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saillee

厦门PX项目相关

[复制链接]

86

主题

768

回帖

1万

积分

仲裁员

积分
14535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07-12-15 22:2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厦门PX项目一边倒喊停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s/djjz/200712150315.asp
2007-12-15 10:20:05 来源: 南方都市报  作者:


  
  两场公众座谈会绝大部分市民表示反对,官方表示尊重民意妥善处理  
  
  12月14日上午,作为厦门市重点区域(海沧南部地区)功能定位与空间布局环境影响评价(下称“环评报告”)的第二轮公众座谈会在厦门宾馆举行,八成发言者表示反对PX项目。与会的厦门市官方表态会妥善处理好环评工作,“请大家相信政府”。此前,13日已举行了首轮座谈会。
  
  项目方表示要“虚心讨教”
  
  此次座谈会是“环评报告”中关于公众参与的重要环节,主要针对厦门PX(对二甲苯)项目的去留问题。第二场座谈会有市民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等97人参加,62人发言。在座谈中,除了约10名发言者表示支持PX项目建设之外,其他发言者都表示反对。在13日举行的首轮座谈会上,49名代表中,有43位明确反对PX项目落户厦门。

  在座谈会举行之前,翔鹭腾龙集团(PX 项目方)办公室通过媒体发布了《翔鹭腾龙集团致厦门市民公开信》。公开信称:对于厦门市委市政府及环评专家们的认真严谨,不辞辛劳,表示崇高的敬意,对于厦门市民群众关心自身环境表示充分肯定,外界提出的意见或建议,我们虚心讨教。此前,作为环评报告主要负责机构的中国环科院称,没有权力对PX项目作出调整规划的决定,报告目前尚不是规划审批的必备文件,仅供厦门市政府决策时参考。
  
  民意推动政府公开环评工作
  
  PX项目始建于2006年11月,原计划2008年投产,投产后其与配套项目年工业产值可达800亿元。

  然而,由于PX项目区域位于人口稠密的海沧区,项目开工后便遭受广泛质疑。今年3月,由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赵玉芬发起,有105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合签名的“关于厦门海沧PX项目迁址建议的提案”在两会期间公布,提案认为PX项目离居民区太近,如果发生泄漏或爆炸,厦门百万人口将面临危险。5月30日,厦门市政府宣布暂缓项目建设。

  6月,由于厦门官方对与PX项目相关的环评情况秘而不宣,引起民意沸腾。为平息民愤,厦门市政府除了宣布暂停缓建项目之外,还启动了海沧地区的地域环评报告,此次召开公众座谈会,即是为征求公众对环评的意见。

  12月5日,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环评工作组领衔进行的“环评报告”对外公布。对于该报告,厦门市民表现出强烈关注。厦门官方亦表示,市民可通过专线电话、电子邮件、信函和报名参加座谈会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12月8日,在厦门市委主办的厦门网上,开通了“环评报告网络公众参与活动”的投票平台;9日,投票突然被中止,10日投票平台被撤消。在投票结束之时的结果显示,有5.5万张票反对PX项目建设,支持的有3000票(本报12月11日有相关报道)。
  
  官方希望市民正常反映意见
  
  已经举行的两场座谈会,反对PX项目兴建的意见占了绝对多数。在14日的座谈会上,曾对海沧区做过独立环境测评的厦门大学袁东星教授,用数据及专业知识对PX项目表示反对。袁称,从专业角度看,“环评报告”是客观公正的,但也有不足,她质疑说,报告中对PX项目上马,需要对居民住宅搬迁等做出假设,但为何不对PX项目“下马”,需要做哪些工作这个问题进行假设?其他反对者对PX项目兴建将对周围的环境、居住等问题表示担忧,他们的意见很明确:“我不同意”。

  对于厦门市民的各种意见,与会的厦门市官方人士希望市民通过正常渠道向政府反映意见和建议,并表示“厦门市政府一定会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妥善处理好环评工作”,“请大家相信政府”。

  而中国环境科学院副院长舒俭民也表示,该院目前已收到3000多封邮件、2000多个电话及10多封信件,所有涉及环评报告的意见经归类、统计后,将在环境科学院网站上一一回应,需要回答的问题,将一一认真回答。

  对于厦门PX项目持续至今的各种意见,有观察人士称,这是利益各方有效互动的一个经典案例。厦门市民在这一事件表现出的公民意识和厦门市政府对民意的尊重值得肯定。
结局是注定的: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47

主题

213

回帖

200

积分

溪流

积分
200
QQ
发表于 2007-12-18 08:4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厦门PX项目环评揭晓
《财经》实习记者 王佴《财经》网络版 [2007-12-05]

