熄掉的是灯光,不息的是地球 ——2011地球一小时·上海(港汇分会场) 活动未始,关注先至 2009年起,WWF正式将上海市列入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的城市之一。2011年,“地球一小时”公益活动再度席卷全球。今年除了位于东方明珠电视塔的主会场外,作为分会场的港汇广场除正常夜间照明保持开启外,将关闭OT楼顶灯、商场泛光照明、OT楼外墙LED,共计节约用电473KWH,以此响应并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 19:00左右,天色渐暗。位于港汇恒隆广场的活动舞台虽然占地不大,但已经吸引了路人了目光。很多周末出来逛街的行人,纷纷驻足,有的还询问起现场身着印有“60+”字样T恤的工作人员活动详情。当他们了解到是“地球一小时”时,频频点头,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熄灭灯光,不息希望 20:10活动正式开始。WWF地球一小时负责人李渊、上海壹周媒体集团城市版总监许文忠先生、上海青年家园民间组织服务中心的郁进老师以及上海市大学生环保社团联盟的主席邢丽先后发言,来自上海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叶红老师也来到了现场。随后立信会计学院高职艺术团的同学们带来了今年地球一小时的主题曲《关一盏灯》。 时间临近20:30,伴随着现场人群“5、4、3、2、1…”的倒数,港汇广场OT楼顶灯,商场泛光照明,OT楼外墙LED灯齐齐熄灭,活动正式进入熄灯一小时的时间。 海洋大学风亦流行街舞社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街舞表演。 小自然乐队则将我们带入了一场音乐盛宴,演唱的三首歌曲中包括一首其原创的环保歌曲《绿色》。 变废为衣,创意无限 互动环节调动起了台下观众的积极性。自发上台参与游戏的学生们被分成高中组和大学组,其中还夹杂着若干个在台下把小手举过头顶,想要上台的小朋友。一叠叠过期的《上海壹周》,在大家的创意之下,通过剪刀和胶带的现场加工,转眼间变成了模特身上的服装。
两组在台上忙活着,台下则正在与青海的扎多老师连线,提及去年地球一小时时的连线,扎多老师还记忆犹新,今年他又赋予我们新的寄语,希望共饮长江水的长江一头一尾的孩子们都能铸造出更绿色的明天。 十分钟后,两队的“高级成衣”大功告成。其中大学生组的作品尤为引人瞩目,他们展示的是枯树和天使的组合,队长黄晨诚解释说:“枯树表现了我们地球的资源正不断枯竭,而天使则是每个关心地球,热衷环保的人。”天使的手中拿着的“6”和“0”也突出了当天活动的主题。该队在制作过程中还有了特别的领悟:“我们在制作的时候发现没有胶带,好比地球资源的稀缺,只有缺少的时候我们才会知道珍惜。” 承诺声声,点亮希望 活动现场来自各方的代表还上台展示了从不同人群中收集来了关于“地球一小时”的各种形式的承诺。这些承诺连同祝福一并转交给了WWF的李渊老师。 同时,现场观众点亮手中的烛灯,志愿者上台拼出了“60+”的字样,再次强调了活动的主题,比以往的“60”更多一些。今年的“地球一小时”,包括中国人在内的全世界人民都在思考,除了熄灯,我们是否能做得更多。 同一个地球,同一个小时,小小的改变可能成就深远的影响。让我们同步“地球一小时”,倡导低碳生活,支持环保行动!
这次港汇分会场的活动是由WWF、上海壹周和上海市大学生环保社团联盟共同组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