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4321|回复: 14

中国首部环保传播研究著作——《绿媒体》

[复制链接]

1846

主题

1万

回帖

1336万

积分

荣誉会员

积分
13366257

终身成就奖网络组评估组社区居民社区明星

QQ
发表于 2006-4-25 16:32: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书较为深入、全面地回顾和总结了中国环保传播20多年的历程,对中国环保传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且提出了积极的、具有建设性和指导意义的意见。本书是中国目前第一本关于环保传播的专著,提出了环保传播的概念,并对环保传媒的定位、传播方式等提出了独到的看法。书中还对国内著名的非政府环保组织进行了介绍,对一些环保人士进行了采访,积极宣传了这些组织、个人的环保思想和理念。

  本书适合于对环保传播研究的专家、学者、媒介从业人士,以及所有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对环保传播感兴趣的广大自学爱好者参考阅读。

  

目录
  

  
摘要
Abstract
序言 曲格平 绿色媒体的力量
序言 尹鸿 绿媒体:一种理想
前言 王莉丽 建构绿色公共舆论空间


第一章 创造环境保护的公共舆论空间:大众传媒与环境保护

第一节 直面中国生态环境危机
中国当前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中国环境问题的成因
环境问题的解决途径
第二节 大众传媒的社会功能
环境监视
社会整合
文化教育
娱乐休闲
广告推销
大众传媒的公共空间功能
第三节 大众传媒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第二章 环保传播
第一节 环保传播的概念和内涵
第二节 环保宣传与环保传播
第三节 环保传播与环保教育
环境教育的定义
环境教育的历史
第四节 环保传播的起源与发展
第五节 环保传播的功能和作用
舆论监督
教育、引导
议程设置
沟通

第三章 中国的环保传播
第一节 中国环保传播的历程
环保传播的萌芽
环保传播的起步
环保传播的蓬勃发展
第二节 环保传播的形态
报刊、书籍
广播
电视
电影
互联网
公益广告
第三节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关系
第四节 环保传播机构与组织
国家环保总局
国家环保总局宣传教育司
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
中华环保世纪行组委会
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
第五节 环保传播的特殊机构——环保NGO
中国环保NGO的发展状况
中国主要环保NGO
中国环保NGO的作用
中国环保NGO的困境
第六节 环保传播活动案例:中华环保世纪行
活动背景
走过12年历程
活动总结
活动反思
第七节 环保公益广告案例:“中华环保世纪行”中国环保
公益广告
“中华环保世纪行”公益广告传播形式
环保公益广告的作用
环保公益广告面临的问题
附表:环保公益广告宣传主题
第八节 环保传播电影作品案例:电影《可可西里》
《可可西里》成功原因分析
环保电影的发展空间
第九节 环保电视节目案例:《幸运地球村》
《幸运地球村》成功原因分析
《幸运地球村》的不足

第四章 环保传播面临的挑战
第一节 经济的挑战
资本逻辑与公共利益的矛盾
资金来源的不确定
第二节 媒介环保意识的挑战
媒介管理者
媒介从业人员
第三节 公共环境意识的挑战
公众
政府
企业
第四节 环保传播能力的挑战
专业环保媒介力量不足
环保传播模式滞后
环保传播缺乏深度、广度和持续性
第五节 环保传播客体的挑战

第五章 全面提升大众传媒环保传播能力
第一节 形成可持续发展战略共识
可持续发展观的内涵
面向可持续发展观的环保传播
重视环保传播的社会化
鼓励、引导非政府环保组织的发展
第二节 构造专业的环保传播组织机构
构造专业组织
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完善激励机制
第三节 加强环保传播的舆论监督功能
有效推进舆论监督
完善对媒体的社会监督
推动舆论监督的制度化、法制化
与环保执法形成合力
可持续发展的舆论监督
第四节 提升环保传播效果
契合受众需求
整合媒介传播
强化社会互动
追求人性传播
深化环保传播内涵
第五节 完善环保传播的空间
市场空间
国际空间
第六节 营造环保传播的政治环境
行政环境
法制环境

深度访谈
给我一把种子,我把整个地球染绿——曲格平
访谈实录

深度访谈
环保人士廖晓义:绿色GDP的实践者
访谈实录

深度访谈
执著的环保老人——梁从诫
访谈实录

深度访谈
点亮星星之火的环境法学者——王灿发
访谈实录

结语
感谢
参考文献
 楼主| 发表于 2006-4-25 16:32:46 | 显示全部楼层
绿色媒体的力量
曲格平

  环保传播是一个新事物。在中国环境保护这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进程中,大众传媒作为环境保护中的一支重要绿色力量,已经成为了绿色文明的开导者与先行者。

