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进,执着于爱的方向
广西医科大学绿色沙龙环保协会 帅 净
恍然间,绿沙成立九年了,广西营也走过了八个年头,这八九年里,凝聚着每一代绿沙人无怨无悔的付出和追求。在绿沙的两年,经历了两年的绿色营,我们和绿沙,和绿色营共同经历了无数次向往和努力,无数次思考和争论,无数次失落和感动。然而,无论经历了多少挫折和失败,我们依然在努力,无论受到了多少嘲笑和打击,我们依然坚持。是什么样的力量让我们这样执着?
在绿沙,有这么一句话:“我选择了绿沙,就要为绿沙做下去,绿沙不是我的责任或负担,而是我的理想和事业,我的精神神寄托,我深爱着绿沙!” 是的,选择绿沙,选择绿色营,选择环保,不仅仅是责任,更多的是我们的理想!终于明白自己为什么肯为它付出那么多,因为一个人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而付出努力的时刻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无论多么辛苦,多么劳累,对理想的期盼会让人有一种想付出的冲动和激情......终于明白,这样的理想,来自于一种深深的爱,对自然,对人,对绿沙,对绿色营的爱。这种爱,是我们努力,执着的源泉,也是我们在环保这条路上能坚持到底的动力。
1. 深沉的爱——爱的体验与感悟
生活在城市里的我们,平时并没有那么多的机会走进自然,感悟大自然那无穷的美丽和神秘,然而在绿色营里,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是那样多,我们可以体验这无限的自然之美中,深深的沉醉在其中。
多少次,当我们背着沉重的大包在云雾笼罩的山间穿行,小草上的露珠润湿了我们的脚踝,每一次深深的呼吸,空气中泥的味道,草的气息,树的香味,花的馥郁,从鼻孔直弥漫到了心扉;每一次闭眼的倾听,大山里鸟的欢啼,虫的歌唱,树的微笑,风的微飞扬,忍不住想要和他们一起呼喊,一起欢笑;每一次安静的欣赏,眼前展开一幅碧绿的画卷,绿树葱郁,蝶蜂飞舞,阳光温柔,蓝天高远,浓浓淡淡的美把我们包裹的几乎透不过气来。
04年的绿色营,我们登上华南第一峰,在猫儿山上冻得簌簌发抖,大家抱成一团搓手跺脚地取暖等待日出,太阳没有辜负我们的等待,以她最美丽的姿态出现在我们面前,刹那间,霞光万丈,映着层层青山,喷薄的热烈似乎要给整个世界都披上金衣。我们呼喊着,跳跃着,之前的爬山的辛苦,等待时的寒冷……一切似乎都变得值得——只为这一次壮丽得日出!
记得05年的绿色营,当我们脱下鞋袜迈进神秘奇特的红树林,双脚深深陷入细腻柔软的淤泥,周围弥漫着带着咸味微腥的空气,身边是千奇百怪的红树林的根和枝条,时而看到那还挂在母株上的小树苗——胎生果,耳边是远远近近的虫鸣,还有沙蟹进出巢穴的声音,鸟儿拍打着翅膀在寻找食物……一切是那么的安宁和谐,让我们的行动不由自主的小心翼翼,生怕破坏了这份宁静的美。当我们终于穿越了那茂密的树林,眼前豁然开朗,那是大海,那么浩浩荡荡,一望无际,那么安宁澄澈,包容万物。惊异于这一次次冲击着我们的美,一群人沸腾了,大家纷纷冲向大海,一头扎进那无边无际的美丽之中,有的第一次看到大海的营员甚至开心地跪倒在海里,也有很多营员捧起海水放到嘴里,虽然咸得呲牙咧齿,脸上却写满了幸福……
还有05年在融水苗寨, 06年在东山乡,在岑王老山,在八盘……大自然无数的美景召唤这我们,感染着我们。体验过这些美的我们,怎么能不深深的爱着这份美,这片自然!
