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楼主: 沧浪剑

绿色CEO论坛(筹)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3 00:42:51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愿五年后我们可以以济溪俱乐部和济溪绿色文化传播集团有限公司为基础召开真正的“绿色CEO论坛”!
欢迎大家联系我,肖志强:13052405768  上海大学生绿色论坛老人。中国第一家上市的培训公司— 亚洲超越极限教育集团 www.magicyourlife101.com
发表于 2005-11-13 12: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济溪绿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怎么说也应该是一个集团公司呀!

23

主题

341

回帖

370

积分

湖泊

积分
370
QQ
发表于 2005-11-13 13: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想法啊!我也觉得做环保的就要不是穷人!不然的话,做环保的代价就太高了.可惜我现在还没什么想法.初步觉得开一家节能产品公司,符合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啊!
西南民族大学环境保护与发展协会 [move]青藤家园 [/move] QQ:190062224 邮箱:mjc52@163.com
发表于 2005-11-13 17: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想法很好,细节需要进一步商讨.
三个问题:
人力怎么解决?
财力怎么解决?
项目怎么解决?
E-mail: shilei7991955@126.com QQ: 260566175

7

主题

115

回帖

104

积分

溪流

积分
104
QQ
发表于 2005-11-13 17:3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支持,作为志愿者我们也需要有所收获呀!如果明间社团去做的话那就更好了,这样也就解决了自身的发展经济问题,我现在还不好去说什么项目因为我不知道。
   不过我觉得我们现在做活动就应该不经济考虑进去!
天行键,君子当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我是江西的朋友!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3 22:3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具体看:http://www.gsean.org/forum/read.php?tid=3485
只是一个想法,也许会孕育出不一样的果实.
欢迎大家联系我,肖志强:13052405768  上海大学生绿色论坛老人。中国第一家上市的培训公司— 亚洲超越极限教育集团 www.magicyourlife101.com

0

主题

37

回帖

109

积分

清泉

积分
109
QQ
发表于 2006-4-7 21:5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样的,只要努力去争取了,就是胜利的
今日之交,必将筑起他日的绿色长城 E-mail: chentonglu1985@yahoo.com QQ:349550462
发表于 2006-4-7 22: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才从北京回来。看到小强的贴子。真是不错/
  从上初中的时候自己想做农业。却因为家人的反对。自己还买了好多的农业书籍。现在一直在家里放着。现在家里没有地了。自己的愿望也没有办法实现。不过现在我自己也有和小强的想法。有点 相识。希望可以和小强交流。自己写个东西。写好了发上来。现在先顶一下了。
发表于 2006-4-7 22: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思考——重庆市光大畜牧科技园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启示
    党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作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目标。我以为,尽管“新农村”的概念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提出过,但这次重提建设“新农村”,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重复,而是当前农村全面发展的一次新的重要探索。以重庆畜牧科技园为例,上海的民营企业家贝总为响应西部大开发的号召,进入重庆,积极参与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开发。已成功组建集现代奶牛良种繁育、规模化养殖、科技培训、乳品加工、有机肥生产为一体的现代畜牧科技园。光大畜牧科技园的进驻与实践,为重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了有益探索。本文拟从重庆市光大畜牧科技园的建设与实践、新农村的历史渊源、理论架构和措施探索等方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一孔之见,以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新形势、新阶段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历史溯源

   回顾历史,我国新农村建设经过几代人的探索,走过了艰难曲折的道路,总体来看,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旧中国广大农民群众对建设新农村的苦苦求索。为了养家活口,农民群众不得不向地主租佃土地耕种,忍受残酷的剥削与压迫。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依靠“打土豪、分田地”调动广大农民参战的积极性,突破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战时期,依靠减租减息调动广大农民参战、支援前线的积极性,使抗日根据地得以发展壮大。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之所以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打垮国民党八百万军队进而解放全中国,在很大程度上是广大解放区实行了土地改革,大大调动了广大农民参战、支前的积极性。可以说,中国革命每一步胜利,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依靠武装斗争,由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取得的,而农民参战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保卫胜利果实——土地。从这个意义上说,农民群众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了汗马功劳。

  (二)建国后新农村建设的初步探索。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了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彻底废除了几千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广大农民实现了祖祖辈辈所盼望“耕者有其田”的愿望,真正成了土地的主人。经过土地改革后的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大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彻底翻身得解放,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这是解放初期能够迅速战胜困难、恢复经济,并顺利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最重要因素。然而,好景不长,接踵而来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反右倾”折腾,加上1959年、1960年连续两年的自然灾害,农业生产大幅度减产,国民经济陷于空前困难,城乡市场供应紧张,粮、棉、油、糖及肉类只能凭票供应,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改革开放后新农村建设的成功实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推行。由于“包产到户”符合中国的国情,符合中国广大农民的意愿,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在短短几年时间里,犹如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与此同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二十多年来,一系列重大农村改革举措相继出台。如废除人民公社管理体制、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发展乡镇企业、建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全面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实行村民自治、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改革城镇户籍制度、建立农科教一体化管理体制和“费改税”的试点等。这有力地说明,中国农村的改革,解决了十二亿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创造了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

