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内环保组织建立行动指南 中国环保倡导行动网络项目启动会暨首次网络发展研讨会在厦举行
6月14日至16日期间,来自全国30多家环保NGO组织聚集厦门,通过交流、相互学习,共同组建“中国环境保护倡导行 动网络”,并选举了网络指导委员会,为各环保NGO组织开展工作指明了方向。
大家也许还记得2007年6月,厦门市民举行散步行动,最终成功抵制PX项目,成为国内著名的环保案例。而在这次散步 行动中,有人认为厦门环保组织没起到作用。作为当时厦门较著名的环保NGO组织——厦门绿拾字,还只是工商注册的 机构,是难以推动这个事情发展的,即使能,也不宜进行组织“集体散步”等类的倡导。绿拾字总干事马天南说道: 环保NGO组织要运用合理的方法规避风险,要符合法律的倡导,才是可行的,才是适合中国当下国情,能为可持续发展 服务的。
随后,对于环保NGO如何开展工作,如何发展成了众多组织讨论的话题。2009年初,丹麦人权研究中心的项目主任 Bjarne来到厦门,向厦门绿拾字了解开展的工作,并共同设计启动这样一个项目:开发并推广使用一本在中国的法律 框架下,中国的环保民间组织如何参与环境保护的行动指南。
经过两年多的工作,项目组搜集了典型案例,梳理出了中国民间组织的现状。他们发现中国的草根环保民间组织依然 面临很多严峻的挑战,组织发展因人才与资金瓶颈的制约,特别是倡导项目开展过程中,没有法律政策框架下的通用 模型来指导工作,与政府、媒体、公众之间的沟通还存在某些障碍,因此,中国的环保民间组织在发展中的每一步, 都显得特别的艰难。为此,马天南召集了一批环保民间组织一线的伙伴,于2011年9月编辑出版了《中国环境保护倡导 指南》一书,并于同年10月开通了配套资源网站“环保倡导在线”。
《中国环境保护倡导指南》和网站的的公开发表,得到了国内环保NGO同仁的热烈回应,如何进一步深入支持环保NGO 组织发展,需要有共同愿景的组织通过交流、互访、相互学习中有效分享各自工作中的经验,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 于是,全国30多个环保NGO聚集厦门,参加由厦门绿拾字主办的中国环保倡导行动网络项目启动会暨首次网络发展研讨会。
在3天研讨会上,大家分享了丹麦人权研究中心 Francesco讲的《法律为基础的倡导和网络的基本概念》、云南大众流域管理推广中心于晓刚主任讲的《NGO绿色信贷倡导》、云南大众流域管理推广中心林杨讲的《社会影响评价》、杭州市生态文化协会总干事忻皓讲的《公众协作互动型环境监督》、香港地球之友项目专员陈志强讲的《超级市场超级浪费》、台湾环境保护资讯协会谢璧如讲的《白海豚守护浊水溪环境信托认股》、达尔问自然求知社项目负责人王秋霞讲的《PM2.5民间自测行动》。
30多位与会者讨论并通过了“中国环保倡导行动网络”章程和网络指导委员会工作标准,并公开投票选举了厦门绿十字的马天南,香港地球之友的朱汉强,环友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的李力,云南省大众流域管理推广中心的于晓刚,杭州市生态文化协会的忻皓,自然之友的张伯驹为指导委员会委员。投票选举台湾环境资讯协会的谢壁如和厦门大学法学院的朱晓勤教授为专家顾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