然而,在我们看到这些美的时候,也心痛于它们受到的伤害。在一些石漠化特别严重的地方, 树被砍了,泥被冲走了,山上是光秃秃的石头,一大片一大片的,像一张张惨白的脸,无奈地想诉说些什么。然而,聪明的人们依然能找到“利用”他们的办法:采石!于是乎,那一张张惨白的脸也变得残缺不齐,在机器的轰鸣声中,一块块石头离开了他们的母亲,本已苍白的山更加面目全非。“先把衣服脱了,然后把皮剥了,现在开始锯骨头了!”这是我当时看到那大山被撕裂的伤口时最直接的想法。是的,生存是重要的,但是,我真的想不出,当村民们失去了这贫瘠却是他们最后的财富的大山时,还能用什么来生存下去……
在红树林里,我们惊异于那几乎像大海一般宽阔的养虾塘,而这些虾塘,曾经都是那样葱葱郁郁的红树林啊!我们不敢想象曾经的红树林是怎样肆无忌惮地在这广阔地天地里尽情地展示着它们无尽地美丽与神秘,只是很痛惜地看到,由于红树林里的虾塘带来的高收入,人们还在觊觎着那愈来愈少的红树林。我们不敢想象,当大海发起怒火,失去了红树林的渔村怎样抵挡,只好在入户调查时,在展板宣传中,在环教课上,一遍遍告诉他们,红树林是家乡的保护神,一遍遍地告诉他们,必须保护红树林……
还有横穿桂林峰林地貌的桂(林)阳(朔)高速,还有巴马八盘屯为了建水电站而炸开的山洞,炸裂的民宅……
“爱她就要保护她”,深深地热爱着这片土地的我们,看到了这片土地的美丽与伤痛的我们,是多么渴望伸出我们的双手,为这片土地,付出我们所有的努力……
2温暖的爱——爱的关怀与教育
“我走过了许多地方,路过许多城市和村庄,我静静地看着他们,就像他们看我一样……”当我们走过了那些山山水水,看过那村庄里的淳朴人们,爱人,作为绿色营里另一个重要的精神,开始变得越来越深刻。
环教,是绿沙的一大骄傲,也是广西营的一大特色。我们常常把环教叫做“爱的教育”:爱的教育,首先,是源于爱的教育——源于我们对那些孩子们的爱;其次,是为了爱的教育——为了我们对自然的那份爱,最后,是关于爱的教育——教给孩子们什么是爱,怎样去爱。这种爱的教育,不再是冷冷冰的说教,而是一种建立在我们对自然,对那些孩子的爱的基础上,充满人性化的关怀。
绿色营里,我们一次次看到那些孩子,衣服也许破烂,但笑容仍然甜美;也许有些腼腆,但仍透着机灵;也许有些调皮,但眼里仍然写着善良……这些纯朴的孩子,是我们绿色营的精灵,对他们,我们始终保持着一份深深的爱。
在这样的爱的教育里,我们告诉孩子们的,不是森林被砍伐,水土流失,不是人类的行为多么可憎,我们对他们说,我们的家乡是美丽的,是值得我们好好珍惜和爱护的,我们身边的动物植物是美丽可爱的,是我们的兄弟姐妹,需要我们关心。
我们带给孩子们的,不仅仅是环境保护的知识或理念,更多的,是一种理想,一种信念,一种美德,一种爱。孩子们回报给我们的,是一种信任,一种尊敬,一种依恋。
每一次,当我们站在讲台上,看见孩子们亮晶晶的眼睛,认真的神态;每一次,当下课时,孩子们围在我们身边,给我们讲着家乡的故事,小小的脸上透着自豪;每一次,当我们离开学校,孩子们拉着我们的衣襟要我你们留下,哪怕多留一天;每一次,孩子们给我们寄来的信,记录着他们的小秘密;每一次……孩子们的真诚和纯朴,总能让我们生出许多的感动。
记得05年绿色营,在融水的一所九年制学校里,我们和一群初三的孩子们相处了四天,在这四天里,课堂上,我们共同学习可在生能源的知识,共同分享生命中的感动,相互倾诉着对未来的企盼和迷茫,课后,我们一起聊天,一起打篮球,一起唱歌……孩子们已经不仅仅把我们当作老师,或者“来自大城市的大学生”,我们是他们值得信赖的朋友。
