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3540|回复: 16

中国大旱的人为原因

[复制链接]

5

主题

22

回帖

38

积分

清泉

积分
38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1-6-7 19: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大旱的人为原因

一、水库倒行逆施
当前,我国北方地区持续干旱,严重威胁农业生产。
这时,非常需要当地水库开闸放水,以解燃眉之急。
但是,当地水库又要借机敲竹杠了。如果中下游地区“不出息”,水库就不放水,对农田干旱问题见死不救,还导致沙尘暴,加剧火灾危险。
君不见,许多引水渠已经荒废了。
而在降雨充沛的汛期,水库为了保住大坝,却不得不放水,加剧中下游的洪涝危险,白白浪费水资源,不利于补充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越来越低,地面越来越干,湿气越来越少。
君不见,许多河床已经断流,就连我家乡的淄河(宽度超过1000米)也断流10多年了。过去掘地5米就是井,现在钻深超过100米才是井。
二、水库汛期排沙
2003年6—12月三峡水库入库沙量2.08亿吨,2004年6—12月入库沙量1.66亿吨,2005年度2.52亿吨。三峡工程蓄水三年排沙比平均是40%,就是六成的沙沉在库区里,四成的沙排到下游。
三峡工程采用“蓄清排浑”方式,汛期6—9月(来水量占61%,来沙量占84%)将水库水位降低,泥沙通过23个泄洪深孔排至下游,非汛期的10月至次年5月,水库蓄水。
“汛期放水排沙,秋冬春季蓄水”,造成丰水季节水更多,枯水季节水更少,导致长江下游航船搁浅,气候反常。这是三峡水库的最大弊病。
黄河上游的水库也是汛期放水排沙、秋后蓄水。
这在主观上并无恶意,但在客观上也是倒行逆施。因为后果一样:在中下游最缺水的季节蓄水、最不缺水的季节放水。
三、城市雨水成为污水
过去,农户庭院里都有一个土堆,洗刷用过的水全部倒入土堆,碱的、酸的、盐的统统中和了,物质成为肥料,水分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地势高的地方渗入地下的水,下方汲取再用,反复利用、渗入,直到海滨。
二十年来,中国城市面积急剧扩大,楼房、道路、广场都是水泥的,雨水不能渗入地下,转而汇入下水道,成为污水,这个水量浪费相当巨大。
城市生活污水、工业生产污水,排入河流入海,或者直接排入大海,更是浪费水资源。
四、草坪消费大量水资源
十几年来各地政府大力建设草坪,为地方添景增色。但是,草坪需要经常浇灌,消费水资源太多。不像大树林子,基本不需要浇灌,树根还能大量蓄存雨水,树冠遮阴减少地面水分蒸发。
在降温、蓄水、增湿、减噪、除尘、制氧、吸收二氧化碳等方面,树林是草皮的10倍。树林维护费却是草皮的10分之1 。在树林里,可以活动、停车,四季皆宜。树林建设成本低,维护费用少,综合社会效益好。
但是,各地政府、单位反而把树冠砍掉,刻意破坏大树的环保功能。
五、解决办法
1、旱季基本放空水库,汛期大量拦蓄洪水
旱季放水,既支持了抗旱,又腾出了库容,为汛期拦蓄洪水做好了准备。
“南水北调”是地域性调水战略,但是投资巨大,且远水解不了近渴。
“旱季放水,汛期蓄水”是季节性调水战略,却不需要增加任何投资,只要开闭闸门就能够立即实现,分流迅速。
2、水库沉沙排清
美国最先认识到水库的危害,不再建设水库,有人甚至提议炸掉现有大坝,以保护生态环境。
中国也有人提议炸掉黄河上游的大坝。
我建议,永远保留现有水库大坝,让大坝截留泥沙、漂浮物,只排出清水。这样,就解决了黄河中下游的“悬”问题。
至于水库,千年之后,淤积成了湿地、平原,就解决了上游的水土流失问题,也能存蓄大量水资源。这是彻底根治河流泛滥、泥石流的绝招。
3、在河流、沟谷多建小型堤坝,梯级截留泥沙、漂浮物,保存水资源。
4、把城市、厂矿的绿化带改造成渗水沟、坑,把雨水引入补充地下水。周围密植树林,把中心危险地带圈围起来。
5、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后,排入郊区低洼地带,周围密植水草、树木,经过自然净化,然后渗入地下。
6、楼房前后、道路两旁、停车场内、广场和操场周围、校园和养老院内外,多植大树,特别是本地树种、树冠又高又大的树种。要尽量减少草坪。植物带、树根部的地势要低洼,便利雨水流入。
7、洗车、环卫、绿化,禁止使用自来水,要用处理过的废水。
8、合理规划,新建公厕与澡堂相邻,用洗澡废水冲刷厕所。
9、学校、医院、饭店、旅馆、机关的厕所,便池全部改造成长条沟状,把洗刷用过的废水集中起来,用于冲刷便池。
10、城市住户,要建立储水池,把洗菜、洗手、洗衣用过的水储存起来,先涮拖布,最后用于冲厕所。
最后,要警惕“旱极而蝗”,让养鸡、养鸭专业户搬迁到黄泛区、黄河三角洲等蝗灾易发地,尽量放养鸡鸭,把蝗虫变成饲料,既环保,又绿色。5月份正是蝗虫出土的季节,必须把蝗灾消灭在萌芽状态。

