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2302|回复: 6

【转】我们到底在解说什么?解说培训出了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5 14:5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载者按:这是对岸“高雄市柴山会”的总干事杨娉育在2007年写就的一篇对当时台湾的生态讲解员培训现状的思考文章。现在看来,对大陆这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自然讲解员项目的项目主持们或许能有所启发。
                 柴山会的facebook专页:http://on.fb.me/lU7b3X
                 柴山会的无名小站专页:http://www.wretch.cc/blog/takaohill
                 本文原链接:http://www.peopo.org/susu/post/50516
(你猜对了,以上链接全部在墙外)

以下为正文:
我們到底在解說什麼?解說培訓出了問題!
文/楊娉育2007/01/25


    近幾年來台灣解說培訓可謂風起雲湧!公部門、民間團體相爭召募解說員,培訓課程琳瑯滿目,簡章中「保護生態」、「保存在地文化」字眼不斷出現!似乎,「保護」、「保存」已是公私部門的共識;照理,台灣環境破壞理應趨緩,而文化的線條應更深化;然而,事實卻是土地生態加速催殘!文化保存搶救的聲音逐漸急切!
    這是為什麼?課堂上講師殷殷告誡:「生態解說就是要能讓大家了解這裡的生態之美,因為了解,才知道要保護!」文化性的解說也同樣是這樣的說詞。沒有保護,何來的美?然而,在諸多解說課程中,卻出現刻意迴避破壞,而或者避重就輕的情形。公部門如此是因為破壞即其「當為而不為」的缺失,自然儘量掩釋;私部門檢討性的部份稍多,但「怕事」心態擴大效應,加上深受公部門操作模式影響,導致解說保護的本意大打折扣。
    這次柴山會解說培訓員招募期間,有些現象是值得注意的。有一些來電詢問者言語間大有「我已經參加過…的培訓課程,這類課程已經上過,不需要參加那麼長的培訓」。或者沒問該負什麼義務,直接問「你們有什麼福利?」有些人會問該如何負「排班之責」,說是應盡的義務;但言詞間卻充滿著「你們理應給我們有上場的機會」。言語顯露動機,你認為這些人所為何來?
    面對上述自認已經上過類似課程、無須再上的詢問者,我總會接著問「你上了多久?」答案常出乎我意料之外的短。「兩天!有動植物、有解說實務」。兩天?他一定是個天才,而我必定是個笨蛋!接觸柴山七年,到現在依然不太懂。學習如果可以速成,那我們為何要從小學念起,直接去讀大學就好啦!
時下的解說印象
    說到解說,你的直接印象是什麼?因為工作關係,接觸的公私部門不算少,經常需要參加類似活動。以下大略敘述目前解說培訓與解說操作的整體印象:
一、免費吃學、殺時間的培訓印象
    去年在某個公部門舉辦的大活動場合,旁邊站了一位志工,他正賣力地向朋友推薦下期志工培訓的課程。「來啦、來啦!可以免費學東西、殺時間,還有免費的便當,又會送很多東西給你。」接下來,我享受了一場免費的導覽解說,說者口齒清晰、充滿自信、還帶點幽默,當下還覺得挺不錯的。但解說完畢,細細品味,卻是什麼感覺也沒有;更慘的是,我除了記得可以領紀念品以外,其他什麼印象都沒有!
    拼命回想解說的過程,看到底記住了什麼,總不能辜負「免費享受」背後的美意。只是,腦袋卻只充斥著模糊的名詞、半生不熟的標的釋意,紛飛的知識轉眼消逝!終究,這趟行程的收穫,還是只有那個紀念品。半年之後,紀念品沾滿塵埃,也進了垃圾桶。
就這樣,久而久之,解說的前置培訓與後續操作,就幾乎與「免費」、「殺時間」冠上了等號。
二、「拼命塞知識,表示我很行」!
    由北到南,聽了無數的解說,知識性的解說佔大多數,許多解說員往往為了彰顯程度,大量的知識拼命地往外堆!某個知名的解說員是這麼跟我解釋的:「說越多、他們越心服,反正他們也記不住,不怕被偷學!」
三、「忘了你是誰」的自我陶醉
    有些解說員的確懂很多,解說過程碰到某個他喜歡的人、或某個偏愛的領域,只見他忘情的說,深入自己的領域世界,越說越細,深入處除了他自己,少有人懂。看著解說者那陶醉樣,我們只能乾瞪眼。
四、學解說很容易,速成,照本宣科即可
   迅速學成,匆匆上場!此類型的解說最多,這也伴隨著拼命塞知識的類型。填充式的教育,最容易有這樣的結果。當然,也最容易讓聽者感到無聊,或導致知識性的壓力。
解說,所為何來?
   且讓我們回到解說的最根本目的:到底為何解說?不就是讓來者知道這裡的人文歷史與環境生態之美。那讓他們知道這些要做什麼?自然是知道他的美,而懂得珍惜保護!但如無保護之功,那解說何用?今天解說的標的物或地,明天剷平消失了,那還有得說嗎?然而,此情此景大多只換來解說者短暫的心痛,無奈嘆息之餘,隨即轉頭換另一處解說,心痛就只有那五分鐘。
   文建會培訓文化守護網的守護員,他們回報即將被破壞的歷史建物,卻發現政府完全無能為力!生態解說培訓在政府機關裡最多;但是,他們發現政府同時大興土木破壞該處生態!會發現問題、敢出聲音的佔少數;而整個充滿矛盾的機制卻也一直在扼殺這群最具行動力的人!某次在公部門上課,有個資深學員提出這個問題,最大的破壞來自培訓他們的人!然後很挫敗的問:「那要解說員做什麼?我們什麼也保不了!能不能請您建議該怎麼做?」只見在場許多學員雙眼發亮,心有戚戚焉地猛盯著我瞧!
   好哇!在公部門的場子考我敢不敢言。我想了想,做如下回答。「政治操作過程,裡頭需要人才,也需要奴才;那邊多、那邊少,全看人民素質。台灣政府現階段不問是非、只管點頭辦事的奴才多,人才少;而奴才與人才就那麼一線之隔,請問你怎麼選?」
   政府說要教育民眾!然而,卻是教育了民眾,就是教育不了自己!面對民眾的破壞,政府常無可奈何,說刁民難管;面對同仁破壞性的開發計畫,也無置喙餘地,因為是上頭長官的意思。當然,也教育不了民意代表。文化也好、生態也罷,這些個教育不了的一群,就形成了最大的破壞共犯結構。
積極護生的解說企圖!
    怎麼解說呢?自己從一開始的摹擬,而後因接觸議題的多元性,又對政策持續關注,及知識的攝取與更新;最重要的是:長期的生態觀察與廣泛、深入的文化關照!之後解說的方式、包含上課內容也完全改變!在這裡不談細節,只說方向,謹提供大家參考。
一、               一股「積極護生」的企圖心!
二、               感動自己、感動別人的情境引導。
三、               長期的觀察、紀錄是與土地情感結合的不二法門。
四、               正視問題之所在,不迴避、不害怕。
五、               解說素材的廣度、深度、活潑度。
六、               適時地與時事、與問題結合。
我們總是很理所當然的接收之前留下的行為模式;因缺乏省思過程,自然無從批判,也得不出如何做的方向。請別簡單的把批判與批評直接畫上等號;事實上,在科學與哲學的領域,批判是往前跨步、或突越層次的力量。解說亦如斯,省思、行動導正或扭轉局勢,就涵容著批判的力道。
與土地融合、與歷史連結,那股守護的情愫也容易產生;而解說素材的運用,自然也會調整。就重新調整心情、觀念,說一場感同身受、會感動人的解說吧!