  回顾20世纪,中国和世界的总体发展道路大体一致,在取得经济成就的同时,也留下许多创伤。中国改革开放的20年,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环境保护也发生了积极变化。20世纪70年代初,大多数公众对“环境保护”这个词都很陌生。而今天,环境保护已成为公众的一个热门话题,这不仅反映出中华民族的环境觉醒,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媒体对于环保传播的力量。

  中国的环境保护,一靠立法,二靠政府的监督。但是光靠这些是不够的。舆论监督对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特别重要。开展了12年之久的“中华环保世纪行”,就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环保事业的发展。“中华环保世纪行”融合了行政、司法和舆论监督三股力量,所以成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环保活动。这项活动主要是靠媒体来实现的。

  中国环保事业二十几年的进步,很大程度上是靠舆论的推动力量。我多年前曾讲过:“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是靠宣传起家的。”公众是环保的原动力,媒体是环保的推动力。现在许多事情都是靠媒体推动的,环境保护更要靠媒体、公众的力量来推动。随着民主法制的推进,大众传媒必将形成不可抗拒的力量。

  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是伟大的和艰巨的。在一个幅员辽阔和13亿人口的大国从事环境保护事业,它本身就具有伟大性;同时,这项事业又是艰巨的,在近代发展中,还没有哪一个国家遇到过像中国这样严重的环境问题,艰巨性正说明它的大有作为。我认为,目前中国广大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特别是各级领导的环境保护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最大的问题是公众的环境意识还要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各级领导人的环境意识还要更大地提高。

  展望未来,我们国家的环境保护是有希望的。第一,我们现在西部大开发把生态恢复和建设放在经济发展同等位置。第二,中国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退耕还林、还草,最终的结果是减缓对环境的压力,将给中国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变化。第三,最重要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观念和经济增长方式。中国的环境正在经历一场绿色的变革!我期待中国的大众传媒,勇敢地担负起环保传播的重任。

  作者通过对中国环保传播的研究,较为深入、全面地回顾和总结了中国环保传播二十多年来的历程,对中国环保传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且提出了具有指导意义的建设性意见。无疑,这对于中国的环保传播理论的研究与实践,以及推动 “绿媒体”的传播力量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对人类的生存空间的思考与行为亦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曲格平2005年9月19日

曲格平,教授,环境科学专家,历任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现任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理事长。






Foreword
The Power of Green Media
Qu Geping

“Environmental Communication” is a new concept. In China’s strenuous efforts to protect its environment, mass media is assum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and is now at the forefront of the advocacy for green.

When we look back at the 20th century, we find that China has repeated the path of most developed economies—its impressive growth was achieved at the expense of the environment. Over the last 2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
 楼主| 发表于 2006-4-25 16:33:03 | 显示全部楼层
绿媒体:一种理想
尹鸿

  世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创造了如此丰富甚至奢侈的物质财富;中国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出现了如此巨大的经济飞跃和人们能够享受如此充裕的物质生活。无休无止的广告,无限膨胀的消费欲望,像一个魔轮一样,让人们在追逐无限的物质满足的循环中高速旋转。直到人们终于饱受海啸、沙尘、酸雨、莫名病毒的灾难打击,发现空气、水、石油、矿藏这些我们以为取之不尽的资源越来越趋于枯竭的时候,人们才意识到我们的贪得无厌使我们已经付出和即将付出的巨大代价。正是在这样现实的危机面前,环境和环境保护才成为了我们时代最令人关注的关键词。

  于是,在我们的媒体中,科学发展、和谐社会、天人合一、生态平衡等观念开始频繁出现。绿色,成为了当今社会的流行色。然而,过去和现在,中国的传媒究竟为环境保护做出了什么贡献?这些贡献对于向全社会普及环境保护意识、培养环境保护习惯起到了什么作用?中国传媒在传播绿色观念的行动中,究竟体现了怎样的自觉性,肩负了什么样的责任?……所有这些问题,应该说都还没有得到完整的回答。

  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本以“环保传播”为主题的新书。在我的视野范围内,它可能也是国内第一本以环保传播为主题的著作。这种第一,既体现了作者对时代主题的一种敏感,其实更体现了对社会发展的一种责任。我想,任何读者从本书中都能够感受到这样一种使命感——我们保护环境,归根结底是在保护人类自己。

