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2746|回复: 0

2006"地球奖"在京颁奖 中国将加大环保的公众参与度

[复制链接]

13

主题

9

回帖

28

积分

水滴

积分
28
发表于 2006-5-3 17:5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6年度地球奖颁奖仪式今天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共有十人和三个团体获奖,另有十人获得提名奖。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李仁臣等到会祝贺并为获奖者颁奖。潘岳在颁奖会上指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春天即将到来,中国将进一步加大环保领域公众参与的力度。

本届“地球奖”获得者当中,有业余从事环保工作15年,研究发明环保节能技术39项的环保科技工作者;有自费回收废旧电池30余万节,志愿服务10000小时,组织20多个国家的中外志愿者20000多人次绿化衡水湖,植树十万余株的“地球女儿”;有默默从事环境教育工作长达20多年的普通中学教师;有提着菜篮子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呼吁使用菜篮子,杜绝白色污染的农村汉子;有15年坚持不懈开展“携手‘1+6’,呵护我地球”等系列活动、发表过50多篇有关节能环保小论文的学生环保社团。

潘岳在为地球卫士们颁奖时说,本月17日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隆重召开,温家宝总理在会议讲话中提出 “十一五”期间环保工作要加快实现三个转变,即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总理还说,如果有一天经济发展了,生活富裕了,但人居环境恶化了,那就不能说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因此,这三个转变的开始,必将带来环境保护工作的春天。而推进三个转变的实现,公众参与必将成为不可或缺的一支力量。

潘岳说,保护环境是全民族的共同事业,仅凭环保局是完不成的,必须依靠人民群众,更需要全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的社会监督,扩大环境信息公开范围、健全社会监督机制。在六次大会上,国务院领导明确提出要倡导环境文化与生态文明,这对建立环境民主法制,对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对最终迈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非常重大。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春天即将到来。

潘岳指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程度,直接体现着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水平。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已有越来越多的民众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但参与的程度还不够深,参与的范围还不够广。2月22日,国家环保总局正式发布了《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这是中国环保领域的第一部公众参与的规范性文件,是贯彻国务院《决定》中关于“健全社会监督机制”内容的实际行动。今后,国家环保总局将以此为突破口,建立一套覆盖环保行政许可各领域、各层次的环境信息披露体系,用更加具体的制度和更加可行的程序来保证公众对环境事务的有效参与。同时,也将进一步加大力度推动环境信息公开化和环境决策民主化,鼓励环境公益诉讼,并积极发挥公众和民间环保组织的作用。

潘岳最后希望地球奖的每一位获得者能带动身边的每一个人,在保护环境的道路上挽臂同行,共同为保护地球母亲、为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而默默奉献。

本次活动赞助商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海洋及三位“地球奖”获奖者代表也上台发了言。自费回收废旧电池30余万节的河北省衡水市地球女儿环保志愿者协会会长赵鸿在发言中说:“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一定会让地球母亲焕发青春。”提着菜篮子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呼吁使用菜篮子,杜绝白色污染的浙江省永嘉县渠口乡珠岸村 村民陈飞把菜篮子带到了讲台上,并在发言后将菜篮子赠送给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

“地球奖”是由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和有关单位于1997年共同设立的,旨在表彰社会各界人士在保护环境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经过逐年不断完善,“地球奖”日益受到社会公众的关注。本年度地球奖由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和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共同承办。(韩林)


2006年度“地球奖”获奖者事迹(十人)
王国平(河南省环保局局长)

作为河南省环保局局长,自上任以来,带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身于环保事业之中,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他的带领下,河南省扎实开展工业污染防治工作,强化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重点流域、区域和城市的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为社会的环保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视环保法律的尊严高于一切,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放在首位,竭诚为群众排忧解。,他待人诚恳、谦虚谨慎、性格平和,但是在涉及人民群众环境权益的原则问题上,他又是一个不讲情面、不恂私情的“斗士”,对环境违法问题严查不待。近年来多次获得全国、河南省省先进工作者。在2005年度全国环境系统工作会议上,王国平代表河南省环保局作了典型发言;河南省的环保工作也得到了国务院的充分肯定,在即将召开的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河南省政府将作典型发言。这些既是对河南省整体环保工作的肯定,同时无疑也是对河南省环保事业的领头人――王国平同志的充分肯定。

