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楼主: 朴老二号

[转载精品] 做了那么多自然览胜,我觉得以后都搬到一个帖子中来吧。

[复制链接]

112

主题

340

回帖

645

积分

湖泊

积分
645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2-4-8 00:45:41 | 显示全部楼层
797D44EF4C4B.jpg 797D23FC3AD1.jpg 797D13E7DEF8.jpg 797D04D27320.jpg 797DF3CD0847.jpg 797DE3B8AC6E.jpg 797DD3A34195.jpg 797DC39ED5BC.jpg 797DB3897AD3.jpg

我们浪费了多少绝版的美好时光。

我们还有多少青春能够炫耀。

奔跑吧青春,让我们向着阳光前进。

本文转载于:小清新图片 http://www.vlolo.com/445.html

112

主题

340

回帖

645

积分

湖泊

积分
645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2-4-8 00:50:57 | 显示全部楼层
Mark Mawson
出生于英国,曾就读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新闻摄影。现在伦敦和悉尼两地工作,主要为杂志和广告公司拍摄照片。他有两组与水有关的作品十分惊艳:Aqueous 与 Aqueous Fluoreau,后者是前者的延伸创作。

         在“Aqueous”系列中,他将各种色彩绚丽的水溶性颜料放入水中,捕捉颜料溶解过程中的各种美丽瞬间。拍摄时,他分别使用了墨水和清水,并用一种据说他自创的神秘拍摄方法来进行创作。新作“Aqueous Fluoreau” 中,Mark Mawson 通过将不同种类颜色和油漆滴进水中 ,摄影师及时的通过照相机捕捉到油墨在渲染过程中精彩纷呈的美丽。这些照片色彩绚丽,对比强烈,形态变化万千,让人过目难忘。

Aqueous Fluoreau 系列:
1.jpg

5.jpg 4.jpg 2.jpg

3.jpg

112

主题

340

回帖

645

积分

湖泊

积分
645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2-4-8 00:53: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个不完整的海水礁石拍摄心得,汇集了多人的建议,某些建议之间不排除有冲突,仅供灵活参考。[

1、礁石形态的选择最关键。尽量选择形态完整、表面圆润、走向好、色泽及质感好的礁石,或“礁石前景+有气势的崖壁”组合,礁石不可太多太乱。拍日出时,有条件的话建议提前踩点以提高成功率;
715F121DE189.jpg

2、尽量避免太阳出现在画面中,否则画面反差的控制难度加大、并且会错过霞光最好的时刻。太阳有云层遮着除外;
704F22B19AE6.jpg

3、注意通过快门控制浪花形态来达到自己的预期效果;
707FC200704A.jpg

4、为避免“黑镜”,不要使用档数过大的渐变灰,尽量不让礁石出现在画面1/2以上。即使出现,也应该在远方;
746F3F79E766.jpg

5、表面有水的礁石更好。如果光滑礁石的表面再能反射出霞光或暮色,那就要恭喜你了——因为你很可能要出大片;
769F91DA4A22.jpg

6、海水清澈兼风平浪静时,别忘了加CPL,因为或碧绿或蔚蓝见底的海水,可能成为这张片子最大的亮点;
7F5EADCACB84.jpg

7、云、霞是很重要的因素,有时甚至必不可少;
7F4EE6CC7D45.jpg

8、别忘了黑白!有的场景黑白比彩色更出彩;
757EDDADAB69.jpg

9、早晚拍礁石时,滤镜的偏色多数情况下是加分的,就看你怎么用;
7E9E4F64DD7E.jpg

10、安全第一。拍摄过程中涨潮可能切断你的退路;注意不要落水,有礁石的水下往往有暗涌,海水比你看到的要危险得多。如果去浪大的海边,带上救生衣也许是个好主意;
7A2D74879158.jpg

来自:实用摄影技巧

112

主题

340

回帖

645

积分

湖泊

积分
645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2-4-8 00:55:46 | 显示全部楼层



些许平静的海岸,卷着点点白色的浪花,从天际绽放而来

我的心是一片海洋,可以温柔却有力量。

在这无常的人生路上,我要陪你不弃不散,一起轻轻的歌唱。

若彼此有情,像浅浅的歌声,一起敞开心扉去感受。

淡淡的情感,有时候,就像那海边的浪花一样,绵绵不绝不断。



来自:sophie   
阅读原文
newwin.gif

112

主题

340

回帖

645

积分

湖泊

积分
645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2-4-8 00:58:52 | 显示全部楼层