在离开学校的那一天,教室里孩子们在上课前整齐地唱起了我们曾教给他们的歌,远在宿舍收拾装备的我们,听得心里充满了一种柔软的感动。本以为可以悄悄离去不打搅他们上课,然而,当我们收好东西准备出发前,他们都出来了!女孩子们毫不掩饰离别的悲伤,一个个抱着背着硕大背包的我们,眼泪沾湿了我们的肩膀,也沾湿了我们的心。男孩子们相对比较矜持,他们站在高高的操场上,默默地看着我们,努力的微笑,向我们挥着手,久久不肯收回……直到上课,我们赶着他们回到教室,他们才三步一回地往教室的方向挪动……
回到学校,我们还常常收到孩子们的来信,信中讲诉着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学习,也倾诉着他们的烦恼,他们的快乐,信中常常回忆着和我们一起走过的时光,告诉我们他们开始越来越热爱自己家乡的美丽,也越来越心痛于家乡环境受到的破坏……
是的,爱的关怀是温暖的,爱的教育是美丽的。因为我们爱那片自然,因为我们爱那些孩子。那些纯朴的孩子,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爱,用同样深深的爱和尊敬来回报我们,他们愿意听我们的话,愿意跟随我们的爱,去爱他们的家乡,爱他们身边的一草一木,爱他们身边的每一个人。爱的关怀和教育,付出的,收获的,都是一份暖暖的爱。
3.热烈的爱——爱的付出与收获
“每个人都是绿沙的孩子,在绿沙里慢慢长大;每个人都是绿沙的家长,对绿沙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是在绿沙里的一句话,放在绿色营里,也同样适用。
是的,我们都是绿色营的孩子,在绿色营里得到了无数的锻炼和成长,在绿色营里,学到了无数知识,收获了无数感情,经历了无数感动……这一切,是别的任何地方都无法得到的。
同样,我们也是绿色营的家长,看着每一年的绿色营从一个想法,到一个主题,再到一个计划,然后慢慢地开始筹备,到开展活动,以及最后的总结与宣传,每一步,都有着我们无悔的付出。
绿色营的筹备是繁杂的,作为医学生,沉重的课业更是加大了我们的压力。于是,在前期筹备的日子里,无数个在活动室里的不眠之夜,疲惫时我们彼此陪伴;无数次在烈日下奔走寻求支持,受委屈时我们彼此安慰;无数次在操场上的集训,累得受不了时我们相互支撑;无数次聚在一起学习,有感悟时我们共同分享……
中期的活动是辛苦的,背着大包小包的我们,顶着南方夏日的骄阳在路上行走似乎已是司空见惯;而野外大大小小的蚊子无论用多少花露水,驱蚊水都毫无效果,每天早上起床依然是满身疙瘩;经费不足,伙食很差,体力消耗极大的我们几乎是像猪一样的抢着白饭和几根青菜,狼吞虎咽地吃着……绿色营是个吃苦的地方,然而把这种苦吃的津津有味的我们,还需要完成无数的工作。入户调查,我们顶着烈日,一家一家耐心地问过去,常常在不知不觉中走出了好远,环教,我们准备教案直到深夜,上完课后,孩子们往往还会粘在我们身边不愿离开,我们便继续带着他们做游戏,唱歌……往往是孩子们在时显得神采奕奕,而孩子们一回家,所有的疲倦都涌上来,累得几乎都不想吃饭……展板宣传,我们忍着干渴,向村民们讲解着,回到营地才发现嗓子全哑了,喉咙几乎冒出烟来,然而第二天的讲解,我们依然全力以赴……
后期的总结和宣传是忙碌的,为了写好一篇调查报告,我们上网,去图书馆,阅读了大量的资料,再整理当初那些乱乱的调查结果,当一篇基本成形的调查报告拿出来时,几乎凝聚了我们所有的心血;摄影展,报告会,一张张展板要我们亲自设计制作,一场场演讲要我们认真策划准备。当绿色营打动着学校老师和同学们,打动着外高校社团的朋友们时,我们所有的疲惫似乎找到了不悔的理由……
