年以来,一次让她印象十分深刻的活动经历:2007年,基金会组织了来自西部地区12个省份的30位智障孩子,去上海观看第十二届世界夏季特奥运动会。特奥会开幕当天,作为随队工作人员的王冰,和孩子们一起坐在会场的观众席上。“我们和胡总书记坐在同一个看台,当中国代表队的运动员走入会场时,孩子们都纷纷站起身,挥舞起手中的小旗,我一辈子都无法忘记他们兴奋的表情。”王冰说,虽然这些孩子们都有不同程度的智力残疾,但是当国歌响起、国旗升起的时候,他们也会激动不已。那些天里,孩子们每天挂在嘴边的都是特奥会的口号“你行,我也行”。“那时我才觉得,这些孩子们有自己的感觉和思想,只是不知道如何表达。”她坦言,自己被这些孩子们感动了,也正是因为这些感动,才让她更加坚定不移地继续公益之路。“我们每个人的能力都很有限,但如果能够聚集起更多人的力量,就能改变更多人的生活环境,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做些事情。”
  “志愿者是我们坚强的后盾”
  谈起西部发展基金会6年来的发展道路,王冰坦言,一路走来,他们离不开合作伙伴、企业和志愿者的支持。2004年的转型虽然让公益组织更好地发挥了职能,但也让他们的处境变得异常艰难:“大家都没有受过相关专业知识的教育,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基金会,什么是民间组织,没有人知道应该从哪里募款、如何募款。”一群充满热情的人凭着自己的想象,就开始组织起公益活动。由于人员有限,又没有专业的策划能力,组织活动时他们常常会走不少弯路,这时,志愿者就成为了他们最坚强的后盾。“我们的志愿者很难统计具体数量,一些小型活动中,或许只有一两名志愿者帮助我们协调工作;而一旦组织一些大型活动,就可能会有几十名甚至几百名志愿者参与进来。他们通过不同的渠道加入了我们的数据库,平时分散在各自的工作或学习岗位上,有活动需要时则参与进来。他们不但满腔热情,而且拥有许多我们所没有的专业技能和资源,能给予我们很多帮助。”
  杨东是西安市高新区某品牌传播公司的经理,去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结识了西部发展基金会。他告诉记者,触动他的,是基金会的一句宣传语:“每个人贡献一点力量,就能改变地球。”于是,他开始帮助基金会组织公益活动。听说基金会没有做项目方案的专业人员,他就带着自己的公司包揽了所有的项目方案,还带动公司员工和客户一起加入到公益活动中来,投入了许多资金和精力,却从不求回报。他说:“最初我只是公益活动的参与者,我加入其中并从中得到了很多快乐;而现在,我越来越将自己看做了公益活动的一部分,希望能靠自己的力量影响更多的人,让更多人参与到公益活动中来。”
  公益之路需要合力推进
  在采访中,无论是基金会的工作人员或是志愿者,都向记者谈到了一些公益组织不可避免的问题。杨东告诉记者,随着自己对公益组织的深入了解,他渐渐意识到,缺少专业人才、公关能力、推广能力和知名度,是大多数民间公益组织遇到的最大困难之一。“西安有很多小型的公益组织,他们往往渠道不畅、能量有限,和企业之间没有找到一条共同发展的道路。企业听到‘公益活动’时,第一反应往往是‘捐款’,于是就会本能地反感或回避,而事实上,公益并不是施舍,如果能将这些小组织‘串联’起来,将‘草根’变成‘正规军’,形成合力,加之有效的宣传和推广,在企业、公益组织、政府部门、新闻媒体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就能通过公益活动,让企业和公益组织得到双赢,也能使公益持续循环,形成一种发展的良态。”
  与此同时,基金会秘书长黄榕也向记者坦言,中国公益事业发展尚在起步阶段,公民的捐赠意识刚刚苏醒,捐赠渠道也没有建立完善,公益组织自身的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尚须时日,这些都是制约公益组织发展壮大的重要问题。“人们对于公益组织的认识不足、信任感不够,公益意识的培育也刚刚开始。从2008年的汶川地震开始,中国公民的捐赠意识开始觉醒并迅速发展,然而,这种意识还主要停留在大灾大难时的冲动捐赠,而没有形成常态。”黄秘书长说,事实上,公益并不仅仅是指灾难来临时的捐赠,而是随时随地作为一个公民所拥有的“公民意识”。“环境问题、弱势群体每时每刻都在我们身边,每个人都可以发挥一个公民的作用,有力出力、有钱出钱,看到问题、发现问题、愿意用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这种‘公民意识’的形成,才是公益事业得到长足发展的重要表现。而在这种意识的养成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黄秘书长告诉记者,基金会正在与国内和国际的合作伙伴一起筹划一个地方性的志愿者中心,建成之后,将集志愿服务宣传倡导、志愿者数据库管理、志愿服务岗位和项目开发、志愿服务能力建设和培训于一身,成为西安志愿者活动的平台。她说,希望该中心的建成和发展,能给人们提供一个做志愿者、加入公益活动的便利途径,让更多的人为公益事业尽一己之力。
  短 评  “公益意识”亟须培养
  在我们身边,民众的社会公益意识还是相当淡薄的,这已成为制约民间公益组织和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促进广大民众对公益的认知、了解、接受、赞誉并付诸行动,使国民牢固树立公益价值观,使公益行动从少数人偶然的善行发展到绝大多数国民的道德自觉,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分析民众公益意识较低的一个很重要原因,那就是计划经济时代烙下的印痕,一切都是由国家包起来的,个人和企业不必承担公益方面的义务或责任。而现在市场经济的状态下,一方面贫困的人群需要得到他人的资助;另一方面,有能力、同时也有意资助他人的人越来越多,在这种形势下,社会需要更多的公益组织来帮助他们实现这种双向的需求。从宏观的角度看,我们的公益性组织发展还很不够,民众的公益意识也还要大大加强。
  陕西省西部发展基金会堪称是先行者,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呼唤一种社会的和谐和关爱,在呼唤全社会关注我们的生存环境、关注弱势群体……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感召力已经吸引众多的志愿者加入“公益”大军,而且呈上升的趋势。
  呼唤民众的“公益意识”需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入手,现在就做、从我做起、形成常态,这需要你、我、他的共同参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5-1-11 20:58 , Processed in 0.03219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