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1891|回复: 0

香港义工街头卖米办慈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29 21:0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财新网    作者:记者 蓝方 龙周园

乐施会每年一度的大米义卖,都能筹到两三百万港元,捐助内地扶贫事业

  乐施会义工 姜永新:“买一包米吗?是帮助山区小朋友的!”

  5月的香港街头,一群穿着绿色义工衫的小孩,每人手拿一袋巴掌大小的米,挂着募捐箱,向过往行人叫卖。

  闹市街头卖米,是香港乐施会每年一次的“乐施米”义卖活动,是为“乐施会中国发展基金”筹款的项目之一。募集到的资金,会用于支持乐施会在内地的扶贫和紧急救灾项目。

  乐施会义工:买一包乐施米吗?太太,买一包吗?20港元一包。没问题,随缘了,随缘了。

  每袋大米100克,今年义卖的12吨大米都是由企业捐赠的。每年5月的两个周末,乐施会的工作人员和义工便会在港九新界一带摆设200多个摊位,为内地扶贫事业筹款。

  义工们会随手向路人发放义卖“乐施米”的传单,上面会告诉路人:每购买40包乐施米,可支持贵州山区贫农修建节柴灶;购买150包乐施米,可为一户云南山区农户提供小额贷款种植魔芋……

  乐施会义工赵子芯:有时他们只是把钱给我们,但是不要那包米。

  记者:什么样的人会经常来买?

  乐施会义工赵子芯:老人家。

  记者:你看到老人家就会主动询问他们?

  乐施会义工赵子芯:但是他们有时也不会买。

  记者:什么人最难卖(米)?

  乐施会义工赵子芯:年轻人。

  记者:年轻人反倒不理你呀,他们不理你,你会不会不开心?

  乐施会义工赵子芯:不会,我就会再问另外一个人。

  尽管卖米不总是顺利,但赵子芯对义卖行动还是热情不减。

  记者:你之前最高纪录是多少?一天卖掉多少米?

  乐施会义工赵子芯:50包。

  记者:一天就卖掉50包。今天有没有一个目标,要卖掉多少包米?

  乐施会义工赵子芯:10包。

  记者:今天只卖10包。

  “乐施米”的募捐形式已经有15年历史,已经形成一个品牌。每年的义卖都会有香港明星助阵。比如2008年,香港艺人周慧敏就以乐施大使的身份参与义卖,为汶川地震的灾民筹款。普通居民的参与度也很高。记者看到,此次“乐施米”义卖年龄最小的志愿者只有一岁半。在街头巷尾,也不难发现80多岁高龄的义工。

  2011年短短四天的“乐施米”义卖,就筹到了300万港元的善款。在仅有三万居民的长洲岛,义工们一上午就卖掉了3000包米。早市买菜回家的阿婆,几乎人手一袋。

  乐施会义工:好多香港的机构通常都是“卖旗”来筹款的,但是乐施会比较特别一点(是卖米的)。中国人对米的感觉是很好的,小小的一袋米买来可以做个纪念。

  与香港常见的筹款模式“卖旗”相比,乐施米没有那么好卖。“卖旗”捐多捐少都可以,捐赠者会获得一张公益机构的小贴纸。而乐施米则门槛相对较高,需要20港元。

  长洲岛一位乐施会义工介绍说,在港人看来,稻米是内地农民的一个象征。因此,乐施会选择以大米为载体,向公众募捐。

  小学音乐老师张可薇一家四代人,每年都是乐施米的义卖义工。同时,他们也是定期向乐施会捐赠的“乐施之友”。当财新记者问及“为何会选择支持乐施会”时,张可薇脱口而出,“因为信任”。

  记者:为什么相信乐施会呢?

  乐施会义工张可薇:是直觉。

  张可薇的妈妈补充说,她能定期收到乐施会发来的简报,以此了解捐款去向。

  乐施会义工张可薇的妈妈:捐款的处理方法很不错,我们每一年每一季都收到反馈。他们的钱怎么运用,我们都看到。

  可以看出,港人对慈善机构的信任,来自长期充分的沟通与参与。在香港,乐施会一年的收入约为2亿多港币,其中约93%的捐赠,都来自香港普通公众的小额捐赠。而在中国内地,企业乃是最主要的捐赠主体。

  无论是公众的信任和参与,还是募捐形式的新颖多样,香港的慈善都有很多值得内地借鉴的地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5-5-15 23:51 , Processed in 0.03163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