环评结论认为项目的环境风险均在可接受程度,目前进入征询公众意见阶段

   【网络版专稿/《财经》杂志实习记者 王佴】12月5日上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和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环评工作领导小组联合在厦门宣布,厦门城市总体规划环评工作已接近完成,其中因PX项目定址而备受关注的重点区域(海沧南部地区)环评已经完成,自即日起进入公众参与阶段。
   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谢海生12月5日表示,即日起,厦门市民可在十日内通过网络查询相关环评简本,或在一周内上班时间持本地居民身份证,到厦门市图书馆索取文字本,反映意见建议,还可以通过专线电话或以信函方式进行意见反馈。
   厦门PX项目(对二甲苯)业主单位为腾龙芳烃(厦门)有限公司,该项目于2006年11月正式开工,原计划于2008年投产。届时将形成年产80万吨对二甲苯的产能,加上其他产品,有望每年创造800亿元的产值(参见《财经》2007年第13期“厦门PX环评警示” )。
   然而,由于该项目靠近居民区、院校等人口稠密区,其安全问题广遭质疑。今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赵玉芬发起,由105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合签名的呼吁该项目迁址的议案,被列为全国政协会议的“一号提案”。进入今年5月下旬,随着工程推进,当地民众的反应也日益激烈。5月30日上午,厦门市常务副市长丁国炎宣布,将暂缓该项目建设。
   今年7月,厦门市政府选定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作为环评中介单位。随后,该院派出工作组赴厦门进行全面考察,负责完成《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方案》。
   据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影响评价中心主任李彦武介绍,厦门市政府为此次环评专门成立了规划环评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并且聘请了包括两院院士在内的21名专家作为项目顾问。经多方共同努力,《厦门市重点区域(海沧南部地区)功能定位与空间布局的环境影响评价》专题报告已于2007年11月底完成。而针对“公众参与”阶段所收集到的市民意见和建议,环评工作小组将提出采纳与不采纳的情况说明,并将相应内容纳入环评报告。
   5日公布的环评报告(简本)中“事故风险的影响”一节内容称,从单一项目的环境风险看,已审批的石化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均在可接受程度。考虑到位于规划工业用地范围内的村庄可能受到多重事故风险的影响,经过测算,如对规划工业用地范围内村庄实施搬迁,并在规划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按规划建设卫生防护隔离带,位于规划居住区内居民的个人风险将降至10的负6次方以下。
   而“参考国外个人风险可接受标准,居民区个人风险概率处于10负6次方是可接受的”。“由此可见,在良好的风险管理条件下,石化工业区发展形成的事故风险并不是制约规划居住区的主要因素。”
   报告称,若发生有毒物质重大泄漏事故,不利气象条件下,可能会对厦门本岛或其他区域产生影响,在泄漏事故在20分钟内得到控制的情况下,有毒化学物质的浓度超过居民区最高允许浓度的历时约为3小时。而发生重大管道泄漏、储罐泄漏事故的频率,一般在10负6次方量级,而对厦门本岛不利的气象条件出现频率为10%,因此在良好的风险事故防范情况下,出现上述影响情况的频率为10负7次方,因此这一风险也“可以接受”。
   环评报告结论认为, 现有石化企业的,包括已建项目,在建PTA项目,待建PX项目,事故风险的主要影响范围局限在石化工业区用地范围内。而“发生此类事故的概率在10的负7次方级,属可接受范围”。
   报告结语称,如果不存在海沧南部工业发展布局与海沧新市区的矛盾和冲突,在加强工业污染控制、妥善解决村镇居民搬迁、石化工业以乙烯下游产品为主的情况下,海沧南部石化工业区不会导致明显环境影响。■
华中农业大学绿色协会 欢迎访问www.greendream.ngo.cn

16

主题

206

回帖

130

积分

清泉

积分
130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7-12-18 11:4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像这样的大型的由政府组织的关于环保的会议现在中国还不多,以后据此估计应该会多一些了。看来中国政府越来越重视环保了。
自然之美在于发现!
发表于 2007-12-18 11:45: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倒不仅仅是重视环保问题了,需要重视人民的生命健康了!
[fly]做事情做就做好,要不就别做![/fly][move]人生如棋,大胆者举棋从容落子有声,胆小者心思缜密步![/move]

47

主题

213

回帖

200

积分

溪流

积分
200
QQ
发表于 2007-12-18 08:45:07 | 显示全部楼层
《财经》实习记者 王佴《财经》网络版 [2007-12-14]

