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我国目前拥有数量众多的非营利组织(NPO),它们活跃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为我国公民社会的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是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我国NPO单体发展,不仅存在资源匮乏、规模有限、能力不足、专业化程度较低等问题,而且社会公益性不强,合法性和公信力都不高,法律制度和经济环境都不利于其健康发展。虽然有部分组织意识到了营销传播的重要性,但在传播方式、传播手段和资源使用上,存在很大的不足。
社会化媒体为非营利组织营销传播提供新渠道
非营利组织与大众传媒的合作,具有较高的难度和不可控性。首先,不具独特新闻性的信息难以获得媒体关注;其次,媒体对特定议题的报道有失偏颇;此外,在大众传媒上投放高额广告不符合NPO形象。
社会化媒体具有参与性、公开性、交流性、社区性和低成本等特征,为NPO提供了低门槛的传播基地、便利的沟通渠道、更精准的目标人群。目前,已有许多NPO在社会化媒体上建立了站点。NPO利用这些站点传播组织信息、更新项目进展、开展网络活动。一些先行者,如中国扶贫基金会、绿色和平、世界自然基金会,已经在社会化媒体上获得了为数不少的拥戴者。
非营利组织的营销传播战略
NPO的营销传播与企业不同,自身的发展都是为了其宗旨的传播而服务的。NPO应适当地运用市场运作,向企业借鉴一些传播与管理方法。
NPO营销的意义在于:确认公众需求;建立品牌形象;吸纳志愿者、募集资金;传播组织宗旨,完成组织使命。对组织自身的营销,是为了获取公众的信任,从而为组织工作奠定基础;发展志愿者和筹款,是为组织工作赢得必要的人员和成本;对组织宗旨的传播,使更多人接受组织的观念,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给予主动支持,才是NPO营销的终极目的。
在此过程中,需要实施营销策略,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和策略。步骤如下:
受众调查——制定营销战略。 建立品牌——提高组织的公信力。 吸纳志愿者、募集资金——确保组织正常运营。 组织宗旨——非营利组织的终极使命。
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化营销传播策略
1.发布有价值的内容 社会化媒体时代,受众主动性意识更强,他们只愿意选择“有价值”的人或事来关注。受众注意力的背后蕴藏着深层的价值取向和心理驱动。社会化媒体上的受众的核心需求,主要是:信息性需求、社交性需求、娱乐性需求、商业性需求、知识性需求。程式化的营销语言、单纯的组织新闻播报、口号似的号召,并不能够满足受众的需求,因此难以获得关注。我们可以看到,在社会化媒体上传播力较大的内容,大致为: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言之有理的观点;幽默搞笑的段子、图片或视频;具有艺术性的视听文件;测试、游戏等有趣的应用。对于受众来说,这些内容要么是能够带来有价值的信息,要么可以产生共鸣与认同感,或者是带来乐趣,而让受众感到与自己关系不大、生硬推销的内容,则很少有人问津。
2.线上窗口的互动管理 良好的互动无疑可以帮助NPO不断拓展关系、维系关系、巩固关系,这是社会化媒体营销中互动所起的最重要的一个作用。社会化媒体的线上窗口具有很强的互动功能。线上窗口互动管理的方式主要有:(1)及时、有策略地回复用户的反馈。回复网友的提问,能够让网友感到被关注、被重视,容易提高好感度。(2)设置可参与的线上活动。线上活动通常是简单有趣的小游戏或小测试,参与者不用花费太多精力,完全是“顺手一做”。一方面满足了受众的娱乐需求,另一方面,出现在受众主页上意味着能够被该用户的好友所见,达到了再传播的目的。(3)合理布局窗口模块。社会化媒体上的主页,已经有专门为企业和组织设计的页面,可以增加信息模块,设置链接。合理布局窗口上的模块,能够突出窗口的信息枢纽功能,提高互动模块的参与方便度。
3.联动线上线下渠道,整合营销 借力企业资源,搭载推广。资源不足是NPO面临的相当普遍的问题,与企业合作,能够获得资源支持。对于NPO来说,能够吸引企业接受自己的价值主张,一同履行社会责任,对于企业来说,也能带来良好的公益形象。NPO与企业的合作,既要双方在立场上达成共识,又要提升各自价值。首先需要有一个清晰的对双方都适用的价值主张,找到双方的共同点;其次要在推广方式上采取适合双方的方案,推广方式需要符合合适性、真实性、透明性、卖点四个基本要素。