  (四)“两个趋向”的科学论断为建设新农村指明了方向。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两个趋向”的科学论断,重点解决“三农”问题,特别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建设和谐社会。以此为总体发展思路,全国农村税制改革取得了实质性突破,农民群众上交“皇粮国税”的历史正在加快改变;以市场为导向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迈出了决定性一步;坚持以人为本,以“工业反哺农业”,促进了城乡公平、协调发展;以温家宝总理为民工讨薪为契机,农民工权益保护由讨薪到寻求制度保障;以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为代表的农村公共服务产品供给制度探索取得初步成效。这都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理念的重大转变,也是我国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转变。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和攻坚阶段,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还很多,长期影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并没有消除,进一步巩固、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好形势,需要进一步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新形势、新阶段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光大效应

   重庆光大畜牧科技园,包括已建成的光大鱼嘴奶牛科技园、玉峰山和峡口奶牛科技园、李沱复合有机肥加工厂及在建中的乳业研发培训中心和现代化的乳品加工厂,力争用3~5年的时间,在重庆投资3.4亿元,建成奶牛养殖规模达5000头、年处理畜禽粪便10万吨、年加工无公害乳制品10万吨的现代畜牧科技园。光大畜牧科技园参与农村建设的实践,为重庆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积累了经验,给予我们不少启迪。

   启迪之一:现代畜牧科技园的建设为加速结构调整、着力发展现代畜牧业、振兴农业和农村经济、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就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畜牧科技园在科学分析重庆经济发展和农业资源的基础之上,把发展现代畜牧业作为第一目标,选择奶牛养殖作为参与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口,先后在江北区鱼嘴镇、渝北区玉峰山镇、南岸区峡口镇建成了现代化的奶牛养殖科技园区。在公司的示范带动下,园区所在乡镇的农业产业结构由传统种植业向奶牛等养殖业转移,农民种草养牛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一批奶牛专业村相继诞生。科技园的成功运营,不仅增强了园区经济实力,也大幅度增加了农民收入,园区农民可从出租或入股的牛场土地,或定单销售的牧草,或直接进场养牛等过程中获取工资收入或分享利润。据测算,畜牧科技园通过“订单”,收购农民种植的牧草、大豆、玉米等,可使农民每亩增收200~400元;通过向农民提供优良品种,免费开展“奶业技术”培训,传授高产奶牛养殖技术,提高奶牛单产和质量,可使农民群众每饲养一头奶牛新增利润3000元;同时,奶牛园区的建立还可直接或间接提供2500余个就业机会,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为重庆实施“百劳工程”做出积极贡献。

   启迪之二:现代畜牧科技园的建设为有效改善农村的村容村貌及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优美整洁的村容村貌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之一,而养殖业的粪便污染是影响农村环境的重要原因。有效治理农村面源污染,是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为避免畜禽粪便对农村环境的破坏,光大畜牧科技园在加快园区建设的同时,配套建成了一座年处理10万吨畜禽粪便的复合有机肥厂,将园区及周边畜禽粪便收集起来,加工成为复合有机肥,用于“无公害”蔬菜、瓜果的生产,有效地避免了奶牛养殖过程的粪便污染,净化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美化了村容村貌,达到了以资源循环利用为特征,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最有效和永续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的路子。

   启迪之三:现代畜牧科技园的建设为加速农业科学技术的培训、推广与普及、提高农民综合素质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需要科技和人才,新农村建设也迫切要求培育新农民。重庆光大畜牧科技园是一个高标准、现代化奶牛养殖场,通过先进的奶牛养殖方式、防疫技术、机械化挤奶及热应急处理技术,不仅改善了奶牛的饲养环境,还大大提高了牛奶的产量和质量。奶牛头平均产奶量可以达到7.5吨,远高于重庆奶牛平均产奶量4.5吨。该科技园的运营,为农民实地参观、学习、培训提供了摸得着、看得见的现场,有力推动了重庆奶牛业的现代化改造,实现了重庆奶牛养殖从低产、低值向优质、高产的转变。科技园研发培训中心采用研究人员+基地+农户的贸工农一体化模式,进行良种繁育、开发新型奶牛饲料、研究适宜重庆农产品的有机肥,并向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推广先进经验,有效解决了农民的生产技术难题,提高了农民的自身素质,促进了农民学科学、用科学新风尚的形成,催生了一大批懂科学、有技术的新农民诞生。

