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2725|回复: 5

环境基础讲义(每日一贴)

[复制链接]

364

主题

654

回帖

156万

积分

太平洋

积分
1566199

原创大师奖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5-12-30 11:44: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人类的环境
    词义:周围事物-中心事物
    人类为中心事物,其他生物和非生命物质构成生存环境
    人类和生物界为中心事物,其他非生命物质为环境
    人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    人类环境的层次:生存环境、地理环境、地质环境、宇宙环境
    法律概念:“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野生植物、水生生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生活居住区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指的是环境要素或保护对象
二、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
1.    人口数量的迅速增长与技术水平的急剧提高(技术>科学)
2.    许多人为过程达到可以和自然过程相匹敌的程度
3.    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大量增加(地下深处、人工合成)
4.    可能不可逆转的变化,如温室效应
5.    人地矛盾中人口过度增长成为矛盾主要方面
6.    环境保护运动空前发展
撒播绿色希望 绿色行者工作室
 楼主| 发表于 2005-12-30 11:48:12 | 显示全部楼层
    How I became involved and how G.T.Miller became involved
    Human dimension in the 1998 China flooding
    从几个生物学实验谈起
    指数增长/环境容量/人口-资源-环境
    增长与起飞
    折叠纸张的假想实验            一个法国儿童谜语
    次数        厚度                    假定水浮莲体积每日加倍
    1            0.1 mm                30天覆盖整个池塘
    5            1.6 mm                第几天覆盖一半?15天? 29天?
    10            5.12 mm
    15            1.64 m                结论1 翻一番不可等闲视之
    21            105 m                    结论2 到达终点非常突然
    25            1.67 km
    31            107 km
    35            1710 km
    43            437780 km
    [地球-月球 384780 km]            
    [地球-太阳 149×106 km(52次)]
    人们对不同时空尺度事物关切的程度。三个面向。
    人地系统/人类-环境的矛盾:一个有限的系统(地球环境)    与无限的,并且在一定时期内呈指数增长的需求的矛盾    —构成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撒播绿色希望 绿色行者工作室
 楼主| 发表于 2005-12-30 11:49:07 | 显示全部楼层
    宇宙的词义与科学定义
    膨胀宇宙模型:1927年勒梅特提出大尺度空间随时间膨胀的概念。1929年哈勃发现河外星系推行规律。随后英国天文学家爱丁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宇宙膨胀的假说。现代宇宙学中的弗里德曼宇宙模型、稳恒态宇宙模型、大爆炸宇宙学等均属膨胀宇宙模型。
    大爆炸宇宙学说
第二节 地球、生命与人类
一、地球
    宇宙中的地球—沧海一黍
银河系的数目:1000亿-500亿(哈勃望远镜数据)
每个银河系中的恒星数目:约1000亿个
宇宙中的恒星数目:约1×1022个(太阳系是其中之一)
    地球起源:100-60亿年前,在离太阳约150×106千米处(1 a.u.)形成一个稠密中心—地球的雏形。
—46亿年前,地球轮廓基本形成。原始大气:H2, CH4,     NH3, H2O—还原性大气圈。地表冷却排出CO, CO2和    水蒸气等—排气作用。
    排气引起的“流体化”作用,可能使H2和CO生成有机化合物,如脂肪族、芳香族和异戊二醇等(实验证明)。
