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2573|回复: 7

[济溪动态] 中國環境NGO抵台 開創兩岸環保合作契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26 15:4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報2011年9月23日台北訊,張姿慧、莫聞報導

中國環境NGO於環境資訊協會大門口合影留念來自中國各地10個環保團體的代表,22日在台灣環境資訊協會邀請下,來台展開為期10天的環保交流。環境資訊協會秘書長陳瑞賓在歡迎會上表示,環保無國界,兩岸環境問題互相影響,期待民間能夠跨越政治的藩籬,一起面對開發主義下對環境的漠視,一起營造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

2011年「兩岸環保與永續發展論壇」由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主辦、中華發展基金會指導,今年邁入第6年。籌辦人之一、環境資訊協會專案經理謝璧如表示,兩岸民間環保團體交流展開已有初步成果,尤其台灣舉辦生態工作假期、廢油回收做肥皂、桃米村生態社區營造等經驗,經由交流已在中國開枝散葉;而台灣民眾也藉此深入瞭解到中國民間環境運動正在蓬勃開展的活力,期待透過深度與廣泛的互動,開創兩岸環保合作案例。

今年來台交流的參訪團體由10個環保團代表組成,其中之一為海南博學村村長王才運,該社區經由2009年交流活動認識南投的桃米生態村,並在2010年締結為姊妹村。其他代表還包括北京萬通公益基金會王珊、蕪湖生態中心田倩、濟溪環境交流網路石磊、鳥獸蟲木自然保育會俞濤、湖南綠色瀟湘劉盛、福建省環保志願者協會張依妹、自然之友張東青、珍古道爾環境文化交流中心康耘、廈門白嶼紅樹林林大聲等。

中國環保NGO參訪團在後續行程中,將參與烏來生態工作假期、參訪主婦聯盟消費合作社、奇岩社區、關渡自然公園、道禾實驗學校、八仙山自然教育中心、成龍溼地、頂笨仔社等地。這批交流代表將於9月29日在台師大辦理「兩岸生態保育及永續發展的綠色契機研討會」,與各界分享中國的環境議題及在台參訪心得。

首日的歡迎會後,中國NGO當天下午首先就社區營造的議題進行訪問,在參觀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奇岩社區發展協會後,普遍認為台灣社區營造的諸多細節,是值得複製回中國推廣。

參訪團在生活者工作坊進行餐敘,藉由食物品嚐了解食材選用及健康飲食概念的推廣。負責人翁美川表示:「民國82年,一群媽媽透過共同購買,集結消費力量一起關懷環境,最後落腳士林,一年多前發展出生活者工作坊,扮演社區廚房的角 色。」具有護理專業背景的翁美川為輔導精障朋友就業訓練,還將該處設置為多功能教室,包括廢油做肥皂及舊傘布做成萬用包等手工藝品,並成立資源再生班。

中國環境NGO參訪主婦聯盟消費合作社士林取貨站隨後一行人轉往主婦聯盟消費合作社士林取貨站,實地了解上架販售的商品及整個產銷運作過程。湖南綠色瀟湘環保組織劉盛說,「主婦聯盟體系建構的非常完整,不僅為社員創造一個健康生活,也給許多婦女創造自我的機會,這價值已超越了追求健康飲食生活的本身,很值得學習。」而來自博學生態村發展理事會理事,本身也是 荔枝園種植戶的王才運則從生產角度思考,表示從生活消費合作社的經驗分享中,了解如何結合農產品促銷,對他們往後推廣生態旅遊有很大幫助。

另一個參訪地點是奇岩社區發展協會,該會執行秘書吳惠瑜說「關注社區發展,建立社區共識是本會核心價值,過去曾在社區公園舉辦音樂會及各種活動、如讀書會、 才藝班、跳蚤市場,以鼓勵社區居民參與,凝聚共識,打造一個一個優質優美的人文社區生活。」雙方並針對社區營造議題進行座談,鳥獸蟲木自然保護育協會總協 調人余濤則認為,他見識到台灣一群溫柔媽媽發出的力量,一路從讀書會發展成今天的規模,另他佩服。

為了解如何凝聚社區力量、培訓生態解說 員,引領親子共同關注生態多樣性,參訪團也走訪了位於社區內的頂埤生態池,來自北京根與芽辦公室代表康芸有感而發說,自己曾利用社區的一小塊地,教小朋友 種有機蔬菜,體驗種植樂趣及培養對自然喜好,但成效沒有奇岩這麼大。這場社區營造初體驗,為遠道而來的環保人士留下深刻印象,也讓大家滿載而歸。
每个人都关心自然环境,理解、参与环境保护,与自然和谐相处,分享改变世界,爱济溪
 楼主| 发表于 2011-9-26 15:48: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國環境NGO蓋獵寮 看見泰雅智慧的驕傲
   
本報2011年9月26日新北訊,詹嘉紋報導

彼時林內連風都靜止,濕潤而清新的空氣鑽進鼻腔,心咚咚地撞擊,我的眼睛潛伏著搜尋。突然間,為首的獵狗像是發現了目標,飛速帶領夥伴在叢林間前進,牠們精確而專業,將一頭龐然山豬追得無處可逃,我搭上弓箭,瞄準那焦急發狂的棕黑色身軀,毫不猶豫地射出…

傳統獵寮(TaTa)裡,10位來自中國大江南北的環境NGO工作者,圍著火堆,聚精會神地聽著獵人多絡(Toraw Lesa)講述一段又一段關於泰雅族部落及傳統文化的故事。