   启迪之四:现代畜牧科技园的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及农产品加工业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指出:工业化初期农村支持城市,农业支持工业是普遍性趋向,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又是一个普遍性趋向。“工业反哺农业,不仅是价格和收入补贴,而是要用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要“跳出农业抓农业,跳出农村抓农村”,发展乡镇企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民致富奔向小康、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缩小城乡差别、工农差别的必由之路。实践证明,乡镇企业发展了,就可以实现农产品加工增值,就可以稳定农业,就可以吸纳农村就业人口、大幅度增加农民的收入。光大畜牧科技园在重庆的实践与探索为发展乡镇企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树立了典范。

   三、新形势、新阶段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理论架构

   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我以为,在全国基本达到小康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条件已经成熟,理论架构基本形成。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非常必要。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纵观世界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自给自足的农业、多种经营的农业和现代化、专业化、规模化的农业。目前我国混合型的、发展中的农业可以说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专业化、规模化农业的过渡。我们知道,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就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发展,更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应与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集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文明进步于一体。二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社会公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要坚持以发展为重、发展为先、发展为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利于最广泛地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他们的生产经营能力,改善人居环境,形成良好生活习惯,促进农民素质的提高。这对于实现农村社会由温饱到小康,由局部小康到全面小康的跨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三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可靠保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系统复杂工程,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也包括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既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既要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形成良好的社会文明风尚,可以有效地引导全国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平衡发展,防止和避免“一手硬、一手软”现象发生,促进农村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任务。新农村建设的内涵非常丰富,它是科学发展观、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等理论的组成部分,但无论哪种政策建议,其核心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的综合发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建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从现在起到2020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是:经济上,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政治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加强农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保证农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文化上,坚持全面推行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农民。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建设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这个目标定位,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笔者以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目标任务应包括培育新农民、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组建新经济组织、塑造农村新风貌,实现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田标准化、农民知识化、城乡一体化。具体来说,一是以发展生产为第一要务,全面振兴农村经济,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二是采取综合措施,不断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民有富余的财富,过上相对宽裕的生活;三是加大力度,进一步加强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这是新农村的重要“硬件”,也是制约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基础“瓶颈”;四是树立文明新风,精神文明要随着时代前进,不断有新的进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五是注重环境建设,大大改善农民的生存条件,让农民群众有新鲜的空气、洁净的水、整洁的街道;六是加强农村的民主管理,落实和完善村民自治、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机制。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一是规划为先的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的统一。要做好规划,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学有序地进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是分步进行、逐步推进的三步走战略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目标,也体现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从第一步、第二步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具体要求。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有计划分步骤稳步推进。既要有长期艰苦努力的准备,又要有具体的现实目标;既要解决村庄建设杂乱无章、各自为政的问题,又要改变“有新房,没有新村”的状况。二是发展为重的原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宗旨是要增强农村的综合经济实力,提高广大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因此,必须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突出经济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领先位置,以便为农村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要实现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就要保证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生产,这就要求分流农村劳动力。农民进城、进厂可以分散一部分,但是绝大部分需要农业内部消化。国内外农业发展经验表明,将种植业劳动力向畜牧业转移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因此,建立和发展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农牧业产业集群,应该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三是统筹协调的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外部形象与内在素质的统一,必须十分注意经济发展与民主法制、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既要体现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又要体现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发展程度;既要反映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又要反映其生活环境、外在形象的美化,要通路、通电、通气、通信息、通水,村容、村貌要整洁、美观,要有“看相”,硬件设施要好;既要包含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又要包含其精神的充实和农民素质的提高;既要考虑农民个人收入的增长,又要考虑集体经济实力的增强。不能把经济建设与社会事业发展割裂开来,不能把村容村貌建设与农民的文化素质提高割裂开来,不能把一般要求与地方优势和特色割裂开来。四是科学可行的原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及指标体系,既要与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结合起来,从有利于国家进步、有利于社会发展、有利于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高度来确立指标体系,又要立足本地实际,量力而行,从群众最愿意、最迫切需要而又能做成的事情做起。既要统一部署,又不能强迫命令;既要科学规划,又不能搞“单一模式”;既要有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又不能急于求成。五是综合建设的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绝不仅仅意味着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突出强调,“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这意味着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社会事业,也要进入加速发展时期,城乡差距有望逐步得到缩小,农村面貌将迎来新一轮的历史性巨变。六是分类指导的原则。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形态的表现形式,必须反映时代特征。衡量的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发展的。其建设是在现有基础上进行的,不同地区由于历史、环境、基础的不同,建设的速度和目标也各不相同,所以各地反映的新农村在内容上、程度上、要求上也有所不同,模式也不可能千篇一律。

