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赖芸大哥的交流感想,收获(我的提问是关于项目专业化):
关于如何将项目做的更专业的问题,其实,我们不能将自己首先陷在一个怪圈里,总是认为,只有对某个项目有特别专业的知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才算是专业,其实只要在某个领域你做的很专业就好了,不需要太多,太宽泛.就拿绿色和平来说,他们也不能解决什么很专业的环境问题,他们的模式大致是这样的,首先他们会对某个地区的环境污染现状进行很专业的分析,找出污染的根源已及最优解决策略,然后同中科院或者其他这方面权威的专家来对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最终得出一份有分量的报告之类的结果,最后来促使政府解决这一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所专业的就是通过专业的调研来找出问题的根本,在一系列问题中分析最后得出最优策略(这也是做环保所需要的智慧),而不是去比如取水样土壤样本来做科学的分析(有点类似第三方协议的)——他们在中国、英国及很多都有专业的实验室来做这些事情,在调研分析这方面,他们就是专家。
具体说咱们协会,就是要认清楚自己的优势,最大化的利用外界的资源,做自己能做专业的,坚持下去,这样长久了才能出成效,很多名噪一时的活动很多还是天时地利人合一起造就的,咱们不能老想着一夜暴富,不必羡慕。只能通过长久的积累于坚持,当然,是有效的积累与坚持,才能慢慢成长。(有兴趣可以搜索了解厦大绿野红树林项目和关于鹭岛关爱日)
我又想起了自己之前在济溪的一个有关做环保与做社团的讨论,其实我现在不想在做关于这个问题的任何争论了,与踏踏实实做事比起来,这简直太没有价值了。但是我还是想说下我的观点,我们平时的活动,与真正做环保而言,相去甚远。可能我之前没有把我的观点说清楚,但也不想在解释了。
说来说去又想到绿色营上去了,但是今天赖芸并没有给我带来更多的想法,只是让某些好的想法更强化了一些,有些问题也变得明朗,坚定了。说的就是一个绿色营的转型的问题,这个之前都了解到了一些,我觉得主要的就是专注于每个细微环节,尽量保证最基本能做的很好就可以了,这才是改革转型的基础,否则真的本末倒置,扯淡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