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4707|回复: 2

南京的四种堇菜科植物——荒野随笔

[复制链接]

31

主题

210

回帖

159

积分

清泉

积分
159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05-10-15 10:37: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吴琦

紫花地丁(Viloa philippica)是牛首山地区仅有的堇菜科植物,山坡、林下、田边地头俯拾皆是。2月之初,阳光开始变得温和,紫花地丁默默地从枯草枯叶下伸出细弱的新叶,深褐色,细如针,令人难于觉察。只有短短的几天,卷紧多皱的嫩叶伸展开来,接着出现了纤细的花梗,垂着头,盘卷在叶下。到2月底,静静地,忽然之间一朵朵小紫花绽放在地面,令人惊喜不已,因为这时大地仍是冬天的枯黄色。

紫花地丁的紫花和当地中华虎凤蝶的出现是同一时刻,它是这种凤蝶的主要蜜源和传粉受益者。它在春回大地的早期开始萌动,清明时节便隐退了。似乎它们不喜欢春游和扫墓者的喧哗和践踏,不能承受墓园中升起的烟雾和震耳欲聋的爆竹声和缭绕不绝的奏乐声。

在紫金山,这种植物见于南坡的植物园附近,北坡的蒋王庙和灵谷后山也有分布。3月中旬是到这几处观赏这种美丽的小紫花的时候,这时,生有短茸毛的嫩叶已傲然而立在其他春草中了。朵朵紫花也毫不羞怯地开放着,是它一年一度展现个性的时刻。似乎与它牛首山的同类相反,在这里,它不是畏缩而张扬。这是两地环境的差异所致:牛首山地面干燥,草本植物稀疏,高强度的土地开发,大面积的墓园、庙宇、跑马场和垃圾场。人类活动使野生植物饱受其害,紫花地丁惴惴不安地生存在强大的压力之下。紫金山的紫花地丁尚可得到森林的庇护,厚厚覆盖的落叶层使土壤肥沃湿润,多种草本植物的竞争使紫花地丁奋发,那碧绿如油的叶和耀眼的紫花令人神爽。纯正之紫是它所拥有的最重要的资产,这是一些生在白花冠上的紫色脉络。而在牛首山那贫瘠之地,花之紫却被浓缩了,但它仍是这里的生机和希望。

在仲春,假如能从高空俯瞰南京大地,并用一双只看堇菜科植物的眼睛来巡视,便会看到城南的江宁地区是紫色的,溧水地区却是白色的,这可真是有趣的大地彩色缀块。在溧水农村,在栽培草莓的温室大棚外的路边,在塘堰上,那一丛丛白色的野花便是堇菜属的白花地丁(Viloa patrinii)。在溧水的天生桥景区和国防园露天展区都生长着这种野花,它是原野中的主要堇菜科植物。白花地丁的叶和紫花地丁相似,而花冠却是纯白色,花距为象牙白色。花冠上的脉络浅淡而隐约可见。它的花距比紫花地丁的短的得多,花距长度也未超出花柄的弯头而向下略弯。花萼绿色,亦不像是紫花地丁的褐绿色。当洁白如玉的多花集体开放于绿叶从中时,会以其深沉的美感而打动细心的观察者。在几乎每一寸土地都被农业种植开发利用的溧水农村,只有田间水塘畔,水沟边和墓地,才能见到少数幸存的野生植物,白花地丁成为春天最显著的野花。我双膝着地,附身嗅闻它的香气,抚摸着它碧绿的叶丛,祝它继续尊严地生存下去!

紫金山的白花地丁只见于岗子村的山坡上。它南面便是紫花地丁的领地。两种地丁在山坡和山谷中交汇,年复一年,便产生出一些变种。有的在5瓣花冠中有两三瓣出现紫条纹,中心出现紫晕,有的在花冠边缘出现精致的紫镶边。这种现象令我的朋友着迷。然而公路的修筑特别是白马水库的挖掘将白花地丁及其变种几乎消灭。2003年春4月,在坝坡草丛又有发现,令人惊喜不已!但初秋的大雨使坝坡塌方,接着是抢险堆叠上去的沙袋,这仅有的一处白花地丁便被掩埋于坝下了。水坝工程给了它最后一击!

