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1427|回复: 0

荷兰称中国温室气体排放超过美国 报告引发质疑

[复制链接]

505

主题

2804

回帖

5万

积分

荣誉会员

积分
52515

评估组社区居民社区明星

QQ
发表于 2007-8-4 16: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核心提示:荷兰环境评价部6月19日出台了一个报告,称中国去年排放了62亿吨二氧化碳,超过美国的58亿吨。此报告引发中、英专家的质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英国约克郡发电站排出大量废气
  东方早报6月21日报道 荷兰环境评价部6月19日出台了一个报告,称中国去年排放了62亿吨二氧化碳,美国58亿吨。英国《卫报》6月20日头版头条援引了报告内容。
  然而,英国外交部负责气候变化问题的官员阿什顿指出,不应把全球废气排放增加归咎于中国,发达国家应该作出榜样。
  绿色和平组织在英国的负责人任韶文说:“别忘了中国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为每年3.5吨,而英国人近10吨,美国则为20吨。”据估算,一个美国人平均污染量仍是中国人的5至6倍。
  有些数据还需商榷
  数据显示,中国大部分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来自于煤炭开采和水泥生产。
  从事环境研究的资深科学家乔·奥利弗,是这项调查的主要负责人。为了计算出排放量,他借用了英国BP石油公司本月初关于全球石油、煤气和煤炭消费总量的数据,同时也参照了美国地质调查局近期公布的水泥的生产量。
  在此基础上,他对这些数据进行了汇总和计算。“其中有些确切的数据仍然需要商榷,但这是现在能得到的最新数据。中国经济对煤矿有很重的依赖性,所有的数据显示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正在不断上升。”他说。
  报告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仅仅包括了化工燃料的燃烧和水泥生产过程中排放出的气体,并没有包含其他温室气体,如工农业发展中用到的甲烷和一氧化二氮。同时,航天、航海领域和森林采伐过程中排放的不利气体也没有在计算之列。
  中国正在制定标准
  刚刚访华回国的英国外交部官员阿什顿指出,废气排放问题也是一个道德问题。现在大气中的大部分废气都是由发达国家排放的,因此必须承担大部分责任。
  他还说,中国正在“控制排放和善用能源”方面做出努力,并已经制定出第一个应对气候变暖的全国性策略。“中国废气排放增长是由购买中国产品的西方消费者推动的,而中国居民的人均废气排放量远低于发达国家的人均水平。”据估算,一个美国人均污染量是中国人的5至6倍。
  绿色和平组织在英国的负责人任韶文说:“中国废气排放增加的责任不应单由中国政府承担,美国、欧盟以及日本也应负起责任。”
  他说:“将工厂迁移至中国降低了产品价格,但却以环境作为代价,长期来看这是一场气候灾难。我们应该向中国出口洁净能源技术。”
  绿色和平组织英国地区的官员约翰说,发达国家将制造业扩大到发展中国家,只考虑到劳力成本和得到的收益,根本没有想过环保问题,所以这个责任应该由两者一起承担。
  哪里来的6亿吨?
  昨晚,记者联系了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薄燕博士,这位从事环境与国际关系研究多年的学者说,她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所谓的“荷兰环境评价部”。“我们并不知道它的统计标准是什么,使用的方法论又是什么,所以缺少客观性和科学性。”
  其实今年4月,《卫报》就已经发表了类似的新闻。那时国际能源机构公布的数据为,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约是56亿吨,美国是59亿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中国就“猛涨”了6亿吨的排放,值得怀疑的是,美国的排放量反而减少了1亿吨,这两个数据孰对孰错,外人分辨不清也无从分辨。
  薄燕说,近年来西方一直有人心怀不轨,处处拿环保来说事,这其中有一些夸大的成分,还制造了“中国环境威胁论”一说。他们是想利用环保来牵制中国,以达到限制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目的。
  她认为,把中国和美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直接比较,是不公平的,这并不是简单的比数字大小问题,需要从不同角度去看。首先,两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许多发达国家在发展初期进行了大量的排放,而在实现了工业化后,才考虑环境保护问题。
  其次,发达国家通常处于分工产业链的最高端,他们把容易形成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生产行业转移到中国等第三世界国家来。
  第三,中国和美国的人口基数不同,按照人均来算,中国远远比美国低。
  她认为,包括中国和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应该承担共同的减排责任,不同的减排义务,不能实行一刀切的做法。
用佛家出世心态,用道家入世修为用儒家中庸处世,用法家之术治世用易门与未知世界融合,做到天人合一有所不为,有所必为用心做事,用爱做人实在的行动胜过华丽的言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5-7-18 17:57 , Processed in 0.02798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