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楼主: 张瑞

成都康华社区发展中心+绿色青年实习生+张瑞+实习日志

[复制链接]

1

主题

36

回帖

316

积分

溪流

积分
316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4 23: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2024.12.14,实习第十一天

本帖最后由 张瑞 于 2024-12-24 22:20 编辑

DAY11:


今天周六加班+出外勤,第二次去云桥村啦,这次亲眼看到了云桥湿地,还深入其中和大自然来了一场美丽的邂逅,发现了不少东西,白杨树竟然还有果子,凤仙花的种子是爆炸出去的-一触摸就爆炸,还看到大自然五颜六色鬼斧神工的产物,真是美不胜收。在湿地里面游走,真有种苏东坡与子泛舟游于江上,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的巴适感,对古人不满于现实而寄情于山水的必然性多了一丝了解,更多地,让我激动地,是想象我和千年前的苏东坡可能欣赏着类似的景色、听着相似的声音,真有种跨越千年的邂逅感与陪伴。

今天闲时还和杨老师牟老师聊了会未来发展的路径,在给她们介绍我所学的经济学学科时,我也发现其实我对于世界运行规律性的东西还是很感兴趣,对于具体微观层面的操作确实缺乏了解与兴趣,但兴趣不是凭空产生的噻,希望接下来在康华的时间里,我不仅可以在实践上有所进益,更是让我理清我想了解而不想做的与我想了解且我想做的以及我想做且我能做的。

以上。
12.14-3.jpg
12.14-2.jpg
12.14-1.jpg

1

主题

36

回帖

316

积分

溪流

积分
316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6 22:48:54 | 显示全部楼层

2024.12.16,实习第十二天

DAY12:


今天仍旧专注于云桥村的项目,在翻看云桥村县志时,我看到云桥村在1997年已经完成了小康成果验收,而我国是在2021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区域发展不平衡”一瞬间具象化了,不仅在经济发展方面,云桥村所在新民场镇就找准了“西部花乡”的定位,搞园艺,此外,还发展林果产业、生态农业、品牌化特色农业、农家乐等第三产业,在能人的领导下,村民们也都各展其才,我仿佛真的看到改革开放后新民场镇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场景,跨时空也能感到如沐春风。

开始实习后,明显感觉到自己的精力不太够,既不能是在学校上课那样一种予取予求、近乎行尸走肉的状态,也不能是完全放松下来看电视、看漫画的状态,是一种需要深深地进入当下的专注但又不能太过紧绷,需要一些灵活的随机应变的状态,专注而又能够随机应变,目前锻炼机会还是不多的,毕竟专业跨度有些大了,还是感觉眼前一黑的时候多一些,竟然只能从兴趣爱好、放松身心的角度来理解我目前的工作了。这样我隐约感觉是不行的。

以上。

1

主题

36

回帖

316

积分

溪流

积分
316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9 23: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2024.12.19,实习第十三天

本帖最后由 张瑞 于 2024-12-20 10:22 编辑

DAY13:

今天紧锣密鼓地赶完了杨老师交给我的任务,算是对具体工作内容的了解更进了一步,在这个过程中当然有不少问题,例如牟姐姐提出来的,我好像不理解现在要做的是什么,要交的是什么,要回应的问题是什么,差点通宵都赶不完我的任务,竟然还要姐姐来主动问我的工作进度,我的确没有很主动地去沟通,沟通我目前遇到的问题和我要回应的问题,差点拖了后腿。引以为戒哦。

今天晚上开了第三期绿色青年实习生的启动仪式暨第一次实习生交流会,优秀实习生前辈、各位实习机构的老师以及会后同学们的分享都让我很受启发,尤其是结合上面提到的今天工作遇到的问题,多位老师提到在机构中实习要多跟机构里的老师交流沟通,她们很忙,实习生应当尽早放下学生的听课思维,而要摆起主人翁的姿态,主动学习、主动提问、刻意练习,甚至结合自己的诉求和机构的资源来创造实践场景,这样的可能性本来在我心里,但一经老师和同学们语言化,仿佛这股力量在我身上涌动得更强烈了。还有老师分享到公益机构更看重实习生的点,一个是价值观即行动的方向和目标是否契合,一个是能为机构创造多大的价值,针对后者,又有老师提到公益机构实际要求实习生多才多艺(和牟姐姐跟我讲的梦幻联动了),我本来以为这个是个例,但经老师这么一说,不是个体而是共性,所以才更有意思,因为在机构里面你有机会和场景去发现、实现自己的更多可能性,这一点又与我被这个计划打动的一个点呼应了,那就是“寻找人生的另一种可能性”,本来以为公益机构本身是一个可能性,现在看来,不止来到这里是尝试另一种可能,全身心投入更是会尝试更多种可能,正如同学分享到的,投入更多,收获自然更多。

