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广州高校环保社团的宗旨与运作模式的探讨(罗海波)
各位绿友,在下冒昧于此发言,希望可以带来一点看法与更多思考交流,当然包括各种评批指导~~
对广州高校环保社团的宗旨与运作模式的探讨
(一)
运作模式是关于“怎么做”的问题,比如从A点怎么走到B点。在讨论这个问题前,我觉得很有必要思考的是环保社团的宗旨,相应而言,它是关于“为什么”、“做什么”的问题,毕竟,首先得明确的是“A点在哪里”、“B点在哪里”、“为什么是从A点走到B点”。而全面的理清某个环保社团的宗旨必然涉及到它的历史,即几年前或者十几年前老人家设立这个社团的初衷是什么,然后这一路践行下来发生了什么,当然需要结合上当时的校园环境甚至社会环境了,这就给想要从社团自身经历寻求参考思路的现任负责人造成麻烦,这种复杂性让他们无从下手;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每隔几任的一些成员,往往是担任干部的,他们的决策改变或影响了社团的发展,从而使社团之后的宗旨与定位也发生改变,这也说明环保社团的可塑性、主观性很大,在历届负责人的主导,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同一个环保社团每隔几年就有一次换脸,也就是宗旨的改变。
那么,现在值得思考的是:这个的社团现在的宗旨是什么呢?这个宗旨是这一任成员都认同的吗?如果不去回答这些问题,这个社团就像断线的风筝,虽然也在飞,却无法掌握自己的方向。比如这个社团不停的接活动做,每月一个,似乎只有在做活动,社团才有存在感,成员才能有关系,但为什么做这些活动呢,成员不需要讨论,只需要会长吩咐,部长跟进,干事执行就可以了。可是,有人会说,我们做这些活动是在保护环境的,我们社团的宗旨就是保护环境啊,所有干事加入这个协会也是因为他们有保护环境这个信念啊,这些难道有错么?是的,我觉得这样说法是敷衍了事。我承认加入这个社团的干事、会员很多是因为具有环保的信念,但这似乎与认同这个社团的宗旨没有关系,也许当初只是因为这是个有着“环保”名字的社团,学校也就只有这个环保社团了,而且,干事这一层在社团架构上只是执行层面,很少参与到项目决策甚至社团的规划,所以他们没有对项目的选择自由,只有干活或者不干活。那干部这一层真的在做环保么?这样的不断沿袭往届的环保活动、不停外接NGO的环保项目,资金不够的时候把目光投向各种基金会资助项目、企业的营销活动,整天忙碌在项目书、评估表的撰写上。似乎,干部层也失去了某种自由。整个社团都被盲目的环保活动绑架了,所谓的社团宗旨也被架空了。难道,做了环保的活动就可以保护到环境了?就可以增加成员对社团的认同感了?从而可以忽视对社团的宗旨做认真而自由广泛的探讨了?到最后,大家的热情褪去了,活动被淡忘了,干部换届了,剩下了个社团的空壳子,几号不死的环保圣斗士;而校园的环境问题呢?之前关注过的环保问题呢?有多少变化有人提起?
既然社团的宗旨是如此的重要,那现任负责人应该怎样制定社团的宗旨呢?是否有一些思路来评价这个社团的宗旨,从而使社团实现其价值?正如上文所提到的,对一个历史比较长的社团,想要从自身借鉴经验,可以做一次比较全面的调研,包括历届社团的发展状况、对历届活动整理与总结、历届成员(特别是干部)对社团感受与发展建议等等,从中窥探这个社团走了怎样的历程、适合做什么;考虑了历史经验,还需要对现任的成员做一番社团现状评价与发展需求的调查,认真而广泛的探讨现任成员的个人与整体需求,这才是影响社团现在走向何处的重要因素;最后,还要参考那些NGO长辈的意见,特别是见证过、参与过这个社团历程的人士。
我觉得这条对宗旨的探索之旅注定是耗时费力但未必有现成硕果的历程,但重要的是这样的决策以及在过程中的感悟和经验,这些将对参与的成员以及后来的接任者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与思考。至于评价社团宗旨的思路,我觉得应该是有的。有一种说法是我做社团负责人时所认同的,大致是说管理一个学生社团要致力于三个方面:一是成员的成长,二是组织的发展,三是服务对象的受益。现在回想起来自己根本没有做到这三点,特别是第一点。
关于社团的宗旨,最后我想分享一点感受。
首先,这是个环保社团,它的所作所为,不管是成员、组织以及服务对象的发展,环环相扣,最后都是合力于保护环境的。那就产生一个疑问,怎样才算保护到环境呢?或者说,环境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如果仅仅靠在校园搞几个活动号召同学节水省电,就可以解决校园的环境问题么?我觉得环境问题应该是一个关系到公共利益的问题。比如我们赖以生活的水、空气、阳光、夜空、森林等等,这些是属于这个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是共有的利益,人人有权使用它,而且是让它不受损害避免影响到自身的生命健康。所以,当政府要兴建垃圾焚烧厂时,实际上是说这一片空间是全体公众让渡给政府去代为处理垃圾的,因此,它必须保证焚烧厂技术过关,而不会产生二恶英污染了大气,不会产生废水废渣污染了土壤,同时符合其它相应的环保标准,并接受公众的监督,避免环保问题的出现。但让人伤心的是,河流污染、山土开发、砍伐森林、填海造地等等这些公共领域被破坏已经是司空见惯了,而且大家并不一定觉得这事与自己有关。
