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guanjian 于 2009-12-31 10:17 编辑
回复 7#
guanjian
首先对于40%的减排承诺的兑现问题,在环境生物学课上我们老师说:“在中国现在的生产模式下,在改进工艺和清洁生产上多下功夫,要想减排40%这个目标理论上是可以实现的。”
一段时间,国际的热点之一就是中国现在经济发展有着“高消耗、低产出”的问题,世界银行的发展报告中有这样的一个数据,大致意思是说:按照中国现有的人口和经济发展模式,要想达到美国的经济水平,需要消耗相当于地球120%的资源。在这个数据的基础上,减排40%的目标是肯定可以达到的,唯一的问题就是执行的过程,在这里又涉及到政府的政策执行力问题了。
其次是关于农民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的发展出路问题。在“可持续发展”的公平原则有两个要素:即代内公平、代际公平。对于一个以生存为基本目的的人来说,他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剥夺了子孙后代对这篇林地的相同的使用权。“我开垦了这片地,可以养活我家人,我的儿孙们也可以继续用这块地养活他们自己。”人类的发展本质上是寻求一种更好的生产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因此我同意guanjian的“他们的发展和致富的愿望不该被剥夺”的观点。 那么出路究竟何在呢?对于这块地来说,它只有两个命运,即被开垦或不被开垦。如果不被开垦,那么这块地的命运是怎样的呢?不被开垦的地,很有可能是被划作保护区,即使是保护区仍然摆脱不了被开垦利用的命运。对于同样一块地,放在不同业界人士的眼中它的价值也就不一样。一块地在朴实的农民眼中只有其开垦的价值了,这受到自身的知识和能力的限制。但是如何引导他更好的利用这块地?在相同的时间内能够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这也是生态学中农田生态系统管理的任务之一。而如何指导农民掌握这些知识?通过何种途径使这些知识得到普及?如何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的生产中?恐怕目前国内只有相关的专家才能将领域内的知识很好地应用起来吧。 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有一位研究魔芋种植的专家,在魔芋种植领域做了很多研究工作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为了推广魔芋种植技术他只身一人前往大西南,自费为108个县的芋农讲授魔芋栽培技术。《我的1998——何家庆西行日记》这本书里比较详细的记录了这位“农民的教授”沿路所经历的艰辛。“艰难的大西南之行,何家庆传授了魔芋栽培知识,科研上也取得丰硕的成果,我国现有的27个魔芋品种,他采集到17种,他还发现了最原始的魔芋生存形态,证明世界魔芋的故乡在中国。他还发现了许多极具开发价值的野生植物资源,每一项开发,对贫穷山区脱贫都有重要的价值。”
08湿地的时候我曾去过安徽农业大学的图书馆里查资料,走进他们的图书馆里,古老的泛黄的书籍散发出清新的纸的香气,那里的每一本书都有众多学者和专家经过千百回的实验才总结出来的经验,每个字每句话都是汗水和心血。但同时却又被厚厚的尘埃覆盖着。但是中国有几个何家庆?那些最实用最前沿的知识和成果如何能到达农民?农业大学图书馆里面的一本本积了厚厚尘埃的农学典籍的价值作用究竟何在?
09湿地的时候做过一次关于农药化肥使用的讲座,当土肥站和植保站的专家在台上讲解关于水稻病虫害防治和化肥使用问题的注意事项时,在做的每个人都听的很认真。印象很深的是,有些大伯大妈抱着孙子孙女过来听,有一个小孩当时很吵,结果那位大伯站起身来就把他抱到场外了。需要补充一点的是,在场的都是年龄50以上的中老年人,年轻的都出去打工,农村里留下的基本上都是老人和小孩。面对这样的群体,宣传环境保护显然不太切合实际,通过科学的方式和先进的技术应用在习惯了原始的种植方式的大伯大妈面前也不太管用。我们当时的想法是只能通过他们所关注的东西,并和环保结合起来,这样才有可能起到作用。
以上还是个人的观点,希望继续讨论、拍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