张亚平(新疆若羌县党委书记)

在“胡杨精神”的激励下,他以一个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炽热情怀和无限忠诚,努力践行“三个代表”,带领若羌各族干部群众向恶劣自然环境挑战,向贫穷落后挑战,向封闭愚昧挑战,艰苦奋斗,排难而进,大力发展红枣富民产业,积极创建绿化园林城市,努力改善生态环境,实现脱贫致富和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情,被当地百姓亲切的称为“红枣书记”。造林绿化,丰碑巍巍,他正在以更加豪迈的气概和坚实的步伐,努力把若羌建设成为西部生态环境优美、生态经济发达、生态文化繁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精美绿洲。

赵鸿(河北省衡水市地球女儿环保志愿者协会 会长)

作为一个关注湿地保护的志愿者,河北地球女儿环保志愿者协会会长,她自2001年开始在衡水胡自然保护区组织大型志愿者义务植树,义务宣传湿地知识、野生动物保护法、河北省义务植树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各种形式宣传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保护华北之肾——衡水湖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也为环保志愿者竖起了一面旗帜。

多年来她自费回收废旧电池30余万节,志愿服务10000小时,组织中外志愿者20多个国家20000多人次绿化衡水湖,植树十万余株。先后获得中国绿色知音环保志愿者协会颁发的“地球女儿”环境奖,世界华人华侨社团联合总会等单位联合颁发的“英才人物奖”,团中央颁发的中国青年志愿者活动金奖,河北省十大杰出青年等称号,为环保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刘宝敬(山东省苍山县交通局工程处 高级技师)

一个优秀的环保科技工作者,曾被评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十大民间环保杰出人物”,业余从事环保工作15年,研究发明环保节能技术39项,在专业技术领域填补了国内空白。为此,家居危房,债台高筑。吃尽了苦,受尽了累,还招来了许多人的不理解,但他对此不屑一顾:“保护环境和节能技术研究虽是我的第二职业,但是我毕生努力追求的事业,为此拼搏终生不悔。”

安世远(青海省环保宣教中心 主任)

八年来致力于青海省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事业,积极创造条件强化宣传教育能力建设,认真组织开展各类环保宣传活动,主持编印了多种环境保护宣传资料,策划组织实施“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知识普及计划,策划创立了“青海杯”这个青海省唯一的企业环保宣传品牌等有着重大影响的环保宣传活动,组织开展“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创建“绿色学校”73所,积极探讨环保科普宣传和环保常规宣传的结合点,实现了绿色创建和环保教育的突破,自己采写的环境新闻作品也多次获奖,曾被评为第六届“杜邦奖”环境好新闻、中国环境报好新闻、“中华环保世纪行”好新闻等奖项。使全省环境宣传工作社会化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有力宣传了青海的环境保护,对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起了积极作用。

何平均(四川省富顺县第二中学 高级教师)

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师,却有着不平凡的人生。从事环境教育工作长达20多年,他对环境教育事业热爱执着、勇于探索、无私奉献,有良好的师风师德,在实践和理论上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利用课堂深透、环保实践活动、环境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把培养学生的环境素养、科技素养、人文素养有机结合。提高了学生的环境素养和综合素质,为高校培养了一批喜爱并立志环保的优秀学生,多次受到各种表彰奖励。他把人生的黄金岁月献给了环境教育事业,并作出了突出贡献。

陈飞(浙江省永嘉县渠口乡珠岸村 村民)