以上。

1

主题

36

回帖

316

积分

溪流

积分
316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0 17:30:21 | 显示全部楼层

2024.12.20,实习第十四天

本帖最后由 张瑞 于 2024-12-20 17:35 编辑

DAY14:


昨天与杨老师交接完后,工作暂时告一段落,今天主要针对后续需要补充的资料做一些准备工作。
之后开始思考我的实践项目,立足我的兴趣议题-城乡产业融合发展与机构工作-云桥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工作,先确定项目主题和想要达到的目的,再考虑项目具体内容、实施方案、计划产出,之后对方案做细化,目前还在第一步。
关于项目主题,巫老师和杨老师都建议我立足专业,考虑云桥村的经济发展,这其实与我的兴趣点不谋而合,但我学究式的思考让我很难将理论与现实案例结合在一起,文献还需要再看,并且经济发展范围太大,可以缩小一些,同时还需要多多实地做一些在地活动,增加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下周专注于看这方面的资料。

昨天高同学的分享很有启发,包括项目启蒙、内容、执行以及后面的项目产出及经验反思等部分。说到项目参与人员的召集时,我想到可以叫上青E的小伙伴们还有身边对议题感兴趣的朋友一起组成小团队,一起做一件小而美的事情。高同学提到团队成员都是项目的管理者,合作沟通出的方案大家才都会认同并且认真贯彻实施,定期开例会沟通设置的deadline也更加有约束力,我十分赞同。联想到之前青E第一次活动结束后,我们组成的小团队虽然有一起商量实施方案,但效果不算好,有部分成员不愿参与的退缩心理,更重要的我认为是活动过程的设计让大家没有打卡的动力或者认为有些形式主义,这方面的设计的确需要更灵活一些,可以科普与互动、行动环节交替进行,虽然线上的约束力不强,但也比纯粹机械打卡要好很多。

以上。

1

主题

36

回帖

316

积分

溪流

积分
316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4 22:02:21 | 显示全部楼层

2024.12.23,实习第十五天

本帖最后由 张瑞 于 2024-12-24 22:04 编辑

DAY15:



今天思考我的个性化实践项目,想到过年回家,或许可以在我家那边搞一个活动呢?开始找资料,社区相关的活动,看到了村晚,绿芽基金会在乡村做的一些项目,很受启发。但在村里开展环保主题的活动,我觉得还是有点儿奢侈噻?还是要先调研,了解开展的必要性。
之后还是围绕着云桥湿地的项目,看了一些参考文献,看是否能在云桥开展主题调研,在生态与经济之间架起一座实践桥梁。

PS:今天办公楼引进三九贴,顺带把了个脉,一直以为我是脾虚,大夫说我肝郁比较严重,还是心情不放松嚯!中午出去雨中漫步,在周边小区公园拍了照片。
以上。

12.2302.jpg
12.23.jpg

1

主题

36

回帖

316

积分

溪流

积分
316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4 22:24:56 | 显示全部楼层

2024.12.24,实习第十六天

本帖最后由 张瑞 于 2024-12-27 12:39 编辑

DAY16:

今天和康华的小伙伴们一起拜访了成都市绿色发展低碳协会,在各自介绍完机构的基本情况之后,巫老师和牟老师与熊会长进行了十分切合实际的会谈,讨论结果都落实到了可行性很高的行动上。虽说拜访单位名义上也是个社会组织,但他们的特性在于与成都市政府的联系很密切,不论是在资源链接上还是参政议政程度上,给我的感觉就好像是在与政府直接对接资源一样。这次会谈,在我看来是围绕双碳目标~建设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的目标在协会组织下联动成都其余社会组织一起做一些事情,像我们康华是生物多样性方面的,就可以围绕这个做一些文章。
另外,在听完会议之后,我自己没提出来什么问题和建议,我感觉范围好广,有关于协会和康华资源对接共同发展的,这方面巫老和熊会长两个人说的比较多了,大体上还是围绕着绿水青山如何变成金山银山的线索来搞,如果在生态文明这个国家政策下贴近成都在全国的城市发展定位,创新城市名片,在我看来是一些比较软实力、松散零碎的东西,实际上在这次会议之前这些不在我的关注范围内,也不在我吸收信息的范围内,所以是开阔了眼界的,让我对一些东西实际的运行有了具象化的认知。
但我确实在思考一个问题,环保是在地的,是基于城市的细胞-社区的,不可能脱离在地的社区去搞环保,说生态,但在这次会议上,我没有听到跟人直接相关的东西,资源链接、城市名片打造都是间接相关的,这些弄好了是会带溢出效应,惠及市民。但在生态环保的打造过程中,人究竟占据什么地位呢?怕是我太过于利人主义了哈哈,今天牟老师说的如果生态系统运行顺畅,人类不存在对地球也没什么影响,一下子给我说蒙圈了哈哈哈。看来我一直是利人主义者,万事万物首先考虑的都是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跟学习生态学的同志们可能有立场上的区别。说回人占据什么地位,现在人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我看是既主动又被动,看似我们能改造自然,影响自然,保护自然,恢复自然,因为若我们不这样,我们会被顷刻颠覆,人类灭绝也是指日可待,现在所谓人居环境治理、物质与精神文明共同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都在说人和自然不友好相处,究极来看,对人类百害而无一利。说回人,貌似句句不提人,但仔细想来,句句都在说人,城市名片打造等等这些,不还是城市软实力,吸引人来成都嘛?只是不同层面的人罢了。术业有专攻,人的方面这边考虑的少或说不是主体,那么另一方就来补足,作为社会组织,议题也是要专一的。

之后,我们去参观了UNDP(成都),负责人给我们介绍了主展区的内容,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很多东西都是寓教于乐的,玩游戏猜谜底互动屏等等,易于让人接受,尤其是让孩子接受。很多形式可以学习起来。
这让我想到牟老师提到的那个问题,我之前也想过,身边的同学很少有关注环保议题的,上半年参加青E计划,认识了一些小伙伴,还在讲我们这些人聚到一起也是一种缘分,身边都很少遇到志趣相投的同学,让我感觉国家大政方针与学生的认知和生活行动之间隔着巨大的鸿沟,而只靠NGO做社区试点、政府政策推行、企业推动远远不够,重点是群体,自下而上的群体如何在生活中行动?大学生群体、中小学群体、上班族、地摊经济群体、门店群体等等,今天熊会长介绍机构时提到那个零碳场景评价体系,建构是一个方面,什么时候能纳入各大地方发展、学生发展、企业发展评价指标里面确实任重道远,让我不得不开始幻想,如果我们都能够把环保行动践行到日常生活中,那么诗和远方不一定就在多远的距离之外,很可能就在我们的窗外、眼前、脚下、呼吸里。

以上。
12.24-1.jpg
12.24-2.jpg
12.24-3.jpg
12.24-5.jpg
12.24-1.jpg
12.24-2.jpg
12.24-3.jpg
12.24-5.jpg
12.24-6.jpg
12.2404.jpg

1

主题

36

回帖

316

积分

溪流

积分
316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7 12:57:14 | 显示全部楼层

2024.12.26,实习第十七天

本帖最后由 张瑞 于 2025-1-2 21:54 编辑

DAY17:


昨天牟老师她们过去街道那边开会商量云桥项目的事情,我没过去,今早牟老师跟我讲项目的设计师要求交付的材料都按照我那部分的格式来排列,也就是杨老师主导、牟老师指导下的那个格式。这个要求导致我一早上在修改另外两位老师上交的材料格式,做这格式化一样的事情真真是不舒服,无形中滋生懒惰的心绪,消磨热情,还好只是做一小会儿哈哈,修改的过程中也对另外两个部分的内容有些了解,对我那一部分的工作也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真是什么时候都要在沙子里找黄金,别装。

下午牟老师交代我写一个项目总结,类似之前我们去云桥村清除外来入侵物种的活动,我看完整个项目申请书,了解大致内容之后,结合给的材料写出了总结。文字方面真是不会锦上添花的,内容就是那么多,上升高度也实在是突兀,一页Word的总结1/3都是康华的介绍,也是给牟老师看笑了。过后看微信发现今天是毛主席诞辰131周年,重温毛主席诗词,又温习了《沁园春·长沙》和《沁园春·雪》两首。下班时,牟老师送给我一张康华的书签文创,刚好手边放着一本折页的书,把书签加进去后收拾书包下班喽!

