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楼主: nihaoma123

画虎不成反类犬!极端环保组织和伪环保者方为云南大旱的“人祸”根源

[复制链接]

5

主题

57

回帖

-1

积分

清泉

积分
-1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0-4-12 22:47:53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很多,不着急,我们一个一个来:
1.        mars厦大绿野关于极端环保组织和伪环保者方为云南大旱的“人祸”根源问题
解答:一个社会解决水资源的根本,必须要由大型的储水设施来承担。从存储水资源的量级和能力上来看,恐怕一个省份所有的中小型储水设施,都还远远比不上一个大型储水水库。我国云南的水资源开发程度,至今只有6%的根本原因,也就是因为大型水库(也就是大型水电)的建设严重受阻。客观的说,我国目前的中小型出水设施的建设并不能算十分落后,因此,在没有遇到大灾的年份,我们水资源调控能力不足的问题,一般很不容易暴露出来。但是,中小型水利设施往往都要靠天吃饭。一旦遭遇特大暴雨或者降雨少的极端天气,中小型储水设施往往都会失去作用。所以,仅仅发展中小型水利设施绝对不能具备抵抗大灾大难的能力。如果我们的同志在这么严重的旱灾和损失面前,仍然认识不到伪环保组织对水资源调控的影响,那我们真是愚蠢之极。
2.        绿魂:“我想桉树的问题,大家网络一查就知道什么情况,本身这个树种就是引种树种,我在海南亲眼所在,再这种树种下面一个草都没有。我想这种眼见为实不需要你忽悠吧!”
解答:桉树林下真的寸草不生吗?阁下真的见过桉树林吗?
3.        知更关于桉树有毒的问题
我承认我有欠思考,但是这么多年来关于桉树有毒的说法众说纷纭,我却始终没有看到专家权威站出来说桉树有毒的,如果有,欢迎您提出。
4.知更关于桉树多样性的问题
我也承认我有欠思考了,但我想我写文章只需要引用结论就可以了,不必要面面俱到吧,如果真要面面俱到,就成了,“××月××日,华南农大博士生导师,谢正生教授带领××,××,××等博士生12人在在雷州半岛桉树林下采用小样方调查法对桉树人工林多样性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效果显示,桉树林下有××科××属××种,有××科××属××种,有××科××属××种,有××科××属××种……”这样的文章你愿意看吗?

5

主题

57

回帖

-1

积分

清泉

积分
-1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0-4-12 22:4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还可以继续提出,我随时乐意回答。

17

主题

602

回帖

502

积分

湖泊

积分
502

认知组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0-4-12 22:58:03 | 显示全部楼层

13

主题

92

回帖

131

积分

湖泊

积分
131
发表于 2010-4-13 00:3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nihaoma123


   “ 一个社会解决水资源的根本,必须要由大型的储水设施来承担。”

这句话麻烦详细说明,谢谢。
除了水库没有解决办法了?修建水库所造成的生态问题怎么解决?

5

主题

57

回帖

-1

积分

清泉

积分
-1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0-4-13 14:4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苏源
不知道阁下所指的来水少是那一方面?

5

主题

57

回帖

-1

积分

清泉

积分
-1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0-4-13 14:4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 流星
修建水坝的生态问题是个大课题,不是三言两语就说得清的。我慢慢梳理下。

62

主题

445

回帖

3882

积分

长江

积分
3882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10-4-13 16:34: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发表言论,仅表示关注
我一直都在,我知道,你也一直都在

17

主题

602

回帖

502

积分

湖泊

积分
502

认知组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0-4-13 16:39:22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西南特大干旱的原因主要有三:降雨少、来水少和蓄水少
-------------------------------
文章主要分析的蓄水少吧
好奇来水少的原因

5

主题

57

回帖

-1

积分

清泉

积分
-1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0-4-13 22:2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8# 苏源
云南降水少不只今年,云南的降雨时间分布上分旱季和雨季,雨季一般是每年的5~10月,这段时间的降雨占到全年降雨的60%~90%,所以云南经常是旱灾与涝灾同年发生,不信可以上云南水利网查阅每年的年报。
今年的降雨少源于不稳定的季风活动,暖湿气流较弱,导致水汽不足。然而,这一情况并不是今年才有,只是今年殊为严重。
另外,由于云南水利设施以中小型为主,蓄水能力较弱,一般都是等到雨季的最后一个月才开始蓄水,去年雨季降水结束的时间比常年平均雨季结束时间提前1个月,许多水利设施都没有来得及蓄集足够的水量,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今年的云南旱灾。

5

主题

57

回帖

-1

积分

清泉

积分
-1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0-4-13 22:5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 流星
首先应该说明,有人说美国已经不建坝,开始拆坝了,世界已经发展进入后大坝时代,我们为什么还要修水利设施呢?但事实是美国还在建坝,只不过他们的水资源开发程度已经非常高了,现在主要是对现有水坝进行维修、更新。美国已经退役的大坝总数达四百多座,这些坝都属于中小型的水利设施,平均高度只有几米高。退役的坝中,除了一些由于年久变得不安全的小水坝之外,有相当一部分是建坝的目的发生了变化,如为纺织、矿业供水的坝,因纺织工业迁移、矿业停工等导致大坝退役。真正对美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水坝不仅一座都不会拆除,而且还要不断地维护、更新。
而过去我也曾经以为,在怒江建13级电站,正常的河流被一连串水库取代,成为相对静止的水系,损害了河流的整体性和动态性,改变了河流是“天然地表水流”的性质。这样做会使怒江水生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对那里的48种鱼类的生存是致命的打击。但是后来我们看到,问题不至那么严重,建水坝是提高水流的位置,使水的势能变为动能以发电为人类所用,按现在修建13座电站的计划,80%河段水流没有改变,20%河段也只是改变水流速度,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或破坏水流动的性质。而且,动物适应环境的能力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得多,在环境改变了的时候,例如大型水库流出的水可能温度要低一些,这时生物会以改变自己的方式以适应环境。长江的中华鲟过去必须回到上游产卵,在建了葛洲坝和三峡水库后,不是也已在下游产卵繁殖吗?当然水电站建设必须有生态保护—生物物种保护和环境保护--的目标,采取生态保护的措施,把对生态的损害降到最小的程度。这是可以做到的。
有人以为,在怒江建坝需要砍伐大量的森林,对当地的森林生态系统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可事实是经过怒江两岸的人民千百年来的狩猎、采集或垦殖,特别是刀耕火种、陡坡种植的粗放农业发展,已使两岸生态受到严重破坏(每年大约要烧掉20万方木柴)。在自然条件恶劣的情况下,欠发达的怒江两岸人民生活极度贫困,许多农户依然家徒四壁,为了生计只好采取掠夺式的生产方式。据怒江州统计,目前全州1500米海拔以下的森林已荡然无存,1500米到2000米之间的也只有很少的部分次生林;全州水土流失面积达3933平方公里,占全州国土面积的26.75%,生态破坏已经非常严重;地质灾害隐患多达600余处,滑坡、泥石流、山洪等自然灾害年年发生,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方舟子先生等人在考察完怒江后对电站的建设和环境问题的看法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即怒江水电的开发非但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太大的影响,还可以给当地居民带来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摆脱生态破坏的现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5-4-26 19:08 , Processed in 0.03795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