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0-4-15 12:47:42
|
显示全部楼层
云南桉树引种历史、发展现状及展望
张荣贵,李思广,蒋云东
摘要:全面论述了云南桉树引种历史、发展情况及在科学试验中取得的成绩,并对今后云南桉树发展提出了建议。云南约1896年首次引种蓝桉于昆明,至2005年云南引种保存桉树100种左右,面积达23.6万hm2。目前,在生产中种植较多的有直干桉、蓝桉、史密斯桉、双肋桉、巨桉、尾叶桉等10多种,选出优树348株,优良种源28个,家系176个,无性系21个,提出了工业原料林集成培育技术,对桉材、桉油的利用进行了大量的基础性研究。据不完全统计,至2005年,发表论文109篇,获得部省级以上研究成果奖14项,对云南桉树发展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关键词:云南;桉树;引种;发展
桉树是桃金娘科(Myrtaceae)桉属(Eucalyptus)树种的统称,桉树原产澳大利亚,只有5个种分布在澳大利亚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如尾叶按(E.urophylla)分布在印度尼西亚的帝汶岛,剥桉(E.deglupta)分布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桉树天然分布都在修正的华莱士线(wallace’sline)以东,北纬7°到南纬43°39′之间。桉树最早于1770年由英国植物学家J•Banks和D•Solander发现,1777年植物学家D.Nelson在塔斯马尼亚采到一份桉树标本,带回大英博物馆,1788年由植物学家L.HeritierdeBrutell描述和定名为斜叶桉(E.obliqua),自此正式建立桉树属。1804年首次从澳大利亚把桉树种子带到巴黎,从此,桉树被广泛引种到世界96个国家和地区。桉树共有945个种、亚种和变种。
我国于1890年引种桉树于广州,同年引种细叶桉(E.tereticornis)于广西龙州,1894年引种野桉(E.rudis)于福建,1896年引种蓝桉(E.globulus)于昆明,1910年四川西昌、遂宁引种赤桉(E.camaldulensis),1912年厦门引种多种桉树,1916年粤汉铁路广州衡阳段种植大叶桉(E.robusta)作为行道树。至2000年,我国成片种植桉树154万hm2以上,四旁植树18亿株,占世界桉树人工林面积的第二位。我国先后引种桉树300多个种、亚种和变种。桉树种植最多的有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福建、四川、湖南、江西等省(区)。
1云南桉树引种历史和发展历程
1.1云南桉树引种历史
根据Fitzgerald1956年资料介绍,云南约1896年引种桉树,最早引种蓝桉于昆明。目前昆明、弥勒县还保存70多年生的蓝桉,树高达38m,胸径140cm。柠檬桉(E.citriodora)约1934年引种盈江县,布氏桉(E.blakelyi)、多花桉(E.polyanthemos)、蜜味桉(E.melliodora)、赤桉约1942年引种昆明。新中国成立前,云南引种桉树6-7种。直干桉(E.maidenii)五十年代初引种昆明,托里桉(E.torelliana)1976年引种元江县,史密斯桉(E.smithii)、巨桉(E.grandis)1986年引种昆明,尾叶桉1987年引种保山。八十年代开始,云南桉树引种速度加快,引种数量最多。
1.2云南桉树发展历程
云南桉树发展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64年以前,以观赏为目的引种阶段。此阶段的桉树引种带有极大的随意性,对桉树的生态和生物学特性、用途了解甚少,引种的种类和数量较少,计10种左右,主要种于庭院、寺庙;第二阶段是1964年至1982年以美化绿化环境为主要目的引种阶段,此阶段的桉树引种仍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对桉树的生态、生物学特性及用途有一定的了解,并开始对桉树进行研究,大部分桉树由国内引进,共引入桉树37种左右;第三阶段是1983年开始有目的、有步骤的生产性引种阶段,对桉树进行商业化发展经营,与此同时,有计划系统地开展桉树试验研究工作,在试验研究成果的推广带动下,桉树开始向山地大面积种植。