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1896|回复: 3

【z】读汪晖的 环保是未来的“大政治” 作者:陈冀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4 16:47: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篇文章在一个读书小组的讨论资料中。读这篇文章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应付讨论。但是看完之后,还是忍不住要写上几句。  汪晖教授在文中针对中国的环境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分析,把环境问题归罪于中国积极地追随了西方的发展模式,而这种发展模式已经被证明是不可持续的。中国的环境保护组织也在追随西方的环保之路,而西方环保的成功很大程度应该归功于工业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作为有着世界上性价比最高的劳动力资源的中国,即使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也很难在大规模把工业转移到别的国家。即使能够转移,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是全球性的,搬到哪里都一样。这样,西方的环保之路夜是走不通的。中国需要打破“发展主义共识”,提出自己的发展逻辑。  我基本上认同他的这种分析和结论。不过,他论述问题的细节和最后结论的举例我不太敢苟同。  作者在文中反复使用“发展主义”“发展主义逻辑”“发展逻辑”作为批判的对象,却一直没有深入解释到底什么是发展主义。这个发展主义,我尝试解释一下,大概就是经济增长至上,就业至上,不注意保护环境,不保护文化,不保护弱势人群的权利。而且这种经济增长指的就是基于物质的生产和消费的这种增长。  例证中讲到市场经济发展打破少数民族传统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的问题。作者认为这是发展主义对原住民传统文化价值的破坏,而他们延续他们的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是有意义的。(其实持这种观点的人很多)我不能认同这种以文明人自居,以捍卫文化多样性为遮掩的自私的观点。凭什么原住民只能选择以传统的生活方式生存?在现代的社会环境下,特别在中国这种地少人多的国家,原住民有没有可能避免与现代社会接触?如果发生了接触,例如有了电视机,开始上淘宝,势必改变他原有的传统的生活方式。那么,为了避免这种文化价值的失落,难道我们像动物保护区一样把他们封闭起来?谁给我们这样的权利?再说,他如果接触到人为的封锁实际上还是接触到了“现代文明”,还是会影响到他的传统文化。所以,现代文明侵蚀传统文化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能做的还真是只能维护好这些原住民的自由选择的权利,他们有权利延续自己的文化,也有权利不延续,问题是他们需要时间来判断。所以选择的权利还包括充分的考虑的时间。至于他们的文化的价值,也不是某些人类学家自己说了算的,人类学家要说服他们自己,说服别人来认同这样的价值,才会有人来保护这份价值。城里人当然希望自己过着高水平的生活的同时还能有机会去看看原始社会的活化石。但是别人没有必要陪你玩,如果他们有更好的选择的话。  不管是原始社群,集体生产还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人的选择都是给予一定动机的,实际上就是基于成本效益分析来做决定。一个藏族老太太能一步磕一个头磕到拉萨,实际上就是在她的成本效益分析中,一路上的精神领受或者是佛祖保佑的效益大过一路磕头的辛苦成本。每个人的成本效益分析结果不一样,因为每个人的价值判断/价值观不一样。从这一点上说,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一个工具的基本假设并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人们这种物质享受导向的价值观。因为市场经济是追逐人们的需求的,现代的市场营销学又帮助厂商进一步来创造需求。当市场上的需求都是针对物质享受的,我们的环境问题就来了。现在很多人批判市场经济破坏环境,我觉得还是那些批判物质消费主义的人批评得更加到位。问题是,我们现在也找不到比市场更贴近人本性的分配体系。  我同意作者说“需要把发展和生态问题、把文化和社会发展问题重新加以规划和思考,这必将对全人类做出贡献,而不只是解决一个单纯的中国问题。”但是这个规划和思考的前提是什么?我们是不是有很多我们已经考虑得很清楚的事情还没有落实,例如透明,法治,新闻自由,公众参与?这些底线如果不守住,设定一个美好的愿景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中国的环境问题有些是决策错误,也就是说办了蠢事,但更多的时候,是制度的错误,也就是说办了坏事。如果我们仅仅纠正了蠢事,而不顾那些坏事,比方说,如果我们经济能保持8%的年度增长到2050年,同时二氧化碳排放降到零,发展和环境的冲突基本消失,但是那个时候如果城管依然能够四处强拆,维权律师依然经常被黑白两道绑架,在网吧上网依然需要登记身份证号,上访者依然被送进黑监狱,精神病院或者劳教,环保组织却在那里大开庆功宴,不是很可笑么。  作者认为环境问题应该超越权利的讨论,要去发现新的发展路径,新的发展模式。我认为这个“超越”不应该是“越过”而是“基于”。在中国,权利恰好是最好的一个切入环境和发展问题的角度。通过权利的强化,减小环境和发展中的博弈各方的力量差距,给弱势群体(包括当代的和未出生的弱势群体,以及面临绝迹的物种)更大的胜算,漠视弱势群体,弱势文化,生态环境的“发展项目”就会少些。我们需要先把权利的问题说明白了,落实了,然后再来讨论我们的“愿景”问题。

34

主题

1252

回帖

1296

积分

北冰洋

http://www.gxgreensalon.com/

积分
1296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QQ
发表于 2011-1-14 17:5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次离楼主这样的近。。。。
时间没有等我,是你忘了带我走 我被你遗落在那个荒芜的角落 躲在梦与孤独的深处 收拾自己难以愈合的伤口

90

主题

274

回帖

448

积分

黄河

积分
448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1-1-14 22:0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了一遍评论,基本意思是,改善环境问题不能以牺牲“个人权利”为代价,这是他的一贯观点,呵呵
枝条始欲茂,忽值山河改。
发表于 2011-1-15 22: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他的觀點還是很不錯的。
这么多人在假装正经,我只好假装不正经!当你把所有人都得罪的时候,其实你谁都没有得罪。注意你的思想,因为思想将组成你的语言; 注意你的语言,因为语言将导致你的行动; 注意你的行动,因为行动将变成你的习惯; 注意你的习惯,因为习惯将形成你的性格;注意你的性格,因为——性格就是你的命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5-7-19 07:56 , Processed in 0.03159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