作为一个年过半百、勤劳善良、朴实无华的农村汉子,从他的家乡温州市永嘉县开始,自费走遍浙江省11个城市,并且提着菜篮子上长城,到上海、广州、武汉、南京等地,向市民赠送竹篮,呼吁使用菜篮子,杜绝白色污染,引起社会的关注。并在他的家乡渠口乡珠岸村发起创建了全国第一格无塑料村,在全国引起了巨大反响,被授予浙江省“绿色公益使者”、“中国十大民间环保优秀人物”等称号。同时,他还积极到学校、企业、社区进行环保宣传讲座,向人们灌输“环保从我坐起,环保从小做起”的理念,在促进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改善当地环境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于新兰(江苏省徐州市环保局 副主任)

从事环境宣传教育工作20年如一日,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热情关注支持社会公众参与环保事业,积极为环保社会团体生存发展奔走呼告,先后在国家、省、市各级媒体发表环保稿件1000余篇,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影响,多次获得国家、省、市级新闻宣传报道奖。他经常送教上门,为学生市民讲授环保知识,积极宣传环保基本国策,并且多次自费举办各种环保活动。吃苦耐劳,有勇有谋;坚持真理,开拓创新,堪称新时代环保战线的一位卓越“巾帼”。

宋克明(河南省长垣县绿色未来环保协会 会长)

一个普通的基层共产党员,当初为了改变家乡的污染状况而踏上环保之路,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创办了全国县级第一家也是黄河流域第一家民间组织“长垣县绿色未来环境保护协会”,自费召开“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万人大会,在黄河滩区湿地建立了三个鸟类保护站,并筹建全国第一家民间组织实施的“黄河民间检测站”,被誉为“环境卫士”。十年环保艰辛历程,他花费十万余元,自己却一贫如洗,但他无怨无悔,决心将“保护母亲河行动”进行到底。

周兆木(浙江省富阳市环保局 助理调研员)

19年来一直站在环保工作前线,身先士卒,勇于创新,无论是环保宣传教育还是环保管理工作都冲在最前线,开创了公众举报有奖的全国先河。呕心沥血,无私奉献,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环保活动从不缺席,每次工作主动承担最难的工作,并且利用休息时间编写相当数量的稿件。退休之后,他不辞辛苦,牺牲业余时间,放弃节假日,不计报酬,不要表扬,积极投入环保公益活动,在广大群众中树起了良好形象,辐射出很大的生命力。







2006年度“地球奖”获奖者事迹(团体)  

中国网 | 时间:2006 年4 月21 日 | 文章来源:中国网  

手拉手护卫队(浙江省余姚市东风小学)

手拉手护卫队以学生为中心,以家庭为阵地,以宣传节能环保活动为载体,依托自编的节能教材实施节能环保教育;15年坚持不懈开展“携手‘1+6’,呵护我地球”等系列活动,取得了很大的社会效益,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近年来学校手拉手护卫队已有50多篇有关节能环保的学生科学小论文相继发表在省、全国级报刊杂志上。学生的“节能与环保”金点子被节能办送到省经委,获得一致好评。《浙江日报》曾以“余姚节能环保教育培养三千小专家”为题对手拉手护卫队作了专题报道。学校课题《以节能与环保校本课程为突破口,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和《节能与环保校本课程的实践与研究》两个课题,分别获得浙江省、宁波市两级人民政府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和浙江省优秀教育科研课题成果三等奖。2005年,又荣获首届中国教育学会二等奖。课题成果得到国家经委等相关部门的重视和好评,省节能研究所还把它介绍给欧洲联盟相关会议。学校连续15次被评为浙江省、宁波市和余姚市的节能教育先进单位,宁波市环保模范学校称号和浙江省绿色学校称号。中央和地方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2005年12月,学校的节能环保教育成果在2005年全国建设节约型社会展览会上展出,中央领导对此予以高度关注和赞赏。