桉树在绿化荒山、农田防护、解决纤维用材、外贸出口、增加农民收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01年富民县将7年生858hm2桉树林出售,纯收入达74万元,还未计入桉叶中间利用收入,营林成本为53.9万元,纯收入16.1万元。保山地区林业站1990年在长岭岗营造的21.8hm2亩直干桉,投资57860元,1.5年生平均高4.6m,平均胸径6.7cm,91年底进行疏伐,产薪材70t,桉油3688kg,收入67400元。因此,有的农民称桉树是一棵树两个产业(木材加工利用和桉油加工利用两个产业)。此阶段共引入桉树56种。至2005年,云南先后引种保存桉树100种左右。但是,在此发展阶段中,桉树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呈马鞍形发展。1983年至1989年云南桉树发展很快,是桉树发展史上最好的时期,1990年至1995年由于受国内外否定桉树思潮的影响,云南桉树发展步入低谷,科研、生产几乎处于停滞状态。1995年后,桉树发展开始逐步恢复生机,但来自各方面的质疑仍然存在。然而,使人欣慰的是桉树总是在人们不断争论中得到发展,而且,对发展桉树更加理性化、科学化。1996年至2005年10年间发展桉树10万hm2,其中金光集团造林5.59万hm2亩,云景林纸造林0.91万hm2。
1.3云南桉树发展现状
云南是我国引种桉树最早的省份之一,桉树发展面积仅次于广东、广西、海南,居全国第四位。至2005年云南129个县(市)中有109个县(市)种植桉树,面积达23.6万hm2,占全省人工林面积251.4万hm2(2002年数据)的9.4%。其中昆明1.83万hm2,楚雄3.88万hm2,大理4.0万hm2,保山1.68万hm2,玉溪2.19万hm2,红河1.043万hm2,临沧1.24万hm2,思茅4.59万hm2,文山2.86万hm2,曲靖0.32万hm2。年产桉油4000多t,2005年经商检局出口检验的桉油达4373t。云南桉油出口占中国桉油出口的70%以上。
目前,云南不同气候带中种植面积较大、表现较好的桉树有蓝桉、直干桉、史密斯桉、双肋桉(E.bicostata)、尾叶桉、巨桉、巨尾桉(E.grandis×urophylla)、尾巨桉(E.urophylla×E.grandis)、亮果桉(E.nitens)、赤桉、细叶桉、邓恩桉(E.dunnii)、樟脑桉(E.comphora)、多枝桉(E.viminalis)等10多种。各种桉树生长情况见表1。
2云南桉树试验研究工作概况
2.1良种选育
云南在发展桉树中十分重视良种选育工作,从1983年开始,有目的、较有系统地开展了桉树引种、种源选择、家系选择、优树选择、无性系选择、无性繁殖等试验研究。至2005年,云南共引种保存桉树100种左右(包括杂交种),种源264个,家系543个,无性系22个。通过试验筛选出蓝桉、直干桉、史密斯桉、亮果桉、双肋桉等树种优良种源28个,优良家系176个,优树348株,优良无性系21个。与蓝桉相比,蓄积实际增益树种为17%-69%,优良种源为8.4%-58%,优良家系为18.4%-68.8%,优良无性系为6%-27%。建立蓝桉、直干桉、史密斯桉实生种子园27.06hm2。建立蓝桉、直干桉、史密斯桉、巨桉母树林139.64hm2。根据蓝桉、直干桉、史密斯桉种子园试验结果,蓝桉蓄积量遗传增益为20%,直干桉为12%,史密斯桉为27.6%。
2.2丰产栽培
云南在桉树发展中十分注意将良种、良法及立地条件选择有机结合。在大量标准地调查的基础上编制了蓝桉、直干桉、赤桉立地指数表、形高表、标准表、二元材积表等。在桉树育苗造林中,主要开展实生苗、扦插苗、组培苗培育,造林密度、施肥、整地方式及规格、间伐、萌芽更新、菌根菌应用等试验研究,制定了桉树实生苗培育技术要点,根据不同立地条件,提出工业原料林集成培育技术,选择16以上立地指数级地块作造林地。具体是沿等高线穴状或撩壕整地;造林密度2m×3m、1.5m×4m、1.5m×3m,采取宽行窄株配置;提出了基肥以磷为主,追肥以氮为主,基肥、追肥采用不同配方,施用氮、磷、钾、微量元素组成的复合肥,并生产出桉树专用肥。提出桉树人工林双层经营技术。病虫害防治方面,开展云南桉树主要病虫害调查,根据苗期和新造林地病虫害较为严重的特点开展防治试验,例如,对蓝桉、直干桉肿枝病症提出了比较有效的综合防治技术,使该毁灭性病害得到有效控制。十分强调桉树造林中的时效性,充分利用自然时间效应开展育苗、整地、造林、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2.3利用