05年绿色营的队长曾用一句话来说绿色营:“一起吃苦的幸福”。是的,对自然深深的热爱让我们一起走进了绿色营,对绿色营的热烈的爱让我们无论为它付出多少都不在乎,怀着共同的爱的我们,为着我们一起吃过的苦,为着我们曾经共同付出的努力而幸福着。
绿色营里的付出都是看得见的,然而收获,是怎么算也算不清的。绿色营的孩子,在绿色营里成长,绿色营,已如一个不可磨灭的烙印,深深地烙入每一个营员的灵魂深处,并伴着我们的一生,跟随我们的成长而日渐成熟。
4.理性的爱——爱的思考,沉淀与学习
当我们一天天走过绿色营,无数期许与失落,无数努力与无奈,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爱,仅仅有感性的爱,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更多的思考,更多的沉淀,更多的学习。于是,这种爱,变得不仅仅是一群年轻人一时的热血沸腾;这种爱,经过这些思考和沉淀,从一种透明的纯净,转变成一种深沉的雪白——沉淀了更多经历和思想而不再空洞的纯净,经过了更多学习而变得更加有方向的执着。由透明逐渐变得雪白,爱本身,也在一步步向前发展。
绿色营,让我们看到了许多美,也让我们看到了许多伤害。然而,光有心痛有什么用呢?我们需要更深刻的学习。于是,我们开始了解,什么是石漠化,为什么在广西特别严重,怎样防治石漠化;我们开始学习,什么是红树林,有什么作用,受到了那些破坏;我们开始明白,什么是绿色沙漠,绿色沙漠带来的环境问题,怎样更客观地尊重自然……
一次次学习,在书本里,在网络上,在交流中,大自然慢慢揭开它神秘的面纱,我们惊叹与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同时也更加痛惜她受到的伤害。学习,让我们对自然的爱更加深刻更加理性。学习,让我们对大自然的爱更加具有了行动力。
作为广西营的骄傲,环教,也总是让我们有着一种学习的冲动。看着那些亮亮的眼睛,听着那一声声甜甜的呼喊“哥哥”,“姐姐”,在满足的同时,总有一种惭愧和不安。是啊,我们能带给他们的那么少,我们对他们的了解那么少,而他们回馈给我们的,又是那么多,那么厚重……于是,我们开始更多的学习,除了环保知识,还有歌曲,游戏,还有各种故事,甚至绘画,手工制作……只要是孩子们喜欢的,我们都努力地去学。甚至,在绿沙环教部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环教部的人是全能的”。当然,为了更好地和孩子们交流,我们还会向孩子们学习,学习他们的思考方式,他们的游戏,他们的快乐……
以爱的名义努力学习,使自己有承担起这份爱的能力。感性和理性是爱的两个半圆,感性的爱使我们有了为这片自然,为这些孩子,为绿色营做点什么的冲动,而在做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于是有了理性的思考,学习,而这种思考和学习让自己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这一切的美丽和珍贵,进一步促进了感性之爱……就这样,感性和理性像太极的阴阳二驳,相互对立,相互推进。这样的爱才能持续,这样的爱才能永恒!
环保的路应该怎样走下去?我想,正如“荒野大侠”徐仁修所说,“保护自然生态的路线越多越好,不同路线可以相辅相成,有人救火,有人扎根,可是大家目标是一致的,这也是我常讲的:保护自然生态这条路上没有敌人只有同志。” 是的,每个人,每个社团,都有他不同的道路,但是,我们有着一个共同的方向——爱的方向。环保的路,将执着于这爱的方向,前进!
