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991|回复: 0

解总量控制目标实施88126减排工程 焦作八大措施推进减排

[复制链接]

10

主题

0

回帖

11

积分

冰块

积分
11
QQ
发表于 2008-1-16 21: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河南省焦作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施“88126污染物总量减排工程”为主线,严格落实总量减排责任制,加强组织领导,采取八大强力措施推进污染减排工作,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在2006年全市二氧化硫减排4.7%、化学需氧量减排0.9%的基础上,预计2007年在GDP增长15%的情况下,全市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减排年度目标有望顺利完成。城区环境空气全年优良天数达302天,达标率为82.7%,比省定全年72%的目标高出10.7个百分点,比上年增加3个百分点;4个省控河流责任目标断面水质平均达标率为91.7%,比省定全年70%的目标高出21.7个百分点。
  分解总量控制目标,落实总量减排责任。为落实2007年年度总量减排指标,市政府印发了《焦作市2007年环境污染整治方案》,组织实施了“88126污染物总量减排工程”,将2007年总量减排目标和工程措施进一步细化,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工作标准和时间要求。召开高规格环境污染整治工作会议,对全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进行早安排、早部署。
  切实加强对总量减排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督察工作,市政府分别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主管市长为副组长,发改委、监察局、环保局、工商局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节能减排以及环境污染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为全面完成减排目标任务奠定了组织基础;组织成立了污染减排督察组,每季度督察1次,对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每月督导1次,累计督察责任单位和企业120余家次;坚持每季度召开1次污染整治情况汇报会,市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各县(市)区政府领导及重点企业负责人参加,对减排和污染整治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分析,协调解决治理和关闭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下阶段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焦作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到整治任务比较重的县市和市属重点减排工程一线进行调研和督导。市委书记铁代生专程到全市人民关注的整治重点工程焦作电厂进行调研督导,对焦作电厂的污染治理提出明确要求,就全市的整治工作做出重要指示。他还先后三次到水污染治理重点区域孟州市桑坡村指导整治工作。市长路国贤深入污染减排第一线督促指导,并就整治的重点问题召开专题会议协调解决;常务副市长李中哲、副市长王哲组织有关部门狠抓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建设;副市长田跃曾每季度主持召开整治汇报会,并多次到整治现场和重点区域进行调研和督导,解决困难和问题。市人大主任郭国明、市政协主席赵功佩和市人大、市政协的其他领导先后多次带队深入整治一线检查督导工作。市人大组织人大代表对焦作电厂等重点企业的总量减排工作进行了视察;市人大围绕污染减排组织开展了“2007年焦作环保世纪行”宣传报道活动;市人大主任郭国明、副主任白富海、宫素清又带领部分市人大代表分组对全市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进行了视察,并对减排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为避免污染治理出现“残废工程”和“应付工程”,市建设、城管和环保部门对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建设、治理工程及时组织进行技术指导服务,对重点工程治理方案严格把关,从技术上保证了各项工程工艺先进、稳定可靠。特别是在焦作电厂3~6#机组湿法脱硫、除尘、干排灰治理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市环保部门多次与企业和方案设计单位交流沟通。根据焦作电厂位于中心城区的特殊情况,深入分析治理工艺技术可能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从环保角度提出高标准的设计要求。在省环保局主持通过的此厂治理设计方案中,从烟尘、二氧化硫排放浓度的控制,到增加脱氮工程措施等都体现了焦作市环保部门提出的严格要求。其中,仅增加低氮燃烧技术一项,虽然增加投资1600余万元,但建成投运后,此厂将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7000余吨,环境效益非常明显。焦作电厂在全国的同类电厂中首家采用此项技术,目前6#机组脱氮设备已经进厂,准备组织安装。对金冠嘉华电力有限公司、爱依斯万方电力有限公司的治理工程,环保部门从技术方面也严格把关,提出严格要求,并下达书面通知,在工程设计方案中得到落实。目前,3家电力企业有5台机组治理工程已投入试运行,共投入治理资金1.8亿元。焦作电厂的3~6#机组目前已开始施工,将先后于2008年6月底前建成试运行,比原定目标提前半年。这些工程全部运行后,可形成每年4.1万吨的二氧化硫减排能力,中心城区的环境空气质量将进一步改善。

《中国环境报》2008-1-16
Don't you forg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5-9-13 12:57 , Processed in 0.02558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