发展桉树的目的就是为了利用,造福于人类。1983年开始,云南进行了多方面的桉树利用研究。开展蓝桉、直干桉、史密斯桉、巨桉等树种木材解剖特征、木材化学成分、桉叶出油率、桉油成分、
桉叶素含量、桉油精加工(二次加工)等试验研究;进行蓝桉、直干桉、史密斯桉、亮果桉、赤桉等树种用于造纸、生产人造纤维、纤维板、胶合板、地板条、桉树用于建筑等小试和中试,为桉树的经营、利用创造条件。进行蓝桉、直干桉工业原料林经济效益分析,第1个轮伐期净现值为5222元•hm-2,费用效益比为2.78,内部收益率为36.0%。营林成本占总成本的38%,采伐、加工、运输、林区道路建设成本占总成本的62%;在总收入中,木材占56%,桉油占32%,薪材占12%。税收占总收入的24%(农林特产税未免前)。虽然云南在桉树利用方面做了一定的试验研究
工作,但由于受1990-1995年桉树发展步入低谷的影响,桉树利用亦受到巨大影响,桉树综合利用大大落后于广东、广西、福建等省。
2.4生态保护
云南桉树造林地基本上都在山地,因此,在发展桉树中,十分重视生态安全,将生态保护措施逐步落实到造林地规划和各项造林技术措施的实施中。在造林地选择和规划中,以国家宏观规划为依据,在商品林规划范围内选择造林地,尽量利用荒山荒地造林,注重适地适树;尽量保留山箐、山顶、山脊生长较好的针阔叶林;开展营造混交林试验;采用平行于等高线穴状或撩壕整地方式,禁止全面整地,尽量保留原有地被物;集约经营,进行平衡施肥,补充土壤养分;在病虫害防治中,决不使用国家禁用的农药。
2.5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论文和科研成果,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反映科研和生产的水平,一旦与生产结合,将会创造出巨大的效益。
据不完全统计,至2005年,云南在省级以上各种刊物中发表有关桉树的论文109篇,其中良种选育33篇,丰产栽培34篇,病虫害防治8篇,生态方面13篇,利用15篇,其它6篇。由于广大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在桉树试验研究方面获得部省级以上研究成果奖14项,其中国家二等奖2项,林业部二等奖1项,云南省二等奖2项,林业部三等奖2项,云南省三等奖7项。另外,还有10多项成果获地厅级奖。所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研究成果对促进云南桉树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
3云南桉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云南在发展桉树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以下问题。(1)有人盲目反对种植桉树,对云南桉树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对发展桉树存在不同的观点和看法,这是正常的,通过争论使其沿着科学、健康的方向发展。但遗憾的是有的人对桉树知之不多,不能用试验数据和具体事实证明其观点和看法,而是人云亦云;(2)有的地方规划造林地,不注意森林景观配置,未能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在不适宜种植桉树的地方种植桉树,未能根据各种桉树的林学特性选择适宜的树种和品系;(3)经营粗放,林木生长不良,给桉树的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4)桉材利用途径不够广泛,对桉叶的利用采取掠夺式采集桉叶,大大影响桉树生长;(5)试验研究工作深度不够,特别是无性系开发滞后,大大影响桉树产量的提高,目前云南的桉树试验研究工作基本处于停断状态;(6)基因资源丢失严重,种质资源林损失大。
4对桉树发展的展望
4.1对种植桉树的认识
桉树作为世界松、桉、杨三大速生树种之一,在世界得到较大的发展。在世界人工林树种中,桉树占23%,松树占10.5%,说明桉树是重要的工业人工林树种,更是营造纸浆工业原料林的理想树种。桉树生长快,种类多,适应性强,用途广,经济效益高,能快速绿化荒山,较快地为造纸、纤维板、胶合板生产、医药和香料工业提供原料。但是,桉树也存在不足之处。由于桉树生长快,与其它树种相比,在相同的时间内消耗的养分和水分比较多,必须引起注意,并研究改善的途径,建议对桉树的生态问题建立固定观测样地,进行较长时间的研究加以说明。