15年风雨历程,学校创造了国内三个第一:全国第一所开展节能教育并取得一定成效,被国家经贸委等七家单位联合发文表彰的学校;全国第一个编出节能教材并在国家“八五”科技展中展出的学校;全国第一个由国际爱因斯特组织委派外国优秀留学生来校共同探讨节能环保教育,并做成An Initiative of Education on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for Children in china即“中国孩子们的节能环保启蒙教育”的课题,送欧盟国家交流评奖的学校。

沈阳市环保局宣教中心(辽宁省)

近年来,沈阳环保宣教中心利用“创模”和“六五世界环境日”等载体开展了一系列声势浩大、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其中,在全国范围内首创沈阳创模标识吉祥物的有奖征集活动,并通过标识&吉祥物画册的形式对广大市民进行“创模”宣传;与市邮政局联手发行了全国第一套明信片形式的创模问卷调查——“新沈阳、新环境——沈阳‘创模’有奖问卷调查明信片”,在我国环境宣传领域开辟了一个又一个先河。

为提高全民环保意识,他们常年在主要路口、街道设置环保宣传路牌;选择重点企业、学校、窗口单位悬挂环保标语,开辟宣传专栏,张贴宣传画;向辖区内社区的百姓发放致市民一封信、市民手册等宣传品。主动与政府、企事业单位、社团组织和社区等相关部门取得联系,构建了一个立体化,多层次的宣教网络。在宣传工作中,他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摒弃了以往派发传单的单一宣传手段,制做了大量以创模、环境保护宣传内容为包装的日常生活用品,免费发放给市民。

在新闻宣传上,沈阳市环保宣教中心以“创模”为主线,紧密围绕碧水、蓝天、安静等六大"创模"工程,组织开展了六大宣传战役,不仅在报道数量上实现了突破,一大批以沈阳“创模”、环境改善为主题的具有广泛影响的深入报道也应运而生。据不完全统计,三年来,有关沈阳创模的媒体报道多达3万余条,其中,省市级媒体24000余条,国家级媒体6000多条,《人民日报》、《央视新闻联播》多次在显著版面进行报道。

几年来,由于成绩突出,沈阳市环保宣教中心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其中,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对沈阳创模宣传给予了高度评价;国家创模技术核查及验收小组将创模宣传作为技术核查和验收结论报告的特点之一给予充分肯定;沈阳市委、市政府发出向环保宣传部门学习的号召;创模宣传同时被列为2004沈阳新闻宣传十件大事之一,并被收入《中国省市高层政要特别关注的99条经典案例——中国政府创新案例》之中。

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环境卫生学教研室

第三军医大学环境卫生学教研室为“重庆市生态环境与人群健康研究重点实验室”

在三峡工程导致库区生态环境的巨大变迁中,水质安全最令人瞩目。自1998年起,该团队联合重庆相关单位围绕重庆和三峡库区水中有机物污染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开展了系统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结果。研究结果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 2005年2月,国家发改委召集国家环保总局、建设部、科技部等七部委在重庆召开“城市饮用水有机污染物调研座谈会”,提出了一系列的水环境污染治理整改方案。该团队的研究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进程。

该团队主持研究的课题“长期饮用纯净水的生物学效应”,发现长期饮用纯净水对机体心血管系统具有潜在危害,由此提出了预防措施。对于指导人群选择健康饮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教研室撰稿并制作了大型系列电教教材《环境与健康》,目前已由解放军卫生音像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八部:《空气与健康》、《饮水与健康》、《土壤与健康》、《光污染与健康》、《电磁辐射与健康》、《垃圾污染与健康》、《环境绿化与健康》、《现代办公环境与健康》。由于质量优秀,已经获得包括第八届“全国优秀科技音像制品奖” 二等奖(2003)、“首届军队优秀卫生音像制品奖” 一等奖(2003)、“第七届总后勤部优秀电教教材”一等奖(2004)等多项奖励。多次在部队和院校开展环保知识讲座以及“废旧电池回收”等环保公益活动。

