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1057|回复: 0

【新闻】——全球8大熊种 6类处境堪危

[复制链接]

796

主题

1687

回帖

7万

积分

太平洋

积分
78772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7-11-15 10:2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熊类专家组会议11月10日在墨西哥蒙特雷闭幕,会议上专家组更新了7种陆地熊的保护级别。在新的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世界最小熊种马来熊已经被列入“低危”级别,而大熊猫仍然属于“濒危”物种。

  马来熊生活在东南亚大陆、苏门答腊岛和婆罗州,该种熊此前的级别是“数据缺乏”(Data Deficient),意味着对这一物种的了解程度不足以将之纳入红色名录中。

  IUCN熊类专家组马来熊小组主席之一的罗布·斯坦梅茨(Rob Steinmetz)说:“这一物种在生物学和生态学方面的特征还亟待了解,但其现状堪忧。我们估计过去30年来它只繁衍了3代,数量减少了至少30%,并且还将按照这一速度继续缩减。

  “因为森林被砍伐,它们的栖居地被缩小,生活环境质量也随之降低。在保护区,商业偷猎仍然是一个严重威胁。我们正与政府、保护区管理人员、保护组织以及当地居民展开合作,避免生活在东南亚地区的很多小型、孤立的马来熊种群灭绝。”他说。

  目前唯一被列入“濒危”物种名单的熊类只有大熊猫。尽管中国为保护大熊猫作出了巨大努力,包括建立了近60个熊猫保护区、禁止伐木和大范围重新造林等,但大熊猫的保护级别仍然没有变化。

  IUCN熊类专家组联合主席戴夫·加谢里斯(Dave Garshelis)说:“目前已经掌握了大熊猫的很多生态习性,也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试图评估出它们的全部数量,但是,这些评估还很不精确,可能出现重大错误。

  “尽管有些人声称大熊猫的数量有所上升,我们仍然认为它们是濒危物种,因为目前还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有人认为新政策下,熊猫的数量用不了10年就将大幅增加,这种想法很轻率。”他说。

  被纳入“低危”级别的还有生活在亚洲地区的亚洲黑熊和懒熊,以及生活在南美安第斯山脉的安第斯熊(此前称为眼镜熊)。

  懒熊分布在印度次大陆,那里栖息地流失情况严重,它们只能在老虎保护区寻找栖身之所。IUCN熊类专家组指出,在过去10年中,懒熊很可能已经完全在孟加拉国灭绝。

  虽然在南亚地区猎熊行为是非法的,但由于被抓获的可能性很小,在利益的驱使下,熊的数量仍然因为偷猎而损失惨重。

  加谢里斯说:“虽然对亚洲地区熊的数量的评估不像我们希望的那样可靠,但我们仍可以推断,由于森林栖息地的广泛流失以及猖獗的偷猎,东南亚的熊类数量正以极快的速度在减少。”

  分布范围最广的熊类当属棕熊,由于在俄罗斯、加拿大、阿拉斯加以及欧洲部分地区还有相当数量,因此棕熊被列为“无危”物种。不过,也有少量孤立并且高度“低危”的种群生活在欧洲南部和中亚、南亚地区。有些棕熊种群则处于国家和地方保护政策下,根据《美国濒危物种法》,在阿拉斯加外的北美灰熊(Grizzly bears)都被视作“受到威胁”。

  2006年,北极熊被收入到IUCN红色名录的“低危”级别。作为海洋哺乳动物,北极熊明显不同于其它7种陆地熊,因此设有不同的专家小组。

  在8种熊类当中,只有美洲黑熊是最不用担心的,其数量达到90万只,是其他7种熊总数的两倍多。美洲黑熊生活在加拿大、美国和墨西哥,其中大部分地区都可以合法狩猎。

  专家组在评估中指出,亚洲和南美是最需要采取熊类保护紧急措施的地区。专家组联合主席布鲁斯·麦克莱伦(Bruce McLellan)说:“在熊类生存状况相对较好的北美,仍有巨大的努力和大量资金不断投入到保护和管理当中。而极度需要保护的亚洲和南美熊类却分配到如此之少的资金和力量。我们正试图改变这种状况,但进展缓慢。”

  IUCN濒危熊种红色名录及亟待保护现状:

  1. 大熊猫——濒危

  2. 马来熊——低危

  3. 亚洲黑熊——低危

  4. 懒熊——低危

  5. 安第斯熊——低危

  6. 北极熊——低危

  7. 棕熊——无危

  8. 美洲黑熊——无危

  (陈丹)
大熊猫.jpg
马来熊.jpg
亚洲黑熊.jpg
懒熊.jpg
安第斯熊.jpg
北极熊.jpg
棕熊.jpg
美洲黑熊.jpg
[fly]做事情做就做好,要不就别做![/fly][move]人生如棋,大胆者举棋从容落子有声,胆小者心思缜密步![/mov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5-7-20 13:39 , Processed in 0.061206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