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生物多样性保护青年训练营”方案
一、背景 嘉道理中国保育(KCC)“雨林使者”公众保育项目的目标是通过吸引公众欣赏自然、了解自然,引导公众成为自然爱好者;让公众支持保育、参与保育,成为推动海南生物多样性保护发展的重要力量。 自从2011年9月“雨林使者”项目开始运营以来,每年都会推出一个大型的公众参与性的保育行动:
2012年7月,联合佳西自然保护区、海大绿苑环保协会,共同主办了第九届“海南省大学生绿色营”,主题是“携手走进雨林、关注巨蜥保护”。
2013年,组织海口30多名动植物爱好者,在专家的指导下,用一年是时间完成的“海口羊山湿地生态调查”。通过调查,基本摸清的羊山湿地动植物分布情况,对该地区主要湿地的生态意义进行评价和排序,为羊山湿地的开发和保护提供科学的参考。
通过上述活动不但保护了海南珍贵的自然资源和珍稀物种,还培养了一批热爱自然,熟悉野生动植物,并具备自然保育理念的年轻人。我们认为只要这样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育事业就会有光明的未来。因此,我们在2014年推出“生物多样性保护青年训练营”,计划招募15名对自然保护事业感兴趣的在校大学生(研究生),利用节假日的时间,到保护区里接受系统的野外工作培训,让他们成为生态保育工作的支持者、宣传员和接班人。
今年“生物多样性保护青年训练营”的主题是“关注俄贤岭,探秘海南的最大的石灰岩雨林。”计划用半年的时间,在专家的指导下,组织青年保育力量到俄贤岭石灰岩森林管理区开展一系列的科学考察和社区宣教活动。
二、目的 1、培养生物多样性保护青年人才; 2、更新和完善俄贤岭野生动植物本底资料; 3、提高当地社区对保护俄贤岭的认识; 4、提升护林员的工作热情和动植物识别水平; 5、宣传俄贤岭,引起公众对保护海南石灰岩雨林的关注。
三、进程 2014年6月23-29日:营员招募; 2014年7月2-3日:面试及前期培训; 2014年8月22-29日:俄贤岭培训、社区宣教和第一次野外考察; 2014年十一长假:俄贤岭第二次野外考察; 2014年元旦假期:俄贤岭第三次野外考察; 2015年寒假(具体时间待定):俄贤岭第四次野外考察和资料汇总,撰写考察报告; 2015年3月:成果发布,颁发培训证书。
嘉道理中国保育(KCC)“雨林使者”公众保育项目 2014年6月2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