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2036|回复: 3

[转载精品] 中谊村古树群和环滇古树的忐忑命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27 12:03: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个民间环保组织调查发现,滇池周边尚存上百棵古树
但它们中很多未被挂牌保护,由哪个部门管理也没有定论
中谊村古树群和环滇古树的忐忑命运
发布时间:2011-12-27
32611324910648015.jpg
一棵树龄为180年的滇朴树被包围在黄土堆中 本版图片 都市时报记者 马闪山 摄
7861324910648031.jpg
用手机测定古树位置
47691324910648047.jpg
位于一座寺庙里的清香木已有300年树龄

57531324910648062.jpg
中谊村的黄连木已有400年的树龄

  都市时报记者 肖本富
  2009年,昆明的一个民间环保组织做了一项工作,专门对滇池沿岸分布的古树进行调查。调查持续了一年多时间,参与者们有了惊人的发现——滇池周边有丰富的古树资源,但是有很多树未被纳入政府部门的监管,有一些古树正在遭受人为和自然的破坏,岌岌可危,亟待拯救。
  当志愿者们开始行动,追问“谁该为环滇古树负责”时,得到了预想不到的答案——古树的管理牵涉到林业、园林、滇管等多个部门,没有哪个部门愿意独自承担这个任务。在我国,也没有保护古树名木的专门法律。面对现实,志愿者们不知如何是好。
  100多棵环滇古树,是滇池文化乃至昆明文化的见证和象征,但是,它们也许摆脱不了自生自灭的命运。
  “滇池周边至少有古树168棵”
  2009年,“绿色昆明”(民间环保组织)开展了一次“环滇古树调查”。调查人员历时一年多时间,徒步走访了滇池沿岸144个村庄,经过25次寻找,发现滇池周边“至少有古树168棵,古树后续资源89棵,共计257棵”。
  调查发现,这些古树散布于滇池周边,树种包括滇朴、黄连木、清香木、柏树、银杏、雪松、梅花等,共有30多种,树龄小的都有80年,大的在400年-500年之间。其中东岸(昆明—呈贡—晋宁一线)古树较少,西岸(昆明—海口—晋宁一线)古树较多。西山、呈贡两区的古树多生长在村子周边,官渡区和晋宁县的古树多生长在寺庙中。调查人员分别测量和记录了这些古树的树龄、树高、胸径、冠幅、树种等。
  调查人员发现,环滇古树喜欢“群居”。不同的树种,不同的树龄,都聚在一起,形成一个接一个的古树群落。在调查人员发现的古树群落中,以富善村干香柏古树群、观音山村黄连木和清香木古树群、中谊村滇朴和清香木古树群、呈贡大渔村柏木古树群最具代表性。“有时一天走几个小时找不到一棵古树,有时一天能找到一两个古树群。”曾经以市民志愿者的身份参加环滇古树调查的丁建华说。
  “绿色昆明”负责人梅念蜀说,调查人员普查到的环滇古树,大部分都没有列入林业部门的管理之列。目前,有不少古树正遭受人为和自然的破坏,有的古树甚至遭到了砍伐。中谊村滇朴和清香木古树群位于中谊村火车站旁,所在的地点已经被一家名为“腾晋物流”的民营企业征用。现在,“腾晋物流”正在这里搞仓储物流园区,古树的生长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梅念蜀介绍,2009年底,他们发现了中谊村的这个古树群。该古树群有10棵古树,树种有黄连木、清香木和侧柏,有一棵树龄在五六百年、胸径为6.1米的黄连木古树, 是滇池周边古树中树龄最大、胸径最长的一棵。最近,他们对中谊村古树群进行复查时,发现最老、最大的那棵黄连木的旁边多了两堵高墙,树干被土石埋了一两米。古树群中,另有一棵树龄为180年的滇朴树干被埋了三四米。有的古树甚至被断了根。让他们吃惊的是,两棵相近的滇朴和黄连木没了踪影,原地出现一条土路。这两棵古树是被人移栽了,还是被砍了?没人知道。