主编教材2部,参编教材和专著10部。在国内外发表科研论文80篇。

2004年主办“全国生态环境与人群健康学术研讨会”;2005年主办“国际环境诱变剂学术研讨会”。近5年教研室培养博士后、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25名。

舒为群:2004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第四届青年科技奖”;首届全军院校育才奖银奖。

赵 清:200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第五届青年科技奖”。

陈济安:200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第六届优秀环境科技工作者。





2006年度“地球奖”获得提名者事迹(十人)  

中国网 | 时间:2006 年4 月21 日 | 文章来源:中国网  

田桂荣(河南省新乡市环保志愿者协会会长)

一位普通农村妇女她兢兢业业,扎根民间环境保护第一线,设立全省第一条民间环保举报热线,创办全国首家农民环保网站(www.greentian.org),成立全国第一个由农民创办的环保志愿者协会,倾其所有,自费20多万元,回收废旧电池65吨。她对环保的执著和坚定,改变了人们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取眼前利益的生存观念。她组织开展 “绿色有你更精彩”、“保护臭氧层万人签名”、“中原环保绿色行”等45项大型环保公益活动,行程10200公里,撰写环保调查报告36件,发放宣传资料24万份,带动全省76万群众自觉加入环保行列。在全省开展的“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活动中,配合省、市环保局查处各类环境违法案件108件,关闭、取缔排污企业89家,对海河流域自然生态环境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2002年至2005年,她连续三年组织了跨越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四省,途经6个沿黄大中城市的“保护黄河爱心传递环保行”活动,,发放宣传资料13万份,行程达4100多公里,为目前全国“保护母亲河”专项行动中最广泛的民间环保宣传及生态调查活动,大大增强了公众的“保护母亲河”意识。她还担任国内20多所大学的“环保名誉教授”,并义务为110多所学校的30万学生讲授环保知识,受到国家环保总局、国家林业局、团中央、全国保护母亲河领导小组、全国妇联等表彰。

魏智勇(内蒙古师范大学副教授)

内蒙古地区一位优秀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研究者,同时也是一位踏实的环境教育活动实践者,一位积极的环境科学知识传播者。

他十几年如一日,认真进行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研究、探讨,摸索总结出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12法”,创建了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心——内蒙古师范大学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心;设立了32个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实验学校,并亲自到校,了解情况,进行指导。近五年时间里,先后深入内蒙古12个盟市80多个旗(县、区)的农村、牧区基层中小学、企事业单位,举办了近百场环境教育讲座,参加人数达9万多人次;先后对300多名中小学教师、主管领导和教研员进行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培训。在内蒙古各高校中率先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教育》等课程,成立了自治区高校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心教研组。并且努力把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工作不断推向社会化,在全国率先开展面向党政干部进行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培训,已培训人员近200人;为了保护内蒙古草原的生态环境奔走呼吁,并因地制宜地开展了一系列有实质意义的环境教育活动。为提高广大青少年及公民的环保意识、普及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做出了巨大贡献。内蒙古自治区现已初步形成了遍布12个盟市101多个旗(县、区)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网络体系。

王守红(安徽省临泉县长官黄牛协会会长)

一个积极推行农业循环经济的新型农民。他在以往养殖、种植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林-草-牧-沼-菌”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探索出新的发展道路。实实在在的解决了多年以来中国农业循环经济停留于理论的现状,因此该模式一经推出就得到国家相关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特别是中国循环经济专家季昆森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把这一做法作为循环经济的新模式。在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的大会上发言交流,充分肯定了王守红的探索模式。王守红的“林-草-牧-沼-菌”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使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这对“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矛盾,得到了合理的解决,同时收到“鱼和熊掌可以兼得”的效果。很好的解决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后遗症”,大大提高了农村经济发展质量。为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找到了有效的实现形式。由于他在农业循环经济以及农村环保事业上的创造性贡献, 2005年被评为“中国十大民间环保杰出人物”。

万平(吉林科尔沁生态示范区负责人)