  其实,环境保护虽然与我们所有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但是由于它与我们生活的这种相关性过于间接、过于复杂、过于缺乏单一的因果性,因而往往难以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的行动中。虽然我们都知道,过多的汽车会污染空气、消耗能源,但是我们都不认为自己今天多开1小时的汽车,环境就会因此而被破坏。环保的这种广大性,往往给了我们逃脱环保责任的理由。其实,这也是许多传媒和传媒人逃脱环保责任的理由。因此,探讨环保传播,让这样一种“软”使命成为媒介的一种“硬”责任,让传媒人意识到,环保应该从自己做起,从自己的笔下、镜头前、录音话筒前做起,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王莉丽女士的这本书,缘起于她的硕士论文,环保传播的概念也是在我们多次的讨论中逐渐明晰起来的。一开始,我对这个题目很担心:一方面我意识到她的研究在整个学术界都缺乏足够的基础和借鉴;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本人对这个领域客观上敬而远之带来的所知甚少。但是王莉丽女士的热情、执著和坚韧却让她成功地完成了她的预想,在后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组织的硕士论文答辩中,这篇论文也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当然,我知道,她之所以能够写出这样一篇没有先例的论文,还得益于那些活跃在环保前沿的令人尊敬的真正意义上的“同志”们的热情慷慨的帮助和支持。因为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所以大家就用一种“同志”般的力量推动了这本书的完成。

  我们很难说王莉丽女士的这本书达到了怎样的高度和深度,但是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它开辟了一条通向认识环保传播规律的路径,并在这个路径上铭刻了一种责任。它至少提醒我们,也许环保不能给我们带来现实的眼前的名利,但它应该是传媒的一种责任。传媒在传播环保意识、揭示环保危机、普及环保知识、营造环保理想方面,应该是责无旁贷;否则,我们就是对社会、对我们的后代的一种犯罪。

  我为本书的出版感到欣悦。绿媒体,一种生命的象征,作为本书的题目,也是一种理想的表达。

尹鸿2005年9月19日

尹鸿博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






Foreword
Green Media as an Ideal
Yin Hong

The world has never been so abundant in material wealth before as it is today. China’s unprecedented economic growth has enabled its people to enjoy a level of comfort never imagined before. Bombarded by endless advertisements, consumers continue to spend more. The pursuit to gratify the insatiable desire for material gains is like an enchanted wheel keeping people turning nonstop in a high
 楼主| 发表于 2006-4-25 16:3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建构绿色公共舆论空间
王莉丽

  对于世界和中国而言,20世纪都是一个绚丽传奇的世纪。一条沉睡百年的东方巨龙在历史的瞩目下,纵身于世界的云端,开始了腾飞、崛起的篇章。1978年至今,中国经济保持了年均增长9%的高水平。200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67万亿元人民币,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8 512亿美元,世界排名仅次于美、德、日。中国已经被视为世界经济发动机之一,成为继美国、日本、欧盟之后的第四大经济支柱。无怪乎众多世界政治、经济巨擘惊呼“中国崛起是不可阻挡的”。

  但是,在走向和平崛起的道路上,中国面临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长期性因素的制约。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伴随着深重的资源环境矛盾,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中国人口的继续膨胀,开始愈来愈面临资源瓶颈和环境容量的严重制约。中国经济生活中存在大量的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方面的问题,可持续发展能力还不强,中国工业产品单位消耗能源是美国的3.5倍、欧盟的5.9倍、日本的9.7倍;废水排放量居世界第一,超过环保允许量的68%;二氧化硫排放量也居世界第一,超过环保允许量的77%。可以说,在中国崛起的进程中,资源环境问题将是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

  笔者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树立科学发展观,举国上下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因此,构建绿色的公共舆论空间、传播环境文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摆在中国政府和中国传媒面前的严峻使命。

  中国政府对环保的重视始于1978年,邓小平同志首先提出中国应制定环境保护法;1984年,中国政府将环保提到了“基本国策”的地位;2003年,中国政府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保护环境、热爱环境、建设环境、提高全民族环境意识,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之一。

  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提高全体公民的环境意识,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一项战略性措施。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和世界银行关于最新中国环境问题研究报告,过去十年间中国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就,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从整体上开始得到控制,但中国环境保护将面临更复杂的挑战。这种挑战除了来自技术、经济方面的因素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公众的环境意识。公众的环境意识直接影响着每个人对环境的态度和行为,国家各项环保政策都要在公众理解的基础上得以执行。而提高公民环境意识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环保传播。