  两棵“失踪”古树的下落
  12月16日上午,梅念蜀和丁建华领着记者,去中谊村看古树遭到破坏的情况。
  在中谊村火车站旁,那棵“最老、最大”的黄连木还在,树上有晋宁县绿化委员会2010年挂的保护牌。牌子显示,这棵黄连木的树龄为400年,保护级别为二级。丁建华回忆,他们2009年发现这棵黄连木时,旁边还是草地、树木和田地,今年再来,古树的周边环境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以前看这棵树有一种蓬勃之气,现在看起来已经缺乏生气。”梅念蜀说,“两堵高墙围在古树的旁边,这就像人的脚被踩着一样,肯定不舒服。这种做法,无异于给古树判了死缓!如果这棵古树真的就此死掉,那将是多大的遗憾啊!”
  “10棵古树集中在一起,数百年里长得那么大、那么粗,存活到现在很不容易。这也说明周边的居民一直在保护着这些古树。它们生长了几百年的时间,需要多少代人的培养和爱护啊!”丁建华感慨。
  走访中,中谊村的古树群中,大部分古树都已经挂上了保护牌,但保护牌未能成为这些古树的“保护神”。有一棵树龄为180年的三级保护古树,不仅树干被埋,树根也被人弄断了。铁路附近有一棵黄连木,看起来树龄也很大了,但现在就只剩下光秃秃的,满布灰尘的树干。看起来,它也活不了多久了。
  梅念蜀十分关心那两棵消失的滇朴和黄连木的命运。她说,根据《昆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试行)》的相关要求,古树是不能随便移栽和砍伐的。那么,是谁动了这两棵古树呢?
  云南腾晋物流有限公司正在建设的项目,名为“东盟多式联运仓储物流园区”。该公司办公室办普主任告诉记者,该项目占地3000亩,投资十多亿元,是云南省的重点项目,项目的征地范围确实包括部分古树所在的位置。
  “我们也很注意保护这些古树,还曾经为保护古树修改规划。我们在古树旁边砌了两堵墙,就是为了防止土石掩埋古树。为保护这些古树,公司已经花了数百万元。”对于梅念蜀等人反映的树干被埋的问题,普主任表示并不知情,若真有此事,公司会认真对待,尽快恢复原样。他还确认,那两棵“消失”了的滇朴和黄连木,是被他们移栽了,移栽得到了晋宁县林业局的许可。
  对一棵400岁古树的拯救
  12月21日下午,都市时报记者和市民志愿者丁建华再次去到中谊村。
  在那棵“最老、最大”古树的边上,几个人正在忙碌清理掩埋树干的土石,清理干净之后,树干上被涂上石灰。工人介绍,他们都是中谊村的村民,要给这棵古树修筑一个70厘米高的防护围墙,然后在围墙里面填上泥土,增加水分,保护古树。“活是村里从物流公司那边接过来的,工钱由物流公司支付。”
  据村民介绍,这棵400岁的黄连木,是中谊村的“风水树”,对中谊村有着特殊的意义,不能砍,更不能让它死。在村里的老人中间流传着一个说法,就是“死人都不能死这棵树”。
  记者见到,另一棵被埋了三四米的滇朴,土石已被移走,树干露了出来。看到眼前的一幕,丁建华很欣慰:“看来晋宁县林业局还是很重视保护这些古树的。”
  晋宁县林业局有关人士表示,古树名木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与文化的见证和象征,是珍贵自然资源和种源基因库,具有重要的科研、历史、文化价值。接到群众反映的“中谊村铁路上方一棵古树(编号:晋林03号,树名:黄连木)遭到破坏”的消息,林业局立即组成调查小组到实地调查,晋宁县林业局副局长、昆阳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林业站站长及林政科相关负责同志都到了现场实地调查。
  经调查核实,该古树位于腾晋物流仓储项目已征用土地范围。为了确保古树的正常生长,项目方针对实地情况采取了以下保护措施:

  修改规划设计,将原先规划的直行道路弯曲90度,采用当前国际最先进的“坦萨”处理技术进行施工,修筑挡墙对该古树进行避让和保护。因坦萨工程的落差有17米,侧面形成了较大的边坡,处理技术难度大,为进一步做好古树的保护工作,腾晋物流公司于2011年6月在古树的侧面重新修筑一面石挡墙防止边坡坡面下滑及塌方,对古树侧面进行保护。为此,形成了目前两面墙体合围进行保护的情形。
  为进一步落实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晋宁县林业局、昆阳街道办事处和腾晋物流公司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达成保护共识,晋宁县林业局要求腾晋物流公司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保护措施:根据树冠冠幅,在地表修筑防护围栏,切实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附近群众的保护意识。在防护围栏范围内播种草籽,改善古树周边生长环境,用石灰粉清刷树根部分,进行季节性保护和防病虫害处理。邀请古树保护方面的专家,定期对该古树进行实地鉴定,提出管养方面的意见建议。
  “部分林业局希望少确认一些古树”
  环滇古树的调查结果出来后,“绿色昆明”把它交给了昆明市林业局。县区林业部门组织专家认证,将其中的12种47棵古树纳入挂牌管理。其中:西山区7科8种、12株古树、1个黄连木古树群(5株)、1个高山栲树群(12株),官渡区2科2种、2株古树,呈贡区2科2种、2株古树,晋宁县4科4种、10株古树、1个清香木小型古树群(4株)。
  梅念蜀说,根据《全国古树名木普查建档技术规定》,树龄确定有三种方法,凡是有文献、史料及传说有据的可视作“真实年龄”;有传说,无据可依的作“传说年龄”;认真走访,并根据各地制定的参照数据类推估计的“估测年龄”;如果用科研的方法,对古树打洞,根据年轮测定树龄。但最后一种方法会对古树造成伤害,一般不采用。“绿色昆明”主要以周边访谈和专家经验为主来确定古树树龄。
  “根据我们的普查结果,滇池周边至少有古树168棵,古树后续资源89棵,共计257棵。林业部门并没有对我们查实的古树全部挂牌。”梅念蜀说,他们与林业部门对古树的定义和标准存在争议。林业部门部分人认为,“古树”应是树龄百年以上且同时具备物种、科研、文化等价值的树,而《昆明市城镇古树名木和古树后续资源保护办法》第二条指出:“古树”是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全国古树名木普查建档技术规定》也指出:“古树”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对法律法规解读的差异,直接导致了双方认定的古树数量出入很大。
  “古树保护牌是挂上去容易,取下来难。只要是挂了保护牌的古树,移栽或是砍伐,都需要得到省政府的批准。”梅念蜀说,林业部门在挂牌的时候,就有人提议“少挂”。市林业局回复“绿色昆明”时,也提到过“部分区县林业局出于未来发展和建设的考虑,希望少确认一些古树”。“我们只能呼吁,主管部门在修路、架桥、建设房屋,以及企业的项目建设,在遇到古树名木时,能采取避让保护措施。”
  如何对待衰弱的古树?相关各方也存在分歧。有些专家认为,长势较差且尚待确认的“古树”没有保护的价值,可以直接不列为古树;有些专家则认为,古树生长衰弱是由自然环境条件恶化、病虫危害严重、人为危害、自然灾害四种主要原因导致,急需抢救和复壮。
  争论还不只这些,最离谱的是,滇池周边的古树究竟该由谁来管,至今也没有定论,大家还在争论不休。
  环滇古树究竟该由谁来管?
  梅念蜀说,他们把环滇古树调查结果提交给昆明市林业局的同时,也向市长信箱做了反映。之后,市林业局、园林局、滇管局先后与他们联系过,也曾组织专家对专家对古树进行了复查,认为“绿色昆明”发现的不少古树的确很古老,部分古树也确实亟待扩展生存空间。
  然而,对于环滇古树究竟该由谁来管的问题,各方一直没有定论。市林业局认为,那些生长在寺庙里面的古树,应该由园林局管。其间,林业局曾这样回复律师:“晋宁县已对鉴定古树挂牌, 西山区正在制作标牌。但我局考虑到管理职责,没有进一步要求官渡和呈贡挂牌。”
  “散落在乡村、寺庙里的古树又该谁管呢?我们查阅了各种地方性法规,一些省外城市的做法是,由林业、园林、城建等部门共同管理。”梅念蜀说,但是,目前国家没有统一的保护古树名木的法律和行政法规,仅有林业部和全国绿化委员会制定的《全国古树名木普查建档技术规定调查技术规范》,以及建设部印发的《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云南省、昆明市都尚未出台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方面的条例,唯一的《昆明市城镇古树名木和古树后续资源保护办法》,虽然以市政府令的形式下发,但主要是针对城镇古树,乡村和山林古树仍没有明确的条例予以保护。而缺乏法律法规的保护,就缺少对砍伐、迁移、在古树附近施工等行为的明确规定和限制。
  中谊村古树群究竟归谁管?就这个问题,记者曾询问晋宁县林业局办公室主任周昆林。周昆林明确表示:长在山村的古树,归林业部门管;长在城市的古树,归城建部门管。中谊村古树群,则归晋宁县林业局管理。“晋宁县自2008年以来,对县域范围内的古树名木进行了调查核实,并经过省、市专家认定,采取挂牌保护的方式,明确保护对象,并落实责任,明确管护人员,做好管护工作。”
  周昆林说,古树名木不允许采伐和移栽,山上的不准采伐,房屋周边的也不准采伐,挂牌的要保护,不挂牌的也要保护。“树木枯死,影响到人身安全的,也需要报林业主管部门批准,才能修枝或砍伐。如果古树影响到重大建设,比如腾晋物流公司的仓储物流园区项目,确实需要移栽古树的,要向当地林业主管部门申报,林业主管部门进行现场调研,形成移栽的可行性报告,确实可以移栽的,林业主管部门作出批复。一般的古树,向县级林业主管部门申请。移栽非常大的,或珍稀的古树,需要向市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申请。古树移栽按‘谁移栽谁付费,谁移栽谁管护’原则进行管理。”
  平时的古树管护,主要由街道(或乡镇)林业站具体实施,乡村护林员协助管理。“林业站工作人员时不时去巡查一次,看古树是否遭到人为破坏或病虫害。”周昆林说,“保护古树名木是保护滇池的一项工作。下一步,晋宁将把古树名木纳入森林城市的管护范围,像管理行道树一样管理古树名木,实行规范性管理和整体性管理。”
  
