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项目万福达化工厂的建设工地彩旗飘飘.
都是开发区惹的祸?
2月23日,记者在东营仙河镇的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界域看到,一条并不宽敞的土路上,运土的大货车从保护区进进出出,路的东侧是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曾经的湿地遭遇填土,多家化工厂纷纷进驻;路西侧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成为化工园的取土处,昔日的沼泽沦为空洞,候鸟无处安身。
车子在颠簸不堪的路上继续北上。走过一段路程,西边的马路牙子上不断出现一块块白底红字的水泥界碑。随行的当地居民张先生突然喊道:“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千二管理站‘东方白鹳保护区域’宣传牌也不见了!显然,有人不想让人发现界碑,原来在建化工园的填土,都是保护区的土。”
隔开保护区与化工园的乡村柏油路已被过往拉土的车辆碾压得坑坑洼洼。记者看到,从自然保护区挖土填路东的化工园区场地,“填土工程” 明显破坏了将路两边保护区边界内外的湿地。
继续前行,当地居民告诉记者:“这里的一个牌子不见了。这里原来有一道绿色铁门矗立道路中央,铁门两侧写有‘给后代留下一片蓝天碧水绿地,努力保护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字样的标语,落款为‘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千二保护站’。”
当记者在“东方白鹳保护区”的界碑“遗址”驻足时,放眼望去是大片被翻起并堆积成两米多高山丘状的干土地,而对面是一座座崭新的厂房,高耸的烟囱,一片片厂房映入眼帘。
“要是知道这路这么难走,我就不会过来。”出租车司机王师傅说。“保护区的土被挖去填了开发区的地,而保护区内也有被平整的土地,将来可能保护区也会被开发区‘吞并’。”
东营港经济开发网站2月28日的消息显示:为积极响应今年“跨越发展、又好又快”的工作总基调,全区上下发扬吃苦耐劳、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增强一流意识。刚刚立春,天气尚未转暖,施工现场已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局面,工人们正在紧张地施工,大型机械设备轰鸣运转,好一派繁忙景象。
该网站消息还显示,2月15日上午,东营港经济开发区隆重举行了2012年春季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网页资料显示,此次开工的9个项目,总投资约128亿元。这9个项目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生态环保要求高、经济效益好,建成投用后将大大提升开发区的产业层次和竞争力。……为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推进黄蓝经济区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不过,记者调查发现,包括已经落户的企业和这9家企业的环评报告,有的在网上及时公布了,不过有的网上公示时间和实际公布时间相差几天或更长时间。这也是当地居民质疑信息不透明的问题。
海科瑞林是开发区投入生产的第一家化工厂,生产汽油、液化气等产品,在东营市有关网站上,暂时查不到环评批复。
记者查询了2月15日重点开工9个项目的有关资料,至少5家企业的环评材料没有网上公示。
山东龙港化工有限公司年产14.5万吨异丁烯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山东恒顺化工有限公司19万吨/年丙烯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开资料显示是由青岛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来做的。但环球网记者进行电话采访与求证时,对方称不是他们做的环评报告,而是有人借用了他们的资质,具体情况让联系建设单位。记者联系采访建设单位未果。
另外,橡胶技术网显示,山东华懋新材料有限公司一期工程10万吨∕年溶聚丁苯橡胶(SSBR)、10万吨∕年顺丁橡胶的项目登记注册、立项审批、安评、环评已于2010年6月完成;据市场消息,该装置初步计划2011年10月投产。
山东华懋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10万吨/年丁苯橡胶装置及10万吨/年顺丁橡胶装置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相关人士3月5日在接受记者电话询问时表示,“怎么这么多人打电话问这事”,“有什么问题吗?”随后挂机。
记者查证,山东华懋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10万吨/年己内酰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公告第一次信息公示发布时间为2011年10月15日,山东华懋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10万吨/年丁苯橡胶装置及10万吨/年顺丁橡胶装置环境影响评价公告第二次信息公示时间为2011年11月15日。公告说明自公告发布之日起十日内,建设单位或受委托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单位为公众提供相关资料的查询、查阅服务。而第一次网上公示时间为2011年11月16日。
自然之友《通讯》公众参与议题负责人常成告诉记者,关于环评资质不能出让的规定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的第36条规定:评价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取消其评价资质:(1)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评价资质的;(2)涂改、倒卖、出租、出借资质证书的;(3)超越评价资质等级、评价范围提供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服务的;(4)达不到评价资质条件或本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的业绩要求的。他说,如果有出借出租资质的行为,国家环保部应当取消该评价机构的评价资质。
记者从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网址上认真查看还发现,该园区内绝大部分和石油化工有关。而所有这些化工企业几乎都位于东营港临港工业园内,有的与保护区最近的距离不足5米。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团工委书记巴海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化工园所在地并非保护区,而且保护区分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只有核心区不能动。“并且化工园和保护区之间有一公里宽的树林带。”记者走访多处未能发现这一树林带,打听几位当地居民,他们都明确表示:“不知道这个树林带在哪里。”
“哪里有树林呢?就是路上的几棵树,您也看到了。一公里?呵呵,就一路之隔。无疑在湿地旁边种下一个巨大的污染源而已。我们身边有个弹药库,那是什么感觉?”一位当地居民告诉记者。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正旺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在保护区边缘建化工厂,如果排放没有达标,工厂排放出来的废水废气会直接影响保护区内鸟类的生存环境,其次,人为设定的保护区有边界,但鸟类的活动是没有边界的,如果化工园离保护区太近,尤其是像‘点天灯’这种现象的存在,将会影响到鸟类的迁徙。
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关于防范环境风险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特别对化工石化类项目的环境风险评价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新建化工石化类建设目及其他存在有毒有害物质的建设项目,必须进行环境风险评价。”对于具有发生潜在事故风险的化工企业,由于原料、中间体、产品大都属于易燃、易爆或有毒的危险品,品种多、数量大,一旦发现泄漏、火灾、爆炸事故,不仅将影响当地环境空气、饮用水源等,甚至可能对生态敏感区造成严重后果,同时由于环境风险事故本身的不确定性,其潜在风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后果在环境风险评价中均应得到反映。因此,化工企业的环境风险定量分析难度很大,化工企业环境风险评价已经成为中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重点及难点。
那么怎么能让众多化工厂离自然保护区这么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