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卫士入乡村 推广低碳新生活 ——中南大学绿色科技协会深入莲花镇龙洞村开展“生态农村”活动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各种环境问题已在农村凸现。而目前,全国着力实施“十二五”计划,湖南省在推进“两型社会”建设以及加大惠农力度上做出了重要部署。中南大学绿色科技协会以此为契机,通过动感地带校园创业大赛,开展“生态卫士入乡村,推广低碳新生活”活动,主张推动村校合作,组织“生态卫士”,深入长沙市莲花镇龙洞村进行低碳宣传活动。 (志愿者和村委进行交流,了结龙洞村情况) 3月14日一大早,绿色科技协会的志愿者们便整队集合,踏上了前往龙洞村的低碳之路。经过两个小时的长途车程,志愿者们于上午9点到达龙洞村。在与村委取得联系后,他们便马不停蹄地投入到此次活动中。 (免费置换节能灯) 节能灯,节约的不仅仅是电 “阿姨,您好,我们是中南大学的学生,我们现在正开展‘节能灯免费兑换’活动,请问您家里有需要兑换的白炽灯吗?”“同等的亮度,节能灯的耗电量只有普通白炽灯的五分之一!”节能灯兑换工作在志愿者们的努力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志愿者手持节能灯,细心地向村民们讲解节能灯的好处,当征得村民同意后,志愿者便贴心地帮忙将节能灯换上,然后仔细询问村民的满意情况,并详细地介绍了节能灯使用的有关注意事项。 对于兑换回来的旧灯泡,志愿者们将其做成工艺品,于3月15日在南校区升华广场进行了小型义卖活动,本次义卖所得资金将用于购买文具、体育用品,捐赠给龙洞村的农家学舍,供当地孩子学习生活使用。 据了解,2008年以来,长沙共推广使用国家财政补贴高效照明节能灯约120万支,享受政府财政补贴近800万元。而经过志愿者们的前期调研,龙洞村拥有1080户村民,其中65%的农户未使用节能灯,按每户平均使用五个60W普通白炽灯为例,全村若全部换上同等亮度的13W节能灯后,在一年内,可节约172955.25度电,折合标准煤67.392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72.692吨。 (旧灯泡工艺品义卖) 干净的井水,健康的人生 在龙洞村,村民们还是在采用井水作为生活饮用水,而井水的卫生情况则成为村民健康的重要条件。活动当天,志愿者们分组在黄家湾、笛和堂、毛塘、龙云、上龙等五口水井仔细地进行了井水的采集与保存。之后中南大学绿色科技协会将利用本校理工科优势,组织志愿者在实验室进行水质分析,撰写并提交调研报告。 (井水水质监测) 环保宣教,绿色你我 “秸秆燃烧会严重影响空气质量,焚烧产生的浓烟中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气体,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并且还容易引发火灾!”“不可降解塑料进入土壤里,会影响土壤内的物、热的传递和微生物生长,改变土壤的特质,影响庄稼的生长!”绿色科技协会的志愿者龙娅玲向村民热心地讲解道。 “生态卫士”在进入龙洞村之前,都经过了认真培训。在龙洞村,他们手持环保宣传册,挨家挨户讲解垃圾分类、生活污水处理等环保知识,努力将低碳理念传遍村子的每个角落。乔雨歆笑着说:“通过对村民的低碳宣讲,自己也从中学会了不少环保知识呢。” (绿色科技协会志愿者和当地的小小志愿者联手进行低碳宣教活动) 据悉,本次“生态卫士入乡村,推广低碳新生活”活动已是协会第8次组织志愿者进入龙洞村进行这样的环保宣传活动,现阶段得到了“动感地带校园创业大赛”的全程支持。如今,在龙洞村委和志愿者及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村子的生态环境有了显著提升。 (中南大学绿色科技协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