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agraph]
时间:2012年3月07日 07:03 应届毕业生就业 选择NGO,有前途吗? 又一批大学生即将毕业,一年一度的招聘季也如约而至。很多公益组织纷纷贴出了招聘启事,欢迎即将走出校园的同学们投身公益事业。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曾经那些一毕业就进入NGO工作的同学们现在怎么样了? 对于即将走出校门的应届毕业生而言,第一份工作无疑是一次重要抉择。图为近日举办的2012浙江省大中专毕业生公益性招聘会。 |
留下还是离开 小戴的第一份工作是服务于上海的一家公益机构。2011年3月,还未正式毕业的他来到这家公益机构实习。国内大部分草根NGO一般只配备两到三名全职工作人员,如果全职人员超过10名,就已经能算是规模较大的公益机构了。 3个月后,他的同学们大部分选择在企业就职,他则坚定地留在了这家规模中等的公益机构。但就在他服务了7个月后,2011年10月,小戴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他决定离开那里。 工作强度和压力是促使小戴离开的一个重要原因。小戴介绍,公益机构对工作人员的要求是“精干”,很多时候他们每个人手上会同时有好几个项目在运作。“经常要加班工作到凌晨,然后再坐一个小时的车回家,很疲惫。我失去了自己的时间。” 和很多大学毕业生一样,小戴最初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职业规划,唯一的想法便是“走出校园,多接触一些东西”.小戴在大学期间参与过不少志愿者工作,所以当这样一份新鲜的、与公益有关的工作来到他面前时,他便欣然接受了。 相比之下,最终促使他离开的理由却显得复杂很多。 小戴坦言,在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他意识到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抗压能力无法负荷这样一份工作。而他的同事们大部分也都是他的同龄人。 小戴告诉《公益时报》记者,在公益机构里,个人可以有更多的发挥空间,在公益机构工作的这段时间,他明显感到自己的能力提升速度非常之快。但这样的提升通常充满了“荆棘”. “在大的外企,通常会有一个完整的培训系统,让员工逐步提升。但公益组织一般没有,大家无论是做项目还是什么,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其中会走不少弯路。另外,公益的评价体系不完善。所以自己做完也不知道究竟是好还是不好,不知道怎么进步。”小戴说。 和小戴一样,小兰大学一毕业便进入了一家公益机构全职工作。但不同的是,两年多来,她和机构共同成长,如今已经成为机构中不可或缺的骨干力量了。 小兰所服务的机构是上海一家致力于乡村教育的非公募基金会。当时她入职时的工号为07,经过两年多,机构的项目和规模已经成倍扩大了。 小兰大学时期主修的是教育相关专业,在读研究生阶段便参与了该机构的项目设计。在基金会,小兰找到了和她所主修的教育专业对口的岗位。和她很多在教育机构等企业工作的同学相比,她的工作可以归类为“钱少事多”型。 和小戴所服务过的公益组织一样,小兰所在的基金会对员工的要求也是“以一抵十,一人独当多面”.据了解,通常基金会的每个员工手头会有好几个项目同时运作。“记得最忙的是去年暑假,要给乡村教师做培训,那段时间每天差不多要工作到凌晨才能休息,还要各个地方连着跑。”即便如此,小兰对工作依然充满了热情。 成长和改变 小戴的第一份工作,对他而言,有得有失。 小戴觉得,薪酬并不是他们投身公益界的障碍,但却是选择离开的一个现实原因。 小戴说,他其实并没有把买房、挣钱看得太重,所以当下的收入只要能负担自己的生活就可以了。但过几年,如果要准备成家,可能就另当别论了。“公益的职业前景比较模糊,我无法想象5年后会是怎样。” 当然,收获也很大。半年多的时间里“深入接触这个社会”,在这个过程中,小戴逐渐摆脱了大学时期懒散的习性,也寻找到了自己的职业方向,他打算回到家乡考公务员。 “刚毕业择业时我没有方向,现在我有了明确的职业方向。我还是要做公共事业,只是会用不同的方式。”小戴说。 薪资同样不高的小兰则选择继续这份公益“事业”. “我来了之后,我的价值观发生了变化。在普通的商业企业,可能不会产生这样的影响。进了基金会后,我感觉在这里重新上了大学。”小兰说,她所做的是公益事业,不仅仅是把它当作一个普通工作来对待,而是要在里面倾注更多情感和关爱。 小兰觉得在基金会,她受益匪浅。“在这里,我学到了很好的工作方法。因为基金会的几位领导都曾在商业机构工作,所以他们把商业机构的运作方式用了进来,这两年我养成了不错的工作习惯,基础打得挺扎实。无论以后做什么行业什么工作,这些都十分受益。”此外,基金会会不定期会邀请不同领域的资深人士来给员工进行培训。 