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齐心,救助黑熊 2012年3月10日,“承诺自然”环保协会各部门一行十九人和一名来自厦门的志愿者一起参观了位于成都龙桥的亚洲黑熊救助中心,对活熊取胆及其危害做进一步了解,为后期宣传抵制黑熊抽胆收集了有力资料。
经过将近五个小时的辗转,一行人到达了由谢罗便臣女士创立的亚洲黑熊救助中心。在内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首先参观了基地的教育室,在不足三十平米的小房间里,一行人通过照片对基地十二年风雨史有了初步了解,对黑熊的悲惨遭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随后,一行人跟随着解说员参观熊舍。恰当正午,许多黑熊都在午睡,睡姿各异,憨态可掬,惹得采访着直按快门。最后,一行人来到悬挂着死去黑熊名字的“墓园”表达哀思。
一位拜访者说:“短短两个多小时的参观,留给我们的不仅是黑熊憨态可爱的身影以及看到他们快乐生活的欣慰,更多的是被利益集团残害黑熊行为激起的热血之情:保护黑熊,势在必行” ,“我们不会因你的离去而软弱,反而会更加坚强”,我们在行动!
小海马
2012年3月10日. 评论(金鱼): 月熊 从没有那样一份想对一种非语言类动物哭泣的冲动!
月熊,因以胸部有一轮似镰的白色弯月之熊而得名。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或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也更是一个陌生的物种。它们没有大熊猫的出名和珍贵,也没有北极熊那样的硕大和引人注目。它们所拥有的无非是流落于荒野深林里的孤独或被囚养于铁笼钢锁中的咆哮。一副铁“马甲”,一根穿透于胆囊的导管;没有自由,有的只是穷其一生的无尽痛楚。这就是黑熊养殖,这就是活熊取胆,这就是只有在中国仍为合法的财富市场。没有太多的人去了解胆制品背后的辛酸,也没有太多的人去关心那理论上能给予自己许多“福利”的“无知”对象,但却正是这样一群“黑瞎子”的痛苦才给那样一群“文明人”提供着合法貌似也合情合理的财富与健康。其实人类也只是那千百万物种中的一个,他应无权像奴隶主那样去对待其他物种,以用其他生命的痛苦来延长自己的生命!
人无情,比之草木若何?当有为趋为势的消费者,亦当有利欲熏心的生产者。在这样一个合法的圈子里,谁又能说这是一种违法呢!或许也只有动物保护和环境保护者还能真诚地嚷嚷两句“不道德”的论调。但却又有那样一群“孤独者”抛弃喧嚣的都市,摒弃国界的隔阂,为着一个共同的信念:Saving the moon bears.而毅然的走到了一起。他们来自亚、美、澳,他们的工作简单而又复杂,他们的宗旨只是要拯救黑熊,拯救一个最普通却又最痛苦的物种。他们的资金来自筹款,他们的场地还得付与政府租金;他们得接纳四海访客,得一遍遍的传播爱熊火种,也还得为救助进而达到法律保护黑熊的目标而不懈努力。只能说他们是伟大的,是默默的伟大,是一个高级物种中的“良知”对另一个相对低级物种生存权呐喊的伟大。有情与无情并无绝对的界限,但却在这样一个相对的时空里书写着两种同是渺小的不同概念! 熊有信,当为死生相扶!成都龙桥亚洲黑熊救助中心目前生活着一百六十六头经各方努力而拯救自中国各省不同熊场的取胆黑熊。它们大多在进入中心之前就早已是风烛残年,饱经牢笼苦痛,由此中心也已是送去了九十余头黑熊“入土为安”。中心的黑熊都有自己的名字,黑熊陵园里那一排排的名字背后也尽是一个个为中心工作人员所念念不忘的生命故事。“安德鲁”是中心拯救的第一只黑熊,它最大的特征就是左熊掌不知何年断于何地,或许是早已作为美味佳肴进入了那不知名的“富贵人”之口。“安德鲁”自卡车以原紧闭其十余年的铁笼运抵中心,中心对其进行了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眼、齿、耳及皮肤、导管等的表象鉴定。在颤巍巍的适应了一段地面生活后中心又对其麻醉进行腹部引胆导管和因长期插入导管而致生肿瘤的摘除手术。在中心,“安德鲁”是坚强的,它会用三只脚支撑着在园地憨憨的走动,也会攀爬,会游泳,还会逗着其它“同样幸运”的黑熊打闹翻滚……“安德鲁”死了,中心为其举行了小型火葬和追悼会,为其塑了雕像。或许“安德鲁”只是这众多黑熊中的一个,但它却是一个缩影,是这一群自苦地进入乐界的黑熊的缩影。它们重新有了它们自己的快乐和天性,但这样的幸福却仍还是很少很少! 没有谁比谁高贵,也没有谁能够理所当然的凌盛于谁。自然赋予众生的平等生权若为自命不凡的“人”所颠覆,这该是怎样的一种不幸与悲哀呵!
带队的三个“老人”和园区工作人员在“安德鲁”塑像前
行走在路上
进入园区要签到
活熊取胆
随队小孩进入铁笼
救助园区
很可爱的月亮熊
西藏棕熊凯撒,重750斤
黑熊墓园
可替代药用植物
活熊取胆分布
救助中心的纪念品
队员开会总结及策划安排后期宣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