帅净
2006年10月31日 晚
附件1:广西大学生绿色营历年主题:
1998 广西大学生绿色营 —— 走进金秀大瑶山:关注生态旅游,保护瑶山鳄蜥
1999 广西大学生绿色营 —— 左江之行:为了生命的延续,关注保护白头叶猴
2000 广西大学生绿色营 —— 红水河生态考察
2001 广西大学生绿色营 —— 石漠化考察
2002 广西大学生绿色营 —— 石漠化与可持续发展的探索和少数民族环境教育
2003 广西大学生绿色营 —— 石漠化的能源利用与发展
2004 广西大学生绿色营 —— 关注湿润热带亚热带峰林地貌景观
2005 广西大学生绿色营 —— 关注红树林湿地(主线)
可再生能源教育走进融水(副线)
2006 广西大学生绿色营 —— 关注少数民族地区人居环境
附件2:绿沙简介:
广西医科大学绿色沙龙环保协会——广西首家民间学生环保社团(以下简称绿沙),成立于一九九七年十月十七日,是一支由医学生为主体的环保队伍。救死扶伤和环境保护的结合,使绿色沙龙肩负的任务愈发沉重,蕴含的意义愈加深远。在 “ 保护环境,造福全人类 ” 的拳拳誓言下,在西部辽阔土地上将近九年的磨砺下,绿色沙龙已具有相当规模,并成为广西民间环保的带头人。
1997 年7月,一群热血的医学生在听过关于唐锡阳和马霞组建全国大学生绿色营的感人事迹后深受感染,他们以最快的速度筹建绿色沙龙,并得到了包括广西壮族自治区环保局、林业厅、南宁市环保局、广西医科大学团委、广西电视台等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绿色沙龙于 1997 年 10 月 17 日正式成立,成为西部辽阔土地上最早成立的学生环保社团之一。在成立近九年的日子里,绿沙通过不懈的努力,成功开展了各类影响深远的环保活动,普及环保理念,影响力不断扩大,不仅成为广西最具影响力的民间环保社团,也成为了西部最具影响力的学生环保组织之一。2001年10月获“2001 福特汽车环保奖提名奖 ”;2002 年4月获“2002 年地球奖环境教育类”;2004 年11月,获“保护母亲河五年成果奖”,2006年获得“全国优秀社团”。
以“少数民族地区环境教育”为特色的绿沙在开展各种各样的环保宣传的基础上,成立了“绿色希望”、“红树林”、“可再生能源”等项目组,并且从1998年开始就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绿色营,多年的环保宣传历程,绿沙形成了属于自己社团的独特的文化,在做好环保宣传,撒播一代代绿色种子的同时引领着广西高校的学生环保社团逐渐走向成熟。
附件3:作者简介:
姓 名:帅 净
性 别:女
所在社团:广西医科大学绿色沙龙环保协会
民 族:汉 族
就读学校:广西医科大学
年 级:2004级(三年级)
专 业:医学信息与医学管理
籍 贯:四川乐山
出生年月:1985年2月3日
地 址:广西医科大学2004级16班
邮 编:530021
联系电话:13481043834 0771-5352395(宿舍)
电子信箱:gxgreensalonny@126.com
个人简历:本人于2004年9月加入绿色沙龙环保协会环教部,并在04年9月到05年3月间三次参与“绿色希望”活动,到马山新汉完小做环教。05年5月加入红树林项目组,并在项目组里负责环教。05年7月参加2005 广西大学生绿色营 —— 关注红树林湿地(主线),并在绿色营中担任学习委员;同年8月,参加了绿色营的另一只队伍——可再生能源教育走进融水(副线)。05年9月至06年9月,担任绿沙能源项目组负责人。06年7月上旬,以能源项目组负责人身份参加了上海可在生能源夏令营,7月下旬到8月,以绿沙外派营员的身份参加了四川省绿色营。
在绿沙的两年里,我对自然产生了浓烈的爱,同时,也对环教,对孩子产生了同样深深的感情。我想,在绿沙,我最大的收获,不是能力上的锻炼,而是精神上的提升——懂得了什么是爱,怎样去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