   四、新形势、新阶段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措施建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全面规划、分步推进。笔者以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坚持“倾情民意是前提,体察民情是关键,关注民生是核心,实现民富是根本”,具体说来,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领导。坚持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摆上各级党委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征求各方意见,特别是农民群众认可的意见,通过专家论证,提出新农村建设发展的总体目标、具体任务及建设方案。成立领 导机构,负责本地区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具体指导、协调和督促。

  (二)搞好规划。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逐步到位”的原则,搞好村镇规划,严格管理,坚决执行新村镇“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的制度,确保村镇规划的落实。要建立科学、高效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体系,根据不同区域、不同条件,认真编制不同的规划建设标准,条件好的应高起点规划建设,条件差的地方规划也要适度超前。规划建设模式力求形式多样,既可建成生态庄园式,也可建成农村社区式;既可建成分散村落式,也可建成城郊集中模式,房屋设计务求新颖别致,美观大方,经济实用。

  (三)村民自治。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需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要进一步强化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坚持阶段性集中整治与日常性管理相结合,建立健全村规民约、门前“三包”责任制以及全体村民共同保护环境、爱护卫生的责任机制和约束机制。通过村级自治组织经常性地开展“卫生庭院”、“星级文明户”、“文明村庄”等群众性评比活动,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促进新农村建设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四)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涉及面广、内容多、任务重,需要农民群众积极参与。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深入宣传和发动,让广大农民群众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目标要求以及具体措施,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引导其自觉地投身到建设活动中。

  (五)立足实际。充分尊重群众,以农民自愿、村民自治为主,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制定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时,既要按照新农村的标准严格要求,又要切合实际,切实可行,不增加农民负担,不搞强行摊派,不搞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坚持因村制宜,在规划上,根据各地客观条件进行编制;在建设模式上,力求以人为本,与自然和谐,格调新颖,形式多样;在方式方法上,先易后难,分步实施,不搞齐步走、一刀切。坚持整体推进原则,突出抓重点,攻难点,出亮点,集中力量,整合资源,着力建设一批具有较高标准和较强示范作用的新农村示范点。坚持尊重客观规律,因势利导,循序渐进,抓好典型引路和示范带动,做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扎实推进,务求实效;不急功近利,不搞形式主义,切忌违背群众意愿和客观条件强行硬推。

  (六)齐抓共管。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政府各相关部门要相互配合,搞好服务,形成合力。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切实履行好各自的工作职责。规划建设部门要抓好村镇规划建设,及时做好村镇规划编制任务,提供尽量多的村镇规划、房屋设计图纸供各地参考,并负责对从事规划工作的人员进行上岗培训;国土部门要严格按照规划要求把好土地审批关;交通部门要抓好村镇公路勘察设计,协助搞好中心村主干道的规划设计;卫生、城建、农业部门要抓好环境整治、改水改厕和沼气池建设;供电、电信、广播电视部门要协调配合,做好中心村及自然村落的通电、通信、通广播电视工作;金融部门要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简化贷款手续,积极支持新农村建设。
发表于 2006-4-7 22: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全新生态循环农业模式降本增效






  武进卜弋镇殷村绿杨新科技示范农庄,今年投入180多万元,实施一整套结合林果种植、畜牧、水产在内的生态循环生产模式,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资源,节约了各个环节的生产成本。

  绿杨新科技示范农庄始建于2001年,目前,整个农庄拥有160多亩砂梨、20多亩无花果、2000多只兔子、6亩左右鱼塘。从今年开始,绿杨新科技示范农庄全方位实施无公害生态循环生产模式:果田间过多的青草用于饲养兔子,兔粪为果树提供了最需要的有机肥,池塘中的鱼类主要靠青草、兔粪和兔子浪费的饲料来喂养。各个环节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有机融合。这种循环模式不但有效利用了原本废弃的资源,还大大节约了各个环节的生产成本,为高效益的农业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矗为了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益,真正达到无公害产品的标准,农庄从日本引进了一套完整的果树栽培技术,聘用了留学日本的研究生做技术员,雇用了一批有技术和经验的果农进行生产。在病虫害多发季节,尽早采用人工捉虫或杀虫灯诱杀的方法来消灭害虫,做到生产真正无任何农药的绿色无公害健康食品。

  据农庄负责人杨华明介绍,这种生态循环生产模式虽然前期投入较高,但估计3年后就可以收回成本有所盈利,前景利润也相当乐观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4-11-29 01:42 , Processed in 0.03850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