制造议题,获得媒体关注。媒体力量是提升NPO知名度、推广理念及吸引资源的快捷方式与手段,与媒体保持良好关系能使捉襟见肘的NPO付出最少成本,得到最大效果。NPO可以透过媒体建立形象、传递信息、获得社会地位。NPO可以通过建构议程来进行工作,在议程设置时充分策划,抓住议程的新闻价值,获得媒体的关注。美国著名环境社会学家汉尼根指出,议程的形成必备的条件包括:问题的存在、公众参与的数量和力度、媒体的关注。问题存在是基础,公众参与是关键,媒体是必要条件。①
开拓其他新媒体。新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人们处在眼花缭乱的互联网环境中,把握长尾效应,除了拥有大量用户的社会化媒体,创新地开拓其他新媒体渠道,能够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1)电子商务。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非营利事业发展,对于NPO来说,是一种便捷、收益高的手段。例如,国内的易助网,是一个借助商业消费做公益的网站,每当用户通过易助网的链接跳转到淘宝等网站购物时,商家就会把成交额的一部分捐赠到用户的“易助基金”,用户可以指定相应的公益用途,另一部分则会用于补贴易助网及其合作公益伙伴的运营成本。(2)自主创办SNS社区。与其在大型社交网站上搏出位,不如自己动手建立属于自己的社会化媒体。NPO如果具有实力,可以创建一个符合自己使命的小众SNS社区,搭建目标受众之间的互动平台。国外的NPO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案例,例如,一个名为“糖尿病携手基金会(Diabetes Hands Foundation)”的NPO建立的社交网络,专门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交流的平台,在这里,糖尿病病人因为疾病联结在一起,互相交流和抚慰,得到了现实社会中难以获得的理解和安慰。该基金会运营的社会性网络TuDiabetes拥有1.3万名成员。中国扶贫基金会也开始了类似的尝试,它打造的国内第一个以公益为主题的SNS网站——欢乐人生网,建设网络上的“人人可公益”的社区。这在国内NPO中还属首例。(3)客户端与应用软件。移动互联网上的应用软件减少人们在“想到某事”到“去做某事”之间的反射弧,降低执行的难度,让助人变得更简单容易了。例如一款名为Donation Connect的iPhone应用软件,使用者只需下载应用并选择“寻找一个慈善机构”,便会被指引到慈善组织分类清单,选择喜欢的去支持。用户选择捐赠的金额会计入电话费账单或者从预缴费金额里面扣除。
综上所述,联动线上线下渠道,进行整合传播可以归纳为以下模型:社会化媒体的线上窗口作为信息的枢纽,起到联通线上线下的最重要渠道。广告、媒体报道、其他新媒体、人际传播作为“触角”,为线上窗口导入人流。线上窗口一方面传达线上活动、线下活动的信息,另一方面也从各种活动中吸收粉丝。粉丝进行分享,又将吸引更多注意力至组织的线上窗口。
注释: ①姜晓萍陈昌岑:《环境社会学》,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8页~30页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 (来源:《青年记者》 文:郑璐)
《全球社会化媒体营销行业研究报告》 社会化媒体营销市场火热发展。美国的Facebook估值千亿,即将上市也令其愈发抢手。国内无论是腾讯的QQ空间,还是人人网 ,或者微博,都走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另外电子商务与社会化媒体的合作加强。未来社会化营销市场一定是个趋势,它激起越来越多的人对其的研究与探索。 为深入了解我国乃至全球社会化媒体营销,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位分析师历经数月撰写了《全球社会化媒体营销行业研究报告》。(详见: www.100ec.cn/zt/mtyx/) 该报告从各方面深入剖析社会化媒体营销进行全面调研与分析,包括:社会化媒体营销概述、发展现状、特征、趋势、社会化媒体工具、社会化电子商务、SoLoMo模式下的投资机会等等。现此报告征订活动已经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