心野堇菜(Viola cordifolia)曾在南京市区广泛存在。世纪交替时,在市内已绝迹,已被“驱”出城外,并被“压缩”到紫金山的某些相互隔离的斑块内,在30年前修筑的山间土路的沿途山坡和高崖上,在登山者踏出的林中小路边,还能见到。它不惧怕干旱的乱石滩和似欲随时坍塌的沙石崖,也不怕一些半悬的石坎和其上的石缝。它根系发达,能在一些大树根勉强兜住少许泥土的崖坡上生存,甚至曾有一从在离地两公尺高的朴树书杈上开花。这种不苛求生长地点的性格显得与它阔大厚实的叶和漂亮饱满的花不相称。但正因如此,它出现在一种具空间感的山地环境中,才填补了那些险恶地段无花的空白,使3月的紫金山旅行的人无论举目还是平视或俯视都能见到琳琅满目的紫花,而愈加心旷神怡。(未完)
supervise@green-stone.org

31

主题

210

回帖

159

积分

清泉

积分
159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5 10:3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心叶堇菜花的瓣型正如它心形的绿叶那样为圆瓣型,花距中等长度,优雅地下弯着;它的紫色是那种华丽的偏蓝的淡紫色。它似乎不像野花而像有意栽培在那里的,即使单独观看其中一朵也是耐看的。应当说,它宽容温和的个性使它的美立刻可以被大众所接受。且正是这崎岖不稳的崖壁和陡坡使它较少受到游人的伤害。如此美妙的野花,被人爱而未被随意采摘,这是耐人寻味的。

三月中旬,心叶堇菜在山谷和山南坡向阳处开花,月底向高处延伸,即使在紫金山这样低海拔的山地,它的花也明显的因气温的变化随着时日渐渐从低处向高处依次开放;在背阴的北坡,花期也比同等高度的南坡迟几天。三月下旬在西马腰和中马腰的一些路段,点点紫花如繁星般聚集,漫步在夹道而错落散布的花丛中,似入仙境,似饮佳酿,超然物外。在如此接近空气污浊的市区处,呈现着如此的自然美景,岂不可贵!

南京的紫花堇菜()是一种山地植物,在起伏的丘陵和平坦的农田附近未曾见到。在紫金山,它生长在干燥的路边和砾石堆积的山沟,这与植物志所述的生长在水边和林下湿地的说法恰恰相反!偶然也见到它们与心叶堇菜杂处一地,但总的看来,它有集中成片分布的特点。

紫花堇菜以具有地上茎和披针形托叶上的栉状或须状物而与上述三种堇菜科植物明显不同。它的花梗和花型更为纤弱精巧,植株中的花朵也更加密集。花白色,也有的花略染淡紫色,而这淡淡的紫色却向花冠的边缘集中,而不像紫花地丁的花朵那样向中心集中,使这种花平添了些许妩媚。





从紫金山东部的灵谷寺和北部的蒋王庙通向中马腰的山间小路两边是紫花堇菜较集中分布的地方。在拥翠亭附近,在一处斜度大于50度的陡坡上,在大块不稳定的岩石之间, 着爬满洛石的榔榆和朴树;在难于立足的斜坡上,处处是带刺的蔷薇和刺楸,没有谁会到这危险的地方来。但在树下多岩石的地方,在那瘠薄的灰色土壤上却开放着数百计的白花。3月的阳光照到林下使这 紫花堇菜分外蓬勃,三角状心形的新叶层层叠叠, 粗而短的地下茎证明它们是这里年代久远的居民,有赖于地势的险阻,才幸免于人类的干扰,而得以如此自由奔放,这隐蔽在路边林下的3月的斜坡,其美不胜收是任何人工设计所不可企及的,鉴于山中公路的修筑和连年的去除旧树载植新树,紫花堇菜的天然聚集区已被破坏,变为零散分布,这一小片自然小品似的紫花堇菜可谓硕果仅存,但它又还能幸存多久呢?