评分

参与人数 5威望 +11 收起 理由
空屾﹎逅〆 + 2
十九 + 2
老蒋 + 2
砖头 + 2
可.可 + 3

查看全部评分

197

主题

780

回帖

1679

积分

北冰洋

积分
1679

认知组社区明星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11-7-5 19:5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正視問題之所在,不迴避、不害怕。


解说 被破坏的自然 算不算 自然解说 ???
喜欢 是在一起很开心 爱 是即使不开心也要在一起

66

主题

1005

回帖

1203

积分

黄河

积分
1203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11-7-5 20:3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心的自由 1/2  在修炼... 过想要的生活 1/2 在修炼... 愿家人都好 1/1 平实的家 想对某人说四个字 1/4 在修炼... 想成为某种植物 0.5/1 在修炼 愿zz身体健康开心快乐 n/a

5

主题

185

回帖

211

积分

溪流

积分
211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1-7-6 02: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吧,有时间再回头细细看!明天的事重要啊!
善待地球,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
发表于 2011-7-8 08:4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困惑了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分享改变世界~~~

0

主题

3

回帖

3

积分

冰块

积分
3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1-7-10 20:07:51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下,野人

12

主题

185

回帖

226

积分

溪流

积分
226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11-7-16 21:05:14 | 显示全部楼层
解说,嗯……真的很考验人呢!


会讲不会讲真的是个问题
我现在就在纠结这个问题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5-7-17 04:59 , Processed in 0.039749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