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1571|回复: 1

化学虾仁——媒体不能总做食品安全“先知”

[复制链接]

136

主题

1288

回帖

1686

积分

黄河

积分
1686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1-4-1 23: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很多消费者买速冻虾仁时会发现,市面上几乎所有的虾仁都穿着冰衣,对此商家给出的解释是,出于保鲜的考虑。不过近日,曾从事过十几年水产生意的田先生向记者爆料,近两年来济南市场上虾仁的冰衣是越穿越厚,而且大部分虾仁穿冰衣不只为了保鲜,有些商家为了赢利,一斤虾仁中甚至能掺半斤冰,而且多数虾仁在包冰之前都被用化学药剂泡过以增加重量。
          虾仁用甲醛水溶液,然后再放到火碱中浸泡,这样处理过的虾仁外表非常光鲜,一些白虾仁用红色素染红非常鲜艳,按说食品监管人员不会发现不了。退一步说即使冰包着,看不见里面的成色,最起码将冰当虾卖,短斤少两应该被发现,尤其是当冰块占了虾的一半重量。此种严重的欺诈行为不要说是专业人员,就是外行的消费者也能感觉得到,可是“化学虾仁”的发现又是媒体先报道。
        “化学虾仁”被媒体先报道并非偶然,从“五常香米”、“地沟油”到“化学火锅”等等,尤其是最近轰动的“瘦肉精”事件,可以说问题食品大都是媒体捷足先登报道出来的。这能说正常吗?按照常规,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投诉首选理当是食品监管部门,可是往往先发现食品问题的反而是媒体,此种“喧宾夺主”,消费者的权益如何来保障?更难办的是,一旦媒体曝光,问题食品暂时进行躲藏,又如何进行有效的辨别打击?
食品监管部门有专业人员、专业仪器,“化学虾仁”没躲没藏,公开地摆在超市的柜台上,怎么就发现不了,这不能不说又是监督严重缺位。究其原因:其一是“利”字当前,鉴别虾仁有毒无毒需要检验,需要付出成本,因而尽量地“节约”;其二互相推诿,你看我,我看你,“沉默是金”,生怕招惹是非,担心管得越多,承担的责任越大,谁也不愿主动出击;其三是“化学虾仁”虽说有害,但其是慢性中毒,不会引起突发事件,伤不了筋,动不了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化学虾仁”进入超市,更有欺骗性,在不少人的习惯中,外面无证无牌,摆摊设点的小商小贩的食品不能轻意去买,而正牌正照的超市大多认为放心,最起码有人管、“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而更可怕的是,冠冕堂皇的场所都敢公开卖假,那么街头巷尾的食品呢?
         这些食品安全事件的曝光,说明了什么?监管部门的失职?还是我们的知识水平不够不能识别?还是那些知识水平很高的“罪魁祸首”们(没有一定的知识,他们会知道这样去处理食品吗?)缺乏道德教育?·····太多太多·····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0

主题

8

回帖

10

积分

冰块

积分
10
发表于 2011-4-2 16:41:33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4-11-28 11:55 , Processed in 0.02650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