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2140|回复: 2

ZZ冷眼旁观“36家环保NGO集体谴责苹果”事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31 15:57: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两个月来,苹果的中国大陆区可以说是烽火四起。

2011年新年伊始,36家环保NGO发布《IT行业重金属污染调研报告(第四期) 苹果特刊》 ,针对苹果公司的代工厂污染导致多名员工中毒事件,指责苹果片面追求利润,罔顾社会责任,造成供应商生产员工身体和精神健康受损。在苹果发布了《2010年供应商社会责任进展报告》之后,36家环保NGO再度跟进,指苹果公司不应压缩供销商利润,迫使供应商压榨工人,使用有毒有害原辅材料。

作为一只非果粉(甚至某种程度上算是果黑),我向来讨厌苹果的封闭和乔帮主对消费者的傲慢,但我不得不承认乔帮主确实有傲慢的资本,至少,苹果的全系列产品在工业设计上做的无可挑剔。而appstore和itune还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内容/应用提供和收入分成的解决方案,特别是itune,从各种评价来看它从数字渠道分发音乐,极大压缩了成本之余,还能较好地保护版权,使内容创作者获益,形成良性循环。就冲这些而去,我也会认为它产品的价格是公道的。

对于那些“追杀”苹果的环保组织们,我想问几个问题:

1、到底是谁直接雇佣的这些劳工?苹果?还是链条供应商?
2、保障劳工权益这是哪些机构的责任?苹果?还是链条供应商?还是劳动和司法系统?
3、工人出了工伤,谁应该直接负责?苹果?还是链条供应商?
4、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些劳工的工作环境如此恶劣?是苹果刻意压低收购价格?还是工厂本身简单粗暴地以恶劣的工作环境应对苹果的压价?还是说从根本上劳工权益没有得到保障加上出事之后维权无门,助长了链条供应商罔顾劳工安全使用有毒有害原辅料的做法?

在整个事件中,不论是在媒体发布的新闻,还是这些把矛头直指苹果的NGO们,对于造成工人身体健康损伤的深层原因毫无涉及,甚至连直接使用有毒有害原辅材料的联建科,都只是被在占篇章不足20%的地方避重就轻地抚摸了一下而已,平时以关注劳工权益为己任的NGO们也一点声音都没发出来。

我不得不吐槽,这根本就是避重就轻、舍本逐末和转移公众视线的做法。一个没有任何政府背景、把电子消费品做到像一件艺术品并借以卖出高价的企业,尤其还是一个外企,不是所谓的“民族企业”,无疑是最软最好捏的柿子。虽然我深知在大陆这种舆论环境下,直指矛盾根源会死得很惨,爱源、爱知行、阳光家园、结石宝宝之家等NGO的遭遇让人心寒,但曲线救国救了这么多年,成效如何有目共睹。民众的启蒙本来就严重不足,你们真的认为光靠NGO那三瓜两枣就能够自下而上促使改革么?这也未免太天真了。

我并非为苹果开脱,毕竟它未能有力监管各产品链条供应商,同时也隐瞒了一些链条供应商的工业意外,放在哪个国家哪种法律环境下都说不过去。我想吐槽的是那些“曲线救国”的NGO们,不把指责的重点放在那些造成工人健康损伤和使用有毒有害原辅材料的直接使用者,反而去“追杀”相对而言做得还算没那么坏的苹果,这是一种混帐到什么程度的“曲线救国”?

原文出处:http://barbariancz.blog.hexun.com/62794055_d.html

166

主题

598

回帖

936

积分

黄河

积分
936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1-3-31 16:35: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太了解整个过程,只大致清楚,不过,我怎么觉得最后的受害者还是那些工人,前段日子冯校长的微博上不是说了,工人们受到wei协了么。。。。。

49

主题

4580

回帖

1万

积分

印度洋

积分
19830

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发表于 2011-4-1 13:3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枪打出头鸟。试问:倘若不是苹果,而是国内品牌,带有保护色彩的那种,或者一个不知名的小企业,还会有如此大的动静吗?有时候冷静点才是~
家庭  4/0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快乐的生活  0.01/0  没感觉的 找个人陪着  0/0  没必要祸害他人 感情  0/0  年轻就该冷漠,年轻就该残忍(更是对自己) 活的阳光一些  0/0  你笑一个不阴暗的给我看 身体  N/A  身体是用来虐的,此生难得 相信我的人  ?/A  呵呵,不要相信我,对彼此都好 还属于地球人的GSEANer除了我愿望都会实现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4-11-28 16:22 , Processed in 0.03084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