其次,社团的成员在现行的教育安排下,进大学前对社会的现状很少有直接了解,也难有去参加解决问题的公共实践的机会,所以,他们进大学后是需要一个知识启蒙与自我成长的阶段的。这个阶段对这个社团也是很重要的,如果说开展项目是实现一个社团存在价值的方式,而个人的行为是受其价值观与意识决定的,那么,这些项目执行者的想法对这个社团就至关重要了。换一个问题来说,对公共领域、公共利益有所关心的是怎样的人?会是砍掉这片林子的商家么,会是每天通宵玩游戏的学生么。除了这条被污染的河流的直接受害者,应该就是生活在城市、了解到这件事情的公民吧。因而,我觉得这个社团若要解决环境问题,第一步就是培养环保公民,让社团成为成员进行了解自我、发展兴趣、开拓社会视野、提高社会参与意识的公民成长平台。
最后,我觉得,许多环境问题的出现往往是多方作用的结果,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更会涉及到多方的私利,这对一个专业的环保NGO来说已经是非常棘手的,何况是学生环保社团。所以,很多时候环保社团的活动倾向于环境教育和环保倡导的,但这种做法不能说不见效果,特别在微博等新媒体的影响下,这类的活动对校园的受众以及传统媒体是有作用的。因此,学生社团的活动能够避免盲目做大、求新,而是依据自身情况,立足本土影响本土,也将会与社会NGO产生强大的合力,实现保护环境的目的。
(二)
我对环境问题的看法让我觉得学生环保社团,应该提供让成员学习成为一名环保公民的条件,以及让成员进行相应的环保实践。但我觉得目前环保社团的运作模式不能有助于这个社团目标的实现,所以这个运作模式也是需要探讨的。
目前我所见过的广州高校环保社团的运作模式大致是这样的:从社团架构来说,社团主要由职能部门(如宣传部)和项目小组(如环教小组)等组成,职能部门扮演的角色是社团运作的一个支撑,比如秘书部负责管理众多的会员,项目小组作用是使社团在支撑上不断丰富和发展,以此开展更多的环保工作。而社团里面的成员关系是通过领导与被领导来实现的。
以上所描述的运作模式,我觉得无法发挥成员,特别是干事的自主性。首先是分工的原因,会长、部长被置于领导者的位置,时间精力耗费在社团的规划、项目策划、文化建设、团队管理等一大堆的事务中,常常无力解决社团长期的发展瓶颈以及了解成员的深层需求,而这些事情反而是对他们更重要的;对干事、会员而言,他们则安于执行领导的任务,在过程中广泛交友,锻炼本领,却不一定会去思考活动的效果及意义,毕竟,这任务不一定是自己要做的。其次,我认为公民意识的学习是一种自我学习为主的过程,它要求每位成员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社团的平台上,主动去寻找学习资源,自发的组织志同道合的同学开展兴趣活动。在此,社团是一个平台,社团干部是共同学习者,也是服务者,而不是领导者。因为,没有基于成员自主意愿的学习,只能是领导者单方面的向被领导者的灌输,使培养环保公民的目标无法实现。
因而,我觉得一种更好的社团运作模式应该是一组服务团队与一班兴趣学生的伙伴型运作模式。其中,这一组服务团队指的是服务这班兴趣学生,运作这个环保公民培养计划的操作者,它可以根据操作的效率及方式,建立职能部门及其它,但团队的宗旨是培养环保公民及倡导环保实践;而这一班兴趣学生则来自经过团队刷选符合本计划的学校学生。但二者并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而是共同参与和实现这个计划的伙伴。
对于这个伙伴模式,有一些方面是需要思考的。一是关于这个计划的制定,应该开放给社团的全体成员,根据意愿及能力组成服务团队;而对于之后计划执行中的更改与修订,更应该由服务团队与兴趣学生共同谈论与决定,从而平衡各方需求,推进计划。二是关于计划的延续以及社团的传承,对学生社团来说,换届是一件无可奈何而重中之重的事情,其中成员的交接、经验的分享以及社团精神的传递更是不可马虎的。那在这种伙伴模式下,这些事情会受影响么?我觉得不用担心。这个社团还是存在的,精神也是延续下去的。这个团队与这班学生共同体现了这个社团,而他们的计划也实践着社团的精神——让更多的人关心环保、践行环保。
当然,还有很多细节与问题是需要在践行这个模式下的朋友们发现与改进的。本人也衷心希望这点想法来带来更多的思考与指导。谢谢!
罗海波
仲恺Greensky环协09届会长
2012/4/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