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1981年12月13日,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这是建国以来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对绿化祖国作出的第一个重大决议。决议指出,凡是条件具备的地方,年满11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除老弱病残者外,因地制宜,每人每年义务植树3棵至5棵,或者完成相应劳动量的育苗、管护和其他绿化任务。决议号召全国各族人民“人人动手,每年植树,愚公移山,坚持不懈”。 (2012年的植树节主题是: 义务植树共建绿色和谐家园,植绿护绿共创省示范文明城市。)
不知道从何时就开始盼着这一天,今天终于来啦。昨晚玩得很晚,兴奋地有点难以入睡,早晨7点准时起床,麻利地收拾完,我们寝室一行人(她社长,小环,左左,小吴,小丽)冲向餐厅,我两口并成一口,狼吞虎咽地搞定了早饭。我们哼着小曲边说边笑地走到了南门。童鞋们可能比我还猴急早早地在门口集合并排成了两列纵队,整装待发。我兴奋地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但说实话其实我心里有点忐忑,因为我本是个十足的路痴,让我带队这真是最糟糕的决定,我心里实在是没有底……果然走了几分钟人群中就出现了分歧,我说往南,有人说往东,唉,还是打电话给吴儿(会长)吧,最终还是我错了(意料之中)。 (等车——最不喜欢的事)一提到19路公交,我气就不打一处来,不仅数量少,而且还那么挤。等了好长时间才坐上车,路上插曲不断,我本以为司机姐姐知道在哪里种树,就放心的让她开车,可是她根本就不知道,差点把我们放错地方。还好不是很远,不一会我们就到站了,本以为我的不幸暂时可以告一段落了,路上我们遇到好多社团,我“不幸”地(其实是不幸中的万幸)遇到了潍坊学院的环保会长,可能因为是同道中人,我们一见如故,探讨了一下彼此的经验并留下各自的联系方式。话锋一转,我们这边已经排好了队拿着会旗,穿戴好准备着大干一场了。一进山,映入眼帘的不是树,不是草,而是人,是车,用满山遍野来形容一点也夸张。废话少说,我们三步并成两步恨不得一步就迈上山顶,大部队被我们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在路上就看见市领导拿着工具正干得热火朝天,由于人多工具少,像我们这样来晚的只能眼巴巴地站在一旁看,心里那叫一个急呀,恨不得随便抓一个手里有工具的同学对ta说:同学你休息一会儿,让我来……好吧,你们种我来拍,无聊的我这边转转,那边看看,哟,好多领导哦,好多义工(潍坊义工,鸢都义工,还有我不认识的),有小学生、中学生、大专生,当然少不了大学生,摄像的,照相的,报道的。总之一句话,什么人都有,老的少的,男的女的,这真是全民参与,义务种树,同时也验证了那句话: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种树。领导种的差不多了,该轮到我们施展拳脚的时候了,我们接过领导的“使命”(手中的铁锹),这种一棵那踩一下,虽然满怀热情但是确实不轻松,石头很多,土还很硬,反正一个字:累……但是很开心,我分别与潍坊学院的新老会长种下了友谊树。 大家互相帮助,我跑这儿跑那儿,哪里有树哪里就有我的身影,不认识没关系,目标(种树)一样就行。一棵小小的树就这样神奇地把我们这些素不相识的人联系到了一起,哈哈,我偷偷地体会着其中的快乐。一上午转眼间就没了,该收拾行囊打道回府了,大家合了影,互相道别,本以为结局像小学作文里的结尾一样——种完树,我们就高高兴兴地回家了,可是很不幸,光顾着说笑,娟儿手里的铁锹忘记还回去了,这该咋办,我们是最后一批走的,还给谁?思前想去,唉,领养了吧,把它放在荒郊野外也挺可怜的,最终会长决定由我保管,作为我们的私人财产等我们的花园竣工了,就为我们所用啦。这次植树收获确实不少,收获了快乐,收获了友谊,收获了铁锹,多希望一年有好几个植树节多好呀。。。
三个活宝
真爷们儿
合个影留个念
我和新会长种棵友谊树
人山人海
我和老会长再种棵
闲的难受
人好多
好专注竟没看见我
这边报道独好
大专组
中学组
荒山被我们洒满了绿色的种子
孩儿们加油
领导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