以上。
PS:今早出宿舍,竟然看见了月牙儿,值得post一下。
12.26-1.jpg
12.26-2.jpg

1

主题

36

回帖

316

积分

溪流

积分
316
 楼主| 发表于 2025-1-2 21:54:26 | 显示全部楼层

2024.12.30,实习第十八天

DAY18:



今天主要在收集开展工作所需的资料,除此之外,上午抽空看了办公室里面一本关于环保的书籍-《寂静的春天》,开头就很引人入胜,描述一个想象中的乡村的春天由喧闹变为寂静,非常生动有细节。这本书的序是美国克林顿总统在任时的副总统戈尔,下一届竞选总统跟小布什竞争时没选上,后来拍了一部纪录片叫《难以忽视的真相》,已经加入待看了,据说非常专业。
下午有一部分时间在上我选择的领导力入门课,总时长不过1h左右,边看边做笔记,还结合我的个人项目做了些思考,个人项目主题倒是基本拟定,灵感来源于昨天参加的活动中一位老师的分享,主题名叫“从ego到eco~跳出人与自然的二选一”,至于活动主要做什么,依托云桥还是哪里,目标人群,这些都还没有太思考清楚,本来想的很宏大抽象,现在觉得简简单单,做一件小而美的事情足矣。
以上。

1

主题

36

回帖

316

积分

溪流

积分
316
 楼主| 发表于 2025-1-2 22:02:28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1.2,实习第十九天

本帖最后由 张瑞 于 2025-1-2 22:05 编辑

DAY19:


今天和牟老师一起去云桥收集项目所需的资料,在村委会干部的配合下,资料收集工作进行的还算可以,过程中我们探访了3家村民。
其实在路上也看到不少村民,想要搭话看是否他们能协助我们收集资料,但没有能开得了这个口,一方面想着被拒绝的概率比较大,一方面是交代的任务估计也能大致完成,不需要选择比较艰难的那条路,但这样,就算是缺少了和村民打交道的一个机会,也是田野调查的一门必修课,下次再有机会下村,我一定鼓起勇气,哪怕被拒绝!在此之前,相关的经验贴和方法论也需要再看看。
今天天气非常好,拉着牟老师拍了几张“光浴”照,好久没看到照片里面的我如此无赖的笑了。

以上。
1.2-1.jpg
1.2-2.jpg
1.2-3.jpg
1.2-4.jpg

1

主题

36

回帖

316

积分

溪流

积分
316
 楼主| 发表于 2025-1-3 15:31:19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1.3,实习第二十天

本帖最后由 张瑞 于 2025-1-6 09:37 编辑

DAY20:


今天和巫老师、牟老师一块去进行越冬水鸟调查,这是来到康华以后第一次较为正式的观鸟活动,我新认识到了几个自然之友——小鸊鷉、白头潜鸭、红头潜鸭、黑水鸡,还看到了三只黑天鹅,用望远镜欣赏了TA MEN优雅的飞翔姿态。插一句,“黑天鹅事件”(black swan events)一般是指非常难以预测、且会产生非常重大影响的事件,例如9·11事件,因为17世纪的欧洲人未曾见过黑天鹅,便认为天鹅都是白色的,直到澳大利亚发现黑天鹅,才扭转了欧洲人的认知,因而出现黑天鹅事件的定义。调查过程中,巫老师拿着一个望远镜和一个相机,“小鸊鷉,20只,白头潜鸭50只,黑水鸡6只......”,这专业水准,我这个门外汉真是望尘莫及。阳光正好,只是空气稍差,湖上雾蒙蒙的一片。
一月有余的实习时间内外勤没有多少次,但也会让我在学校开始观察树上的鸟、水里的鱼、马路旁掉落下来的树叶,还有学校劳动实践基地里的各种蔬菜(好像也是不施肥的),感觉这种在地化观察融入了我的呼吸,让我跟成都这片土地链接地更加紧密。
又回到我的个性化实践项目,观鸟也是十分不错的亲近自然的活动。上次我们有讨论到说,自然教育目的不在于灌输知识,而是尽可能地培养或说唤醒个人对大自然天然的、本能的兴趣,今天在巫老师的带领下,我对水鸟就产生了兴趣,很想跟它们交个朋友哈哈,但这个活动有设备上的要求——望远镜,最好还有专业人士的带领,看看巫老师哪一次有时间哦,倒是可以灵活地融合一下,巫老这些喜欢自然,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前辈是十分希望年轻人对这些东西感兴趣,最好跟他们成为同行者的。只是我还是在犹豫我的项目主题,去云桥观鸟,然后做一个类似那种用残木搭建动物小屋的活动,既是云桥所需又顺带进行了自然教育,有云桥湿地这个实践点,还是不想浪费哦.....
1.3-1.jpg
1.3-2.jpg
1.3-3.jpg
1.3-4.jpg
1.3-5.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5-7-2 06:35 , Processed in 0.03359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