  环境保护是一项涉及社会各个方面的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具有广泛性,是需要社会各个方面长时间协调配合才能够取得成功的一项艰巨的任务。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都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才能够实现的。所以在环保工作中,环保传播在对环境保护的知识传播、舆论监督、提高意识、社会责任、促进发展等诸多方面起着其他社会领域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的环保传播事业经历了30多年的历程,但是在充满生机、精彩纷呈的环境信息传播面前,环保传播理论显出滞后的灰色。一些重大的基本问题还没有令人满意的回答。当作者就论文采访曲格平教授时中国环保创始人之一,原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现任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主席。,曲格平教授不无感叹地说:“以往出席世界环境会议,我总是不停地解释环境宣传的含义,因为在西方媒体看来,宣传是一个有点贬意的词汇,现在你提出‘环保传播’这个概念和理论,将切实解决这个问题。”因此,研究中国环保传播,不仅对中国新闻传播研究视野的拓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而且对大众传媒进一步加强环保传播及优化传播效果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同时对引导人们科学正确地认识环保问题、动员全社会合力解决环保问题,建构绿色公共舆论空间也具有实践意义。

  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的矛盾愈演愈烈。环保传播作为环境保护中的一个重要力量,其潜在能量究竟发挥了多少?中国当前的环保传播效果如何?环保传播中存在什么问题?如何优化?等等,都是需要审视的问题。
环境问题的牵涉面非常广,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个层面。目前,国内外学界对大众传媒的社会化功能以及环保文化、环保教育都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国外学界对环保传播(environment communication)也进行了初步研究。与国外相比,中国学界针对环保传播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只有散见于网络和报章的一些相关报道和文章,还没有形成成熟的学术研究成果。

  本书在吸收国内外学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环保传播这一新闻传播领域的新概念。试图在国内外前辈及同仁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在对中国环保传播领域一些专家学者进行访问的前提下,探讨环保传播的历程、功能、存在问题以及发展前景。

  由于经验和理论积累所限,作者对环保传播理论的研究还存在诸多不足,作为一名有着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媒介从业人员,我希望能够为研究大众传媒对环境保护的影响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理论和事实依据,并为后续的研究打下基础,为中国的大众传媒最终真正承担起环保传播的历史使命而提供研究基础。

  希望这本书所传递给读者的不仅仅是环保传播的学术理论,更多的是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和大量生动的案例,呼唤更多的人心灵深处对生命的敬畏和对绿色的希望。我希望每一个中国人都关注绿色,希望中国的大众传媒真正承担起传播绿色文明的重任,成为名副其实的绿媒体,从而也为中华民族从容应对资源环境挑战,实现和平崛起尽一份微薄之力。

王莉丽
2005年9月18日于清华大学








Foreword
Construct a Green Forum for Public Debate
Wang Lili

The 20th century is an era of miracle for both the world and China. Awakened from its deep sleep over the last several hundred years, China has risen again. Since 1978 China has maintained an average annual growth of 9%. In 2003 China’s GDP exceeded 11.67 trillion RMB with its foreign trade standing at 851.2 billion US dollars. Its ranking in the world economy is only after the United States, Germany and Japan. China has become one the powerhouses of the world economy on a par with the United States, Japan and European Union. Political and business leaders claim that the rise of China is unstoppable.

However, China faces long
 楼主| 发表于 2006-4-25 16:34:16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简介: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学院, 文学学士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文学硕士

1998年,就职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从事《国际新闻》电视节目记者、主持人工作。在从事新闻工作期间获得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以及国际广播协会颁发的一些奖项。

2000 年,获中央电视台CCTV“荣事达”杯主持人大赛优秀主持人奖。

2001 年,联合创办“中国环境资源网”获国际“福特汽车环保奖”。

2004 年,就任中国环境资源网传媒总监。

专著《全球领导力》,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

181

主题

1219

回帖

4702

积分

荣誉会员

积分
4702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6-4-25 18:44: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本书能否做成电子书啊?
contact me: 13564257120 hutu7927@163.com
 楼主| 发表于 2006-4-25 19:52: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没有电子版,只有目录和几个序言。当然,也没有实实在在的书。

书价35元/本。

83

主题

447

回帖

508

积分

黄河

积分
508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6-4-26 16:55: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没有书就有书价啊啊
真厉害啊
 楼主| 发表于 2006-4-26 17: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网上有介绍的,你查查就知道了,有的网上书店还打折呢!

32

主题

356

回帖

7357

积分

北冰洋

积分
7357
QQ
发表于 2006-4-27 17:3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各大新华书店均有售!
我已在西安看到!
交流是一种积累的过程,学习是一种习惯。 期待有识者共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5-7-16 20:05 , Processed in 0.04146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