在相同的时间内,由于桉树生长快,生产的生物量多,故消耗的养分和水分相对多于生产较少生物量的其它树种这是必然的,而桉树对养分和水分的利用率大大高于其它一些树种。地力下降问题并非桉树人工林所特有,而是大多数人工林所面临的问题,只是树种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下降的速度不同,这是许多试验结果所证明的。人工林地力下降的一般规律是:幼林阶段下降幅度较大,中林阶段下降幅度减缓,成熟林阶段进入营养平衡期或相对富裕期,云南林科院对蓝桉、直干桉等试验林测定结果得以证明。19年生蓝桉、直干桉林试验,造林前和19年生林地土壤养分变化情况见表2。结果表明,并未造成严重的地力下降。
应该指出的是,桉树作为纤维用材,轮伐期短(6-7a),未到成熟期将其采伐,而且,有的地方未进行施肥和补充土壤养分,所以地力下降是在所难免的。桉树人工林内的生物多样性是比较丰富的,西南林学院调查结果表明,直干桉人工林内有乔木5种,灌木17种,草本植物61种,共83种,作为商业林经营,不可能也不必要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作者已在“桉树与环境”(云南林业科技1998.1)及“谈谈桉树的生态功能”(云南林业2003.4)中列举大量数据加以说明。
4.2云南桉树发展展望
根据云南的自然条件和纸浆生产的需要,在纸浆工业原料林树种规划中,桉树占有一定的比例,其它树种有思茅松、竹子、旱冬瓜、相思、杨树、阿丁枫、团花、喜树等。到2010年,在省发改委规划的纸浆原料林地区内,即思茅、红河、文山、临沧、保山、德宏等地(州)建立纸浆原料林112万hm2。根据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对思茅、文山纸浆原料林基地土壤调查结果,厚层土和中层土占原料林基地的59%,海拔1800m以下的宜林地占原料林基地的36.9%。在上述地(州)区,可作商品林经营的宜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合计为206.8万hm2,除去20%因多种原因不可能用的土地面积,还剩165.4万hm2;按上述比例推算,适宜发展桉树的面积为36.0万hm2,若用其中的50%面积种植桉树,那么,可种植桉树18.0万hm2,加上前述六地(州)目前已种植的桉树11.5万hm2,合计295.1万hm2,占省发改委规划的纸浆原料林面积的26.4%。占上述6地(州)林业用地965.1万hm2的3%。说明桉树在纸浆原料林的树种结构中占26%左右的比例是合适的。若按每年2万hm2速度发展,7a左右桉树造林面积可达到上述比例。
4.3树种区划
根据各种桉树的生态和生物学特性、多年种植的生长表现及受低温危害的情况,将几种桉树在云南适宜栽植的各项气象因子及海拔列于表3。
4.4桉树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桉树生长快,与其它树种相比,在相同的时间内生产的生物量多,同时消耗的养分和水分亦较多。因此,在发展桉树时应采取下列对策:合理规划造林地,科学经营,在商品林规划范围内,选择16级以上立地指数级地块种植桉树,注意森林类型的共融性和双赢性,森林景观的协调性;根据各地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树种和品系;在降雨极少、立地条件差的地方不宜发展桉树;集约经营,进行平衡施肥,补充土壤养分;合理选择和配置密度,造林密度不宜过大,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采用2m×3m,1.5m×4m,1.5m×3m,2m×2.5m造林密度及宽行窄株配置;在山地条件下,采用平行等高线穴状或撩壕整地,禁止全面整地,尽量保留原有地被物;营造混交林,如圣诞树、黑荆树、马占相思等与桉树混交;保留山顶、山箐、山脊生长较好的原生针阔叶林,形成块状混交,合理利用桉叶,修叶量控制在树冠长度的1/3-1/2,绝不能采取掠夺式采集桉叶。扩大桉材利用途径,实施近农业经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