112

主题

340

回帖

645

积分

湖泊

积分
645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2-4-8 00:59:59 | 显示全部楼层
草在结它的种子, 风在摇它的叶子, 我们站着, 不说话, 就十分美好。
     ———顾城
75FC42BF1E0A.jpg

112

主题

340

回帖

645

积分

湖泊

积分
645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2-4-8 01:02:01 | 显示全部楼层
[paragraph]







来自英国插画师Anna Shuttlewood的作品《消失了的河流》,很梦幻也很通话,略有儿童插画的感觉,希望你会喜欢~

7D274F810F81.jpg
7B5A2184084D.jpg
73BC71CA1CB8.jpg
7F275FD58897.jpg
71AA512FA9E7.jpg
7FF77FFD814E.jpg
72A8B1933E1B.jpg
7FFAC135B3F0.jpg
720891401F74.jpg
7E48A1FE6128.jpg

来自:网络  
newwin.gif

112

主题

340

回帖

645

积分

湖泊

积分
645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2-4-8 01:0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推开窗,外面的风已经是暖暖的,柔柔的了
好久没有闻过花香
没有碰触过那种清新的感觉

好像自己被这个世界完全隔离了
没有晴天,没有灵魂

还好,以前的照片还在
那种怀念
那种久违的
有关春天的温馨....

77B83A8B0999.jpg

77B824BA409F.jpg

77B828FD6D7E.jpg

77B81A6142E7.jpg

77B81FDB141F.jpg

77B818909282.jpg

77B81B0B3DF4.jpg

77B8F8613D7C.jpg
77B8242D8664.jpg
来自:涯芽   |阅读原文
newwin.gif

112

主题

340

回帖

645

积分

湖泊

积分
645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2-4-8 01: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rdinskaya洞穴位于彼尔姆地区的Kungur 河是俄罗斯最长的水下洞穴,在欧亚大陆的水下洞穴中居第二。


7D1A0490DD93.jpg


7D1A420C105F.jpg

7D1A32118B28.jpg

7D1ABF9B437A.jpg

7D1AEFA0BE43.jpg

7D1ADFB51A2C.jpg

7D1A00CA7505.jpg

7D1AFFDFD0ED.jpg

7D1A2FE44CB6.jpg

7D1ACDBAA9B0.jpg

7D1ABDCF0599.jpg

7D1AEDD47072.jpg

7D1ADDE9DB4B.jpg

7D1A0EFE3724.jpg

7D1AFD04A20D.jpg

7D1A2D190ED5.jpg

7D1A1D2E69BE.jpg

7D1A4D33D497.jpg

7D1A3D483070.jpg

  更多内容请点击:科学探索

112

主题

340

回帖

645

积分

湖泊

积分
645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2-4-8 01: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研究人员们声称地球的形成不是之前人们所认为的那样,毫不夸张的说这一研究动摇了一些存在已久的关于地球起源理论的核心。

7C9D4797A59A.jpg

地球的形成或许不是人们之前所认为的那样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地球科学研究院的两位教授伊恩-坎贝尔和休-奥尼尔已经挑战了地球与太阳形成的材料相同的理论,长期以来而且行星科学家们都假定存在一种“球粒状陨石”的合成物。球粒陨石是由超过46亿年前围绕太阳的太阳星云构成的陨石。它们对于科学家很有价值,这是因为它们与早期的太阳系之间的关系和它们含有的原始材料。

  奥尼尔说:“数十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假设地球拥有和太阳一样的合成物,像氢这样的最具挥发性的元素被排除在外。这个理论基于太阳系中的所有物质通常都有相同合成物的观点,那么这种合成物本质上也是属于太阳的。”

  与此相反的是,他们声称我们的地球是通过巨大的星球大小天体的碰撞形成的,这些天体已经增长到大到足以形成了一种外壳层。坎贝尔对从地球核心升起的熔岩柱长达20年的研究支持了这一理论,这种熔岩柱通常被称为地幔柱。

  坎贝尔发现没有证据显示存在产热元素的“隐藏储藏室”,比如说元素铀和钍已经被假定存在,并且假定地球事实上由球粒状陨石材料组成。坎贝尔说:“地幔柱无法释放出足够的热量让这些储藏室存在。结果就是地球并没有像球粒状陨石或者与太阳相同的合成物。”

  早期地球的外壳层含有从更小的星球撞击获得的产热元素,而且外壳也被所有的撞击所侵蚀。奥尼尔说:“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比球状陨石拥有更少产热元素的地球,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地球没有同样的化学元素。”研究团队的论文已经发布在《自然》杂志上。

  更多内容请点击:科学探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5-8-16 16:16 , Processed in 0.05077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