民间环保志愿者,在荒漠中探索生态和谐的基层实践者,他放弃待遇优厚的国企工作,成立科尔沁(万平)生态示范区,以恢复本土原生植被为主,谨慎引进外来物种为辅,试验治理示范区,治理区植被已由接近于0的覆盖率提高到95%以上,土壤结构稳步改善,土地生产力逐年提高。2006年起,万平将成功的经验向毗邻的内蒙境内万亩沙地推广。在已经恢复成功的土地上小面积探索生态恢复与可持续农业相结合的道路。

他志愿担任环保教师,自编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的环保教材,义务开设环境教育课。他带领近500名中外大学生志愿者治理荒漠。治理区已成为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和东北林业大学等10所高校的生态环境教育实习基地,他不定期地到各所高校讲授荒漠治理课程。他的治理经验,在中韩荒漠化问题国际论坛会议上得到肯定。他和他的志愿者团队以草根的盘踞力量,集结着科尔沁沙地越来越大面积的绿色天地。

张剑辉(贵州市幼儿师范学校主任)

贵州省第一个环境教育专职教师。自2000起,她致力于幼儿环境素质教育,默默耕耘、积极奉献,引领20多家幼儿园成为绿色学校,带领800多名幼儿教师跨入绿色教育行列,在20000多个孩子的心里植下了绿色的种子。

她先后组织全省六个地、州、市近50所幼儿园作为课题实验基地开展环境教育。培养幼儿对家乡、对大自然的情感,提升幼儿的环境意识,养成幼儿良好的环保行为规范。她组织幼儿园开设“绿色家长学校”,定期进行家长培训,更新家长们的环境理念,增强家长们的环境意识,提升家长们的环境素质,环保从幼儿园影响到了家庭,又从家庭辐射到社区,起到了“教育1个幼儿、带动1个家庭、辐射1个社区”的作用。

她坚持利用每年暑假对幼儿教师进行培训,深入到幼儿园进行活动观摩、评价与指导,组织环境教育评比活动,促进幼儿园环境教育工作的开展,为幼儿教师环境教育能力的提高、环境素质的提升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有效地带动了全省幼儿园环境教育工作的开展,播下了绿色的希望。她的环保热情已转变成了责任。

2004年,贵阳幼师被贵州省环保局、教育局评为“省级绿色学校”。

2005年,张剑辉获“全国绿色学校工作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运建立(湖北襄樊市环保协会会长)

她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以后,把全部精力用在保护生态环境上,先后深入本市各地调查污染企业100多场次,写出多份调查报告、提案,多次直接面对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建言献策,引起重视。

2002年春,她发起并成立了湖北省首家环保NGO――襄樊市环保协会(也称绿色汉江),是汉水流域唯一一家民间环保组织。作为民间环保NGO组织,运建立亲自策划组织并亲自带队实施了 “徒步汉江襄樊段环保行”和“徒步唐白河环保行”活动。2003年8月,运建立专程赴京,充分发挥民间外交优势,邀请了京津地区12个组织15位专家来樊,启动了《情系南水北调,京、津、襄环保之友手拉手、心连心行动》。

为唤醒汉水及其支流群众的环境维权意识,协会在汉水沿岸地区的边缘人群中开展了“沿汉水流域边缘人群的环境维权宣传教育及网络建设”活动。三年多以来,先后免费举办了14期环境教育培训班,计566所学校(单位)1000多名教师和环保志愿者参加了培训.协会还坚持不断地开展了环境教育进校园、下农村、到社区活动。自2003年3月16日以来,先后到243所中小学、幼儿园、农村、社区进行讲座、宣传,向近12万多名师生、市民、农民、妇女、儿童等进行了环境保护宣传。几年来,经过协会的不懈努力,在汉水沿岸撒播绿色种子,在全社会各阶层引起反响,“关爱水资源,保护母亲河”已逐渐变成广大民众的自觉行动。

张义智(新疆库尔勒城乡防护林管理处工程师)