堇菜属的花是两侧对称的小花,优雅,纤细的褐色花柄从地表或叶伸出,到达顶端然后下垂,褐色或绿色的披针型萼片包裹着花的上部,5瓣花伸出,两片上扬或反卷,两片向两边自由伸展,最下面一片却居于最显要的位置,只有这一片在靠近花喉的部位有一椭圆形白斑,上面有一些沿着
supervise@green-stone.org

31

主题

210

回帖

159

积分

清泉

积分
159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5 10:3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堇菜属的花是两侧对称的小花,优雅、纤细的褐色花柄从地表或叶腋伸出,到达顶端然

后下垂。褐色或绿色的披针形萼片包覆着花的上部,5瓣花伸出,两片上扬或反卷,两片向

两边自由伸展,最下面一片却居于最显要的位置,只有这一片在靠近花喉的部位有一椭圆形
白斑,上面有一些沿着瓣脉分布的黑条纹,这是指示传粉昆虫降落的标志,在阳光下,白斑

块和这些条纹在昆虫的复眼里便是在暗夜中用灯光和斑马线标出的降落跑道。花瓣基部蜜腺

伸达花距之内,花距是精巧的囊状或管状物。降落在下瓣上的昆虫立即会感觉到花粉的香和
花蜜的甜,这些气味会从花距管中喷射出来,没有谁能抵挡它的诱惑。昆虫会不由自主地向

花的中心爬去,但立刻会被花药和柱头所阻,它必须突破入口的阻挡物才能获取香甜的液汁

,它一定站在那座摇晃不定的平台上,怀着急切的心情开始一阵手忙脚乱的努力,而这正是

堇菜所期望的。这一属植物为诱使昆虫为它传粉,在漫长的地质时代进化出了如此完美的结

构,它好像深谙昆虫心理学,考虑到了授粉的每一个细节,使花的全部结构设计皆服务于传

粉这一目的。令人愉悦的花朵,它不是供人欣赏而是为本身的繁衍而存在,它无无用或多余

之物,尽管它未必真的会实现所安排的任务,只要有一小部分能达成授粉就足够了。可是堇

菜属植物如此精密的异花授粉机制却常被闲置不用,常见到花瓣退化的自花授粉的闭花,所

结蒴果的种子饱满,初看这是一种浪费,也可能是在异花授精不能实现时的自我保护措施,

而种子植物的巨大浪费是普遍存在的。
  我的朋友杨洋先生是世界堇菜协会会员,他告诉我堇菜属植物美丽的小花自古以来在南

欧人的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文艺复兴时代的大师有表现这种花的绘画。这种植物已进入居

民的精神世界,以致在法国的图卢兹市每年2月要举行堇菜节仪式, 已形成堇菜文化。
  堇菜花有的发香有的无香气,这也是世界堇菜协会所关注的。记录中国堇菜的《中国植

物志》第51卷中对此很少提及。杨洋先生在南京作过观察,他认为紫金山只有分布很少的毛

果堇菜的花有香气,其它堇菜花未发现有香气。这件有趣的事引起我的注意,因为我在城南

溧水地区所见的白花地丁有明显的香气,而在紫金山却失去香气了!2004年3月,我专为香气

一事数次作野外探索,所获的初步结果使我受到鼓舞。我的考察证明紫金山的白花地丁、心

叶堇菜和紫花堇菜都有发香的花,其它堇菜有待研究。它们的香型都是玫瑰香型,其中的白

花地丁香气最浓。表面看来,它们对一些人拒绝发香;对另一些人却以香气迎接。我的探索

证明这至少不是嗅觉差异所致,何时发香可是个自然界的秘密,是不能轻易示人的。这里的

堇菜花朵将它的香气散发到空气中是在传粉期内,即在花期的早期,在晴天或仅有薄云的天

气,在上午10时至下午2时发香,除此之外,它是无香气的,而这时正是小昆虫作采蜜旅行

的时刻。一些常见的野生植物,随意被毁;而一旦发现它有某种用处,或从其中可获取那怕

是微小的利益,于是顷刻之间这种植物的末日便来到了,它会受到彻底的掠夺,这难道不是

国情么?
  3月的紫金山,春风和煦。在崖坡上,在灰褐色石壁的凸起或凹入处,在树根虬结、荆

棘空悬的沙石沟侧,在枯叶堆积的栎树林下,不顾干旱和伐木者或植树者的践踏,几乎同时

出现美丽的小花丛,悬挂着、攀附着、点缀着,变幻着,在这丑陋的山地上出现了花的缀块

、花的挂毯和花的幽径,没有比这更奇妙的了。然而大自然所创造的这些花园片段是否被人

们所认识?登山者是否感知这不可多得的时刻?是否知道这是很容易失去的?那就另当别论了!
supervise@green-stone.or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5-5-19 15:05 , Processed in 0.02888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