无论是企业还是公益组织,刚毕业的学生在面对实际工作时,多少都曾有过力不从心或是自我怀疑的阶段。小兰坦言,最初她也有“被推着前进”的感受,但随着经验的积累和培训的深化,她变得自信。 薪酬问题 小戴和小兰的故事是当下NGO人才现状的一个缩影。 据2010年发布的《中国公益人才发展现状及需求调研报告》显示,NGO招人难是普遍问题,尤其是草根NGO,非公募基金会和公募基金会的情况则相对较好。 调查发现,NGO人员工作时间长、强度大,但是在社会福利和薪酬待遇等方面比较薄弱,尤其随着资历的增加,可期望的薪酬待遇和社会福利增长空间较小,而机构内对人员缺少职业引导和职业规划。 《公益时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对于刚走出校园的大学毕业生而言,行业发展前景、个人能力提升是选择第一份工作时被提及最多的两个标准,薪酬因素并不吃重。 作为一家致力于培养青年公益人才的公益机构,零点青年公益创业发展中心大部分工作人员是刚走出校园不久的年轻人。中心总干事沈旻介绍,他们团队中的年轻人,最突出的特点是对公益组织有热情,愿意在专业化的团队中锻炼个人能力。虽然薪资问题对于他们机构而言并不是最大的压力,但对于很多公益组织而言,这的确是阻碍发展的严峻问题。 从市场总量上看,把公益组织作为职业第一选择的学生还是比较少的。据华东师范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邹文介绍,近两年该校应届毕业生参与支教项目的人数攀升,但真正去NGO全职工作的同学还是少数,公益行业还属于“冷门行业”. 沈旻坦言,除了大部分公益机构所提供的薪资和学生的期望有一定距离以外,公益机构自身实际运作能力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公益行业发展所存在的壁垒都直接影响了很多优秀毕业生对于进入公益行业发展空间的判断。 公益人才结构性矛盾 调查显示,有80%公益人才表示愿意将公益作为终生职业,并表示会留在现机构工作,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近6成的机构有人员离职流失,且其中有近8成流向了非公益领域,待遇低是主因。与之相对的是,NGO数量不断攀升,人才需求巨大。 优秀人才能够帮助机构成长,但同时优秀人才选择工作的标准也相对较高。 沈旻认为,这样的结构性矛盾客观存在,但短期内较难解决。这里面牵涉到政策对公益从业人员薪资的限制、公益机构本身的能力建设空间对于优秀人才的吸引力等多方面原因。“商业机构中有多少人真正愿意转身投入公益,从长远看这可能也会影响整个行业的薪资预期。”沈旻说。 沈旻介绍,作为公共服务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美国高等教育中对于公益组织的治理、运作、项目评估等专业方向已经发展到了相当成熟的水平,而与之对接的是已经具备相当规模的公益行业,存在大量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机构。但目前国内的教育培训体系对于公益组织人才的培养还未达到这样的水平。 “从公益大角度去理解的话,有志于投身公益的同学毕业后不一定非要一开始就跑到公益机构去。也可以选择大企业的CSR部门,或者是真正接地气的研究机构,对中国社会面临的问题、机遇和挑战有真实的感知和思考,才有可能提供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沈旻说。 邹文则认为,自身的兴趣和个性是择业时需要重点考虑的一个问题。她的建议是,在其它领域工作的同学,可以在正式工作之余参加一些志愿活动。 延伸阅读 NGO普遍招人难 据2010《中国公益人才发展现状及需求调研报告》,调研发现NGO招人难是普遍问题,尤其是草根NGO.而对资源相对充裕的非公募基金会和公募基金会来说这个问题好得多。 在招人困难的原因上,“待遇低”首当其冲;其次是“满足能力要求的人才数量少”,很多NGO负责人表示,虽然NGO组织提供的职业环境并不优越,但对人才的要求依然很高。目前的就业观念和社会大环境都限制了相应人才的培养和流入。 调查显示:NGO组织基本薪资与全国水平趋同,差异不甚大;但是高级管理人员与其他行业差距很大,上升空间小。从总体上看,大部分NGO从业者(含薪资相对较高的国际NGO)的薪资收入在5000元以下,约占90%.社会保险差:近4成机构未给员工上社会保险。工作强度大:67.0%的NGO从业者表示NGO的工作强度非常大或比较大。20%以上的人平均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 过半NGO遭遇过离职考验,领域内人才流动难补旺盛的需求。从业人员离职的主要原因:待遇低,发展空间狭小。NGO对人才需求迅猛,项目管理、筹资、公关传播岗位人才需求最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