    38亿年前,出现了水,有最古老的沉积岩为证。太空降水说
    连续几千年的大雨,原始海洋和沉积岩的形成,地壳冷却。
二、生命
    海洋中原始生命的诞生:实验与假说
—化学起源说:“生命的起源必然是通过化学的途径实现的”(恩格斯)。1928年维勒用氰酸铵合成尿素;1953年米勒和尤里合成氨基酸的著名实验。
—简单氨基酸组合成酶、酶组合成生命的困难。
—宇宙起源说:从阿伦纽斯到霍伊尔The Intellegent Universe
    生命的进化
—30亿年前,南非岩石中的原始细菌化石。据此推断生命    起源于40亿年前;
—20亿年前,进化的原始细菌化石(加州),光合作用,    含氧大气圈开始形成;
—10亿年前,河口大量海藻繁殖,释放大量氧气;
—7亿年前,最早的多细胞生物蠕节虫化石;
—5.7亿年前,寒武纪,开始了化石记录的时代。三叶虫与    腕足类为主,并发现脊椎动物被囊虫化石;第一次海侵
—奥陶纪(距今5.0-4.4亿年)三叶虫锐减,腕足类增加,出    现空气呼吸的脊椎动物七鳃鳗和八目鳗;
—志留纪(距今4.4-4.0亿年)出现珊瑚礁;生命登陆,陆生    的顶囊蕨植物化石;
—泥盆纪(距今4.0-3.5亿年)蕨类成为森林;出现无翅和有    翅昆虫;脊椎动物分化为鱼类(有鳃和鳞片)与似两栖类;
—石炭纪(距今3.5-2.8亿年)第二次海侵;森林掩埋,形成    大煤田;爬行类出现;
—二叠纪(距今2.8-2.3亿年)恐龙初现,小个体;第一次物    种灭绝(两栖类、爬行类、苔藓虫、棘皮动物、菊石、    腕足类等);
—三叠纪(距今2.3-1.9亿年)出现针叶林;恐龙较大;菊石、    笔石恢复;大陆漂移开始;哺乳类出现;
—侏罗纪(距今1.9-1.4亿年)恐龙时代;哺乳类发育完善;    鸟类出现;大煤田形成。
—白垩纪(距今1.4-0.65亿年)第三次海侵,白垩岩沉积;    陆地有花植物出现;灵长类、有袋类出现;恐龙灭绝(第    二次物种灭绝);
—第三纪(距今6500万年)哺乳类占统治地位和大型化; 灵    长类发育了对立的拇指和前视的眼睛;草本植物广布;
—第四纪(距今200万年)人类出现;冰期往复;黄土生成。
撒播绿色希望 绿色行者工作室
 楼主| 发表于 2005-12-31 00:25:58 | 显示全部楼层
    第四纪,地球史最近的200万年(300万)年,以人类出现为特征。
    人类的特征不在于使用工具和制作工具,而在于制作定型的工具。
    从南猿-能人(250-150万年前)-直立人-北京人-现代人,经历了制造定型工具、用火、集体狩猎、产生语言(原始社会)、学会养殖耕种(农业社会),最近二三百年发生工业革命(工业社会)。
    生命史与文明史的环境学意义:
-地球生命史与文明史必然性后面巨大的偶然性;
-环境、生命与人类历来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
-环境与生命的演化有加速的趋势;
-人类文明的进步以资源和环境为代价,PRED的辩证关系。
撒播绿色希望 绿色行者工作室
 楼主| 发表于 2005-12-31 00:27:13 | 显示全部楼层
    人类是自然的儿女,但科学与教育的发展赶不上人口的增长与技术进步,在利用-改造自然时破坏了环境。人口问题成为人类-环境矛盾的主要方面。
    韩非子的人口模型:“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是以人民众而财货寡,事力劳而供养薄。”
    美国人John Eli Miller(?~1961)家庭人口的范例:
1+1=2+7+63+341+6个=419(-7-2=410)。
    人口增长受生物学规律和社会学规律的制约。
    历史上人口增长的三特点:
1.    平均增长率非常低,0.00011%;
2.    历史上人口增长缓慢,从原始人增长到1亿人,历时300万年;
3.    人口增长曲线呈指数增长形式,二战后达到“起飞”点
    世界人口增长的三个时期, 图3.3, P.26
1.    旧石器时代(狩猎革命):50万年前开始,至1万年前世界人口达500万;
2.    新石器时代-农业社会(农牧业革命):1万年前开始,增长率提高至0.03%,公元元年世界人口1~2.5亿。1300年3.84亿,1400年3.73亿(黑死病);
3.    工业社会(工业-医学革命):200年前开始,出生率上升、死亡率下降,增长率从0.1%增加到1~2%。人口快速增长时期。
撒播绿色希望 绿色行者工作室

83

主题

447

回帖

508

积分

黄河

积分
508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5-12-31 11: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佩服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5-7-18 16:45 , Processed in 0.03163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