  
  ●尾声
  12月21日上午,记者跟随丁建华的脚步,去到西山区的一些村庄。寻访途中记者发现,确实有一些应该挂牌保护的古树没有挂牌。比如白鱼口村的一个古树群,至少有一棵野香橼花、一棵黄连木和一棵滇朴需要挂牌保护,但它们一棵都没有挂牌。不知道林业部门是出于怎样的考量。
  花了一个上午的时间,我们看遍了丁建华等人花了一年时间才找到的古树。这些生长在滇池附近的古树,大部分的时间都在人们的视野之外,默默地站着,鲜有人注意到它们。它们屹立在此,百年孤独,安静生死。
  然而,这些古树并不简单。每一棵古树,都有着相对人类来说漫长的寿命,以及不同的故事。这些故事汇集起来,或许就是滇池的一段历史。
  中谊村的一棵黄连木,是村子的“风水树”,在村民心中无比珍贵;
  杨林岗村的一棵古树,是村民心中的“神树”,常有人在树脚下烧香祈福;
  百草村的一棵清香木,上面是寺庙,下面是龙潭,甚是奇特;
  白鱼口村,三棵原本是灌木的百年野香橼花,居然长成了大乔木……
如需首页发布文章,请站内私信

305

主题

2032

回帖

9万

积分

版主

busy bee!!!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5406

社区居民社区明星特殊贡献奖

QQ
发表于 2011-12-28 10:56:47 | 显示全部楼层
绿色昆明
快乐主动的小包子 生命因学习而美丽,生活因经历而精彩!

71

主题

636

回帖

735

积分

黄河

积分
735

社区居民社区明星最爱沙发

QQ
发表于 2011-12-28 11: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古树,越来越少了,应受到保护和重视!但是看的人多了,又带来一个问题,该处的环境是否又受到破坏?
不管你的动机是什么?重要的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从而转变自己,适应社会,影响身边的人。
发表于 2011-12-28 12:47:45 | 显示全部楼层
环滇古树调查我还参与过两次呢,多数是沿湖开发什么的破坏和影响比较大。没有具体的保护措施和法规,任其破坏,放任不管。这些树要长到这个树龄不容易呀,大树不单单是保护了来看,保护大树还有很高的科学研究意义,比如研究气候变化情况等等。
支持绿色昆明,更支持将相应的古树列入相应的地方保护目录中去。
||| |||   济溪环境交流网络 www.gsean.org  ||| ||| ||| |||                      分享改变世界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4-6-23 10:21 , Processed in 0.037702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