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2134|回复: 2

公众到底为谁而环保?

[复制链接]

736

主题

848

回帖

1万

积分

印度洋

积分
16144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7-6-13 00: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些“外商外资”愿意到当地投资设厂,根本不是贪图什么土地便宜、税收减免,准备坐享的其实是当地的廉价环境资本和廉价劳动力资本,而中国现在最需要强化的就是这两块。

                         ——冯永锋(环保人士)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最近一直担忧,因为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各地频发的“群体事件”,大都由环境污染引起,每年的飙升速率很快。他说,时代真的不同了,过去是因为企业转制,后来是因为土地征用,现在,环境伤害造成的民众伤害,引发了社会的诸多冲突。于是有人就以为,群众是在对抗政府。因为对话往往发生在“政府与民众”之间,而少有企业这个“第三极”。

  群众有时候直指政府,是因为许多决策打着的是政府的旗号,但事实上,许多行为大都是出自利益集团之手,更多的是经营者为了谋利而打出政府的幌子,狐假虎威、狗学人吠。

  一些“外商外资”愿意到当地投资设厂,根本不是贪图什么土地便宜、税收减免,准备坐享的其实是当地的廉价环境资本和廉价劳动力资本。廉价的环境资本可以大大省去其环境伤害所需要支付的治理经费和赔偿经费,而廉价的劳动力成本让其压榨员工血汗成为理所当然。而中国现在最需要强化的就是这两块,需要提高农产品、矿产品的价格,也需要提高务工者的价格,需要树立环境成本是最高成本的意识,需要明确良好的环境是最上乘的优势竞争力。

  巨大的环境成本的付出让人痛心。一条巨大的大坝像刀一样矗立在某个区域内,这个区域却无法享受到任何想象中的便利,什么高额的税收,庞大的就业安排,先进的管理方法,强大的技术辐射力,都不可能;除了看到它日复一日破坏风景,伤害自然,砍断河流,引发干旱,年年给本地带来原先没有的生态灾难外,人们看不到利益回报——只是偶尔看到其为“灾区人民”,为“希望工程”,捐上那么几分钱。

  因此,我们一定要警醒。因为都是“经济人”,不管是“自然人”还是“法人”,不管是企业集团还是村庄农民,大家之间都有对话的权利。尤其在对话超越出个人利益而直指环境公益和生态公益,直指子孙后代和万水千山的时候,大家之间的对话更应当自由放开。

  此时,聪明与智慧的“政府”,不该贪图“招商引资”的数据和“税收”红利而自作自为,而应该静下心来听一听各方声音,有心地推动,有机地安排,促进事态良性发展。要和谐,要安乐,要社会融洽,要发展,有吃得起肉、上得起学、看得起病、休得起假,最好的办法就是要公正,透明,给每个人调查、表态和发言的机会;最好的发展是保持在生态承载力和心灵承载力范围之内的发展。因为中国环境恶化的现状,已经不容忽视。

  中国有太多的极端发展主义者,而缺乏极端环保主义者。一个时代要想有纠正因为“情绪冲动”和“经验不足”而犯下的诸多错误,就需要有一批警醒者和对抗者。我想这里用数学上的正弦和反弦来解释可能最容易明白,正弦有多高,反弦也应该有多高。用物理上的正向震荡与反向震荡来解释也类似,反向的力有多大,正向的力就得有多大;枪要射得远,后坐力必然大,否则,谁来保证你的子弹能够飞向目标?谁来保证你的列车能够运行在正确的轨道上?谁来保证你的环境承载力,还能够经得起人类的折腾?

  如果中国持续增长的人口得不到控制,同时又在以几何级数的方式增长着“征服自然”的“内功”,那么,我们的环境将何以为堪?此时,能够对这种破坏力进行适当调适的,就是民众自发的环境维权和环境公益诉讼。这力量因为充满忧愁而更加犀利,因为迟疑而更加浑重。我们当奉这些力量为至宝,为社会的精神支柱,而不应视其为敌,畏其如污水,如斧锯,如毒瘤。

来源:广州日报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绿源”环保协会  地球,你我共有;绿色,你我共享。http://www.hnly.org 凤凰环境保护发展中心:http://www.pepdc.cn  创建和谐的绿色家园是我一生的梦想!

31

主题

1942

回帖

1025

积分

溪流

积分
1025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07-6-13 21:39: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自己在做环保!!!!!!!!!!!!
让世界充满绿色,让生活充满和谐!共建和谐社会,营造绿色家园!

24

主题

630

回帖

363

积分

湖泊

积分
363
QQ
发表于 2007-6-14 14: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环保,任重而道远啊!
但是,我们都在不停的努力,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一场巨大的环保绿色革命
时刻准备着!!!
呵呵~
循着晨曦的轨道攀援 寻找蓝天白云的广阔 脚印烙下的点点滴滴 遍洒芬芳 汇成信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5-7-19 16:16 , Processed in 0.04124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