由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主辦的「兩岸環保與永續發展論壇」今年邁入第六屆,透過參訪各地、親身體驗及座談討論等方式,引領中國環保工作者瞭解台灣生態保育的經驗及努力。交流活動第二天,一行人來到烏來福山村的泰雅族部落,利用兩天時間,師從部落獵人,以在地建材及進行修復獵寮的生態工作假期,日後將做為「泰雅文化教室」使用,傳頌祖先的生活哲學及智慧。
河流交匯處  傾聽祖靈低喃

座落於南勢溪上游、札孔溪及大羅蘭溪匯流處的福山村,生態資源豐富,是泰雅族由南投往北遷徙定居的第一站。目前總人口數約490人,原住民佔8成以上。長期深耕部落,並致力推動烏來生態旅遊的廖鎮洲表示,福山的人文資產來自泰雅族的語言、信仰、風俗等,處處體現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生活智慧,但因地處偏遠及受到山區管制,少有外來移民遷入,面臨了嚴重的人口外流問題,獨有的部落文化也漸漸失傳。現在正嘗試結合傳統與現代,透過生態工作假期及生態旅遊等方式,讓更多人有機會接近、瞭解原住民文化。

開工前,多絡以簡單而肅穆的儀式,請祖靈保佑施工時的平安順利,並告訴參與者「Gaga」的重要。「Gaga」意即「祖訓」,是泰雅族人行事必須遵守的規範,例如2-3月為山豬繁殖期,不可隨意進行獵捕,讓牠們有休養生息的時間;或是不捕捉過量的獵物,以免破壞山林與自然平衡。
丟掉漢族的驕傲  重新學

大夥兒便在多絡和另一位原民老師給樹(Qesuw)指導下,拿起各式工具,拆解又重新建構獵寮的牆面。儘管飄著細雨,這群中國志工卻絲毫不鬆懈,有人拿刀劈砍堅硬的桂竹,有人負責將竹子鋸成適當的長度,有人則著迷於編排纏繞新牆面,兩天下來,已替一面半的外牆換上了翠綠新裝,舊獵寮也因此顯得生氣蓬勃。北京自然之友環境研究所的課程設計師張冬青表示,從前很愛動手做東西,但生活繁忙讓她許久未曾勞作,透過這次的經驗,喚回了遺忘的快樂。


除了辛苦修復獵寮,參訪團同時也親手製作竹筒飯、採集野菜、燒烤大塊山豬肉的原民自然風晚餐,認識了泰雅族部落圖騰,模仿獵人拉開弓箭射擊,然後一遍又一遍地傳唱著泰雅歌謠。兩位原住民老師帶領的種種活動,跨越了分門別類的學科知識,教導大家重新認識植物、生物以及人類間的關係。

對此,來自安徽莞湖生態中心的田倩及來自福建省環保志願者協會的張依妹不約而同表示,深受部落生命力、豐富的歷史與生活智慧感動,鼓勵兩位原住民老師堅持這樣的理想和性格,將文化傳承下去。
保存在地文化  社區經營成關鍵

雖然擁有精彩深厚的傳統,但人力凋零仍是目前部落面臨的挑戰之一,目前福山村泰雅族部落僅有少數人具備推廣的意願及能力,如何培養傳承的下一代、活化整個社區?

在工作假期最後的交流座談上,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信託中心主任孫秀如以台東阿美族比西里岸部落為例,說明協會五年來與部落合作,舉辦環境教育課程,請耆老們教導青少年傳統的生態智慧,像是野外求生技能、辨認民族植物等等,希望能培育年輕人對於在地社區的認同及瞭解,進而有能力向他人導覽、解說,分享文化的獨特之處。

而包括北京珍古道爾環境文化交流中心項目總監康耘在內等幾位參訪者,則紛紛表示援引泰雅族原住民愛護山林、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活智慧,回國後將辦理生態工作假期,守護環境。
每个人都关心自然环境,理解、参与环境保护,与自然和谐相处,分享改变世界,爱济溪

1

主题

80

回帖

80

积分

溪流

积分
80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11-9-26 18: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的好费劲啊

38

主题

126

回帖

-107

积分

清泉

积分
-107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11-9-27 00:50:02 | 显示全部楼层
促进国家之统一呀!这种交流相信会越来越多!!
发表于 2011-9-27 15: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济溪环境交流网络石磊带回来更多详情和交流成果。
||| |||   济溪环境交流网络 www.gsean.org  ||| ||| ||| |||                      分享改变世界           ||| |||

6

主题

60

回帖

104

积分

清泉

积分
104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1-9-27 21:35:05 | 显示全部楼层
要读繁体如履平地才好
我是holywood的马甲,我不是执委会的,我是小网友,任何言论均只代表个人意见,和济溪管理方无关。holywood还有一个另外的秘密的马甲。

1

主题

80

回帖

80

积分

溪流

积分
80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11-9-27 21:4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常接触很少,不太愿意看

5

主题

215

回帖

233

积分

湖泊

积分
233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11-11-8 14: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介个字体看得真蛋疼啊!~
.,Rebirth~ .我以为我已摆脱了过去,但为何那曾经的点点滴滴总在我眼前浮现? 往事如烟,为何总是缭绕于我心间?! 往事成风,为何风向不定,总在我心中飘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4-6-12 00:06 , Processed in 0.03594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