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1300|回复: 0

楠溪江探源路线人满为患,安全、环保问题突出

[复制链接]

505

主题

2804

回帖

5万

积分

荣誉会员

积分
52515

评估组社区居民社区明星

QQ
发表于 2007-10-7 19:4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楠溪江探源路线人满为患,安全、环保问题突出

  5.1期间去过,由于去的队伍实在太多,周坑口宿营条件恶劣,不少队伍只能把帐篷扎在河床上,很不安全。沿途中到处可见“驴”抛弃的垃圾、杂物。岩龙和罗垟村内的溪流、沟渠也成了垃圾沟——就餐遗留的啤酒瓶、杀鸡抛弃的皮毛内脏等严重影响了当地环境;由于公厕等设施不配套,罗垟村大草坪后的小山包成了粪山。
  任何一条路线都有个承载量的。建议两村间建立信息互通和协调机制,控制进入的人数。否则,不出一年,这条线路必将成为一条死线。
  同样,由于进入人数失控,可能造成向导稀缺,增加成本。
  两村应学习临安经验,对山地向导集中进行培训,持证挂牌上岗。

    楠溪江源古村落引来背包客,探险游催生乡土导游
    (2007.10.06《钱江晚报》刘娜筱 )
  楠溪江源头的几个村庄交通闭塞,农民收入水平偏低,然而随着近年来一批批“驴友”进山探险旅游,许多农民开始转型成了导游,他们因为这新型的旅游方式而受益。黄金周期间,笔者从温州市区驱车到达岩龙村,感受山间的乡土魅力。
    ●古村落引来众多游客
  楠溪江溯源自助徒步探险游最早始于1996年。随着近几年各地野营俱乐部的增多与互联网的普及,如今来探秘的游客日益增多,岩龙与罗垟两村从过去平均每月接待40多人增加到现在的400多人。
  笔者到达岩龙村村口时正好遇到10多位“驴友”,一位姓邵的队员说:“我们刚从山上下来,此条路线值得一走。”
  村民季秀送说,他家1999年接待了第一批户外爱好者,如今来的人一年比一年多,尤其是每年两个黄金周,全村接待人数均有1000多人。他接待的人当中有美国、英国、法国等国的留学生,也有来自较远的北方游客,更多的是来自上海、苏州、宁波、杭州及温州本地的户外爱好者。
  据溪下乡政府工作人员介绍,今年国庆长假头三天,这儿已接待约3000人。
    ●全能导游劈柴带路、帮忙背包
  岩龙村在永嘉西北隅的潘坑乡,是温州市级历史文化街区村镇,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人文资源,这里是楠溪江源头景观必经之地。
  正是背包客的到来,催生了村里长期从事带路工作的“农民导游”。这些导游跟旅行社导游不同,他们不仅全程陪同,一路上他们还会为客人劈柴带路、帮忙背包、帮助过险要地段、讲解景点等,报酬为一天80元。据了解,现在岩龙村内有18人从事探险带路导游工作,这些人当中收入最高的一年一人有近4000元,这些带路人基本上为中年人。
  而在罗垟村,也有六七人从事带路工作,他们一天收入有100元左右。
    ●吃饭住宿QQ预约
  “由于从岩龙村到源头溪下乡罗垟村还有15公里的路程,其中要路过楠溪江源头1272米的永嘉最高峰——大青岗,进山需有当地熟悉地形的人带路才行。”季秀送的儿子季晓忠介绍说。
  为方便和驴友们联系,他家装上了宽带,由儿子负责QQ预约联系。这个“十·一”他家通过QQ、电话预约吃饭的就有1000多人。
    ●乡土导游催生古村保护
  由于目前楠溪江源头和岩龙古村还未开发,村中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都还没有转化为旅游商品,村里也没有专门接待游人的旅馆、餐馆,村里目前主要还是靠带路挣点收入。
  据了解,当地政府已请了清华大学研究乡土建筑的陈志华教授到潘坑研究岩龙等古村的保护和开发,申报岩龙村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村镇。
  为了保证探险者的安全,“十·一”前夕,岩龙村村口悬挂起了1:1000比例尺设计的巨幅探险游导示图。
用佛家出世心态,用道家入世修为用儒家中庸处世,用法家之术治世用易门与未知世界融合,做到天人合一有所不为,有所必为用心做事,用爱做人实在的行动胜过华丽的言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5-7-19 07:30 , Processed in 0.02630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