一个人在荒漠戈壁、风沙肆虐的环境中工作一天两天是不足为奇的,但坚持10年在这种环境中工作,这种精神本身就难能可贵的。10年中,不论是风沙肆虐的春秋,还是烈日炎炎的酷暑,他从没有畏惧退缩过,由于长期战斗在风沙和烈日下,皮肤晒得黝黑,同志们送他了一个雅号——“包黑炭”。为有效维护沙漠绿洲生态系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他在实施荒山绿化的过程中,始终战斗在荒山绿化的第一线,带领同事积极探索,掌握了针对干旱地区行之有效的节水技术,同时积极筹措国际协力资金、水土保持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等开展生态修复工作,减轻财政负担,并提出以林养林的思路,促使政府出台了荒山绿化零出让金和绿地认养制度,使昔日的戈壁荒漠变成了绿色希望之源。在他的带领下库尔勒市2004年荣获“全国环保模范城”,这是西北省区唯一荣获此殊荣的县级市。库尔勒市还相继荣获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工作先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一系列殊荣。他连续多年都被评为自治区、自治州绿化先进个人,但他将荣誉看得很淡:“人生的真正价值并不在舞台上,而是在自己扮演的角色中”。

孙德辉(云南省昭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技师)

从事黑颈鹤保护14年,为昭通的黑颈鹤保护工作做出了极大贡献。为了得到鲜为人知的黑颈鹤第一手资料,调查和研究黑颈鹤的生存环境,足迹踏遍云南、贵州、四川、新疆等有黑颈鹤生存的地区,曾经为了寻找一只受伤的黑颈鹤,跌下悬崖,险些丢了性命,经历了常人所没有经历的艰辛和困苦。先后写了3万多字的考察报告,为保护黑颈鹤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产生了深远影响。多年来自费八万余元进行黑颈鹤救助和宣传。同时创建了全球唯一一个保护黑颈鹤的民间环保组织,受到了国内外环保人士的好评。这样的事迹鼓舞了很多年轻人,有很多人投入到保护环境、保护黑颈鹤的行列中来,他与环保部门合作了14年,为高原湿地环境保护和自然生态的恢复做出了巨大贡献。

王成吉(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开城镇小马庄村村民)

一个把什么都豁出去要让水变清,山变绿的人;一个宁可舍命不可舍大山里一棵树的 人,一个被人们称作疯子傻子的人。他做过民工,当过经理,但是不能割舍对绿色的痴迷,对大山的眷恋。在所有人都反对下,依然承包了大片荒山秃岭,并且把铺盖卷往山上的茅草屋里一扔,把自己全部托付给了这座荒山。为了护林,他一个月瘦了10多斤;为了护林,他得罪了亲戚朋友,甚至还遭人暗算。他深知:有水才有绿色的生命,才有生命永远不会干涸的希望。15年来他在自己的承包山区实现了“生态链”式的滚动发展,真正实现了山区可持续发展,在他的影响下,带动全村的人进行绿化荒山荒沟,为当地的环境保护作出了卓越贡献,2006年被评为中国十大民间环保优秀人物。

陈法庆(农民 陈法庆环保网)

中国自费环保公益广告第一人,中国首个民间环保奖“SEE生态奖特别奖”的获得者,他因为水污染将相关环保部门告上法庭,引起了有关部门和广大民众的广泛关注,提高了社会各界的水资源保护意识。他呼吁完善环保法律制度保障,得到全国政协委员的支持。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唤醒公众的环保意识,但是任务很艰巨,为此自己先后出资数十万元在全国各地制作各种环保公益广告。2005年又推出自费的个人环保网——农民陈法庆环保网,又于2006年个人出资有奖征集污染线索。他身上所体现的民族意识、环保意识、公平意识是难能可贵的,对社会有着强烈的教育启发意义,对我国环保事业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如果你不懂什么叫环保,那你就想想什么是生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4-11-27 23:44 , Processed in 0.03300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