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22 10:43 来源:中国环境报第4版 作者:牛玲娟 颜莹莹)
◆牛玲娟 颜莹莹
对于北大的贝迩旗舰课,张世秋教授认为,公共课程的形式对传统的环境学科教育是一种革新,有助于环境教育在高校中的普及。
如今在北大环境学院攻读博士的阳平坚是2005届贝迩学员。他回忆说:“我报名选课时,人数已经满了,在经历数番对任课老师的轰炸和求情才如愿以偿。”
北大的贝迩旗舰课上经常会请来政府、企业、研究界等方面的专家给学生做讲座,比如原国家环保局局长曲格平先生,联合国前副秘书长莫里斯・斯特朗先生,以及浙江滕头村村委书记等,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形式也别开生面,甚至把课堂搬上了中央电视台。学生经常有机会上台锻炼和展示自己。课程结束后,许多同学看到自己当年在台上的动作、言语或者形象,都忍俊不禁。
何钢,首届北大贝迩旗舰课程学员,现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能源和资源小组”进行博士研究。谈及现在所从事的研究领域,何钢认为,愈演愈烈的能源与环境危机,让跨学科、跨领域的交叉研究成为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必要途径。而当初正是贝迩课程所倡导的这一理念,不仅成为他当时选课的动机,也让他在今后的研究中受益。
对于北大的贝迩校友来说,他们从贝迩课中收获的,不仅仅是互动式的课堂与前沿的授课内容所带来的直观冲击,更是一种可持续的传承。
阳平坚博士说,当年北大贝迩课程提供的研究课题有十几个,CDM(CleanDevelopment Mechanism,清洁发展机制)就是选题之一,在当时绝大部分人还不知道CDM为何物的年头,研究小组可谓是走在最前头。课程结束后,小组并没有就此了事,而是发起成立了中国高校第一个以气候变化作为专门研究对象的学生社团:北京大学清洁发展机制研究会(PKUCDM Club)。经过几年的成长,它已经成为颇有影响的学生社团。
而另一个颇具影响力的社团――北大环境公共政策研究社,则是由贝迩二期学员发起成立的。他们认为,许多先进的环境技术没有得到推广和应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公共政策的原因。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研究社充分利用北京大学的学术资源和人才优势,开展了对环境政策、气候变化、低碳发展等相关重大问题的研究。
更具传承意义的是,当年贝迩课程中有个“公平贸易茶”小组,曾深入贵州凤冈县,对其生产的有机茶产业进行调研。随着研究社3年一换届,不断的吐故纳新,这一研究课题却得以传承并发展。受凤冈县委县政府委托,研究社将对凤岗的有机低碳农产品进行综合规划,并通过公平贸易的途径包装和推广,打造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创新模式。
“让没有梦想的有梦想,让有梦想的有行动。用这句话形容贝迩课程再贴切不过,”何钢说。
贾峰认为,当时在北大开设贝迩旗舰课程时,对贝迩所期待达成的一个最终目标,是培养那些受过综合训练的,掌握全面知识,能够适应环境问题所带来的挑战的人才,这些人可以超过一般人的眼光与传统的视野,把环境问题放在一个基础的角度用系统的方式来思量。而现在来看,在全国推广贝迩理念并培养这种跨界复合人才,需要有一支精良的、要求更为严格的师资团队,将来能够系统的建设开发一系列适合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现状的课程群。
与北大贝迩旗舰课程几乎同步,2004年,北京师范大学开设了“环境公共政策研究”课程。一个以技术的市场化为突破口,一个以政策研究为导向,北大与北师大的课程遥相呼应,成为贝迩系列创新课程的示范。2009年北师大的“松花江流域环境公共政策研究课程”联合了东北师范大学和哈尔滨师范大学,开创了以松花江治理为纽带,三地学校同时开课,并在教学过程的节点上三校师生在三地进行面对面交流的教学新模式。
“这一尝试使我们体会到中国高校可持续发展教育急需改革和创新,教师和学生在面对全球环境危机时,针对共同关心的环境热点问题,进行讨论,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这将是国际创新人才培养的最佳教学模式。此次课程成果受邀在2009年日本举行的中日韩环境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演讲,得到与会专家的肯定和好评。”北京师范大学刘静玲教授说。
埃克森美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苏玲女士受邀参加了刘静玲教授主持的“北京师范大学贝迩沙龙”。苏玲说,“那次沙龙的主题是政府、企业与社会,共创绿色未来。我们很欣喜地看到各学科、各专业的大学生们非常喜爱贝迩课程,并积极参与了环境课题的研究与探索。我们期待未来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大学加入到贝迩项目中,为中国培养更多跨界复合型人才及具备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环境领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