2011年2月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
姓名:孙瑛
笔名:孙悟彻
字:德明
邮编:255400
电话:13869306637,18816123132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explorer + 2 感觉很专业 很不错!谢谢楼主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297

主题

2630

回帖

2716

积分

北冰洋

积分
2716

社区居民最爱沙发社区明星

QQ
发表于 2011-6-7 23:0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吧!提前宣传和未雨绸缪是最重要的
不要拘谨、不要牵绊、大声呐喊

7

主题

168

回帖

184

积分

溪流

积分
184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1-6-7 23:3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洗车、环卫、绿化,禁止使用自来水,要用处理过的废水。”这个太赞成了!每次看到洗车工用自来水洗地,我的心都紧了~~这个是解决措施里比较容易实施的一条吧
我们走了那么久,去寻找一盏灯

42

主题

368

回帖

427

积分

黄河

积分
427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11-6-8 09:3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见解

1

主题

146

回帖

151

积分

湖泊

积分
151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1-6-8 09:55:52 | 显示全部楼层
觉得建议整体很好,对个别不理解:

“1、旱季基本放空水库,汛期大量拦蓄洪水
旱季放水,既支持了抗旱,又腾出了库容,为汛期拦蓄洪水做好了准备。
“南水北调”是地域性调水战略,但是投资巨大,且远水解不了近渴。
“旱季放水,汛期蓄水”是季节性调水战略,却不需要增加任何投资,只要开闭闸门就能够立即实现,分流迅速。”

旱季放水后水库没水,会不会由于一段时间的缺水引起水库在汛期时存水量的下降?或者说就是其蓄水功能会不会部分丧失?

“2、水库沉沙排清
美国最先认识到水库的危害,不再建设水库,有人甚至提议炸掉现有大坝,以保护生态环境。
中国也有人提议炸掉黄河上游的大坝。
我建议,永远保留现有水库大坝,让大坝截留泥沙、漂浮物,只排出清水。这样,就解决了黄河中下游的“悬”问题。
至于水库,千年之后,淤积成了湿地、平原,就解决了上游的水土流失问题,也能存蓄大量水资源。这是彻底根治河流泛滥、泥石流的绝招。”

那现在水库中的泥沙怎么办,是排掉、任其堆积还是其他的什么措施?

136

主题

1288

回帖

1686

积分

黄河

积分
1686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1-6-8 12: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总感觉我们国家是在亡羊补牢,呜呜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3

主题

179

回帖

239

积分

黄河

积分
239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11-6-8 13:29:06 | 显示全部楼层
"1、旱季基本放空水库,汛期大量拦蓄洪水
旱季放水,既支持了抗旱,又腾出了库容,为汛期拦蓄洪水做好了准备。
“南水北调”是地域性调水战略,但是投资巨大,且远水解不了近渴。
“旱季放水,汛期蓄水”是季节性调水战略,却不需要增加任何投资,只要开闭闸门就能够立即实现,分流迅速。"
汛期蓄水,会不会风险有点大?一旦出现决口,会给下游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2、水库沉沙排清
“美国最先认识到水库的危害,不再建设水库,有人甚至提议炸掉现有大坝,以保护生态环境。
中国也有人提议炸掉黄河上游的大坝。
我建议,永远保留现有水库大坝,让大坝截留泥沙、漂浮物,只排出清水。这样,就解决了黄河中下游的“悬”问题。
至于水库,千年之后,淤积成了湿地、平原,就解决了上游的水土流失问题,也能存蓄大量水资源。这是彻底根治河流泛滥、泥石流的绝招。”上游如果彻底淤积,上游也可能成为地上悬河的啊...没有河道了,水也、到不了下游区啊

207

主题

1941

回帖

2621

积分

荣誉会员

积分
2621

社区居民社区明星最爱沙发

QQ
发表于 2011-6-11 12:5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很专业 很不错!谢谢楼主分享!

5

主题

22

回帖

38

积分

清泉

积分
38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1-7-30 20:2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幸亏三峡放了水,否则,旱涝急转之后,……

16

主题

1039

回帖

1321

积分

黄河

积分
1321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劳模最爱沙发

发表于 2011-8-17 12:4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学习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5-7-18 20:17 , Processed in 0.041602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