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1904|回复: 0

成都河流研究会  -----第二小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12 11: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成立背景:
      1992年,为改变府南河污染现状,成都市政府发起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这项集防洪、治污、绿化、文化、安居和道路管网为一体的工程,历经十年,耗资数百亿,带动城市民居面貌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并获得多项国际大奖。
       十年治河,十年反思。工程竣工之日,是水清之时,还是破坏之始?作为一项政府重点工程,工程所采用的先进技术并非万无一失。工程创建者和参与者对工程的某些措施存在质疑:国际上先进的技术,是否就一定安全和妥当?工程解决了大部分污染点源问题,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污染,但面源污染依然没有解决;固化了的河堤固然看起来美观整洁,但也使得水的自净能力消解……
在质疑和反思中,全国首家以“研究和保护城市河流”为使命的民间组织酝酿成立。
河流研究会:
       成立于2003年6月5日,是一个由民政部门批准注册的民间环保组织。(英文名称 Chengdu Urban Rivers Association,英文缩写CURA)河研会机构以府南河工程专家组为基础,建立了一批稳定的专家团队,同时建立起来自国际、国内和本土的大、中、小学生、退休人员等广泛参与的志愿者队伍。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治理顾问、四川大学环境科学博士生导师艾南山教授担任会长,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外宣处处长田军任秘书长。如今,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成立四年有余,已发展成为一个拥有专、兼职工作人员11人的专业环保组织。
宗旨和任务:
保护河流,保护环境,促进城乡可持续发展
开展的项目
①水环境专项课题研究
②乡村环境教育
③可持续发展示范村等(2005年成立了农村生态家园项目,研究了一套生态设施)。
具体得有以下内容
河流建设积分卡(评估河流的健康情况、河流健康打分报告)
乐水行活动(周末、看河、观河)
四川青年志愿者项目(招募青年人去15~18家NGO工作一年、培训等)
河研会是一个扁平的领导机构:
会长、副会长(精神上的领袖)
秘书长
指导老师
行政
项目团队(主要负责人)
工作方式和内容
综合性、创新性、务实性和开放性,团结国内外民间组织,与政府密切配合,开展河流保护和治理的科学研究、城市社区环保意识提升与本土文化活动、农村社区可持续发展项目等工作。
项目支持及合作伙伴
四川省社科院、四川省农科院、四川省农委、成都市环保局、成都市水务局、成都市科技局、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郫县县政府、安德镇镇政府、府南河管理处等。亚洲基金会、世界自然基金会、北京富平学校、保护国际、香港社区伙伴、美国驻华大使馆、Leader’s Quest、Ecologia、GreenSOS、珍•古道尔研究会、美国水保护协会、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四川大学、四川蜀光社区发展咨询服务中心等。华润置地(成都)有限公司、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四川中达凌志雷克萨斯汽车有限公司等。
监督反馈方面:
    投资方—基金会,会定期评估,检查财务报告,工作报告,项目总结报告等,也会派专家检查项目成果等。
在内部一般以项目负责制,定期向秘书长反馈工作报告得人员分工。
资金来源:
   国际上的基金会、政府资助活动
志愿者
   共有三类型的志愿者,长期志愿者(有补助)、短期志愿者(时间较短)、零散志愿者、单次志愿者服务。志愿者工作内容都非常具体。主要以网站、学校海报等形式发布讯息。
就安龙村为例,讲述如何在农村开展活动:
①开会(提供方案),然后村民尝试(5户人),工作人员一起实施此工程、指导老师进行指导,技术调整等。
②驻村,验收(质量)补助----示范作用。
回顾:
2003年6月5日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正式成立,这个背负着整治“腐烂河”的重任和人民的期望的组织。在一步步艰难前进……
    尽管艰难,但是怀抱梦想,信念执着,他们在人们的祝福下开始前进,每年都创造了骄人的成绩。获得国内外无数荣誉和关注,他们,正在为川西人民创造一片美丽的蓝天……
以下是河研会的辛路历程:
2003年至今,联合专家开展了“城市河流水体修复”和“成都市城区水网历史变迁情况及恢复的可能性”、“岷江水资源开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等项目研究,促进了政府制订城市河流保护的蓝线规划。
2003-2004年,组织了“爱我母亲河”绿色漂流活动、河流摄影展、为期三个月的河流文化推广活动、“情满锦江”和“爱生活、爱河流、爱成都”等中外文艺晚会,以及“2004世界地球日成都活动周”等系列活动,极大地促进了社区层面的环境与文化活动的结合。
2003-2005年,研究会与联合国人居署、以及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环保组织建立了友好关系,并承担了成都市参加联合国地方政府顾问委员会第八、第九次会议的大部分组织联络工作。
2004年,选拔、培训和组织成都环保小使者赴西班牙巴塞罗那参加首届全球文化论坛之青少年和平营地活动。
2005年,年轻的河研会被授予成都市“优秀民间组织”称号。
    2006年12月,河研会与多个政府部门、国际和国内民间组织合作开展的“府南河上游可持续发展示范村项目”获得2006“中国青年丰田环保奖”。
   2007年6月,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秘书长田军荣获“成都环境大使”称号……
在众多的荣誉面前,河研会并没有居高自傲,凭着一种永不满于现状的精神。他们脚踏实地,坚持最初的梦想,始终如一地致力于河流的生态管理!
现在,我们眼中的安龙村
       本着距农药化肥以养地,育健康谷蔬而益民的宗旨,现在的安龙村,俨然是一片世外桃源。郫县安德镇的安龙村位于成都南河的上游,都江堰的水流到这里时还可见清澈的河床,河边是绿色的老河岸长着茂密的芦苇,村中有长满芦苇歇着水鸟的湿地水塘,这里大部分的农民靠种菜种园林树木为生,还保留着川西风貌的院落和林盘,虽然离成都很近,你却可以在这里放开心境大口的呼吸,洗洗你被汽车尾气薰过的肺,不管春天还是秋天,夜晚的河面都会升起薄薄的雾气,今天,有四户农民在坚持着用传统的方式耕作,放弃了省时高产的化肥农药,用他们的辛勤劳作,寻找着对自然和自己都健康的道路!
现在的茶坪村:
        大地震后的四川,必须回答在一片瓦砾中将要重建一个怎样的乡村社会,选择怎样的发展之路。茶坪村作为联建第一村,多方利益群体在这里博弈,房屋建造、生活生计、公共服务、生态保护、利益平衡等等问题都被压缩到一个时间点上。面对发展,作为主体的当地村民需要改变以往乡村建设和发展的模式。“灾区村民能力建设”是由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成都市科协、茶坪村农业科技协会及Leaders Quest在都江堰大观镇茶坪村推动、开展。旨在通过“知识-文化-能力”的转化实现从生态、文化、乡村建设的和谐发展。项目以电脑培训为基础,开展各类切合乡村发展需求且富有创意的教育活动,以帮助乡村居民保护、挖掘和探索开发当地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营造一个优美、科普、富有人情味的乡村社区,促进当地城乡交流,共同创造含蕴丰富人文意义与自然美感的乡村生活。  
    现在的河研会,已经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而他们的脚步将更加坚定地在这条路上前进……
我选择,我坚持,我学习,从无到有,从有到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5-8-25 00:13 , Processed in 0.03354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