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2081|回复: 0

【湿地情絮】留给溧水的七月

[复制链接]

41

主题

58

回帖

150

积分

溪流

积分
150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0-12-12 14: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留给溧水的七月

盛夏七月,我们在那些高温的日子里面挥洒着青春的汗水,当结束的时候,大伙儿都有点舍不得这些日子彼此之间的温暖与快乐……

惜别这些天,回到家里,不免会回想起这么多天的点点滴滴。那是大学四年都值得铭记的日子。

说句实话,当初我加入环协就是慕“湿地使者行动”之名而来,我希望能够在暑期做一些比较实际的活动,有一些实实在在的经历。而经过了一年的努力工作,我终于得到了组织上的认可,成功和一些同事兼好友们进入了南信湿地使者这个团队。刚刚结束期末考试,我们就开始了湿地使者的准备工作,三天的准备工作都是在校内完成,大致的任务就是,其一,进行湿地使者行动的培训,会长交代一些注意事项以及安全问题,让大家对本次的时间行动具有一定的大体认识与了解。其二,制作与准备必要的一些宣传板、宣传小册子、宣传道具、准备调研表、问卷调查等一系列的准备活动。其三,制作巨幅绿地图,为之后的湿地使者行动启动仪式做准备,配合本次湿地使者行动的主题——“绿地图诠释湿地之美”。

准备活动之后,我们的活动就拉开了序幕。7月12号下午,伴着风雨,团队来到了溧水县城,虽然这一路上雨水淋湿了大家的行李,但是没有浇灭大家的激情。随后的几天时间里面由于天气原因,启动仪式不得不延迟进行。尽管天气不好,我们也没有闲着,继续为我们的活动奔波着,我们通过县团委施雯老师和溧水县环保局取得了联系。溧水县环保局有关领导听说了我们的行动之后表示支持,并且邀请我们整个团队去到环保局,接受相关的专题知识讲座,向我们提供知识讲座的是环保局的周主任,周主任对我们的行动作了指导,并且对当地的水源作了简单的介绍,使得我们收益匪浅。

不过好在雨天没有持续多久,最终本次湿地使者行动的启动仪式选在了溧水县城的通济广场举行。启动仪式上,我们向溧水县人们展示了我们绘制好的一份理想中的绿地图,吸引了大量的人们前来。除此之外我们还向居民们宣传了我们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以及一些关于湿地的知识。并对当地群众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一些必要的数据和了解当地相关情况等等。

来到秦淮之源所在东庐山,我们都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与激动。越靠近这座山,越能感受这座山带给人们的清新与浩然,站在山上,放声歌唱,仿佛这一切都很远,却又想急切的把它拥入怀里,这时我才明白,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努力的去做环保。环境保护带给我们的,不是两三言能勾勒出来,必须亲身感受才能知道。

东庐山区位于溧水县城东侧的不远处,那里是我们主要的水源水质考察地,也是我们本次绿地图绘制的区域。我们进行了一个星期的调研考察与入户访谈,得到了很多有用的数据,也得到了除此之外的很多东西。让我难忘的就是,我们找到秦淮之源的时候,想到母亲河源自于此的时候,那种想要保护的心情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山上的水很清澈,喝上一口,很纯很净,还带有一丝的甜意,比我想象中的要好。随后我们走访了东庐山区的各个水源地,检测了水源地的水质情况。此外,我们还考察了东庐山脚的龙王庙水库、贯庄水库、中山水库。

入户访谈也是东庐山区的一个重要的任务,通过进入到各家各户询问相关的情况,我们了解到,在当地居民心中,他们都一致认为当地水体没有污染,是纯天然的。关于原因我们开始也无法知晓,但是在随后我们举办的纳凉会上,我们了解到,他们之所以认为水体也好,环境也好没有污染,是因为当地没有发展工业。“没有工厂,哪有污染?”这是我听到的最直接的声音。据了解,当地的农业发展还是较好的,没有工厂,也不能保证农业没有污染啊,还有居民生产生活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污染也是比较严重的。就在我们调查过程中,我们走在山上,还是能时不时看到有些废弃物肆意堆放在路边,也无人管理。这就让我想到,这些靠山村庄的人们,就不存在处理污染的意识,可想而知,多年之后,这里的污染会怎样,还会存在甘甜的水源吗?我不寒而栗……

我们在东路山区的时候,住的是一户农家,七个人一间房,吃饭只能付一些钱给农家,然后农家给我们做几个菜,第一天的时候我们将所有的菜都一扫而光,吃完肚子还是空的,因为饭菜根本就没有十几个人的标准。好在后面的几天时间里还基本上能够满足。条件虽然艰苦,但是能有这样一次经历,我们大家都感到很开心,因此还能说是“患难之交”。关于这一段,每个人的记忆应该很清晰吧。

一个星期过后,我们又回到了溧水县城,针对溧水县城的河流做相关的调研与入户访谈,并且还开展了一些必要的公园宣讲活动。在城区的河流调研中,我们了解到了流经溧水县城的河流主要为秦淮河和中山河,实际上,中山河为秦淮河的一条支流,最终在城北地带交汇,向北流入南京市区。县城区域的河流水质很糟糕,在某些地区我们能明显的看到一些很随意的水管里哗哗污水流入河流,在县城区域的河流的很多段里,上面漂浮着很多垃圾等杂物,有时明显的感到一股臭味扑鼻而来。水质的好坏程度可想而知。

回到学校,我们就开始了紧锣密鼓的进行绿地图的绘制,按照先前的计划,以及实地调研小组记录的所有内容,大伙在一起纷纷讨论绿地图的绘制。经过校内几天的绘制,草图初步形成,接下来我们需要把绿地图做成电子版的成品,配以溧水县湿地区的动物、植物、人文等内容,将我们这么多天的活动成果很好的展示出来。

7月25日,我们来到了南京长江大桥底下的大桥公园,举行本次湿地使者行动的最后一次活动——湿地使者闭幕式,至此,我们的暑期社会实践之湿地使者行动就告一段落。

结束之时已是高温难耐的天气,虽然我们很想回家,但是我们更舍不得这个团队。在这半个多月的时间里面,我们有共同的理想共同的追求,我们高呼同一个口号。可这些日子就悄然间转瞬即逝,不免有些伤感。

在这些天里面,我等多的是学到了书本以外的许许多多。第一次和环保局这样的部门进行接触,不免有些兴奋,更重要的是学到了很多;第一次走出校门,却获得了县团委老师的帮助,甚是感激;第一次走进自来水厂参观,学到的不仅仅是环境相关的课程,更是大开了眼界——原来自来水是这样进入我们的生活的。不过,在我们的活动之中还是有些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比如,在纳凉会的现场,大家忽然间缺少了交流,或许是碍于面子,或许是语言不通,听不懂当地的方言,就显得我们的活动下来不太具有透彻性。交流是很重要的,无论是政府机关,还是平民草根,我们都应该放开心扉,和他们去交流,这样才能够获得外界的种种,才能达到我们的目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其实我们做了这么多的校内活动,也懂得了做活动的一些模式,但是这些模式往往是很局限的,往往不会得到很好的效果。走出校外,能为我们寻找到新的活动形式提供契机。走出学校的避风港,我们依旧能找到一片蓝天。


==========================================================用心感受自然,用爱呵护自然=============
来自西洞庭湖畔的小斑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5-2-1 23:49 , Processed in 0.03164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