12月13日举行首场座谈会,与会49名民意代表中,43人明确反对PX项目落户厦门
  
  【网络版专稿/《财经》杂志实习记者 王佴】12月13日,关于“厦门市重点区域(海沧南部地区)功能定位与空间布局环境影响评价”(下称环评报告)的公众座谈在厦门宾馆召开。
  这次公众座谈主要针对厦门PX项目(对二甲苯)之兴建与否。PX项目于 2006年11月开工,原定2008年投产,届时将形成年产80万吨对二甲苯的产能,加上其他产品,有望每年创造800亿元人民币产值(参见《财经》杂志2007年第13期“厦门PX环评警示” )。
  然而,由于PX项目靠近人口稠密区,其安全问题广遭质疑。2007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赵玉芬发起,由105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合签名的呼吁该项目迁址的提案,被列为全国政协会议的“一号提案”。5月30日,厦门市政府宣布暂缓项目建设。
  7月,厦门市政府选定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作为环评中介单位。随后,该院派出工作组赴厦门进行全面考察。12月5日,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环评工作领导小组联合宣布,厦门城市总体规划环评工作已接近完成,其中因PX项目定址而备受关注的重点区域(海沧南部地区)环评已经完成,即日起进入公众参与阶段。
  12月13日当天的座谈会,由厦门市政府副秘书长朱子鹭主持,与会者包括环评报告编制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舒俭民等,经报名抽签产生的49名厦门市民代表出席座谈,该市各级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亦有参会。
  尽管每位代表被要求限时发言,发言时间不超过3分钟,但整个座谈自早上9时一直持续到下午1时。与会49名代表中(总计50名市民代表,缺席一名),有4位来自化工界的代表表示,只要加强项目管理,PX项目完全可以与目前海沧居民区和谐相处;另有2名代表希望,在提供该项目更多背景资料前提下再作深入讨论;其他43位代表均明确反对PX项目落户厦门。
  反对者所持意见集中如下:
  首先,针对环评报告中所称“如果不存在海沧南部工业发展布局与海沧新市区的矛盾和冲突,在加强工业污染控制、妥善解决村镇居民搬迁、石化工业以乙烯下游产品为主的情况下,海沧南部石化工业区不会导致明显的环境影响”,多名代表认为,此项假设的前提条件已经不复存在,目前仅海沧区超过20层的高楼已逾百栋,海沧已是一个超过10万人居住的新市区。
  其次,针对此前PX项目将为厦门带来超过800亿元产值的说法,杂文作家、市民代表连岳等人认为,此数据来源待考。连岳表示,据其测算,即便以目前世界上最优势的PX产品售价计算项目总产值,结果仍与“800亿元产值”相去甚远;而且项目业主翔鹭石化自2002年在厦门投产以来,为厦门地税贡献的历年增值税总额仅为7.47亿元,但其形成对其他行业的挤出效应则极为明显,且PX项目本身仅能提供600人的工作岗位,对解决厦门就业压力并无明显帮助。
  针对环评报告本身,多数代表认为其是客观的,但有代表质疑其在选取参照标准时为何以前苏联为准,而非欧、美最新标准;同时有代表指出,目前PX项目与厦门市区仅7公里之距,为目前世界上同类项目中与城市中心距离最短者。
  而持支持PX项目立场者则认为,厦门打造石化工业生产链已历时15年,取得今日成绩殊为不易,若将此项目草率取缔,将会严重打击该产业。有来自翔鹭的员工代表则指环评报告有以偏盖全之嫌,因为报告中所称排放气体不达标,实系当时92个测点中仅有的两个排放不达标,而且是在特殊情况下未能达标,并不代表该厂的真实环境状况。
  思明区政协委员吕韶风也表示支持PX项目上马。她向《财经》表示,“既让马儿跑,又不让马儿吃草”的思路不对。作为经济特区,厦门的竞争力已明显下降,若一味因环保之名将PX这种能够吸引资金、人才落户厦门的项目拒之门外,只会使厦门成为一个被边缘化的城市。
  中国环境科学院副院长舒俭民向《财经》记者表示,目前该院已收到3000多封邮件、2000多个电话及10多封信件,所有涉及环评报告的意见经归类、统计后,将在环境科学院网站上一一回应。
  有代表表示,此次公众参与环评座谈时间过短,且仅有一天准备时间,无法进行充分沟通,使座谈中的观点重复。据悉,在座谈举行前的12日晚间,许多代表已开始自发联络,互相探讨观点,而包括厦门绿十字在内的环保组织,也组织会员为次日座谈准备翔实的资料。
  据悉,在13日的首场座谈会结束后,14日还将进行第二场座谈,与会市民代表仍保持50名。以人大代表身份旁听的厦门大学公共行政学院教授李明欢告诉《财经》记者,早在此次环评报告出台前,厦门大学袁东星教授便已对海沧区做过独立的环境测评,袁本人已被选中为市民代表,将出席14日的座谈。
  “无论结果如何,此次厦门公众对环保评估的积极参与,都将成为中国环保史上的一个经典案例。” 李明欢说。■
华中农业大学绿色协会 欢迎访问www.greendream.ngo.c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5-7-22 22:18 , Processed in 0.03200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