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环保一年观察(06.10-07.10) 霍伟亚
高校社团环境运动回顾:只有既了解内部环境,又了解外部环境,社团才能良好的运作。通过对高校环境运动的回顾可以开拓眼界,站在一个更加长远、宏的角度来审视度势。
1、中国青年环保历史概况
2、中国青年环保发展一年观察
3、中国青年环保行动模式及其发展
青年环保运动:1、大学校园内的环保社团
2、在校大学生为主的地区性青年环保组织
3、信息分享平台和主题交流网络
一、大学生环保社团的历史
1、1990——1996 萌芽期 特点:学校主导 局限于校内 活动有限
2、1996——1998 增长期 特点:绿色营出现、走向校外、校际联系增多
3、1998——2001 扩张期 特点:联系密切、活动复制、交流平台
4、2001——2007 繁荣期 特点:国际元素、资金多样、活动特色
二、地区性青年环境组织
1、1996年:绿色大学生论坛(北京GSF)
2、2000年:绿石(江苏)、上海市大学生绿色论坛(上海)、
2、2001年:GreenSOS(四川) 、陕西青年与环境互助网络(陕西)
3、2002年:绿色浙江(浙江)、山西青年环境交流与发展网络(山西)、
4、2003年:广西绿色联盟(广西)、绿满江淮(安徽)、武汉绿色基金(湖北)
5、2004年:湖南绿联(湖南)、绿驼铃(甘肃)、
6、2005年:绿色吉林(吉林)、绿色龙江(黑龙江)、绿意中原(河南)
7、2006年:山东大学生环保联盟(山东)、天津高校环保联盟(天津)、海南绿色阳光环境联盟(海 8、2007年:绿色江赣(江西)、漠南沙(内蒙古)、福建FJED青年交流服务中心 三、地区性青年环境组织的相关问题
1、如何定义这样的组织? 尚无成熟的定义
2、如何看待其中的人员? 以在校大学生为主
3 其资金来源如何? 主要是基金会申请
4、地区性青年环境组织的活动内容都是什么样的?环保项目 能力建设
5、地区性青年环境组织的一些特征:层次化、社会化、相对稳定
互联网交流平台:
济溪论坛(www.gsean.org)
实体交流平台:
中国大学生环境组织合作论坛(CEF)
中国地区性青年环境组织发展研讨会
东北亚青年环境网络(NEAYEN)
专业交流网络:
中国青年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网络(CYCAN)
中国高校护鸟联盟
首都高校recycle联盟
观察切入点:三次会议
2007年6月10日-15日 湖北武汉 第四届中国大学生环境组织合作论坛
2007年7月22日-26日 山西太原 第四届中国地区性青年环境组织发展研讨会
2007年9月21日-23日 日本东京 第三届东北亚青年环境网络年会
现状:·大学生环保社团稳步发展
地区性青年环境组织陆续转型
·实体交流平台、活动合作网络增多
中国青年参与国际交流频率增大
绿色营:
中国青年环保中较成功的活动模式,也是渐受挑战的活动模式
Recycle:
最需坚持、毅力与恒心的活动模式
观鸟:
以兴趣做引导的活动模式
红树林保护:
地域特色的活动模式
小额资助:
逐渐升温的活动模式
气候变化与校园节能:
最贴合国际热点与国家当前政策的活动模式
多年来,环保NGO在各个方面支持与帮助我们,
在此感谢:
根与芽、自然之友……
绿色和平、世界自然基金会……
全球绿色资助基金、中华环保基金会……
附:
福建省环保志愿者协会青年交流服务中心
Fujian Environmental Defense英文缩写FJED简称:FJED青年交流服务中心
福建地区青年环保组织交流平台,为青年绿色行动提供咨询、交流及服务。
中心使命:凝聚青年之力,构建绿色海西 使命 责任 我们一起成长!
联系我们
地址:福州晋安区新店镇秀峰路219号冠茂芳洲苑(五四北蓝山四季15-505)
邮编:350013 Tel:0591-87922678
闽越绿翼: 30167067(我们的交流群)
中心协调员:陈清杰 13225942962
邮箱:chenqingjie2008@163.com
我们的网络平台:http://www.gsean.org/forum/ 济溪论坛(环境组织交流平台)
http://www.hbzyz.com/ 环保志愿者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