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1757|回复: 1

环保新锐“80后”

[复制链接]

300

主题

1752

回帖

1243

积分

黄河

积分
1243
QQ
发表于 2007-10-6 08:2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79年中国颁布了第一部环境法规。但让当代中国民间环境意识开始觉醒的,则是在这一年轰动全国的长江漂流第一人尧茂书牺牲在金沙江的消息。此后,从可可西里的索南达杰到“北京地球村”的廖晓义等人,中国民间环保人士逐渐从边缘走向主流。
  1980年之后出生的一代新人,眼下正逐渐从大学毕业进入社会。面对空前的就业压力,特立独行的“80后”在引发全社会激烈争论的同时,一批“80后”的环保新锐也开始在中国民间环保舞台上崭露头角。与第一代环保先驱的浪漫和理想主义不同,“80后”的环保新锐更为冷静和务实,他们的环保理想更多地与自己的职业发展紧密结合。中国大学生绿色营和拜耳青年环境特使中,就涌现了一批这样的环保新锐。

  从清华到耶鲁

  高一时的一篇环境论文,让罗以得到了学校的奖励,也让她走上了关注环保的道路。高考时大家都在为选择专业绞尽脑汁,罗以早早就下定决心,顺理成章地选择了清华大学环境专业。大二时,作为后勤人员,她参加了清华—耶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高级干部培训项目(ESDLP)项目。在这个项目中,她开始认识到中外环境理念的巨大差别。“在美国,环境问题都有非常专业的机构来处理,所以我希望能以我的所学帮助国家提升环境管理水平、提高项目运行效率。”经过几年努力,今年7月,她如愿被耶鲁大学环境管理系录取,现在已在美开始学习。

  MIT用她的名字命名小行星

  吕亚佳是上海交通大学的明星人物。高中时她参加了学校的生命与环境社团,课题是校园附近一条受污染小河的治理。高一到高三的3年里,她与伙伴们几乎放弃了所有课余时间,在实验室开辟“战场”:6个水箱里装满了河里采集来的“臭水”,放入不同的水生植物,找出净化能力最强的,再把植物放入野外水中进行实验……他们常常在实验室泡到很晚,有时学校大门关了,吕亚佳只好和伙伴们爬墙而出。经过3年反复的失败和调整,他们终于找出了一种沉水植物作为小河治污的“武器”。

  2004年,她的论文《富营养化浅小水体系统的生态修复的研究》,在美国举办的第55届国际科学与工程大赛上获得7项大奖并获得专利。2005年2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为了表彰吕亚佳的优异成绩和杰出贡献,用她姓名的全拼(LVYAJIA)为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

  “北京鸟人”

  学生物一直是沈城的心愿,考入北京林业大学生物专业后,他就在IFAW(国际野生动物基金会)北京猛禽救助中心做志愿者,从此,他的课余时间几乎都是在野外度过的。他救助受伤的猛禽,做猛禽的训练和放生。

  遇到受伤的猛禽,由于一般人不敢接近,都是打电话给救助中心。“我出去过好几百次吧,记不清了。”他说。由于怕耽误治疗时间,他们常常半夜驱车很远到郊县接救,下雪天也不例外。虽然有防护措施,沈城还是经常被猛禽攻击得手上脸上到处是伤,“幸亏我带着眼镜。不过它们一般情况下都比较友好。”他笑道。走在路上,他也经常会对朋友说:“你看天上,看那对翅膀,是一只夜鹭。”他也因此得到了“北京鸟人”的绰号。

  大四时,他受法国王室后裔伊丽莎白公主的邀请,赴意大利都灵参加动物保护方面的领导力培训。毕业后,他加入了珍·古道尔研究会(一家国际性的动物保护组织,1977年创立于美国)西南办公室,担任“根与芽”环境教育项目协调员。

  “Discovery的新锐导演”

  今年10月,一部反映蒙古族语言变迁的纪录片《母语吉祥》将在全国公映。该片导演是2004年刚刚大学毕业的龙淼渊,他目前供职于北京华谊兄弟传媒集团。2004年,龙淼渊的作品《尕多觉悟》获得“重返可可西里——全国环保题材DV大赛”最佳纪录片奖。他2005年又入选Discovery(美国发现频道)亚洲电视网的“Discovery新锐导演计划”。

  这两部片子都源于他的环保情结。大二时,龙淼渊随上海市大学生绿色营前往青海省玉树州做生态环境考察拍摄。他将连续3年考察资料整理成了一部纪录片——《尕多觉悟》(这是青海省玉树州一座神山的名字)。

  他认为,环境保护不只应关注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同样重要,这一理念促生了《母语吉祥》。《母语吉祥》以蒙语歌曲《吉祥三宝》的走红为起点,讲述了在全球化背景下蒙古族人民保护并传承民族语言及其文化生命力的故事。

  阿丑的目标

  据《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发展状况蓝皮书》披露,目前全国2872个民间环保组织中,约50%是由政府主办,42%是团委领导下的大学生社团。阿丑就是新生代大学生环保社团的代表人物。阿丑的名字叫?(音丑)景?(音姚),大学期间,他是南开大学“环境科学协会”的会长。他接手时,这个1983年成立的社团人员已经流失得只剩下两三个了,经过不懈努力,这个社团重新发展壮大,离任时已有20多名骨干。他还发起成立了“天津大学生绿色论坛”,给天津的环保社团提供一个交流平台,定期分享社团经验和环保想法。

  从南开大学毕业后,他考入北京大学环境系读研究生。他说:“大学时我学习并不好,中等偏下吧,但几年的社团工作下来,让我有了一个清晰的目标,我知道自己应该继续深造,于是就挑战自己,报考了北京大学环境专业的研究生,很幸运,我成功了。”
环保,是一种习惯~

4287

主题

4773

回帖

3万

积分

大西洋

积分
34453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7-10-7 02: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人人婚礼网 www.renrenhunli.com中国青年结婚消费指南网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5-7-14 01:51 , Processed in 0.03967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